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内容主要内容:15各数的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及计算;0的认识。(二)教学要求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3使学生认识、lt;、=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数的大小。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三)教材说明这单元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15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义务教材第册中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个
2、单元,我们认为太长了,在编写实验教材时把这个单元拆分为两部分:15的认识和加减法及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老师们都很熟悉,义务教材中在安排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是个数个数地认识,而且每认识个数都是从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组成等各个方面来认识数的概念的,并且在学习了加减法的含义之后,每认识完个数就练习相应的加减法,很扎实。当时我国的学前教育还不普及,许多学生入学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数学知识,有的根本没有学习过数学知识,这样安排,小步子地进行教学,可以说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必要的。而现在入学的儿童通过学前教育,有许多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数的认识
3、及加减法,有的孩子还认识了百以内的数,如果教材中还是个数个数的教学,会影响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对110各数的认识做了调整,将15各数的认识集中编排。但由于各地学前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掌握数学的水平也不同,虽然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数的认识及加减法,但多数是在唱数,对数的概念的整体认识还不够,有的计算加减法只是在背数。基于这种现状,我们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重视数概念教学的做法,从数概念(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组成)的各个不同方面起进行认识。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的思想,在教学15各数的认识之后,教学加减法的含义
4、和计算,将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结合起来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也有利于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2尊重学生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例如在教学计算41?我们呈现了三种不同的算法,体现了三种不同的思维水平。(四)各小节教材说明115各数的认识。这小节是将15各数的认识集中编排,从数概念的不同方面分别进行教学,从15各数的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组成等几个方面进行认识。这部分内容的编写,继承了义务教材中好的思想,但在编排方式和呈现形式上有些变化。(1)15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教科书第1415页,这单元的主题图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野生动物园,渗透热爱动
5、物,保护动物的思想品德教育。主题图的教学有两部分内容:数数和认数。数数的教学:教材中用集合圈圈出各种数量的事物,让学生数数,抽象出数,而且这些事物都是从主题图中抽取出来的。认数的教学包括两个方面:认识数字,会读、知道怎么念。二看数字能知道每个数字所表达的数量含义是什么。如看着1就知道表示有1个物体,在头脑中再现这个数所表示的数量是多少,并能摆出相应数量的小棒(通过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从3开始釆用几何图形,增加学生的兴趣,并为以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个基础。如3摆出个三角形,4摆出个四边形,5摆出个五边形。(2)15各数的顺序。教科书第16页,与义务教材的编排相同,通过计数器和点子图进行数的顺
6、序的教学。计数器是非常好的教具,很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会用到。在这,我们把5个计数器同放上,排列在起,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后个数是在前个数加1的基础上得到的,后面的数比前个数多1,相邻两个数的数量关系十分清楚。(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拨计数器的操作帮助学生直观感知每个数都是在前个数加1的基础上得到的,也可以用学具卡片做类似的操作,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数的顺序。)点子图是在计数器的基础上进步抽象得到的,将5个数的点子图同时呈现在这,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为后面用直尺、数轴表示数的顺序做准备。我们关于数的顺序的内容的编写思路是先借助计数器、点子图直观地进行教学,再借助直尺,逐步
7、抽象到用数轴表示数的顺序。)(3)15的写法。教科书第16页下部,这次我们将15的认识集中起编排,15集中认数没问题,但如果集中教学15的写数,确实有困难。有的老师提出意见,节课什么也干不了,只能写数。写数是个教学难点,老师们都很清楚,学生对数字的结构、笔顺掌握很难,写3经常横过来m,0、6、8也很难,要花较长时间才能写好。而且由于儿童的手指小肌肉群还很不发达,易疲劳,写字时间长了对学生身心发育有害。由于在义务教材中是1个数1个数地学习数概念的各个方面及加减法,教学时间较长,很自然地分散了这个难点。这次我们将15的写数集中编排,是教材的结构和编写方式决定的,并不是让老师也定集中教学15的写数。
