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练气能道功法的感受.doc
《我练气能道功法的感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练气能道功法的感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练气能道功法的感受 原创:养生派王立丰 易筋洗髓经。体验奇经八脉-是手太阳小肠经吗。 利用夏天,通过练习大易筋经的“侧身图说”,把自己左肩总是冰冷的毛病治好, 这是很多年的老毛病了,就是感到冰冷,风吹或者冬天就更厉害,然后就是一动就咔咔的,做举手的动作不超过20下,就开始很酸,反正就是有毛病。 这次下了狠心,把侧身说的三个动作,每天坚持做50遍以上,就练习左肩和胳膊, 最后,终于可以从容做50个,从酸,到热了,现在热乎乎的感觉很好, 也感到一条热的线条沿着手臂,从小指到肩部,一查经络图,原来是手太阳小肠经,就是这个: 探寻奇经八脉(4):上丹田和中丹田 人体有三个丹田。上、中、下,分别在头部
2、、胸口和下腹部。是三个穴位比较集中的区域,也是经脉必经之地。 攻到一年左右,慢慢就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三个丹田的位置,这里说一下上丹田和中丹田。 上丹田大约在眉心上方的一片区域,那里要温热一些,每天如此,并总感到有一股热流向下淌,如果舌抵上腭,就会有一股有些甜味的津液出来。 上丹田带动这个面部经络的气血流动,能感到面部是如同用温水洗了一样的感觉,天气越冷越明显。 中丹田则在胸口偏上的位置,是在胸腔内部靠近前胸的位置,不是皮肤之外,而是皮肤之内。这个区域大一些,这里不跳动,但似乎有一团不是很热的火球在烘烤着,联结着下丹田,一条热线线上直达咽喉,并沿着咽喉、下颚,到大下牙龈位置。 然后,与上丹田向下流
3、淌的温热感在上颚处交汇(舌抵上腭)。我想,如果查阅经络的图谱,一定在这些位置有许多穴位。 探寻奇经八脉(3):丹田在哪儿 一提到丹田,许多人都好奇它在哪里,还有不少人练功试图找到它。各种练法五花八门,我当年也跟着书上或者网上的各种方法去练习“气沉丹田”。 比较流行的是“意守丹田”,就是发挥你的想像,找个安静的地方,全身放松,意念在下腹部位置,想着里面有个火球(有的说是太阳、月亮、宝石等等),或者一个旋转的轮子,等等,不断坚持,就可以感到“丹田发热”了。实际上是这样吗。 我也曾很认真地这样练功,在短期内,的确会有“丹田发热”的感觉,觉得这就是找到丹田了。还欣喜了好一阵子。 不过,这种方式的问题是
4、,如果意念不在丹田位置,或者一段时间不练了,那个丹田的感觉就消失了。如果丹田是客观存在的,那就应该不会因为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就消失啊,除非它只是心里暗示的结果。 我们知道,心里暗示的力量很强大的,如果一个人总是觉得自己哪里不舒服,那么即使没病,他也会觉得那里就是不舒服,这是现代医学都验证的。 多年探索之后,练了易筋经才发现,这种方法本身就是错的。丹田就是肚脐下方的一个区域,这里有好几个穴位,是气血比较集中的地方,同时,它不在肚皮上,而是在肚子里,就是下腹部内侧,那里是肠子集中的地方,自然是血管丰富的地方。 从西医角度,血液循环好了,就会感到气血旺盛,那里就会发热,这就像跑步长了,双脚发热是一个
5、道理。 因此,通过练功,所谓“气沉丹田”,或者“丹田那里炼丹、真气充足”等等,实际上是练功让下腹部内脏器官血液循环更加好,各个相关穴位通畅,所谓的气血通畅。具体什么感觉呢。 首先,不用意守,当练习久了之后,丹田就出现了,下腹部离肚脐三存,腹部里面,有个热气团,真的像气体一样在那里充实着,类似一个气球在哪里,而且那些气还在不断地动,类似水烧开了的沸腾感。是不是练功的时候有,不练就没有呢。不是,当练成了之后,它随时都在,你不把注意力集中在丹田,也能偶尔感到它的存在,你特别注意了那里,当然就更加明显。但不是因为你注意了就“增强了丹田之气”,只是你的感觉更清晰罢了。就像你不注意你的心跳,它还是要跳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练气能道 功法 感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