2022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XX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2008年8月29日)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新一好”的总体要求,以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为首要任务,以“五通一气”和“三清三改”为突破口,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基本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的目标,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并得到了中央、省领导的充分肯定,“五通一气”工程被称为“吉安模式”。 一、主要成效 全市新农村建设试
2、点工作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启动,2006年在面上进行试点,每年抓好1000个左右试点自然村(其中2006年921个、2007年1330个、2008年870个),惠及农户143473户,新农村建设使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1、农村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在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各地把农民最迫切最需要解决而又能做到的事情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大力推进“三清三改”、“五通一气”工程。截止2008年7月试点村已改路硬化通村及村内主干道2565.14公里、 1村内其它道路3817.18公里,135291户农户用上了“安全、方便、干净”的自来水,121497户农户的厕所改为三格式(三瓮式)水冲厕,9
3、5%以上农户开通了有线电视(含微波接收),100%农户通了电话或手机,2859户农户安装了太阳能,37356户农户新建了沼气池。 2、村庄容貌环境得到进一步改观。全市试点村共拆除空心房15413户、废旧猪牛栏、厕所23709处,拆除乱搭乱建棚舍10万处,修建垃圾池5370个,清理污沟9800条,修建排水沟257925条,清理、浆砌水塘3709口;栽种绿化树木15万株,新建休闲活动场所3267处。 3、农业特色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各地始终把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加工业,把本地的特色产业向试点村延伸,形成了一大批特色产业村,如“无公
4、害蔬菜村”、“水果村”、“葡萄村”、“金桔村”、“茶叶村”、“花卉村”、“肉牛村”、“肉鸡村”、“生猪村”、“乌鸡村”、“特种水产村”。2007-2008年全市233个试点村被列为全省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产业实施基地,重点发展肉牛、蔬菜、花卉、水果等高效农业,基本形成了“乡有特色产业、村有特色品种、户有特色项目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经济发展格局。不少试点还村依托“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发展农家特色旅游,广泛参与工艺纪念品、餐饮等生产经营。“一村一品”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农民增收的步伐,试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都高于本县(市、区)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五 2个百分点以上。 4、精神文明建设得到
5、进一步加强。试点村普遍建起了文化图书活动室、体育活动场所、休闲场所等,其中争取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万村书库”150个,建设农家书屋80个。开展了经常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信用文明户”、“卫生文明户”、“农民致富能手”等,树立了科学、文明、和谐的乡村新风尚,农民移风易俗,传统落后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明显转变。同时,试点村都制定了村规民约、文明公约、各项管理等长效机制,农村乡风和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5、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融洽。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搞好宣传发动,落实惠民政策,派出干部挂点帮助指导新农村建设,深得民心。广大党员
6、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与群众共建新农村成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部关系。试点村群众交口称赞“苏区干部回来了”。 二、基本做法 1、坚持点线面相结合,整体推进。一是点上抓好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点的建设。每个县(市、区)挑选1-3个基础较好、群众积极性高的自然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点,要求起点高、力度大、进展快、建设效果好。2007年全市25个综合示范点的建设打造了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一批“精品”样板。二是线上抓好交通干线沿线村庄整治。利用交通干线牵动面大、示范性强的优 3势,把105国道、赣粤高速、泰井高速交通干线的村庄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的重中之重来抓。各县(市、区)在组
7、织申报、选派帮扶工作组、规划指导等各环节予以重点倾斜,在保持原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硬化了进村主干道和村内巷道,拆除了破烂房屋、残墙断壁,100%的农户进行了改水,98%的农户进行了改厕、改栏,村庄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尤其是泰井高速沿线50个试点村的建设,打造了吉安新农村建设“窗口”的新形象。三是面上抓好省批试点村建设。严格按照省新村办提出的“九步法”要求选点定点,重点实施“三清三改”、“五通一气”工程,基本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的目标。 2、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营造氛围。各地通过召开会议、发放宣传单、刷写宣传标语、上门入户宣讲、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深入开
8、展宣传发动,全市上下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注重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市、县(市、区)新村办每年都要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聘请专家授课、进行经验交流、现场讲解,对包村工作组、乡村干部、理事长及规划人员、技术指导员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业务培训。近年来市县(市、区)先后共举办培训班68期,培训人数15200人次,提高了乡村干部和理事会成员的操作水平。 3、坚持科学规划先行,建管并举。各地在编制规划时,按照“前瞻性、和谐性、包容性”的原则,注重保留红色古迹、绿 4色生态环境、千年古建筑文化;突出人与自然和谐,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充分体
9、现乡村特色;做到规划“三图一书”以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社区服务、房屋设计三配套。全市主要设计类型有田园风光型、庭园经济型、文明卫生型、休闲农庄型、生态小康型、城郊服务型等。每年的试点村做到6月底前全面完成村庄规划。同时,绝大多数试点村结合自身条件和资源优势,还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基本按照规划组织实施“三清三改”、“五通一气”工程,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政策和规划监管,避免了乱拆乱建,保证了村庄整治规范有序。各县(市、区)还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村庄整治操作规程,做到“五先五后”。即:先规划、后实施;先村内、后村外;先三清、后三改;先改厕、再改水、后改路;先地下、后墙上,从而提高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2022 全市 新农村 建设 试点工作 情况 汇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