8、实际上教学是开放的,老师们可以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调整每节课的内容,使其符合实际情况。不必要节课全用来写数,那样不仅很枯燥,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害。可以把写数的教学分散在15各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每节课中,15各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会用段时间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每节课利用十分钟来练习写数就可以了,这样就分散了教学难点。(4)15各数的大小比较。教科书第17页,教材中呈现了幅三个小猴分水果的情景图,图中小猴和各种水果是散乱放置的,我们先进行分类,将相同的东西放在起,并对应竖直排成列,统计出数量,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并且在这里渗透了统计的思想,给学生出示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引出第
9、批数学符号,介绍如何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的比较结果。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就利用主题图中的素材编了三个小猴分水果的故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很自然地去比较猴子的数量和各种水果的数量。还有的老师把教科书的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动态地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不看图能确定3lt;4吗?引导学生回顾15的点子图的排列顺序,3在4前面,所以34,3在2后面,所以32。抽象的数学符号是很重要的,数学的抽象、简明与其符号化是直接有关的。老师们定都很熟悉,在义务教材中这些符号是步步地出现的,先出现(2的认识),再出现(3的认识),再教学写法(6的认识)。现在考
10、虑到学生对数的认识有基础了,花在认数上的时间少了,所以我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认识数学符号的教学上,就同出现了三个数学符号让学生认识。在这里先是让学生认识,以后再通过练习逐步掌握它们的用法。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经常出现错误,我们的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位教师在帮助学生认识这些符号的开口方向时,是这样做的:教学时,在两端各画两个小方块,数量相同,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表示相等;教学时,在的左边画2个小方块,右边画1个小方块,教学时,在的左边画1个小方块,右边画2个小方块,用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开口方向,开口始终对着大数。有位老师在帮助学生记忆符号名称时,是这样做的:在的左侧用简笔画画条大鱼,在其
11、内侧画条小鱼,并给出口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于;在的内侧用简笔画画条小鱼,在其右侧画条小鱼,并给出口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于,帮助学生记忆抽象数学符号的名称。在教学中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符号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形象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是很重要的。老师们尽量用直观、生动的方法来介绍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老师们定还有许多好的做法。(5)第几。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序数含义。教科书第18页,教材此处的处理同义务教材第次引入序数含义相同,也是从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排队买票引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感受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顺序。我们教材呈现的是幅静态的图,
12、但如果只用次这幅图就失去意义了。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将静态的教材动态化。比如有的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呈现的情境图并提问:有几个人在排队?现在小朋友排在第几位?前面有几位阿姨?学生回答后再引导学生思考:第个阿姨买完票后,小朋友排第几?,还有些有条件的老师将这个排队买票的过程制成多媒体课件。这样不仅符合生活实际,而且将教材中静态的情境图动态化,使教材提供的素材更活,更生动,利用的更充分。还使学生直观地通过人物位置的变化体会到顺序的变化。(6)几和几(数的组成)。我们认为数的组成作为数概念的部分内容,是种很直观的方式,可以用来帮助学生认识加减法,而且确实佷有作用。我们从这个角
13、度考虑,还是将数的组成作为数概念的部分内容在这里单独进行教学。这块内容包括两部分:教科书的第19页,先以的组成为例,借助操作帮学生认识4以内数的组成,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探索的组成。都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来学习数的组成。摆小花或摆小棒,把数的各种组成形式摆出来,帮助学生记忆。配合教学内容,教材中安排了多种多样的练习,这些练习的要求都很明确,有个题想请老师们注意:第22页第7题,这是有关序数的含义的个操作活动,左边的学生说:我把红花摆在第二。右边的学生想:红花还可以摆在第几?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可任意移动红色的花朵。使学生通过操作体会位置变了,顺序也会变,通过位置的变化体会顺序的变化。有的老师问:
14、可不可以分别从两头数出两种答案?我们不主张从两头数,教材中只要求从左数。因为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在认识左、右的时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理解左右的相对性比较困难。教材中还没有讲左右的相对性,在二册才讲,所以不亦要求过高,只要学生能按照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读书、数数、摆放物品)从左数起就可以了,当然如果学生已经有了分别从左右两头数的经验也是可以的。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主要内容:加、减法的含义和15的加减法。(1)加法的含义。教科书第23页,加减法含义教学的基本思想与义务教材相同,都是先从情境引入,通过直观演示体会加法的含义,再通过过程图进步说明加法的含义,最后通过操作逐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帮
