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项目专项资金申请报告参考范文.docx





《制氢项目专项资金申请报告参考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氢项目专项资金申请报告参考范文.docx(1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CMC泓域咨询 /制氢项目专项资金申请报告制氢项目专项资金申请报告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11一、 氢能是助推大同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机遇11二、 发展氢能是大同市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12三、 全面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14四、 氢能产业是大同市争当能源革命“尖兵”的重要抓手15五、 健全创新体系16六、 体系建设支撑17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说明22一、 公司基本信息22二、 公司简介22三、 公司竞争优势23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24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24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25五、 核心人员介绍25六、 经营宗旨27七、 公司发展规划
2、27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32一、 大同市能源结构现状及优势32二、 大同市产业现状及优势33第四章 项目总论36一、 项目概述36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38三、 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孕育转型发展新动能38四、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41五、 资金筹措方案41六、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41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42八、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42九、 环境影响42十、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43十一、 研究范围44十二、 研究结论44十三、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45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45第五章 产品方案分析47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7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47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48第六章 项
3、目选址分析50一、 项目选址原则50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50三、 以京同合作带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55四、 聚焦新兴产业和“六新”突破,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56五、 加大与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合作60第七章 建筑工程方案分析62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62二、 建设方案63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63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63第八章 法人治理65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65二、 董事68三、 高级管理人员72四、 监事75第九章 运营模式分析78一、 公司经营宗旨78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78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79四、 财务会计制度82五、 制氢基地的区域布局89六、 做强氢能产业集群91七、
4、 试点建设93八、 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布局94第十章 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96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96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98三、 质量管理99四、 设备选型方案100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101第十一章 原辅材料分析102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102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102第十二章 劳动安全评价103一、 编制依据103二、 防范措施105三、 预期效果评价111第十三章 进度实施计划112一、 项目进度安排11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112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113第十四章 投资计划114一、 编制说明114二、 建设投资114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115
5、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116建设投资估算表117三、 建设期利息11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8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9四、 流动资金120流动资金估算表120五、 项目总投资12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2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2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3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124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2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5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26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8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2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31三、 偿债能力分析13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33第十六章 项目招标方案135一
6、、 项目招标依据135二、 项目招标范围135三、 招标要求135四、 招标组织方式138五、 招标信息发布138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分析139一、 项目风险分析139二、 项目风险对策141第十八章 总结评价说明144第十九章 附表附录146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46建设投资估算表14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48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49流动资金估算表14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5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5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5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5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5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5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56报告说明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通过搭建科研共享平台,
