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考试真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城市规划考试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考试真题.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市规划考试真题1、单选(江南博哥)省会城市首位度大的一组城市是()。A.武汉、成都、南昌B.南京、合肥、南宁C.西安、哈尔滨、济南D.郑州、乌鲁木齐、拉萨本题答案:A2、单选城市环境的影响因素中,影响水体的环境的因素有多个。但下面叙述中()不是。A.水体稀释作用B.水体中的微生物C.水的酸碱度D.水体中氧的消耗和溶解本题答案:C3、单选在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处,设计车速为2530kmh时,交叉口转角半径是()m。A.3040B.2035C.1525D.812本题答案:C4、多选由于人类活动排放至大气中的污染物会引起臭氧层破坏,引起大气臭氧层破坏的主要污染物是()。A、汽车排出废气中的二氧化碳B
2、、燃煤电厂排出的二氧化硫C、制造厂排出的氟氯烃化合物D、锅炉房排出的烟尘E、含硫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剩余的气体本题答案:A,C5、多选材料受力时,在无明显变形的情况下突然破坏,这种现象称为脆性破坏。具有这种破坏特性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如()等。A.混凝土B.木材C.玻璃D.石油沥青E.陶瓷本题答案:C,E本题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材料的基本性质。材料在承受外力作用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变形,如撤除外力的作用后,若材料几何形状恢复原状,则材料的这种性能称为弹性。材料受力时,在无明显变形的情况下突然破坏,这种现象称为脆性破坏。具有这种破坏特性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如玻璃、陶瓷等。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包括
3、强度、弹性、塑性、脆性与韧性。6、单选公共建筑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应考虑()三方面的内容。A.空间的大与小、空间的“闹”与“静”、空间联系的“内”与“外”B.空间的主与次、空间的“闹”与“静”、空间的大与小C.空间的主与次、空间联系的“内”与“外”、空间的大与小D.空间的主与次、空间联系的“内”与“外”、空间的“闹”与“静”本题答案:D7、单选一条车道的小汽车平均最大通行能力为()辆h。A.5001000B.300600C.8001500D.9001600本题答案:A8、单选大城市行政区划的空间结构模式三种类型是()。A.同心圆、扇形和放射状B.同心圆、放射状和组合型C.同心圆、楔形和放射状D.
4、扇形、放射状和组合型本题答案:B9、单选在火车站和大型商店附近及全市干道上,一个步行带的宽度则需要()m。A.1.00mB.0.90mC.0.75mD.0.60m本题答案:B10、多选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推动的。A.要素推动B.投资推动C.创新推动D.积累推动本题答案:A,B11、单选工程管线干线综合管沟的敷设,应设置在(),敷设工程管线支线的综合管沟应设在()。A.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下;人行道下B.机动车道下;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C.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下;非机动车道下D.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机动车道下本题答案:B12、单选关于老龄化叙述错误的是()。A.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
5、绝对数目的增加B.严格控制出生率引发了人口老龄化C.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城市,其次是农村D.沿海地区老龄化问题高于内地本题答案:A13、多选生态系统的能量沿着生产者、()、分解者这三大功能类群顺序流动,上一营养级位传递到下一营养级位的能量等于前者能量的()。A.消费者B.劳动者C.8D.10本题答案:A,D14、多选全球城市是指在()方面有影响世界事务的城市。A.城市规模B.城市区位C.第三产业D.城市职能本题答案:C,D15、多选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A.权衡指标法B.经济发展增量法C.人均综合指标法D.单位用地指标法E.年递增率法本题答案:C,D,E本题解析:本题的考点
6、是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的基本方法。考生要熟练掌握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的基本方法,尤其注意各种方法的特点。16、单选下面()属于GIS的网络分析功能。A.计算公共设施的供需负荷B.计算不规则地形的设计填挖方C.沿着交通线路、市政管线分配点状服务设施的资源D.分析管线穿越地块的问题本题答案:A17、单选超高缓和段长度最好不小于()m。A.1520B.2025C.2530D.3035本题答案:A18、单选人文生态学首先尝试性地、有系统地将()基本理论体系运用于人类社会的研究。A.城市生态学B.环境学C.自然生态学D.社会学本题答案:C19、多选大气环境容量取决于()。A.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B.工业结
