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人民调解员先进事迹材料(四).doc
《街道人民调解员先进事迹材料(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街道人民调解员先进事迹材料(四).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街道人民调解员先进事迹材料 *,是一位退休老人,同时也是*街道综治中心的一位专职调解员。成为专职调解员的6年时间里,*消解纠纷551件,凡是经老刘之手的纠纷事件,没有一个回头上诉,调解成功率达100%,是名副其实的“金牌调解”。 当专职调解员,*是全市第一人。尚未上任,三个子女苦口劝说,调解是件苦差事,做不尽的琐事、难事和麻烦事,“年纪大了,您老就别再掺和这些事了”。但是从1981年开始便在司法部门干调解的*,却在20xx年退休后的第二天,就接受返聘。 在*街道,有本地人口6.9万人,外来务工人员7万余人,调解工作往往“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很多矛盾纠纷都落到基层。*不遗余力地发挥所能,努
2、力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6年来,*骑着自行车,几乎跑遍了辖区的每个角落。哪里有纠纷,哪里有案情,哪里需要法律咨询,他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说:“看着大家皱着眉头来,带着微笑走,心情总是特别舒坦。” 干了一辈子调解工作的*,为何乐意再当民间“和事佬”。走进“老刘调解室”,从他记得满满当当的6本工作手记中,或许可以发现答案。这些工作手记里,记的是家长里短的麻烦事,记的是街坊邻居的纠纷事,没有强者弱者的标记,有的只是“明法重情”,有的只是*的“为民情怀” 一天清晨,龙湾滨海大道,一声巨响划破了清晨的宁静。驾驶无牌摩托车的重庆务工者黄某,与汽车相撞身受重伤,经抢救后诊断,可能会成为植物人。
3、一家老小哭着嚷着,找到了*。*心生怜悯,然而依照法律,黄某在车祸中得负一定责任。花了两天时间,*慢慢安抚黄某家属情绪,详细解说法律,终让他们接受了事实。随后,*开始替这一家子一笔笔算赔偿费,伤残补偿金、精神抚慰金经*调解,黄某家人依法拿到52万元赔偿金。 *街道综治工作中心专职副主任王晓林算了一笔账。“老刘每年都要调处大量的劳资纠纷、工伤纠纷等,6年下来,为调解对象争取的赔偿金至少有3000多万元。” 有外来务工者得了职业病,想得到企业医疗补助却求助无门,最后走进了“老刘调解室”。老刘对照法律条款,一按计算器,算出了最高的补助金后,又磨破嘴皮、耐心说服企业给予赔偿。企业老板指着脊梁骂他“胳膊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街道 人民 调解 先进事迹材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