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案——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赏析5.doc





《五年级语文教案——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赏析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教案——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赏析5.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教案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赏析533.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注释1.乃:就。2.发生:催发植物生长。3.潜:暗暗地,悄悄地。4.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5.径:乡下的小路。6.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7.锦官城:成都的别称。简析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题目中的喜字统摄全篇。全诗八句,虽没出现一个喜字,但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首联写春雨的来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
2、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颔联刻画春雨的特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不求人知,无意讨好。春雨具有这样高尚的品格,诗人格外喜欢。颈联写春夜雨景: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人希望好雨能下个够,他开门出来看,只见天上乌云密布,地上也是黑沉沉的,连小路也看不清,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露出一点亮光。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的想象:春雨过后的翌日拂晓,整个锦官城里必然是一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那一朵朵湿漉漉、沉甸甸、红艳艳的鲜花,一定更惹人喜爱。花是如此,那田里的庄稼也肯定会茁壮成长。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
3、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诗人怎能不赞美春雨呢!34.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平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参见鹤林玉露)。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迟日,出自诗经middot;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
4、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
5、,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反复诵读此诗,你也会有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此诗的成功不但在于作者善于观察物
6、象,更在于作者善于体察物情。前人或谓杜甫这首诗与儿童属对何异。无非讥其造语平淡,未在追奇猎怪上下功夫,殊不知,这正是功力老到之处。周紫芝竹坡诗话云:作诗到平淡处,要似非力所能。苏轼也说:大凡为文.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这两句话用来评价杜甫这首五绝,至为恰当。35.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释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2蹊(x):小路。3娇:可爱的。4恰恰:恰巧碰上。一说鸟叫声。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
7、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简析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
8、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3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注释1芙蓉山:地名。2苍山:青山。3白屋:贫家的住所。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4犬吠:狗叫。作者简介:刘长卿(709-780)字文房,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代诗人。简析
9、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教案 小学生 古诗词 80 赏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