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联考阶段性诊断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湖南省邵阳市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联考阶段性诊断测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市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联考阶段性诊断测试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南省邵阳市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联考阶段性诊断测试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二十四节气”最初是黄河流域的劳动人民发明的,下表为“二十四节气”时间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下列时段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A. 寒露至立冬B. 大雪至冬至日C. 谷雨至小满D. 夏至日至小暑2. 通常情况下,与表中惊蛰(天气转暖,渐有春雷,蛰虫惊醒)、白露(天气渐凉,水土湿气凝而为露)节气相比,南京实际物候A. 惊蛰节气提前、白露节气延后B. 惊蛰节气延后、白露节气提前C. 惊蛰节气延后、白露节气延后D. 惊蛰节气提前、白露节气提前3. “一朝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荷败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
2、”最符合黄河流域该景象的节气是A. 春分B. 秋分C. 霜降D. 小雪【答案】1. D 2. A 3. C【解析】【1题详解】7月初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最慢。表中小暑(7月68日)最接近远日点,因此夏至日至小暑是四个时段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D正确。故选D。【2题详解】“二十四节气”最初是黄河流域的劳动人民发明的,适合黄河流域的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南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天气转暖比北方早,惊蛰节气(天气转暖,渐有春雷,蛰虫惊醒)比北方提前,天气渐凉比北方晚,白露(天气渐凉,水土湿气凝而为露)节气比比方延后,A正确。故选A。【3题详解】“一朝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意思是天气凉下
3、来了,空气冷却,早晨的水汽凝结成为霜,因为水汽是因为有热腾腾的水汽(阳)蒸发升空,遇冷才会凝结,所以说,有多少凝结的霜,就有多少水汽(阳)被蒸发作用。最符合黄河流域该景象的节气是霜降。C正确。故选C。下列左图为我国山东省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右图为一摄形爱好者于10月5日在该地拍摄的一幅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摄影爱好者拍摄此照片的时间可能是A. 5:30B. 6:40C. 12:30D. 18:105. 该地A. 该日甲村日出最早B. 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C. 乙村可以直视丙村D. 该日丁村日落西南方【答案】4. B 5. D【解析】【4题详解】右图是山东省某地10月5日拍摄的日出或
4、日落照片,10月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山东昼短夜长,日出时间晚于6点,A错误,B正确。日落时间早于18点,D错误。山东不可能12:30日出或日落,C错误。故选B。【5题详解】图中比例尺较大,各地南北差距不大,10月5日图示地区日出东南,乙地海拔最高,看到日出时间最早,A错误。据等高线及指向标判断,可知河流在丙处以南河段是自南向北流,丙处东北方河段是自西南向东北流动,B错误。乙村和丙村之间有山地相隔,乙村看不到丙村,C错误。10月5日图示地区日出东南,日落西南,D正确。故选D。在平静无风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处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郭、树木等幻景,这种
5、现象被称为海市蜃楼。当底层空气密度高、上层密度低时,在实际景物上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影像,即“上现蜃景”;当底层空气密度低、上层密度高时,在实际景物下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倒影,即“下现蜃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下列关于蜃景的说法,合理的是A. 夏季的湖面可能出现“下现蜃景”B. 夏季的沙漠可能出现“上现蜃景”C. 冬季的暖流上空可能出现“下现蜃景”D. 夏季的柏油路面可能出现“上现蜃景”7. 当“上现蜃景”出现时,底层空气A. 对流运动强盛B. 易出现逆温层C. 等压面下凹D.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答案】6. C 7. B【解析】【6题详解】夏季的湖面比陆地气温低、气压高,底部密度高、上部密度低,