7、深层次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探索合作新模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海外氢能技术强国的互动合作,形成广域技术、市场联动,加快氢能产品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脚步。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8544.9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4695.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24%;建设期利息174.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4%;流动资金3674.3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81%。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437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36964.86万元,净利润4912.9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9.53%,财务净现值6157.4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
8、80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氢能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推动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在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应用示范的全方位格局,在完整的氢能产业链中均有布局,涵盖制氢、储运、加注、应用等环节。该项目工艺技术方案先进合理,原材料国内市场供应充足,生产规模适宜,产品质量可靠,产品价格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该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抗风险能力强,盈利能力强。综上所述,本项目是可行的。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
9、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一、 氢能是助推大同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机遇多年来,大同市一直致力于煤炭及相关产业的大力发展,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化工产业为主的超重型的产业结构;煤炭、电力、化工产业地位相当牢固,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占85左右,从未发生过根本性变化。这使得大同市整体工业经济呈现出初级化程度高,产业结构单一,对煤炭的依赖性过高,外向程度低对外贸易对本地生产总值拉动力不足等一系列的弊端。大同市这种以煤为主的资源型产业结构,越来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为了破解这种经济困局, 2016年6月,大同市发布
10、了大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明确指出,大同市要以“高碳能源低碳发展,黑色能源绿色发展”为原则,加快转变能源产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扎实推进大同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同时,大同市要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优势替代产业,构建转型发展重要支柱产业。2020年4月22日,在大同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大同市市长武宏文做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0年大同市政府重点狠抓的“十大工程”,其中两项是围绕工业转型和能源革命展开的。强调了转型综改是大同走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的关键一招,要牢牢把握大同资源禀赋,重点培育包括氢能、风电、光电等产业在内的
11、十大产业,引领大同是全产业的改革发展。随着经济转型政策在同市的不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壮大,大同市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至2018年,全市非煤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32.1%增长到56.1%,规模以上非煤企业数增加到206户,非煤产业已成为拉动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大同市拥有大量的煤炭资源以及丰富风能、光能,这对于氢能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先天优势。近几年内,大同市已在煤制氢、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汽车装备等产业上不断发力,努力抢抓氢能产业黄金发展期,提前布局氢能产业市场。另外,随着大同市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发电产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未来将会发展为可再生资源发电-电解水煤制氢
12、,这将会为氢能的制备提供一条“绿氢”产业链,真正实现氢能全产业的清洁无污染。大同市结合自身的氢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进行氢能全产业链的布局,将会为大同市经济结构转型和提升提供新的助力。二、 发展氢能是大同市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由煤炭生产和利用过程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面对这一环境问题,大同市瞄准资源型经济困局,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及用地结构对症下药,强力破题。近年来,大同市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整治措施。一是推进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压减;二是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的整治;三是实施工业企业深度治理
13、,全市范围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四是强化散煤治理,推进“禁煤区”的建造,开展燃煤锅炉淘汰、煤改电及煤改气等冬季清洁取暖改造工程;五是持续淘汰老旧车辆,深入推进新能源车推广应用。至2019年,全市退出煤炭落后产能135万吨,煤炭先进产能比重占71.5%;生态环境部门依法取缔“散乱污”企业74家;57家无组织排放企业完成治理,20家企业完成超低排放以及特别排放限值改造;全市累计拆除燃煤供热锅炉948台、烟囱738座,建成区集中供热面积9631万m2,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99.8%;全市共推广各类电动汽车1268辆,推广各类天燃气汽车6116辆,50辆氢燃料公交车正在试运营。随着工业整改政策的不
14、断推进以及污染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大同市的空气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10年的15.6万吨,降到2019年的9.13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由2010年的15.53万吨,降到2019年的7.19万吨。2019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8天,优良比例为87.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97)低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水平。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同期相比,大同市空气质量出现了严重的反弹,成为了山西省反弹幅度(7.1%)最高城市,环境改善仍然压力巨大。氢能作为清洁、高效、无二次污染的能源载体,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交通、电力等行业。大同市通过建立氢能小区