7、构C.大气环境自净介质的总量D.对污染物质的承受能力或负荷量本题答案:A,C20、多选建筑场地改造后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地形地面称为设计地形或设计地面,设计地面按其整平连接形式可分为()。A.复合式B.平坡式C.台阶式D.拼接式E.混合式本题答案:B,C,E本题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建筑场地设计地面的形式。建筑场地设计地面按其整平连接形式可分为三种。(1)平坡式。将用地处理成一个或几个坡向的整平面,坡度和标高没有剧烈的变化。(2)台阶式。由两个标高差较大的不同整平面相连接而成,在连接处一般设置挡土墙或护坡等构筑物。(3)混合式。即平坡和台阶混合使用,如根据使用要求和地表特点,把建设用地分为几个大的区域
8、,每个大的区域用平坡式改造地形,而坡面相接处用台阶连接。21、单选500kV、110kV架空电力线走廊宽度分别为()m。A.6075;1530B.5060;1530C.6075;1525D.5060;1525本题答案:C22、单选()把城市看作一个整体。强调以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以及城市与邻近地区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为研究内容。采用(),探讨城市与地区经济及国民经济中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A.城市经济学;经济分析方法B.宏观城市经济学;总量经济分析方法C.宏观城市经济学;新古典学派方法论D.微观城市经济学;总量经济分析方法本题答案:B23、多选建筑构造是一门综合性技术知识,它涉及()等许多方面的问题。
9、A.建筑周期B.建筑功能C.建筑经济D.工程技术E.建筑费用本题答案:B,C,D本题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建筑构造的涉及范围。建筑构造是一门综合性技术知识,它涉及建筑功能、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等许多方面的问题。24、多选下面()道路交叉口适宜处理成环形交叉口。A.多条道路交汇的交叉口B.畸形交叉口C.转弯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D.快速路或交通量大的主干路本题答案:A,B,C25、多选以下关于失业的表述,()是正确的。A.自然条件变化不可引发失业B.科学技术可以引发失业C.供大于求可以引发失业D.社会因素可以引发失业本题答案:B,C,D26、单选根据一般对城市形态作为城市用地空间表现的几何形状的认识,城市
10、形态由()组成。A.道路网、街区、节点、城市用地和城市发展轴B.道路网、街区、节点C.道路网、街区、城市用地和城市发展轴D.街区、节点、城市用地和城市发展轴本题答案:A27、单选20世纪70年代后,逆城市化首先出现在()。A.美国B.澳大利C.法国D.英国本题答案:D28、单选社区建设中,()是产生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基础。A.社区活动B.服务设施C.社区文化D.社区人口本题答案:C29、单选下面各项是针对矢量模型和栅格模型的比较,正确的是()。A.数据量:矢量模型-大;栅格模型-小B.位置精度:矢量模型-低;栅格模型-高C.分析功能:矢量模型-连续表面的分析、多层叠合、层与层的算术运算;栅格
11、模型-点、线、面相互关系分析、网络分析、叠合、相邻分析D.使用对象:矢量模型-大比例、边界明确的事物;栅格模型-小比例、边界模糊的事物本题答案:D30、单选城市道路右侧同向车道通行能力将依次有所变化,假定最靠中线的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为1,则同侧右方向第三条车道的折减系数约为()。A.0.900.95B.0.800.90C.0.780.80D.0.650.78本题答案:D31、单选人行横道的宽度通过的经验值为()m,规范规定最小宽度为()m。A.410;4B.512;5C.412;4D.514;5本题答案:A32、单选城市社会整合不包括()。A.制度性整合B.市场整合C.认同性整合D.功能性整合
12、本题答案:B33、单选城市给水管网设计按()流量进行设计。A.最高日最高时流量B.最高日平均时流量C.最低日最高时流量D.平均日最高时流量本题答案:A34、单选不同路面的空间判读是依靠其()进行的。A.几何特征B.物理特征C.波谱特征D.纹理特征本题答案:C35、单选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比低分辨率处理困难的主要原因是()。A.采集方式困难B.文件量大C.获取困难D.地物信息多本题答案:D36、多选城市供热管网敷设时,有沟敷设可以分为()。A.通行地沟B.封闭式地沟C.半通行地沟D.开放式地沟E.不通行地沟本题答案:A,C,E本题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城市供热管网敷设中有沟敷设的分类。地下敷设分为有沟和
13、无沟两种敷设方式。有沟敷设又分为通行地沟、半通行地沟和不通行地沟三种。37、单选大型公交车该采取的停车进车的方式是()。A.后退发车,前进进车B.后退发车,后退进车C.前进发车,后退进车D.前进发车,前进进车本题答案:D38、多选下面各项内容属于城市给水规划分区阶段内容的是()。A.计算用水量,提出对水质、水压的要求B.进一步确定供水设施规模,确定主要设施位置和用地范围C.对总体规划中供水管道的走向、位置、线路,进行落实或修正补充,估算控制管径D.确定用水量标准,预测城市总用水量;确定给水系统的形式、水厂供水能力和厂址,选择处理工艺本题答案:B,C39、单选下列关于调压站布置原则的表述,错误的