6、会出现“上现蜃景”,A错误。夏季的沙漠气温高、气压低,底部密度低、上部密度高,会出现“下现蜃景”,B错误。冬季的暖流上空气温高、气压低,底部密度低、上部密度高,会出现“下现蜃景”,C正确。夏季的柏油路面上空气温高、气压低,底部密度低、上部密度高,会出现“下现蜃景”,D错误。故选C。【7题详解】当“上现蜃景”出现时,底层空气密度高、上层密度低,说明该地盛行下沉气流,底部密度大、气温低、气压高,等压面上凸,对流运动弱,出现逆温层,B正确,AC错误。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是水平方向气压梯度大导致的,和垂直方向密度、气压变化无关,D错误。故选B。锋面气旋是我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一般在其
7、低压中心东侧形成暖锋,西侧形成冷锋。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不同时刻气旋周围锋面的分布与发展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能正确表示锋面气旋发展过程的是A. abcB. cabC. bacD. cba9. 符合图c中甲至乙虚线处锋面特征是A. B. C. D. 【答案】8. B 9. C【解析】【8题详解】b图显示的锋面是锢囚锋,该锢囚锋是冷锋追上暖锋形成的,该锋面特征是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形成的,其中左侧为更冷气团,前方为冷气团,在这两类冷性气团间为锢囚住的是暖气团。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旋转,该锢囚锋是冷锋追上暖锋形成的,结合abc三图的锋面发展状况可知能正确表示锋面气旋发展过程的是c
8、ab。B正确,故选B。【9题详解】甲乙两处均受冷气团控制,图c中甲处右侧是冷锋,甲处位于冷锋锋后,乙处左侧是暖锋,乙位于暖锋锋前,冷锋、暖锋距离较远,C图最符合题意,C正确。结合上题分析,甲地为更冷气团,AD错误。暖气团在锋面上方,B错误。故选C。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全区面积为120.84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水资源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下图示意2005-2014年西藏自治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2005-2014年西藏自治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A. 呈波动增长趋势B. 低于全国人均水平C. 受地形的影响大D. 变化受气温、降水影响11. 西藏自治
9、区水资源占有量居全国第一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 冰川、河湖数众多B. 外流区面积比内流区广C. 区域内年降水量丰富D. 水资源需求量少【答案】10. D 11. A【解析】【10题详解】A.2005-2014年西藏自治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呈波动减少趋势,A错误B.西藏自治区水资源占有量居全国第一,西藏人口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高于全国人均水平,B错误。C.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受地形的影响小,C错误。D.西藏自治区海拔高,夏季冰雪融水多、西南方西南风带来的降水多,因此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变化受气温、降水影响,D正确。故选D。【11题详解】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境内山高谷深、河流纵横、湖泊星罗,冰川面积大,水资
10、源十分丰富,西藏境内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6418条,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8条;水域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共有816个,湖泊总面积占全国湖泊面积的30%。A正确。西藏外流区面积比内流区小,B错误。西藏多数地区降水在800mm以下,区域内年降水量少,C错误。水资源需求量少不是自然原因,D错误。故选A。河岸边坡的治理通常以钢筋混凝土修筑为主,具有非常结实牢固的优点,河道往往裁弯取直进行渠化;而用铅丝网石笼代替钢筋混凝土边坡是一种新式的河岸边坡治理的方式,依着河道的天然走势进行边坡的强化。下图为我国东南方某铅丝笼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河道裁弯取直并进行渠化治
11、理有助于A. 提高水体净化能力B. 增加河流生物多样性C. 扩大河流湿地面积D. 减少河道泥沙淤积13. 相比钢筋混凝土,采用铅丝网石笼改造边坡后,该河段A. 蒸发量增加B. 地表径流量增加C. 下渗量增加D. 降水量增加14. 图示河道铅丝网石笼边坡采用梯级设计的主要目的是A. 营造亲河的滨水环境B. 使流速变化趋于简单C. 减少工程石料的投入D. 增加河道泥沙的淤积【答案】12. D 13. C 14. A【解析】【12题详解】水体本身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河道裁弯取直并进行渠化治理对提高水体本身净化能力影响不大,A错误。河道硬化,破坏了河底生物的生存环境,一些生物难以生存,B错误。河流
