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区商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材料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区商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材料 .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区商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材料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相关委办局和街镇的有力支撑下,区商务委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创新发展大局,牢牢把握促进商务经济稳中求进总体要求,坚持“两个优先、两个提升”的产业发展方针,聚焦重点、改革创新,积极转变方式、加快结构调整、着力保障民生,确保完成年度指标任务,先后获得市商业运行和节日市场监测工作优秀组织奖、上海购物节营销大赛最佳人气奖、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优秀组织奖、市成品油煤炭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市敬老模范单位、区招商引资先进集体一等奖、区治安保卫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商业销售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
2、11.2亿元,同比增长13%。 外资外贸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合同利用外资5.1亿美元,同比增长44.41%,新引进外资项目122个,注册资金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8个。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额7.2亿美元,同比增长5%。 民生实事项目全面落实。提前完成区政府实事项目,改造标准化菜市场4家,设置猪肉追溯系统6个、蔬菜追溯系统14个、水产追溯系统22个、牛肉追溯系统30个、粮食追溯系统10个;超额完成市政府实事项目任务,开设早餐固定门店31家、早餐爱心帮帮车30辆。 节能降耗工作扎实推进。完成5家“三高一低”企业的关停并转迁;完成节能技改项目12个、节能诊断项目5个。 园区招商引资紧抓不放。超额完成区政
3、府下达指标,全年完成地方税收1.6亿元,同比增长20.3%。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扩内需保民生,商业商务能级继续提升 促进消费措施实施有力。联手相关行业协会,聚焦五角场商圈,组织广大商家精心策划各类节庆营销活动,积极配合市商务委落实购物节主题消费卡的宣传推广,集聚人气、拉动消费。据统计,元旦小长假、春节、四月消费促进月、五一小长假和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抽样企业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4.29%、20.97、8.34%、19.18%和16.63%。全年五角场商圈实现销售额112.84亿元,同比增长9.04%。 保供应稳菜价多措并举。落实“十二五”专项规划,协调推进河间路菜市场建成开业、顺平菜市
4、场和东方蓝海项目生鲜超市土建竣工;在汇元坊、建德国际公寓等小区设置都市菜园合作社,解决周边居民买菜难问题;建立保障供应和稳定菜价长效机制,对接启东、奉贤等生产基地,在11家菜市场设立专柜,实现产销直供;建设松潘平价菜市场,保障本区南部的副食品供应;落实“两淡五节”和灾害性气候的农产品供应应急预案,确保节日和防台防汛期间市场蔬菜货源充足、价格平稳。加强菜市场管理,推进菜场垃圾减量化试点,10家菜市场先期实行分类收集;组织菜市场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和食品安全领域道德教育;进一步完善和实施标准化菜市场考核机制。 商业布局稳步实现优化。提升五角场商圈能级,推动重点骨干商家调整品牌数48个,新开张的米兰城市
5、奥特莱斯集中经营品牌和专业专卖类商品等新业态,引进了近30家品牌单点入驻;协调推进五角场市级商业中心载体建设,波司登国际大厦、海上硕和二期完工。积极推进控江路区级商业中心载体建设,紫荆广场、君欣时代广场和海际(原旭辉)商业广场建设有序进展。深入打造社区商业和特色商业街,中原城市广场开业、宝地广场商业项目竣工,新江湾城c5地块社区商业中心、殷行民星路包头路社区商业中心、大学路休闲特色街创建等项目稳步推进,会同职能部门和街道完成国宾路商业整治方案;国顺东路商业街社区、金储休闲广场分别被授予市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和市特色商业街区创建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商业商务模式创新发展。会同区相关
6、部门实地调研浦东唐镇、东方电视购物、第一钢市、中能能源等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指导上xx市概念信息软件园申报市电子商务示范园区,进一步推动其申报上海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项目。整合企业资源、搭建对接平台,推动上海水产集团与东方电视购物战略合作,金枪鱼等水产品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销售模式受到欢迎。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商业运用,帮助上海新界华欣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区欧尚超市长阳店试点运行“物联网卖场智能导购系统”。 (二)转方式调结构,产业转型创新稳步推进 企业技改和节能降耗扎实推进。制定xx区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组织企业申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市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等各类专项,获得扶持资金8330多万元。指导
