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一.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一.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一1导入:以前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诵给大家听(指名背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11古诗两首)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板书课题)2。解题。峨眉山月歌(1)简介蛾眉山。(2)简介作者。李白:唐代诗人,幼时随父迁居四川,长期在各地漫游,他的诗想象丰富,本诗是他青年时代初离四川时所作。3初读课文。(1)范读课文。(2)自学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查字典或结合诗句理解词语。半轮影流夜发向思君下读通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不理解的注上记号。学生根据上述要求自学课文。(3)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指名说说诗句意思。提出不懂的词和句。4精读课文。(1)疏通诗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半轮:(看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诗句中指月影。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夜发:夜里出发。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2)引导想象诗的意境。出示图画,看懂图意。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他的表情会是什么样儿。要读出诗人思念友人的感情,语调要低缓些。出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范读、指名读。6指导背诵。朗读背诵抄写词语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