12、湿地面积变化不大,C错误。通过裁弯取直和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原来蜿蜒多变、流动缓慢的天然河流,改造成为外形归顺、水流顺畅的人工河道, 使河流流速加快,减少泥沙淤积,D正确。故选D。【13题详解】铅丝网石笼边坡石块之间的空隙比钢筋混凝土大,利于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B错误,C正确。钢筋混凝土、铅丝网石笼边坡都不易存水,对蒸发量、降水量影响不大,A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此图是我国东南方某铅丝笼河段,东南方人口较多,人口多分布在河流附近,一些生产、生活活动和河流密切相关,梯级设计利于营造亲河的滨水环境,A正确。边坡梯级设计是顺着河流流向,对流速变化影响不大,B错
13、误。南方多山,不缺少石料,C错误。河道裁弯取直并进行渠化治理、采用梯级设计目的是减少河道泥沙淤积,D错误。故选A。“花开人来,花落人走”是养蜂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下图为湖北某养蜂人制定的“追花夺蜜”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图中各地蜜源植物花期早晚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气候B. 坡向C. 树龄D. 海拔16. 该蜂农在甘肃定西停留时间较长,其主要原因是A. 海拔高,开花期提前B. 地表崎岖,交通不便C. 相对高差大,气候多样D. 梅雨季节,多阴雨天气【答案】15. A 16. C【解析】【15题详解】一般年份我国春季南方地区增温最早,增温时间向北依次推迟。据图分析,养蜂人第一站
14、是湖北公安,位于最南方,此地油菜花盛开时间比其他四地最早,是因为纬度低、温度高、开花早;湖北宜昌至甘肃天水、甘肃定西、内蒙古鄂尔多斯,纬度依次增加,增温时间向北依次推迟,开花时间错开,这是由于南北纬度不同,导致气温不同,从而开花时间不同。A正确。坡向、树龄、海拔影响不大,材料中没有判断信息,BC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海拔高,开花期延后,A错误。采集花蜜时效性较强,蜂农常年在外,经验丰富,会寻找、设计最佳路线,不会因地表崎岖导致停留时间过长,B错误。蜂农在甘肃定西采集山花蜜,山花所处山区垂直落差大,从山麓到山顶水热变化大,会导致垂直方向开花时间早晚不同,从下往上开花时间错开,此地花期长,
15、因此停留时间长,C正确。梅雨是南方的天气现象,甘肃没有,D错误。故选C。【点睛】定西是甘肃省辖地级市,位于甘肃中部,通称“陇中”;地处黄土高原和西秦岭山地交汇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脉纵横,形态各异;其气候类型属南温带半湿润-中温带半干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该山地可能位于A. 西南地区B. 西北地区C. 东北地区D. 东南沿海地区18. 影响东西两坡自然带谱数目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地形B. 海拔C. 坡度D. 相对高度19. 导致东西坡高山针叶林带上界高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东坡光照充足B. 西坡热量条件较好C. 东坡地势较低D
16、. 西坡降水较多【答案】17. A 18. D 19. B【解析】【17题详解】该山地底部存在常绿阔叶林带,应该位于亚热带地区,BC错误。该山地海拔接近7500米,最低海拔500米,东南沿海地区海拔较低,D错误。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干热河谷现象较为常见,A正确。故选A。【18题详解】影响自然带谱数目的因素是纬度、海拔、相对高度。东西两坡纬度、海拔相同,AB错误。东西两坡坡度相差不大,C错误。东西两坡自然带谱数目东坡多,西坡少,据图可以看出西坡相对高度小、东坡相对高度大,自然带谱数目多。D正确。故选D。【19题详解】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山脉基本为南北走向,海拔3000m以上东西两坡均为高山针叶林,但
17、东坡针叶林分布下限较低,表明东坡“较凉”;根据东西两坡基带海拔高低和植被差异(东坡海拔低,基带为干旱河谷灌丛带;西坡海拔高,基带为高山针叶林带)可知该山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且最可能位于横断山地区。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3000m以上降水较多。东坡较凉、较湿,西坡热量条件较好,光照充足。B正确。故选B。【点睛】影响垂直自然带种类多少的因素:(1)纬度:山地所在纬度越低,垂直自然带谱越多;反之越少。(2)海拔: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谱越多;反之越少。(3)相对高度:山地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谱越多;反之越少。(4)坡向:阳坡热量条件好,迎风坡水分条件好,自然带谱可能会较多;阴坡和背风坡可能
18、会少。(5)坡度:适当的坡度有利于增加自然带谱。突尼斯和意大利是位于地中海南、北两岸的沿海国家,两国均是油橄揽生产大国.意大利进口了突尼斯大部分的油橄榄,来自突尼斯的油橄榄和本国的油橄榄被加工成各种油橄榄制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现阶段,突尼斯大力推进和鼓励对油橄榄进行适度加工及包装之后再出口,意大利油橄榄生产企业纷纷落户突尼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 突尼斯油橄揽大量出口意大利的有利条件是意大利油橄榄产量小 两国交通运输距离近意大利加工企业原料需求旺盛 突尼斯生产加工水平高A. B. C. D. 21. 突尼斯大力推进对油橄榄进行适度加工及包装之后再出口的主要目的是A. 减少进口国生产加工环节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邵阳市 2020 届高三 地理 上学 联考 阶段性 诊断 测试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