7、5家企业申报专利新产品认定、1家企业申报市企业技术中心,验收上海工具厂数控刀具高性能材料等技改项目。推进市清洁生产审核,指导3家单位与清洁生产审核机构签约。推广高效电机,提高系统使用率。推荐延吉街道社区作为代表参加市节能宣传周开幕式,宣传社区节能理念。 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加强推进。开展2011年度区产业发展重点领域企业认定工作,认定一业特强企业48家、文化企业69家、体育企业9家、智能电网企业4家、现代商贸企业6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编制xx区文化创意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组织申报市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获得扶持资金1530万元;推荐7家企业创建上海设计创新示范企业;组织参加上海设计之都年度奖项评选活动
8、,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获评年度人物,博士蛙获得年度品牌推荐,区商务委获得2012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最佳组织奖;组织参加2012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评选,4家企业被推荐至国家工信部;协调推进创意园区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汇星广场上海国际设计交流中心公共服务平台6月8日揭牌,亚洲脉络云计算中心落户城市概念软件信息服务园;支持和指导园区举办全国婚庆职业技能大赛、华谊elle之夜、同济青年设计师展等活动。稳步推进智能电网,安徒生童话乐园智能电网示范应用项目进入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上海电力学院微电网示范工程实验室项目完成,示范平台规划完成设计并有序建设。 (三)促联动优结构,开放经济质量持续提高 利用
9、外资质量不断提高。坚持招大引强,推进小南国营运总部入驻杨浦,做好大陆集团、耐克总部等重点企业服务,西门子上海中心获评市优秀招商项目;建立重点外资企业基层联络机制,开展定期走访;联手区规土局在市外资房地产信息交流活动中进行专题推介,联合市外资协会组织重点外资企业中秋联谊活动;推荐我区外资高管参选2012年xx市白玉兰授奖活动,大陆集团蒋孔克获荣誉奖,汉高公司艾峡甫获纪念奖;推荐西门子公司高岩、安莉芳集团郑碧浩入选区拔尖人才、领军人才。 国际市场开拓稳步推进。积极帮助企业落实政策,组织申报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软件及信息技术对外贸易和国际服务外包等专项,会同市商务委、外汇管理局及上海海关等部门开展政策
10、培训。举办上海财大园区金融服务外包沙龙,提高园区平台的影响力。指导回力鞋业公司等企业参加“xx市出口名牌”和“xx市出口品牌”认定。促进企业贸易方式转型升级,拓宽国内外零售渠道,动员外贸企业参加“上海外贸企业出口精品展销会”,推介财大金融外包专业园区参加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指导鼓励区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审核上报“走出去”企业10家。 重点功能平台建设深化。从业务指导、政策扶持、项目评估、绩效考核、资源整合等方面加强推进上海国际设计和贸易促进中心建设。中心签约国内设计师150名、海外设计师103名,输送设计服务至60个国内生产基地,与100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举办5次高级研修
11、班,形成设计培训的体系化运作;制版打样中心正式设立,设计样衣在各类展会上受到好评;与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开展功能对接和资源共享,拟联合打造以高级定制为特色的展示交易平台。 (四)重服务抓培育,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服务企业网络不断完善。牵头组建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拟定区总部经济企业认定办法。编印2012年xx区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和融资服务指南,举办政策培训会和融资洽谈会,组织企业申报各类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获得扶持资金1300多万元;向银行推荐融资需求企业113家,促成贷款6000余万元。建设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筹建区中小企业展示中心,4家企业被评为市公共服务示范平台,5家企业入选“2012
12、年xx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名录”,设立服务窗口、热线电话、信息平台三位一体的企业诉求直通车。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等活动。 培育“专精特新”力度加大。培育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0家,纳入“专精特新”储备库企业120家。研究拟定xx区关于加快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的若干政策规定(讨论稿),深入园区宣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标准和申报程序,在解放日报、上海商报专栏介绍区中小企业转型情况,在杨浦时报刊登区内“专精特新”企业成功案例10余篇;推荐16名企业高管参加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和小微企业复合人才培训。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
