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5) .doc
《202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5)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5) .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 11月中下旬,县政协开展了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的调研活动,调研组实地察看了每个镇1-2个承包经营大户,召开了汇报座谈会,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进行了座谈研讨,提出了一些建议性意见和建议。现就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农业人口36.2万人,农户9.5万户,农村集体土地150万亩,其中耕地50万亩,林地36万亩,水面27万亩。截至2008年底,我县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二轮土地承包)的农户9.4万户,涉及8个镇96个村以及10个含有农业人口的社区,承包耕地面积50万亩,已
2、签定耕地承包合同书8.6万份,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8.9万本,分别占全县总农户数的91%和94%。据统计,全县耕地流转面积5万亩(不包括代耕),占耕地总面积的10%,其中转包2.3万亩,转让0.5万亩,互换0.7万亩,出租1.5万亩,涉及农户1.2万户。林权改革正在进行,水面尚未确权到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起步较晚,在县镇村三级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力转移,促进了农民增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流转形式较为单一。全县流转的5万亩耕地,大多是农户之间的无偿转包、代耕,或者由村委会收回
3、外出务工农民的抛荒地重新发包。出租、有偿转包、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比重较小,以土地入股的流转形式基本没有出现。 2、流转的土地规模小期限短。全县承包50亩耕地以上的大户仅有91户,承包面积1.33万亩,占耕地流转总面积的26%。绝大多数流转的耕地规模小、田块分散不集中,且位置偏僻,地势低洼,多为易旱易涝地块,生产环境较为恶劣。我县土地流转的期限普遍较短,一般为一年时间,多的也仅有3-5年,这样不利于流转大户对土地的整治和改造,也影响土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经营,使大户承包土地规模经营效益难以提高。 3、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土地流转大多是农民之间私下转包,仅停留在口头协议上,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即使签
4、订了书面协议,但合同内容不规范,没有按照要求使用统一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规范文本,更未按要求向镇村备案,土地流转随意性大,流转双方责权利不明确,导致农村土地流转纠纷时常发生。今年以来,全县发生土地流转纠纷20多起,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4、土地流转缺少指导服务平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缺少价值评估体系和信息发布体系,流转双方的信息渠道不畅,牵线搭桥的平台不多。县镇两级专职从事农村土地流转指导与服务工作的人员仅有12人,人少事多的矛盾十分突出。土地流转的市场化运作体系也未真正建立起来,导致土地流转的信息不畅,流转的成本与风险加大,影响土地流转工作的正常开展。 5、二轮土地承包档案不齐全。
5、镇村两级合并过程中,造成部分二轮土地承包档案因保管不善而丢失,部分农户也有二轮土地承包证件遗失和损毁现象。极个别地方二轮土地承包合同至今未真正落实下去,经营权证书未发放到农户手中,制约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不到位,对土地流转工作重视不够。县、镇、村三级对土地流转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将其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投入的精力不够,专题研究的较少,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推动力度不大。 2、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模糊。县镇两级对土地流转政策法规的宣传引导不够,导致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缺乏了解,不知道土地流转到底有哪几种形式,有哪些程序,不清楚流转收益分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5 2022 农村土地 承包 经营权 流转 情况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