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夺锦-广东音乐欣赏(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赛龙夺锦-广东音乐欣赏(说课稿).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赛龙夺锦-广东音乐欣赏(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欣赏广东音乐赛龙夺锦适合小学一年级教学2、教材分析:广东音乐又称粤曲,是广受人们喜欢的民间乐种之一。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己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它以人们熟知的粤曲小调为素材,内容多为生活中的情景,自然中的山川,河流、其结构短小,曲调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本课欣赏的赛龙夺锦就取材于五月端午的赛龙舟。大家都知道在广东端午节的赛龙舟是一个具有广泛性和特色性的活动,它紧张、激烈的竞赛场面常常令人激动不已历历在目。而在我们的家乡顺德不但民间龙舟赛开展得如火如荼,顺德龙舟队还冲出了亚洲夺得了世界龙舟赛的冠军。成为了家乡人民的自豪与骄傲。赛龙夺锦是一首带
2、引子和尾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的广东音乐。全曲长4分51秒,描写了赛龙舟前的紧张准备赛龙舟时的你追我赶,团结进取胜利后的欢腾喜悦,形象的描绘出了五月端午广东民间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3、教学对象分析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思维方式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唱唱、跳跳、玩玩、笑笑,是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主要形式,所以在教学中就必须重视音乐的欣赏形式,而利用各种形态、动作、游戏、歌舞等形式参与欣赏,就可以适当而充分的发挥学生通感的作用,培养学生专注地倾听、倾听、再倾听,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尽情地表现,将音乐这种极为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运动觉联系在一起,发挥诸感官及意象之间的交错,
3、混合的联觉作用,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帮助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的发展,利用他们认识音乐的规律有机的学习音乐,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质。4、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通过欣赏广东音乐赛龙夺锦感受乐曲的单三部曲式结构、知道乐曲表现了五月端午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2)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同学们的自豪感、成就感、及团队精神,感受广东音乐之美,增进对可爱家乡顺德的热爱之情。(3)能力目标a、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并产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b、让学生通过玩、唱、跳结合音乐把自己的想象和记忆中的生活情景表现出来。(4)教学重点、教学难点a、感受乐曲的单三部曲式结构。b、帮助并引导学生
4、理解音乐的内容情感,培养其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抽象的音乐艺术结构学生还没有接触过,所以利用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让学生感受单三部曲式结构作为本课的重点来解决,而无形的音符曲调所表达的音乐意境,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对学生来说难度更大,因此,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丰富情感内容定为本课之难点。c、教材分为两课时完成,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一课时。(6)课前准备教具准备:中国地图、自制小龙舟、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学具准备:模拟龙舟四套,6个小鼓架,6面小鼓,6面锣。一个锦球,人手一面小彩旗。场地准备:见下图二、教育思想和教法,学法概述以情带感
5、以感生情是本课时的主要教育思想,先在学生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场,然后引导学生用动作、声音、游戏、言词等元素形象地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主流。并采用反射式听赏、记忆式欣赏、结构式听赏、主观式听赏等教学手段,借助视觉,语言文字,动作,多媒体教学手段,顺利的完成本课时的教育教学目标。三、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A:记忆共鸣导课演示龙的图片,问学生,每年端午节时有一个什么活动与龙有关。(赛龙舟)。再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以往看到的,听到的赛龙舟。从而引出主题欣赏广东音乐赛龙夺锦。这一环节的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
