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材料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材料 .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材料 多年来,XX县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得到了省、市扶贫办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支持和帮助,促使我县的扶贫开发持续稳步向前推进。在此我代表XX县区委、县政府及全县广大贫困群众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我县扶贫工作的省、市扶贫办的领导表示衷心地感谢,对你们不辞劳苦、莅临我县检查指导扶贫开发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下面按照省扶贫办的检查要求,就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有关情况、主要做法及今后的打算向各位领导做以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XX县区辖23个乡镇267个行政村,总人口41万,其中农业人口35.49万。新阶段扶贫开发自2001年开始实施止目前,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0
2、46亿元,启动建设扶贫重点村155个,实施扶贫移民搬迁1561户6320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019元,增加到2008年的2360元,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816元增加到2008年的1689元,已有9.01万人解决温饱和相对脱贫。 (一)2006年扶贫重点村建设情况 2006年我县实施建设扶贫重点村23个。这23个重点村建设前共6793户23888人,其中贫困户3956户贫困人口13924人,总耕地面积28932亩,人均耕地1.21亩,人均占有粮食33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仅785元。三年建设中,一是加强资金筹措。23个重点村共投入各类建设资金6244.7万元,其中财
3、政扶贫资金615万元,整合涉农部门项目资金2518.9万元,争取帮扶部门扶持资金321.2万元,信贷扶贫资金393.6万元,群众筹资和投工投劳折资2396万元。二是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村组道路178.2公里,其中水泥硬化65.1公里,架桥20座、涵117处,解决了18562人的交通难;建人畜饮水工程48处,打水窖40口,解决了10492人和22379头家畜饮水难问题;新建和维修灌溉渠33.4公里,建高抽站1处,拦水坝4处,蓄水池20口,新修基本农田108亩,治理河堤1.3公里,维修堰塘14口,建灌溉机井18口,保、扩灌农田1968亩。三是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村容村貌建设按“川西民居”风格统
4、一要求,连片规划、精心组织,集中实施,建设1042户,改厨973户、改厕908户、改圈754户,硬化院场490户,新建沼气池512口,拆除破旧危房393间。四是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23个村累计发展茶园1790亩,板栗、核桃等经济林3590亩,烤烟650亩,大棚蔬菜400亩,中药材525亩,牧草700亩,养殖牲畜4.89万头,累计出栏3.94万头,创收3012万元,年劳务输出6573人次,劳务输出总收入3105万元。五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在重点村建设中,坚持采取多种方式对村组干部进行培训,村级班子建设得到加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明显提高。经过扶贫开发,23个重点村农民人均占有粮食达到371
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46元,较建设前净增861元,已有12977人解决温饱和脱贫。2009年5月下旬顺利通过了市扶贫办的检查验收。 (二)2008年度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完成情况 2008年度省、市安排我县扶贫移民搬迁计划指标153户635人,其中救灾搬迁23户85人。我县严格执行省、市扶贫移民搬迁政策规定,坚持村民自愿、有土安置、瞄准贫困、集中搬迁、集中安置的原则,经过认真摸底,反复核查,确定到骆家坝乡、桑园镇、高川镇、司上乡、城关镇、茶镇、五里坝镇、两河口镇、马家湾乡、白龙塘镇10个乡镇实施。县上从选点、计划安排、对象确定、建房施工、检查验收等环节都突出一个早字,提早安排、反复督查;在户
6、建为主的前提下,各移民实施乡镇对安置点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验收;扶贫、土地、水利、电力、交通、城建等部门通力协作,共同为实施移民搬迁创造条件,落实好优惠政策,使我县的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既符合上级政策要求,又达到搬迁户满意,截止2008年12月底,省、市安排我县该年度的扶贫移民搬迁任务已全面完成,其中实施集中安置点8个,安置搬迁户110户462人,新建房屋520间,购买房屋12间,省补资金140万元已全部兑付到移民户手中,153户移民户已全部迁入新居。今年5月下旬顺利通过了市扶贫办的验收。 (三)当前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 重点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2007年度的22个重点村基本
7、完成建设任务,目前正在完善有关档案资料;2008年度的23个重点村已完成建设任务的90%,目前正在抓紧实施村容村貌和产业开发;2009年的重点村建设,在省上计划下达之前,我县已做好了实施建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对有关乡镇、村组干部多次进行培训,在省市批复下达之后,针对批复要求又进行安排部署,目前已完成建设任务的50%,并将扶贫村建设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相结合,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能力。 扶贫移民工作进展较好。2009年,省、市下达我县移民搬迁计划202户854人,其中“千村项目”村2个40户170人,“1+5”项目162户684人。我县认真执行省、市扶贫移民