15、助学生列算式。但实验教材在呈现方式上更有生活气息,更有故事性和连续性。老师们定都很熟悉,在义务教材中教学加法含义时,是个小朋友每只手里各拿着个气球,然后将两只手合在起,1加1等于2。这个活动虽然简单,但形象、直观地表明了加法的含义把两个数和在起,解决这样的问题用加法算。在教学建议中我们还特别建议老师用手势表示,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是加法的基本含义,在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很喜欢这幅图,但考虑到如果作为主题图放在这里有些单薄,因此这次我们设计了个更有故事情节,含义更丰富的素材。左边的1个男孩拿着1只粉色的纸鹤和右边的1个男孩、1个女孩各拿着1只蓝色的纸鹤走到了课桌前,都把手里的纸鹤放在了桌面上
16、,放在了起。1只粉色的纸鹤和2只蓝色的纸鹤飞到起,是个合并的过程,可以用123来表示。我们的情境图中还提供了其它的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如左边的1个学生和右边的2个学生走到了起,是个合并的过程,可以用123表示;个女孩和2个男孩走到起,是个合并的过程,也可以用123表示。在此处渗透了三个具体问题的含义,只用123个算式就可以表示了,渗透了不同的含义的事情可用个抽象的算式来表达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抽象的作用及数学的简洁美。(老师们可以看到本书的封面就是釆用了加法含义的主题图。)接下来还是小丑合气球的过程图(与义务教材中小朋友合气球图的思路是样的)来进步直观形象地表达、说明加
17、法的含义,让学生对加法的含义有更深层的理解。第23页的做做,通过操作,帮助学生说出算式。在教学中,有的老师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活动:首先将教科书第25页第幅图的情节做成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反复观察,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充分感知从日常生活的事例中抽象出数和符号及加法算式的过程,理解加法的含义。然后,出示教科书第25页的第二幅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看图说出加法算式,从中体会加法的含义。教师还引导学生用语言、手势(如手拿铅笔、苹果、梨等普遍性的素材)表示合并的过程,进步加深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直观理解。最后老师让学生摆摆、说说,通过边摆边说的操作活动去感悟、去体会,进步理解加法的含义。(2)减法的含义
18、。刚才我已经介绍过了,这部分内容与义务教材相比在呈现方式上更有故事性和连续性。减法含义教学的情境与加法含义教学的故事情节就是连续的,老师们可以看下教科书第25页。教学加法含义的故事情节是三只纸鹤飞到了起,合在起,用加法,教学减法含义时我们设计了个小男孩拿着1只纸鹤走开了的连续的情节,飞走了只蓝色的纸鹤,飞走了,用减法。同样教学加法含义的过程图是小丑将气球合在起,用加法,教学减法含义时的过程图是小丑的气球飞走了2只,飞走了,用减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连续的故事情节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自然而然地学习数学。(3)加法的计算。教科书第24页,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中的个重要理
19、念,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对计算部分所做的最大的改革,就是突出算法多样化。老师们定都有印象,过去在教材中出现大量数的组成的练习,在计算时也是先出数的组成,再计算,很明显是要求学生借助组成来计算。实验教材中不再这样呈现,老师们可以看下,在计算415时,教材中给出了从头点数1、2、3、4、5;接着大数点数4、5;借助数的组成来计算等三种方法,呈现了三种不同的思维水平,突出算法多样化。表明在解决同个问题时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不暗示或要求学生定要用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能够正确解答就可以了。在教学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不要对学生的算法做过多评价和暗示。(4
20、)减法的计算。减法计算与加法计算的编排是相似的,老师们可以看下,第26页计算523,教材中给出了从头点数1、2、3;倒着数5、4、3(在学习数的顺序时,学生已经有了前个数比后个数少1的知识,去掉1个少1个,可以采用往前数1个数的方法);借助数的组成来计算等三种方法,同样突出了算法多样化。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科书第29页,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与义务教材相比变化不大。(1)0的认识。用小猴逐次吃桃子的情境图教学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出示直尺图,教学生活中0还表示起点,并通过直尺使学生进步熟悉数的顺序。(2)0的加减法。根据没有可以用0表示来计算。教材用3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的情境图,教学得数是
21、0的减法的意义。通过两片荷叶上的青蛙图教学有关0的加法。在讲有关0的减法时,让学生独立思考。没有太多要说的,只有点需要说明。在没有可以用0表示的教学中,义务教材中呈现的是三个静态的图,第1个圈里放着2个杯子,用2来表示其个数,下面写2;第2个圈里放着1个杯子,用1来表示其个数,下面写1;第3个圈里1个杯子也没有,没有用0来表示,下面写0,很形象而且很直观。在实验教材中,我们继承了这好的思想,并做了些改进,设计了小猴子吃桃子的情境(盘子中有2个桃子,小猴吃掉了1个,还剩1个,小猴忍不住又吃掉了,全吃光了,没有了用0表示)。虽然只增加了个小猴和两个箭头,就把原来教材中的3个静态的图动态化了,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体会从有到无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更好地理解没有可以用0表示,也使教材显得十分生动活泼。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充分利用了教材的资源。有的老师讲了个非常生动的小猴吃桃子的故事,有的老师根据这个情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直观展示桃子的个数由210的变化过程。以上就是这单元的具体分析,这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在教学加减法计算时,应提倡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