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河南省安阳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安阳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阳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2分,共50题,60分)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1-2题。 1甲图显示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增长态势 B总量呈下降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
2、据此完成34题3图中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 B C D4图中国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A20%鼓励生育 B25%采取移民政策 C60%计划生育 D30%鼓励人员出国 读2007年重庆市外来人口由外省(市)迁入人员分布图,回答56题。5下列关于重庆市外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各省区都有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B50%以上的外来人员来自周边省区C重庆市劳动力短缺是吸引外来人员的主要原因D距离越远的省区迁往重庆市的人口越少6广东省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的主要原因是 A地缘关系密切 B迁移距离短C投资创业经商 D劳动力过剩 下图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
3、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读图完成78题。7图中表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曲线是 AM1 BM2 CN1 DN28依图可知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 A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B发达地区所占比重达到顶峰 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 D两个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如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9阶段中,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A初期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10阶段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交通通达度差地价昂贵污染严重远离商业中心 A B C D11城市发展到阶段,城市中心便会衰退。20世纪8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为了防止大城市
4、中心区继续衰退,实行了城市复兴计划再城市化。下列措施符合再城市化的是A采取行政手段,将人口迁入大城市 B发展纺织、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D改善城市中心环境,大力发展城市旅游业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1213题。12影响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因素最主要是 A位于市中心的位置 B交通通达度高C都近工业区 D位于住宅区内13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不是因为A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C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D接近原料地 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
5、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期在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2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1415题。14该地区 A集镇分为两级 B集市的周期为3天 C地的服务范围比地小 D地的服务功能比地齐全15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右图为华北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1617题。16该城镇欲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镇布局的工厂是 A建筑材料厂 B化肥厂 C冶炼厂 D电镀厂17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镇规划处住宅区,
6、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 A B C D 读四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1819题。地区种植业比重畜牧业比重商品率投入劳动力数量86%14%20%多45%55%90%少8%92%89%少18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最突出的特点是 A商品率高 B生产规模大 C科技水平高 D劳动力丰富19提高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程度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大量开垦草地 东山镇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太湖之滨,西部山丘绵延,东部地形平坦直抵湖畔。自古为鱼米之乡。山麓和山坡分别是茶园和果园。这里出产的名茶是碧螺春,这里的果园盛产橘子、枇杷、杨梅和白果。读东山镇地形剖面示意图(图3),回答
7、2021题。20结合上文并读图3,东山的土地利用方式自西向东依次为: A果园稻田茶园淡水养殖 B果园茶园稻田淡水养殖 C茶园稻田果园淡水养殖 D茶园果园稻田淡水养殖21由上述资料判断,下列不是东山镇农业发展趋势的是: A发展生态农业 B发展适应市场的农产品 C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D增加农业就业人口数 读 “澳大利亚农业分布图”,回答问题。22图中阴影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商品谷物农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C. 水稻种植业 D. 现代混合农业23关于图中阴影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 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B. 牧羊业与水稻种植混合经营 C. 种植与放牧交替利用土地,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安阳 一中 2012 2013 学年 地理 下学 第二次 阶段 测试 试题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