8、搬迁政策,瞄准贫困对象,多次深入基层、深入实地,调查了解核实移民对象和安置点,以乡镇、村为单位进行公示,群众无异议后付诸实施。截止目前,这202户854人的搬迁计划已全部落实到白龙塘镇碾子沟村等12个乡镇17个村,已有80%的扶贫移民户建房主体已峻工,预计年底能够全部迁入新居。 “雨露计划”培训任务超额完成。2009年市下达我县“雨露计划”任务210人,我县采取召开会议、发文件、张贴招生简章、出动流动宣传车、电视台播招生广告,深入乡镇、村动员等措施,加大扶贫技能培训招生宣传力度,截至9月底,我县已完成“雨露计划”招生培训246名,超额完成市上下达的培训任务。 信贷扶贫和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9、。今年19月省市下达我县小额信贷扶贫指标1100万元,目前已全部完成投放任务。2008年和2009年启动实施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项目村20个,其中2008年10个试点村4088户15518人,目前已有1430户加入互助协会,入会率为35%,互助资金总额达到292万元,累计向391户贫困户投放贷款220.35万元。2009年10个互助资金试点村4686户16728人,目前已有748户加入互助协会,入会率为16%,缴纳互助资金62.75万元,县配30万元资金全部落实到位,目前正在进一步扩大入会率,积极开展相关业务工作,进展良好。小额信贷和互助资金累计向1377户贫困户投放扶贫贷款,培育产业促进增收。
10、由于工作扎实细致,管理到位,在2009年8月召开的全省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及连片开发现场会上,我县被授予“全国扶贫开发互助资金试点县”资格,茶镇明月观村、堰口镇水东村被评为2008年度全省互助资金试点先进村,受到省扶贫办的表彰。 (四)扶贫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 在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中,我县严格执行中、省、市的有关规定,始终坚持项目随着规划走,资金随着项目走,监督检查随着资金走,坚持实行资金财政直通车和报帐制,专户、专帐、专人管理,按项目进度和验收结果兑付资金。并严格把关,认真审查,完善报帐手续。重点村资金报帐结束后由审计部门逐村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今年4月县财政、扶贫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深入到有关
11、乡镇,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 2008年省、市下达移民搬迁计划130户550人,省补资金120万元,市配27.5万元,灾后重建移民23户85人,省补资金20万元,已全部兑付到搬迁户手中,2008年省、市扶贫办下达我县灾后重建捐赠资金218万元,我县已落实到218户重灾特困户中,每户1万元,灾民建房已全部竣工并迁入新居,218万元资金已全部兑付到重建户手中。2009年度省、市下达我县移民搬迁计划202户854人,财政扶贫资金218万元计划已下达到县,我县正在积极落实之中。2006年度23个重点村财政扶贫资金615万元已全部兑付到项目村,2007年度22个重点村财政扶贫资金590万
12、元全额到县,已拨付项目村517万元,拨付率为88%;2008年度23个重点村620万元全额到县,已拨付到项目村448万元,拨付率为73%,2009年度23个重点村610万元全额到县,已拨付到项目村65万元;省办下达我县2008年度农村安全饮水项目4个村,财政扶贫资金54万元,农村道路建设项目4个村65万元,均已全部兑付到有关项目村;省办下达2009年农村安全饮水项目5个村财政扶贫资金61.8万元,计划已到县,目前,我县正在积极落实之中。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搞好扶贫开发工作,既要充分发挥广大贫困群众的主体参与作用,更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我县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认真
13、贯彻中、省、市的要求,加强领导,夯实责任,确保扶贫开发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县、乡(镇)都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正、副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扶贫开发工作。23个乡镇在机构改革中都保留了扶贫开发办公室,并且由分管领导任扶贫办主任,配备1-2名扶贫专干,确保了坚强有力的基层干部队伍推进扶贫工作。二是落实领导和154个县级部门、单位包扶扶贫重点村。明确了23个实力相对较强的部门作为联乡包村的牵头单位,层层夯实责任、狠抓落实。三是实行扶贫工作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县上每年都将扶贫开发工作列入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严格考核,并将扶贫工作绩效作为考核党政领导政绩的
14、重要依据。 (二)科学规划、连片开发。着眼全县大局,以村为单元,科学制定扶贫规划,是搞好整村推进扶贫的前提。我县根据扶贫重点村的分布特点,连片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把重点村和移民安置点及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力求通过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打造农村经济发展优势特色。坚持连片规划、流域开发、相对集中的原则安排重点村建设项目,力争启动建设一片、带动发展一片、脱贫致富一片,不断提高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水平。 (三)统筹安排,及早入手。为了保持扶贫开发工作的连续性、主动性和前瞻性,我县按照“统筹谋划、科学规划、明年项目今年研究、尽早上报、提前入手”的思路,早计划、早安排、早衔接,极早做好扶贫项目
15、建设前的准备工作,在省、市项目计划未下达前,就提前深入乡镇、村调查摸底,进行干群发动,优选项目,拟定一批条件成熟的移民安置点和好的项目,先行启动建设,后检查验收、安排指标。确保扶贫开发建设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四)整合资源,增加投入。要搞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仅靠每村25万元或30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整合扶贫资源,捆绑项目资金,加大对重点村建设的投入,才能提高建设水平。为此,县委、县政府XX县区扶贫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下发文件,明确要求涉农部门的项目资金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计其功”的原则,积极向扶贫重点村整合投入。近3年,计划、水利、林业、交通、农业、库
16、区、国际计划等部门向重点村捆绑投入项目资金8700万元。整合资金最多的村达400余万元,最少的村也在50万元以上,平均每村达到150万元以上,有力地提高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质量。 (五)严格管理,提高质量。扶贫开发工作涉及面宽、政策性强,必须规范程序,严格监管。为此,县政府先后制定印发了扶贫重点村项目实施管理办法、重点村项目资金报帐办法、扶贫移民搬迁实施办法、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强化管理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项目资金的运作管理程序。在扶贫工作中,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制度,坚持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制,凡是到村到户的项目资金都要在乡镇、村公示至少15天,广泛接受群众的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
