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doc





《溧阳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溧阳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溧阳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摘要。旅游资源保护关系到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否被破坏,历史文化遗产是否能世代继承和保存,以及旅游事业的前途和命运。目前,溧阳市旅游资源保护存在些问题,如生态资源破坏,旅游资源保护意识淡薄,修建不协调的人造景观与设施,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旅游资源保护互法滞后。今后,应提高旅游资源保护意识,积及倡导生态旅游,在旅游发展中把旅游资源保护放在首位,完善法律法规,形成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机制。 关键词:旅游资源,保护,溧阳市 一、溧阳市旅游资源基本概况 溧阳位于江苏省苏南,地处长江三角州,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资源。同
2、时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1、自然旅游资源 溧阳市地处江南丘陵地区,山地平原交错分布,河流纵横交错,湖水清澈,自然环境优美。已开发的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有天目湖、南山竹海、龙谭森林公园、平桥石坝、上黄花果山等景区。 天目湖旅游风景区位于溧阳城南8公里处,湖水清冽,水质纯净,周围被低矮起伏的丘陵山地所环绕,山地为原始和人工植被所覆盖,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拥有动物164种,植物236种。 南山竹海位于横涧镇的南山山麓,峰峦叠嶂,高低错落。占地35万亩的竹林中,毛竹依山抱石,形声雄浑,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镜湖水域,山水相映,水天一色。 龙谭森林公园位于市境南部戴
3、埠镇,占地面积2万多亩,拥有漫山遍野的毛竹、栗树、马尾松、茶树。有树身胸围3米以上的古枫香、青檀、榉树、席栎,800余年树龄的银吉枝叶繁茂。 高耸的平桥石坝位于溧阳市平桥镇东南约1.5公里处,坝高24米,坝顶长108米,该坝自无数块长方形山石浆砌而成,整体造型奇特,建筑工艺高超,是我国目前最高的砌石拱坝。 花果山,位于溧阳市上黄镇。1994年古生物学家在溧阳上黄镇水母山发现7中华曙猿及其伴生哺乳动物群的化石,距今4500万年,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级灵长类动物的祖先。 2、人文旅游资源 溧阳市拥有多样的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新四军革命遗址、瓦屋山的宗教文化以及具有地方民俗风情特征的
4、傩文化等。 新四军革命遗址位于溧阳市水西村,南距溧阳市区20公里。1931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村成立,陈毅、粟裕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开辟了茅山抗日根据地。现已辟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陈列馆,是溧阳市重要的红色旅游旅游资源,对开展苏南地区的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被誉为佛教圣地的瓦屋山,位于溧阳北山地区,这里群山逶迤,主峰突兀耸互,山顶有数千亩平坡,远远望去呈青瓦所盖的大屋般,故名瓦屋山。 颇具特色的傩文化,集中在溧阳的社渚镇。溧阳的傩文化主要表现形式有跳幡神、竹马灯、跳祧神、跳师爷4种人们通过傩祭酬神驱鬼,表达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喜悦之情,以特定的音乐、舞蹈动作予以充分展
5、现,深受百姓喜欢。 二、溧阳市旅游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资源破坏现象普遍 旅游地超负荷接待,密集的游人对植被产生严重破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够合理。因为没有制定相应的旅游发展规划或未实施并执行已经经专家论证通过的旅游建设发展规划,肆意开发建设,占用了大片生态旅游区,自然景观遭到破坏。如在南山竹海过多地兴建建筑物与基础设施等,严重破坏了该旅游区的绿色植被,某些地方的竹林大片减少。 2、旅游资源保护的意识淡薄 由于对经济发展味一追求,忽视或减少了文化建设,缺专门的管理、保护旅游资源的人员和机构。人们普遍缺乏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对旅游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致旅游资源遭到了随意的破坏和侵占
6、,影响未来溧阳地区旅游的开发和特色文化的保留和传承。 相关管理部门在处理旅游资源开发行为上缺乏较为客观和合理的衡量体系,没有将对资源的保护纳入到资源开发和生态旅游的经营中,也缺乏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保护措施,走的是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三、溧阳市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1、提高旅游资源保护意识 我国公民的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薄弱,这与我们国家整体的环境保护水平不高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应当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尽可能的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和途径来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比如溧阳政府可以经常向市民公布相关的环境质量信息以及环境污染对健康和经济的损害,在旅游企业宣传介绍旅游活动项目时,有
7、意识地增加些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旅游管理者必须先提高自身素质,用科学发展观引领人们认识生态旅游的内在涵义,从而提高旅游者、相关开发建设者以及民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2、积极开发其他景点,适当限制客流量 针对旅游黄金时期,天目湖,南山竹海等个别景区游客量过多的情况,景区管理部门应注意适当限制售票量。在不破坏生态平衡以及环境的前提下,要想办法增加其他景点的卖点,如可以加大瓦屋山,花果山以及龙谭森林公园等景点的宣传力度,从而分散游客量,使旅游资源在其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内接待游害参观。 3、建造合理的配套设施,促进旅游资源保护 目前的现状是,溧阳大多数的景区内旅游设施泛滥,一些景区还在小拆大建。进入
