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学校全面贯彻加强“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手机管理实施办法管理制度及告家长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学校全面贯彻加强“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手机管理实施办法管理制度及告家长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学校全面贯彻加强“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手机管理实施办法管理制度及告家长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学校全面贯彻加强“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手机管理实施办法管理制度及告家长书学校加强“五项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为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体局、县教体局对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的有关要求,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家校共育,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本方案。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组员:各班主任 (二)明确工作职责 1.组长是“五项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2.副组长分工负责制定“五项管理”工作的措施要求,定期督查反馈改进。 3.组员负责落实“五项管理”的相关要求。 二、
2、工作措施 (一)加强作业管理,确保科学适量 严格落实昆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的实施意见,确保“八要八禁”。 1. 要紧扣课程标准,严禁布置超课标、超进度、超学生能力的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要紧扣课程标准和教学进度,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 提高能力、实现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为主要依据,以课本所附练习题、课后练习为主要作业内容。 2.要严控作业时长,严禁布置教师未审核的偏题、怪题、错题。 (1)基础作业申报。每学期初进行各学科基础作业申报审核,各年级各学科对本学期学科作业量、要求做好总体规划,写在基础作业审核表中。 (2)定期作业检查。每学期至少进行作业检查反馈三次,
3、及时发现作业布置和批改中的问题,厉行厉改,确保做到“八要八禁”。教师在布置作业前必须先进行作答,并加以筛选和整合,杜绝不加选择地成册布置作业。 (3)作业总量监控。年级组长做好课后作业量的学科平衡工作。每班选定一到两名教学监督员填写班级日志,并对每日作业进行记录,每月教导处查看班级日志,并对作业总量进行问卷调查或谈话调查。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总时间最多不超过 1 小时。 3.要创新作业形式,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的低效作业。按照学生实际和学习内容布置系统性、多样性、趣味性的书面作业、实践作业和探究性作业,积极探索布置学科综合性作业。采用“基础作业+弹性
4、(特色)作业”的模式,“弹性(特色)作业”要体现分层,灵活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 4.要严格执行“一科一辅”,严禁以套题、练习册代替作业的现象。严格按照市教育局提供的教辅目录选择教辅资料,教师不得将练习册、复习资料不加选择地作为作业使用。 4 5.要规范作业布置方式,严禁使用微信、QQ 群布置作业。作业应当堂布置,严蒸使用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和审核的教育类 APP 布置作业。学校要规范使用微信群、QQ 群,不得在群里发布学生作业情况、考试成绩、批评表扬、拉票评比等。 6.要落实教师主体责任,严禁要求家长参与作业批改。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
5、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不得将家长签字作为评判学生完成作业的依据。 7.要强化作业反馈,严禁只留不改或不认真批改。作业要做到全批全改,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阅结果,并认真分析学生作业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帮助学生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开展后续学习。教师不得在作业本上只批注日期或“阅”。对于个别学生的个性化作业,要坚持面枇面改。 8.要强化家校合作,严禁“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各学校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教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 教育观和作业观,科学适度进行课外兴趣拓展、能力培养。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指导,做好日常宣传工作。(二)加强睡眠管理
6、,确保睡眠充足1.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完成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最睡眠时间。提示家长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结束时间不得晚于 20 点 30 分。 5 2.提高学生睡眠质量。教师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好回家的时间,做好计划,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 (三)加强手机管理,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1.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规定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对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行为进行记录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推广使用智能电子学生证。在学生、家长自愿的原则下,继
7、续推广使用智能电子学生证,扩大智能电子学生证覆盖面。 3.科学使用电子产品。学校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 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四)加强读物管理,确保育人功能 1.加强审核把关。使用2021 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的教材,校本课使用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主题诗文诵读教材。杜绝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2.重视阅读教学。把阅读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内容,持续推进阅读工程,保障晨诵、午读时间,开展好市级案例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开展整本书阅读项目,上好阅读课。 3.开展读书活动。开展
8、好读书节活动、做好班级读书吧建设,,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注重开展经典诵读、好书分享、诗词品读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6 4.推荐成长书单。学校要参照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的成长书单,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五)加强体质管理,确保体质健康 1.落实特色体育课。课表当中每周安排一次足球特色体育课。目前体育教师短缺,无法开设每周五节体育课,学校一是向教育局申请要体育教师,于 2023 年 8 月前保证每周四课时体育课的开设,另外一课时安排心理健康或体育特色活动等非文化课。 2.做好近视防控。改善学生用眼环境,对于新改
9、扩建校舍严格按照标准建设光环境,旧校舍分阶段进行光环境改造。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视力监测制度,眼保健操结合学生实际加入远眺等内容。 3.抓好体质监测。各县区建立了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三、保障措施1.落实工作责任。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做好师资保障。做好体育教师的补充工作,加强美术和语文教师书法指导专业能力的培训,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需要。 3.营造社会氛围。各口对“五项管理”要加强督导考核,通过各种宣传平台,加强对学校落实五项管理的具体举措、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赢得学生家
10、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2021年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实施办法手机管理制度+告家长书文本2021 年初,教育部以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印发了关于加 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原则上中小学生不 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依据学生特点,学校将釆纳“家校合作 协同育人的方式,共同加强学生自觉自律的教育,结合我校实际情况, 现针对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做以下规定。 1. 坚决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校园。 2. 凡因自身情况确需携带手机者,由家长填写正式申请表,经班 主任和政教处批准家长需给学生准备老年机方可带入学校。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学校 全面 贯彻 加强 管理 工作 实施方案 手机 实施办法 管理制度 家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