15、,进行氢气与天然气混烧、氢燃料电池固定电源和热电联产系统的推广和应用,为居民建筑供热、供电,降低小燃煤锅炉和民用燃煤供热带来的污染;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大同市应该充分发挥氢燃料汽车的环保优势,在公交车、大巴车、物流车、专用车以及重卡车辆等进行推广和阶段性替换,降低交通运输行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充分利用富尾气进行氢气的制备,减少尾气无组织排放和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另外,推进氢能在炼铁、炼钢等领域的应用,减少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充分发挥大同市的氢源优势,推动氢能在大同的全面发展应用,是大同市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三、 全面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融入双循环发展
16、新格局把融入京津冀协同作为全市内陆开放发展的“牛鼻子”,以主动谋划、主动对接、主动参与的积极姿态,搭建高能级战略对话平台,打通内陆开放大通道,承接产业外溢转移,加强特色消费供给,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大分工,开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内陆全面开放新格局。四、 氢能产业是大同市争当能源革命“尖兵”的重要抓手大同市是我国的煤都和能源基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同累计为国家贡献优质动力煤30多亿吨,支持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2800多家大中型企业,为全国经济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来,大同市能源工业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安全生产能力与产业水平明显提高。面对能
17、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国家提出了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2019年1月10日,大同市政府召开了能源革命“尖兵”2019重大突破工程行动动员大会,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能源革命的工作重点,通过大战、实战、决战,推动“能源革命大同尖兵”继续深入,着力打造“氢都”和“新能源产业之都”,会议最后出台了“能源革命尖兵”2019重大突破工程行动方案。2019年11月,大同市政府出台了大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行动方案,提出,大同市要在提高能源供给体系质量效益、构建绿色能源产业体系、推行清洁低碳用能模式、加快能源科技成果转化、扩大能源对外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努力实现从“煤都”到“氢都”和
18、“新能源之都”的历史性跨越。在构建绿色能源产业体系方面,行动方案强调,大同市要加快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站及下游应用全产业链布局,统筹推进加氢站、氢燃料电池及配件、氢燃料汽车产业协调发展,加快陕汽、重汽重载汽车“柴转氢”试点建设。氢能是未来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多元能源供给系统的重要载体,氢能的开发与利用技术已经成为新一轮世界能源技术变革的重要方向。大同市煤炭资源及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通过煤制氢可以实现煤炭的清洁转化;通过电解水制氢技术可以实现风能和太阳能的高效利用;通过氢燃料汽车的推广应用,可以在大同市构建绿色交通网络。可见,氢能产业与大同市能源革命的要求高度契合,是打造
19、大同市能源革命“尖兵”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抓手。五、 健全创新体系建立氢能产业研发平台依托“氢都”大同新能源产业城和大同市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园的技术研发资源优势,联合国内外重点高校,积极引入美国AP、法液空、德国Linde等国际公司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建立大同市氢能产业研发平台,着重进行氢能基础技术研发、氢能企业孵化、氢能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氢能制造业。依托同煤集团、雄韬氢雄、新研氢能和首航节能等企业,进行制氢、加氢、储运技术、氢燃料电池技术的集成开发、工程创新平台建设;依托中车集团、中植一客、陕汽等车企在汽车装备及新能源汽车的基础优势,打造氢燃料汽车开发平台,进行汽车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
20、整车装备的关键技术开发。完善创新激励制度与人才引进制度改革人才引进、使用、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对氢能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力度,赋予氢能领域域领军人才技术路线决策权、项目经费调剂权、创新团队组建权、薪酬分配自主权。不断吸引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在大同市设立分支机构、氢能应用重点示范工程,着力支持氢能产业领域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创新能力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全力打造大同市“技术+人才+资本+服务”四位一体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六、 体系建设支撑(一)建设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落实和推动大同市氢能产业规划、抢抓氢能产业发展先机,建设开放型、合作型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引进国内外氢能产业成熟
21、的前沿技术,借鉴有关国家以及国内省、市的经验,整合内部科技资源,围绕氢能产业链条的发展需求,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共同体,贯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中试、市场化,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模式,形成为全省、全国提供长期、安全、可靠、环保、价格合理的能源供应布局。鼓励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多方联动,共同合作建立开放式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构建“政-产-学-研”自主技术创新体系。即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完善、推动科技创新的协调联动机制;以企业为主体,突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以高等院校为支撑,积极与国家级、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合作,增强高等院校输出技术的能力与活力;以科研院所为平台,积极推动
22、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完善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健全氢能产业统筹管理和协调发展机制根据省、市的决策部署,成立大同市氢能产业发展中心,承担氢能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工作,负责引进氢能产业资源。首先,大同市氢能产业发展中心与各协同部门,共同推进大同市氢能产业一体化的稳步发展。其次,各部门内部成立专项小组,强化氢能产业布局以及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统筹协调,加快推进氢能产业的联动发展。最后,强化利益共享机制,在积极推进氢能产业项目的落地过程中,充分激发各相关部门对产业联动的积极性,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和共享,推动大同市的均衡发展。(三)打造氢能贸易中心将大同市氢能产
23、业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氢能贸易中心。夯实氢能产业发展基础,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把握国内外氢能产业发展趋势,遵循氢能产业发展规律,结合大同市发展基础和特点,制定差异化、互补化的发展策略。推进氢能产业集成创新等建设,初步建成国内知名的氢能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区。壮大氢能产业的“政-产-学-研”队伍,积极对接科技含量高、发展质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氢能项目,形成大同市氢能产业核心装备制造能力。结合氢能源产业链发展规划,在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等领域的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展氢能产业基础应用技术攻关,建立健全检测认证、安全监管、质量监督等支撑体系,适时开展氢能贸易中心,打造精准有效对接的合作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目 专项资金 申请报告 参考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