6、特点,充分利用了他们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一开始就使他们充当了主要角色,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并利用他们熟悉的赛龙舟在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挖掘他们的生活记忆,产生通感,并在七嘴八舌中说出:a.赛龙舟时队员由大鼓来指挥。当队员听到有力的节奏,就用力划船,奋力前进。b.赛龙舟用的是龙船,当时的场面热闹、欢腾。从而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场,引起了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抓住了教学的本质。B:利用通感,指导学生聆听音乐教师告诉学生赛龙舟开始了你们听:(全曲欣赏一次)然后请学生自由说出听后的感觉:非常热闹,有很多人,鼓声振天,许多龙船在比赛教师配以图片充分肯定学生的分析,听辨和想象。这一过程的设计符合学生认
7、识事物的规律,给了学生一个完整的感性体验,由所听引出所想,充分调动了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再造想象与发散性思维,并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在学生中产生了一个积极参与,踊跃表现的心理场,提高了继续欣赏音乐的兴趣,为下一环节的展开营造了良好的软环境。C:分段欣赏,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结合课件请学生听赏引子与第一段,先听引子然后问:这段音乐告诉了我们什么。引导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出:大鼓发出声音表示比赛就要开始了,鼓声响亮有力。并一起来模仿(学生一边模唱,一边做打鼓的动作)2135|6-|2643|5-|咚-|接着引导学生欣赏引子和第一段,让学生说出:这一段鼓声速度较慢,但很有节奏,就像平时踏步
8、的口令:1、2、1,当龙舟队员听到有节奏的鼓声后就会有节奏的用力划船,然后请学生再感受一下在江面上飞驶的龙舟。大家一边唱一边模仿划龙舟和打鼓的动作0353535623|5-|。这一步骤的实施,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突出了重点分散了难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曲调,形象理解了第一段音乐所表现的意境,了解了音乐元素的变化对音乐形象的直接影响,并形象的记忆了音乐,创设了情境,激发了情感,使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水到渠成。教师问比赛开始后结果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带着问题欣赏第二段音乐。a.龙舟在开始时行驶速度如何b.它们距离怎样c.音乐的发展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听音乐,教师随音乐操纵小龙舟,模拟竞赛)听后
9、学生自由讨论发言,引导学生说出:a.有一只龙舟队员很团结,划到前面了,后面的龙舟不甘落后用力往前追,b.如果队员不团结龙舟就不能行驶,所以大家要团结在一起才能取得第一。同时感受到这段音乐节奏与原来的相比给我们带来了流畅,明快的感觉,表现出竞赛者不甘落后,勇往直前的精神,并让学生复听一次且边唱边做动作:12353512|12123535感受音乐元素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气氛越来越紧张,7643|5|唱到这表示有一队胜利了,比赛告一段落。这一环节的设计,先从感观上充分刺激了学生,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凸现了重点,解决了难点,让学生在自然理解音乐的同时通过再造想象表现音乐
10、,在感受乐曲的同时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思赏结合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德育教育,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才能胜利”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请学生设想一下获胜后人们的心情会怎样,情景如何,让学生听赏思考第三段,体会音乐元素变化带来的不同感觉:胜利了,大家高兴极了节奏更明快,流畅。曲调也热情、高涨,并请学生设计一个胜利的动作随音乐边唱边动。这一环节更加深入贯彻了本课的教育思想,充分利用了学生的通感,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充分肯定自我,表现自我。D:趣味游戏:赛龙夺锦游戏规则:将同学分为6个小组,每组一套鼓、锣,其中选出2人打击乐器,4人参加赛龙舟,其余的同学做手拿小旗
11、的观众。游戏开始,队员随音乐有节奏配合前进,其它同学随节奏打击乐器。同时挥动彩旗呐喊助威,当音乐停止游戏结束,胜利的小组接受大家的庆贺,并得到锦球,游戏可反复12次。这一环节的设计调剂了学生的心理状态,把整个课时推向了最高潮。E:听辨音乐,记忆广东音乐的独特风韵。教师引语:我看了刚才的赛龙舟想到了我们顺德的龙舟队,他不但飞驰江河,还美名远播,并且获得世界龙舟赛的冠军。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自豪感。然后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认识广东的位置,接着听赏4首乐曲片段,如果认为是广东音乐的就请同学们将曲名贴在地图上标明广东的地方。然后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优美的广东音乐赛龙夺锦,其实我们广东还有许多优秀的曲目,叔叔、阿姨还把它们编成了舞蹈呢!让我们一齐来做一个龙舟小子吧,全体学生随音乐画面模仿动作,蹦蹦跳跳结束教学。这一环节的设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再现了本课的主题,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巧妙地记忆了广东音乐优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深刻记忆了赛龙夺锦的主旋律、在动、静结合中引起了学生继续学习,欣赏广东音乐的强烈兴趣。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