8、部分景点,我们就可以看到餐馆、酒店、休闲中心等等,再加上超出环境承载能力范围的游客流量,污染就成为了必然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景点配套设施的质量对旅游资源保护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具体来说,就是修建的配套设施应该远离景点,减少人工化工程,宾馆酒店内部应使用污水处理系统,景点内部要多放置垃圾箱、废弃物处理设备等,通过建设合理的配套设施来预防旅游景点的环境破坏,促进资源的有效保护。 4、完善法律法规,形成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机制 法律是旅游资源保护的最后道屏障。我国应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和景区资源的管理,为旅游资源保护提供依据。其中应明确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各类旅游资源管理
9、部门以及他们的职责。 旅游资源保护是环境保护中十分重要的项内容,它的保护程度应与环境保护的水平成正比。目前溧阳旅游资源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甚至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想做好这工作,让旅游业走上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除了旅游管理机构、政府部门外,还需要广大旅游者的积极配合。然而具体到每个旅游景点、景区,更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各种方法,确切落实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以及对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于淑艳浅谈黑龙江民族旅游资源的保护 知识经济,2021,12(5):172-143 【2】 杨正泰旅游景点景区开发与管理【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21:566d 3金瑞林环境与资源
10、保护法学【1.】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第二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浅议婺源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3081703057日语0802徐志超 摘要乡村旅游资源是近年国内新兴的旅游产品。文章通过对婺源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剖析了其中旅游开发的方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进行开发,而在对于旅游资源保护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保护 1.婺源乡村旅游资源简介 婺源自然旅游资源。典型且保存完好的有“俞氏宗祠”,思溪“敬序堂”,和“迎宾客馆”等,晓起、李坑、理坑、延村和思溪等古村落因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其中有被有誉为“艺术殿堂”的三雕(砖雕、石
11、雕、木雕),雕刻精美、古朴典雅。还有“烟雨廊桥半沉浮”的南宋古道清华镇的彩虹桥。都是婺源古建筑中的精品。 独特文化底蕴。婺源自古以来就有“书乡”之称,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洗礼。历代文风鼎盛,在这里走出了南宋理学家朱熹,清末杰出的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现代医学家陈门雪和明代篆刻家何震等一大批优秀人物。历代文人留下的1270多部著作中,选入四库全书就有172部。 民风民俗和民间艺术。婺源的民俗文化精彩纷呈,这里保留着既有皖南特色、又有古老浓郁地方韵味的徽剧艺术;以及独特的祭神跳舞、驱瘟避疫的鬼舞戏傩舞;还有温文尔雅的茶道艺术;祝愿人丁兴旺、庆贺吉祥的灯彩;民间敬神和自娱自乐的地戏和抬阁等。 2.
12、旅游产业体系的开发 旅游餐饮业。开发形成了以蒸、糊为特色的婺源菜肴和文公宴、江家宴、鸳鸯宴、红鱼宴、农家宴等五道名宴。 旅游住宿业。全县大小宾馆145家,社会餐馆310家,农村“农家乐”饭馆近232家。 旅游交通业。引进了婺源旅游汽车出租公司。与周边城市衢州、上饶、景德镇、黄山均通火车,黄山、景德镇均有机场,而这些城市均有直达婺源的班车。此外,婺源开通了直达苏州、上海、杭州、萧山、绍兴、宁波、义乌、温州、广州、南昌等地营运班车,可乘车直达。此外景婺黄(杭州昆明)、景婺常(宁波西藏樟睦)两条国家重点干线高速公路在婺源交汇。 游览观光:近年来,婺源先后开发建设了江湾、鸳鸯湖、李坑、晓起、大鄣山峡谷
13、、彩虹桥、文公山、思溪延村、甲路古樟园等10多个乡村旅游景区,形成了三条旅游线路:东线“伟人故里古村游”,西线“山水奇观生态游”,北线“古洞古建古风游。 旅游娱乐。建成婺源民俗风情街、茶博府、故园里茶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综合性旅游服务场所。 旅游购物:开发了茶、伞、砚、酒、土特产等五大类旅游商品。绿茶、荷包红鱼、江湾雪梨、龙尾砚(绿、红、白、黑)“四色”特产饮誉中外。另外还有名土特产:清华婺酒、珍珠液酒、猕猴桃、香菇、野生干蕨菜,干笋,豆角干等 3.婺源乡村旅游开发时也存在问题,需要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婺源的古民居建筑是其独特的旅游产品,在对其保护的问题上,老年人多处于怀旧和祖
14、宗遗产不可丢的考虑,保护意识较强,而年青人对老屋情感较淡,多追求生活舒适,在老屋能带来经济收入时则保护意识较强,否则就将之拆除,将其中的木雕、石雕、砖雕等全买掉,用来盖新居,仅清华镇老街上就有数栋古建筑因无人居住,长年闭锁,木质结构腐朽,随时可能倾覆。另外受经济利益驱使,不少老屋住民在墙上开洞或在墙角搭棚,做起小生意。古建筑的内部结构以再受道破坏,严重影响其原有风貌。 在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上,也存在相当问题。原来婺源村落的垃圾处理方式十分简单,只将垃圾倒入村前的河中了事,然而随着婺源的旅游发展,生活垃圾急剧增加,到现在光是清华镇每天就近五吨,处理方式却依然如故,清华河水不再风光秀丽,沿河两岸的塑
15、料袋,浮水垃圾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婺源的自然风光。旅游卫生环境不理想。参加乡村旅游的游客大多来自城市,他们对于住宿、餐饮的卫生要求较高,而婺源目前大多数农家饭店卫生环境不理想,特别是厨房和厕所环境较差,很多游人到农村旅游,最担心的就是卫生条件,他们看不惯苍蝇乱飞的餐厅,更不能容忍农村那些简易的厕所,而农村那简单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 加强全民环保意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从需求的角度看,乡村旅游源于人们对工业化、城市化负面效应的腻烦和对乡村恬静、温馨、纯净环境的向往于回归。因此乡村休闲旅游的开发,应定位于遵循生态性原则,体现生态化思想。婺源的生态环
