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人文地理知识点汇总思维导图.pptx
《2021届高考人文地理知识点汇总思维导图.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人文地理知识点汇总思维导图.ppt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口,人口增长,人口迁移,方式,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社会生产力发展,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人口容量,机械增长: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通过人口迁入实现的人口增长,自然增长: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通过出生人口实现的人口增长,经济、文化水平,风俗习惯、生育观念、宗教,医疗水平,妇女就业状况,时间,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采猎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后工业文明时期,0,1%,2%,3%,4%,原始型:采集狩猎文明时期(部落间的战争、瘟疫、灾害导致死亡率波动较大),传统型:农业文明时期(农业的发展,使死亡率相对稳定,自然增长率稍有增加),“高低
2、高”模式:,过渡型,死亡率降低的原因,出现地区,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大幅增产,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当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欧洲,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环境压力大、资源不足,就业、住房、交通压力大,应对措施:控制人口;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好处:劳动力充足,带来人口红利,“低低低”模式:,现代型,出生率降低的原因,出现地区,教育水平提高,生育观念改变,生活水平、子女养育成本水平提高,当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中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慢,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不足,应对措施:鼓励生育;鼓励移民;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妇女就业比例提高,社会养老负担
3、过重,环境承载力: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仅考虑资源和环境,为一个地区人口最大值),特点,概念辨析,人口容量: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综合考虑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为一个地区人口最大值),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综合考虑自然与社会经济,且考虑区域可持续发展 与最大经济效益,为一个地区人口最适值),相对性:相同面积的土地在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下,人口容量不同;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容量不同,临界
4、性:如果某地人口数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如果实际人口超出人口合理容量,这种协调发展将受到破坏, 易引起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或自然在原遭到破坏,警戒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影响因素,正相关:资源、经济水平、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反相关:消费水平、文化水平,影响因素,类型,影响,按空间范围分:国内迁移、国际迁移,按方向分:农村城市;农村农村;城市农村;城市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自发性)生态移民,经济因素:务工、经商、大型建设项目、交通运改善,政治因素:政策、战争,社
5、会文化因素:家庭、婚姻、教育、宗教,老年型,年轻型,对迁入地,对迁出地,利,弊:加大环境、住房、交通、卫生、教育、治安等压力,弊,利,提供充足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与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降低老龄化水平(青壮年迁入),加强与外界的交通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老龄化加剧(青壮年迁出),城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化,住宅区,工业区,工矿仓储用地,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城市功能分区,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城市区位因素,交通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区,占地面积大、分布广,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分区,类型,高级住宅区:分布
6、在城市外围,环境优美,靠近文化区,低级住宅区:分布在内城,靠近工业区(便于通勤),占地面积小,呈团块状或条带状,分布于交通编辑的市中心或街道两侧,中心商务区:第三产业高度发达,建筑物高大稠密,交通便捷,零售业发达,内部分区明显,分布在城市外围交通干线附近,变化趋势: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城市地价、环境控制费用升高),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宗教,经济因素:地租、交通,历史因素,行政因素,付租能力,商业,住宅,工业,距离市中心远近,商业区,B,C,A,B,C,住宅区,工业区,自然地理区位因素,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因素:政策、战争、宗教、政治中心,经济地理区位因素,科技、旅游,
7、经济基础:资源、工农业基础、商业活动,交通:交通沿线、交通枢纽,气候:气温适宜,降水适中,地形,首选气候适宜的平原,热带:高原,高原山区:河谷,河流:供水、航运、军事防卫,植被、土壤,概念: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标志,意义,动力: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影响,问题,解决措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乡村发展,改善当地产业结构,有利于城市和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差距,,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使城市获得持续地推进动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科技创新
8、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出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人口迁出,工业化进程加快安排劳动力就业,服务业相对发达安排劳动力就业,农业人口迁入,城市化进程加快,使现代文明不断地向乡村扩散和渗透,影响乡村的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开放程度,远郊、乡村,近郊,中心城区,远郊、乡村,近郊,中心城区,远郊、乡村,近郊,中心城区,远郊、乡村,近郊,中心城区,城市环境问题严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的发展与私家车的普及,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阶段:南亚地区 (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布局城市道路,改善交通与居住环境,开发新区,建
9、设卫星城,分散大城市职能,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虚假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远超于经济发展阶段:拉美地区 (阿根廷、墨西哥、巴西),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病):就业困难、环境恶化、交通拥挤、 住房困难、社会不安定、地价昂贵、 人口密集,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气候: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地形:平整土地,使地形趋于平坦,水文:河网水系破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生物: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破坏,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居民就业方式: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景观特征:乡村景观城市景观,人口:分散的农业人口密集的非农业人口,经济开放程度:低高,信息交通:
10、欠发达发达,文化观念:传统落后现代先进,1800,1850,1900,1950,2000,0,10,20,30,40,50,60,70,80,城市人口比重/%,世界平均水平,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嘉陵江,汉江,上海:河流入海口,赣州:河运起始点,赣江,武汉,重庆,陆河转运点,海河转运点,南京:河流过河点,大河交汇处,北京,沈阳,哈尔滨,兰州,乌鲁木齐,连云港,上海,杭州,九龙,广州,柳州,昆明,成都,宝鸡,焦作,郑州,株洲,徐州,天津,商丘,贵阳,包兰线,兰新线,京沪线,京包线,包头,京哈线,焦柳线,京九线,京广线,成昆线,宝成线,贵昆线,沪杭线
11、,浙赣线,湘黔线,怀化,农业,基本概念,区位因素,与热量相关的概念:光照、热量、积温、无霜期、生长期、生长周期、熟制(耕作制度)、温度带、热量带、复种指数,种植方式:单作、间作、套作、轮作、混作,分类,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型农业、商品型农业,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技术经济因素,地域类型,保护性耕作方式:休耕、限耕、免耕,农业新技术: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处方农业、精确农业、,农业土地类型:耕地、林地、园地、草地,耕地类型:水田、旱地、水浇地,按投入状况分:集约型农业(劳动、资金、技术)、粗放型农业,地形,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温差,水源:水量、水质,土地
12、:面积、质量(肥力、酸碱性、质地、保水性、透气性、厚度),病虫害,市场(远近、规模(经济水平、人口数量、消费习惯),交通(通达度、类型),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农业生产历史、农业基础设施,冷藏保鲜技术,资金,技术装备,生产技术:良种培育、水肥控制、作物栽培、耕作技术、病虫害防治,种植方式,耕作制度,可持续发展措施,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地中海式农业,混合型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热带迁移农业,游牧业,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保护、治理农业生态环境,采用保护性耕作方式,采取农业新技术,合理利用农业用地,二产: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人文地理 知识点 汇总 思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