17、明。坚持项目设计预算制,凡是财政扶贫资金投入2万元以上的项目都由有资质的设计人员进行实地踏看设计,防止虚打冒算。坚持实行扶贫资金财政“直通车”和报帐制管理,从严审核,堵塞漏洞。坚持验收责任制,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完成后,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牵头,组织扶贫、纪检、监察、计划、财政、水利等部门,组成验收组,逐村逐项目进行验收,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认真落实已建成项目的管护责任,对管护主体、人员、措施逐一落实,严格管理,确保扶贫项目持久发挥效益。 (六)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一是突出抓好村容村貌建设。村容村貌建设是扶贫重点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村容村貌建设投入不
18、足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克服财政困难,从2008年开始,每年从县本级财政拿出90至100万元用于重点村村容村貌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兑付到户。极大地调动了重点村的贫困户建设村容村貌的积极性。二是突出抓好“雨露计划”的落实,真正做到“雨露”1人,脱贫1家。三是突出抓好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是财政扶贫资金与贫困群众生产经营相结合的创新。省、市安排我县2008年、2009年共20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我县高度重视,县、乡、村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层层夯实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科学安排,积极动员群众加入互助协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落实五户联保制度,加强检查监督和人员培训,促
19、使试点工作顺利推进。近期,针对部分试点村互助协会的会计、出纳业务生疏的问题,10月14至15日,县扶贫办专门召集20个试点村的会计、出纳进行了为期2天的业务培训。目前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正在扩大成果,纵深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打算 我县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近几年的突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边远高寒贫困村自然条件差,贫困程度较深。近年来虽然投入了一定资金,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与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仍有部分贫困人口生存环境恶劣、居住条件差、收入低,贫困的根源依然存在。二是随着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深入,目前剩下的3.49万贫困人口大多生活
20、在边远高寒山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脱贫难度较大。 这些存在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努力创造条件切实加以解决。同时我们也诚挚地请求省扶贫办继续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全县上下将进一步抢抓机遇,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努力建设美丽茶乡。 2010年是我县顺利完成新阶段十年扶贫规划、衔接新一轮扶贫的关键时期。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和要求,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牢固树立“大扶贫”和统筹发展的观念,以稳定脱贫和增加收入为中心,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机制,加快扶贫项目实施进度,努力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促进贫困地区农民稳步增收,加快脱贫步伐。
21、(一)继续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检查监督和考核,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十年扶贫规划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为新一轮扶贫奠定良好基础。 (二)继续实施好剩余的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科学规划,合理安排项目,大力整合项目资金,努力增加投入,提高重点村建设质量和水平。 (三)认真实施好全省“千村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和“千村互助资金试点项目”赋与我县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强化管理,确保这两大工作任务走在全市前列。 (四)继续抓好信贷扶贫和科技扶贫工作,深入实施“雨露计划”,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快贫困农民增收步伐。 (五)继续抓好社会扶贫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村扶贫工作,要求各部门单位加强与包扶村的沟通联系,结合正在开展的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帮助其制定发展规划,千方百计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确保帮扶实效。 内容总结(1)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材料 多年来,XX县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得到了省、市扶贫办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支持和帮助,促使我县的扶贫开发持续稳步向前推进(2)(一)2006年扶贫重点村建设情况 2006年我县实施建设扶贫重点村23个(3)(二)2008年度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完成情况 2008年度省、市安排我县扶贫移民搬迁计划指标153户635人,其中救灾搬迁23户85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