13、)抓研判指导。注重对产业的政策指导和运行分析监测,研究工业投资计划,更新37家沿江及主要工业企业的数据信息;健全节日营销和五角场商圈监测网络,完善月度、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制度和重大节点目标完成情况预测分析制度,为扩内需、保增长和政策效应评估提供信息依据。加强重点调研,指导功能定位和招商,组织召开滨江国际广场项目和ns2地块青年城项目等大型商业项目业态评审,完成编制五角场地区商业商务发展研究报告和控江路区级商业中心商业导则,组织开展考察调研,了解其他地区产业引导和规划的先进经验。跟踪规划实施,加大对已出台规划的落实力度,提高对产业布局的调控能力。 (二)抓监管引导。加大监管整治力度,排摸梳理滨
14、江地区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关闭2家废旧回收门店;加强酒类专卖管理,查处假冒名酒案件6起、罚款10586元、注销证照3家;会同职能部门对区内大型零售企业开展违规收费联合检查;配合相关部门制定区餐饮服务“十百千”示范工程方案,强化索证索票和溯源管理。着力确保安全生产,与直属单位、园区以及重点行业监管单位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研究直属企业划转后生活必需品应急储备办法,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专项治理和易制毒化学品摸底,加强成品油质量管理。积极引导行业自律,指导区商联会、企联会换届工作,通过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发挥协会的监管和自律作用,延伸工作覆盖面;开展本区商场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引导广
15、大商贸服务企业诚信兴商、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协调40家重点企业夏季用电。 (三)抓效能提升。注重优化流程,以深入推进改革工作为契机,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完善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注重管理创新,发挥区商联会、企联会等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延伸工作手臂,扩大工作覆盖面。注重加强内部管理,对资产管理、文件流转、公文签发、档案管理等进行流程再造,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管理机制;加快完成2009年以来外资工作材料归档,推进档案室升级,成功创建市二级档案室;对制度性文件、行政执法文书进行梳理,开展专题法制培训。加强督察督办,对全委主要工作开展月度督查和季度总结,落实区委、区政府各类
16、督查件及相关部门反馈材料等超过300件;按时答复、确保走访率,办结“两会”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35件,落实领导批办件3件、区长信箱来信11件、一般来信2件,认真做好区长在线、书记百姓网上通相关工作。 (四)抓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能力结构。加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人才力度,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后备干部和青年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继续选派后备和年轻干部到区相关部门进行挂职锻炼,注重在重点岗位上为青年干部创造锻炼的机会。 四、体会 过去的一年,面对总体经济形势趋缓的压力,各项指标任务得以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得到扎实推进,离不开区委、
17、区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市相关部门的有力指导以及区相关部门、街镇的有力支撑。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加强改革和创新力度,一要进一步抓好学习,提高运用现代经济知识思考和谋划发展、运用市场经济知识解决难题的能力,更好发挥职能部门引领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二要进一步规范管理,将政策引导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有效引导园区开发商将追求投资回报与园区产业功能要求相结合,不断完善对菜市场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日常监管和考核机制,更好发挥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巩固整治成效;三要进一步优化服务,增强服务企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为企业搭建与政策对接、与部门对接、与企业对接的平台,切实为区域内的央企和市企、重点外资企业以及中小企业提供贴心和个性化的服务,更好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我们将再接再厉,为xx区产业发展和民生建设做出更大的努力。 内容总结(1)联手相关行业协会,聚焦五角场商圈,组织广大商家精心策划各类节庆营销活动,积极配合市商务委落实购物节主题消费卡的宣传推广,集聚人气、拉动消费(2)积极引导行业自律,指导区商联会、企联会换届工作,通过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发挥协会的监管和自律作用,延伸工作覆盖面(3)注重优化流程,以深入推进改革工作为契机,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完善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