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第二单元第三讲地球的公转运动全国通用.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第二单元第三讲地球的公转运动全国通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第二单元第三讲地球的公转运动全国通用.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 第三讲地球的公转运动考点一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2015重庆文综,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第1题。1.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A.15 B.105 C.195 D.285解析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恒星年,全年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绕行约15。春分日至寒露为13个节气,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195。答案C(2014江苏地理,34)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
2、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完成23题。2.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 B.乙 C.丙 D.丁3.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解析第2题,春分是3月21日前后,夏至是6月22日前后,因此6月初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且靠近夏至点,甲、乙、丙分别是1月初、12月初和7月初。第3题,近日点是1月初,速度最快,远日点是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由乙到甲速度越来越快,故A项错误。太阳位于甲地时,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北半球反之;太阳位于乙地时,直射点在南半球,且
3、向南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反之,故B项错误。甲地为1月初,最接近近日点,故C项错误。甲、乙分居冬至日两侧对称分布,说明此季为北半球,此时日出方位为东南,所以D项正确。答案2.D3.D(2014北京文综,2)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1日0时42分,我国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通信卫星。读图,完成下题。4.卫星发射当日()A.玻利维亚在傍晚可收看卫星发射直播 B.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90C.中国南极昆仑站所在地出现极昼现象 D.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解析由北京时间和玻利维亚的经度范围计算可知,卫星发射时,玻利维亚正午前后不是傍晚,故A项错误;12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
4、线附近,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接近67;中国南极昆仑站位于南极圈以南且纬度较高,该日可出现极昼现象,故C项正确;每年1月初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故D项错误。答案C考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应用(2015四川文综,2)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第1题。1.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A.日出东南方向 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C.昼长较广州短 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解析帆船返回青岛港为4月5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青岛应该日出东北方向,A项错误;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青岛应于地方时6
5、时前日出,B项正确;此时北半球越往北昼长越长,C项错误;春分日后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此时青岛距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比春分时近,故正午日影较春分短,D项错误。答案B(2015山东文综,8)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第2题。2.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A.53% B.62% C.70% D.78%解析从图中可知图们江3月份日照时数为230个小时。3月份,接近春分,故每天的理论日照时数约为12小时,所以三月的日照百分比为(230/12
6、31)100%,所以选B。答案B(2015安徽文综,32)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完成第3题。3.图中M日最接近()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解析如仅考虑纬度因素的影响,没有太阳辐射的区域即为出现极夜的区域。图中最左侧和最右侧日期到来时,6634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图示为北半球,则该日为北半球冬至日。图中a点所对应的日期至b点对应的日期结束,北极点为极昼,说明图中a点对应的日期为北半球春分日,b点对应的日期为北半球秋分日,据此推知M日对应的日期为北半球夏至日,B项正确。答
7、案B(2015福建文综,1112)图2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1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45题。4.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A.东南7月1日06时 B.东北7月1日06时C.东北1月1日12时 D.东南1月1日12时5.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1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第4题,由图示纬度可推知该地区在赤道附近,日出地方时在6时前后,结合经度可知该地区与北京时间的时差在6个小时左右,故而A、B项错误;若是拍摄月份为7月,日出方位应该为东北方向,若是1月,则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D正确。第5题,从等高线分析,图中甲、丁两地东侧地势较高,此时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高 2016 高考 地理 第二 单元 第三 地球 公转 运动 全国 通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