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反应热 课后练习—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第一章第一节反应热 课后练习—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第一节反应热 课后练习—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节反应热课后练习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单选题(共17题)1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BE1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C正反应的热效应H=E1-E2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H=E1-E20,所以逆反应为放热反应2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由H+(aq)OH-(aq)=H2O(l)H=-57.3kJ/mol,可知:含1molCH3COOH的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等于57.3kJB已知C2H6的燃烧热为1090kJmol-1,则
2、C2H6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6(g)O2(g)=2CO2(g)3H2O(l)H=-1090kJ/molC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285.8kJ/molD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则CO的燃烧热H=-283kJ3在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中,下列操作或说法错误的是A不可将温度计当搅拌棒使用,也不可靠在容器内壁上B搅拌时,环形玻璃搅拌棒应上下移动C测量反应混合液的温度时要随时读取温度,记录下最高温度D为了使反应完全,必须保证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4下列示意图表示
3、正确的是A甲图可以表示CO2(g)+C(s) = 2CO(g)(H0)反应的能量变化B乙图表示碳的燃烧热C丙图表示实验的环境温度20 ,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体积分别为V1、V2的H2SO4、NaOH溶液混合,测量混合液温度,结果如图(已知V1+V260 mL)D由丁图可知A、B、C的稳定性顺序为:BAC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0.01molL-1KAl(SO4)2溶液与0.02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Al3+2SO+2Ba2+3OH-=2BaSO4+Al(OH)3B一定条件下,将0.5mol N2(g)和1.5molH2(g)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
4、3(g),放热19.3kJ,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38.6kJ/molC2H2(g)+O2(g)=2H2O(g) H=-571.6 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D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C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2CO(g)+O2(g) H=+566.0 kJ/mol6在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弱酸电离时吸热)A使用搅拌器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内筒底部接触C用溶液分别与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
5、若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同D在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中,将NaOH溶液缓慢加入装有盐酸的内筒中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稀溶液中,1mol乙酸和1mol氢氧化钠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B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C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D燃烧热和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8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在恒压下,凡是自发的过程一定是放热的B因为焓是状态函数,而恒压反应的焓变等于恒压反应热,所以热也是状态函数C单质的和都为零D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封闭体系自由能减少的过程是自发过程9反应(石墨)(
6、金刚石)是吸热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单质B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C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D相同质量的石墨比金刚石的能量高10含有11.2 g KOH的稀溶液与1 L 0.1 molL-1的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KOH(aq)+ H2SO4(aq)= K2SO4(aq)+H2O(l) H=-11.46 kJmol-1B0.2KOH(aq)+0.1H2SO4(aq)=0.1K2SO4(aq)+0.2H2O(l) H=-11.46 kJmol-1C2KOH(aq)+H2SO4(aq)=K2SO4(aq)+2H2O
7、(l) H=-114.6 kJmol-1DKOH(aq)+ H2SO4(aq)= K2SO4(aq)+H2O(l) H=-57.3 kJmol-111下列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Fe2O3(s)+3CO(g)=2Fe(s)+3CO2(g)(H0)反应的能量变化B乙图表示碳的燃烧热C丙图表示实验的环境温度20,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体积分别为V1、V2的H2SO4、NaOH溶液混合,测量混合液温度,结果如图(已知Vl+V2=60mL)D由丁图可知A、B、C的稳定性顺序为:BA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二、综合题(共4题)18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常温下实验测得,5g甲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8、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2)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O2(g)=SiO2(s) H=-989.2kJmol-1,有关键能数据如下表:化学键SiOO=OSiSi键能/kJmol-1x498.8176已知1molSi中含2molSiSi键,1molSiO2中含4molSiO键,则x的值为_。(3)AgNO3的水溶液呈_(填“酸”、“中”、“碱”)性,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目的是_。(4)在稀释醋酸的过程中,下列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量是
9、(_)Ac(H+) BH+个数 CCH3COOH分子数 D(5)某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为Kw=110-13。若将此温度下pH=11的苛性钠溶液aL与pH=1的稀硫酸b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ab=_。(6)已知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1,溶液的pH应至少调至_。19回答下列问题:(1)硝酸厂的尾气直接排放将污染空气,目前科学家探索利用燃料气体中的甲烷等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
10、其反应机理为 则甲烷直接将还原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由和NO反应生成和的能量变化如图甲所示,若生成,其_。(3)氨是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合成氨使用的氢气可以甲烷为原料制得:。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与反应生成CO(g)和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0()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1molSO2(g)氧化为1molSO3(g)的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 _ (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 _ (填“升高”还是“降低”)。(2)完成SO2氧
11、化为SO3的热化学方程式 _ 。 ()用 50mL0.50mol/L 盐酸与 50mL0.55mol/L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_ 。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该用品 _ (填“能”或“否”)(2)向盐酸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_ (从下列选出)。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一次迅速倒入 C分三次少量倒入(3)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_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小明利用
12、上述装置做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_ 。A测量完盐酸的温度再次测量NaOH溶液温度时,温度计上残留的酸液未用水冲洗干净。B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 C大小烧杯口不平齐,小烧杯口未接触硬纸板。D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21实验室用50 mL 0.50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NaOH溶液120.220.323.7220.320.523.8321.521.624.9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时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_。(2)在
13、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_。(3)根据上表中所测数据进行计算,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_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 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按4.18 J(g)1计算。如用0.5 mol/L的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填“偏大”、“偏小”、 “不变”)。(4)若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做实验,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C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D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
14、5mol/L的氨水E.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F.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参考答案1D【分析】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正反应放热,反应热H=E1-E2,其中E1和E2为反应的活化能,ABC为中间产物,为过渡态,可认为活化分子,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由图象可知反应过程可表示为A+BC(反应物)ABC(过渡态)AB+C(产物),故A正确;B反应物吸收一定能量成为活化分子,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故B正确;C正反应的热效应为H=E1-E2,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正反应放热,故C正确;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H=E2-E10,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D。2B【详解】A. 由于醋酸
15、溶于水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吸热,则由H+(aq)OH-(aq)H2O(l)H=-57.3kJ/mol,可知:含1molCH3COOH的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小于57.3kJ,A错误;B. 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已知C2H6的燃烧热为1090kJmol-1,则C2H6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6(g)O2(g)2CO2(g)3H2O(l)H=-1090kJ/mol,B正确;C. 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kJ/mol,C错误;D. 已知2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考化学资料 新人教版化学资料 新教材化学资料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学案 高考化学新题型 高考化学冲刺 高中化学试卷 高考化学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