16、境是其旅游业的核心,任何对于环境的破坏,都会影响其旅游的发展。所以说生态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当地政府应当通过举办文化下乡或发行环保小册子等手段,加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4.总结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新领域显示出生命初始的无限生机。由于客源市场与供给市场的双向需求,婺源乡村旅游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乡村旅游经济的开发改变了婺源农村单一经济的结构,起到了兴一处旅游富一方百姓的目的。随着现代旅游的兴起,婺源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而开发中产生的相关问题也接踵而来:旅游产品自身的缺点,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滞后等,最为突出的是旅游资源的破坏也显得尤为严重。当然在对婺源旅游资源坚持开发的同时,也要不
17、忘保护,为婺源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为例 黄石国家公园简介: 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nationalpark)简称黄石公园,是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成立于1872年。黄石公园位于美国中西部怀俄明州的西北角,并向西北方向延伸到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面积达8956平方公里。这片地区原本是印地安人的圣地,但因美国探险家路易斯与克拉克的发掘,而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园。它在1978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黄石国家公园旅游资源以及开发利用: 黄石国家公园的资源主要为自然资源,故而大部分的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同时黄石
18、国家工作主要是开发为自然旅游为主的各种自然景观,如地热景观和黄石大峡谷,同时公园内的森林资源和动物资源都十分丰富。黄石国家公园还是美国最大的野生动物庇护所和著名的野生动物园,这里有300多种野生动物(包括60多种哺乳动物)、18种鱼和225种鸟。灰熊、美洲狮、灰狼、金鹰、麋鹿、白尾鹿、美洲大角鹿、野牛、羚羊等2021多种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 可以说,黄石公园具有优厚的自然资源可以提供人们开发与利用,同样,如何在不破坏这个优秀的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去开发和利用,一直是困扰黄石国家公园进一步的开发的原因之一。参考黄石公园的管理以及开发利用模式,公园为游客带来各种各样的与公园特色景观、资源有关的的旅游项
19、目,吸引游客来公园进行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同时,各种各样的旅游项目也适合不同品位的形形色色的旅游者,吸引来自五湖四海慕名而来的游客。可以说,黄石国家公园充分利用了其景区的优势来开发各种旅游项目,通过开发这些旅游项目,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黄石国家公园的文化,见识自然的伟大等等。 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黄石公园是世界上国家公园管理的典范,它在资源与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方面为我国的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的管理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与黄石公园相比,不难发现,在当下中国的个个旅游景区看似很火爆,但是,却忽视了对景区人数的规划以及控制,不但造成了人们对景区的正常游览,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某些景
20、点的破坏。同样,因为我国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有很多旅游资源还不能真正的开发利用,所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也是能够对我国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有一定帮助的。在我国,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实我们还是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亟待我们去发现、修补、完善的,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将有助于我国对各种旅游资源开发甚至保护工作。 黄石国家公园的旅游资源保护 首先要明确,黄石国家公园管理的首要使命是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该公园的的所有员工都会参与到公园资源的保护工作中,同时公园管理者还会安排员工负责监督资源状况从而确定游客们对资源的影响程度,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让这种影响降至最低点。同样公园有相关的负责人教育游客如何去保护
21、公园的资源,当地政府加强法律来为公园的政策实施提供保障。接着,公园对野生动物、本地植物、地质资源的保护也是不遗余力的;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除了有狩猎、捕鱼限制外,还会禁止给野生动物投食等,给野生动物投食这现象在中国的各大动物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在本地植物保护方面,公园整治有安全隐患的树木以及消除外来动植物对本地植物的危害;在对地质资源保护方面,黄石公园花费大量金钱精力来制作告示之类的宣传用品,以便教育游客对那些容易遭受破坏的地热资源进行保护,防止游客做出破坏公园资源的行为,诸如将泥地的淤泥当做纪念品带走以及用硬物堵塞温泉口等,同时公园还在地热景观内架设架空的观光的道路,防止游客的游览对地质资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溧阳 旅游资源 开发 保护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