14、是()。A.调压站供气半径以0.5km为宜,当用户分布较散或供气区域狭长时,可考虑适当减小供气半径B.调压站应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C.调压站应避开人流量大的地区,并尽量减少对景观环境的影响D.调压站布局时应保证必要的防护距离本题答案:A本题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调压站布置原则。(1)调压站供气半径以0.5km为宜,当用户分布较散或供气区域狭长时,可考虑适当加大供气半径。(2)调压站应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3)调压站应避开人流量大的地区,并尽量减少对景观环境的影响。(4)调压站布局时应保证必要的防护距离。有关调压站的知识点包括燃气输配管压力、燃气调压站分类和调压站布置原则,考生应注意掌握。40、多选下
15、面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有: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旧地型城市化B.所谓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面C.成熟阶段是城市化的最高阶段,城镇化水平一般应达到90以上D.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本题答案:A,D41、单选城市地理学研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其重心是从()的两个层次考察城市的空间组织。A.城市和乡村B.区域和城市C.世界和中国D.城市外部和城市内部本题答案:B42、多选城市生态系统的物
16、质循环的特性包括()。A.输入远大于输出B.生活远大于生产C.依赖性D.人为干预性强本题答案:C,D43、单选以下适用于电力电缆直埋敷设方式的处所为()。A.变电所内B.工厂企业厂区内C.市区人行道D.小型建筑本题答案:C本题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电力电缆敷设方式及适用。电缆敷设方式应根据电压等级、最终数量、施工条件及初期投资等因素确定。44、单选老城改建通常采用()排水方式。A.直排式合流制B.截流合流式C.完全分流制D.不完全分流制本题答案:B45、单选建筑面积25万m2的居住区,规划建设时应该设置的人防工程的面积为()。A.25000m2B.10000m2C.5000m2D.2500m2本题
17、答案:C46、单选下面关于视距三角形的定义正确的是()。A.视距三角形指的是平面交叉路口处,由一条道路进入路口行驶方向的最内侧的车道中线与相交道路最内侧的车道中线的交点为顶点,两条车道中线各按其规定车速停车视距的长度为两边,所组成的三角形B.视距三角形指的是平面交叉路口处,由一条道路进入路口行驶方向的最内侧的车道中线与相交道路最外侧的车道中线的交点为顶点,两条车道中线各按其规定车速停车视距的长度为两边,所组成的三角形C.视距三角形指的是平面交叉路口处,由一条道路进入路口行驶方向的最外侧的车道中线与相交道路最内侧的车道中线的交点为顶点,两条车道中线各按其规定车速停车视距的长度为两边,所组成的三角
18、形D.视距三角形指的是平面交叉路口处,由一条道路进入路口行驶方向的最外侧的车道中线与相交道路最外侧的车道中线的交点为顶点,两条车道中线各按其规定车速停车视距的长度为两边,所组成的三角形本题答案:C47、单选依据行政原则构成的中心低等级体系,按等级自上而下,中心地数目分别为()。A.1,2,6,18,B.1,3,12,48,C.1,4,16,64,D.1,6,42,294,本题答案:D48、单选在假彩色相片上对绿、红及红外光具有较强反射值的物体,分别以()表现出来。A.绿、红和紫色B.蓝、绿和红色C.红、黄和蓝色D.蓝、绿和紫色本题答案:B49、多选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与城市的()等有关系。A.
19、产业性质B.生产管理水平C.产业结构D.产业前景E.产业价值本题答案:A,B,C本题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与城市的产业性质与产业结构、生产管理水平等有关系。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预测方法是很重要的内容,考生要注意掌握。50、单选可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区域之间的关系分析的是()的叠合。A.点和面B.面和面C.线和线D.线和面本题答案:A本题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地理信息的查询、分析与表达。矢量叠合主要有以下三类。(1)点和面的叠合。可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区域之间的关系分析,如分析各居住区内中小学的情况。(2)线和面的叠合。可计算道路网的密度,分析管线穿越地块的问
20、题。(3)面和面的叠合。可分析和规划地块有关的动迁人口、拆除的建筑物;评价土地使用的适宜性等。地理信息的查询、分析与表达,考生了解即可。51、单选能源转化过程中最容易产生污染的环节是以下()环节。A.次生源转化为再生能源的过程B.二次能源的输送、贮存、使用过程C.开采原生能源D.将原生能源转化为次生能源的过程本题答案:D52、单选农业区位论的特点是用()等主要概念来说明同心圆土地利用模型的形成机制。A.合理购物行为B.运费最小C.接近性和地价负担能力D.经济人本题答案:C53、单选关于生物圈,下列表述()为不妥。A.人类是生物圈的特殊居民,可以征服自然,改变自然法则B.生物圈在太阳系中是唯一的
21、,或许在太阳系中从来就没有存在过第二个,以后也不会存在,它是人类唯一的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居住地C.在人类诞生之前,植物、动物是生物圈中相对主要的物质D.生物圈中所蕴藏的能量不是其自身内部产生的,则是来自太阳和其他的宇宙射线本题答案:A54、单选“蛛网定理”的滞后调节指的是()。A.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B.供给的变化慢于需求的变化C.供给的弹性小于需求的弹性D.供给的弹性大于需求的弹性本题答案:C55、多选移动电话网根据其覆盖范围,采用()制式,以及组网结构。A.特区B.小区C.大区D.中区E.行政区本题答案:B,C,D本题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移动电话网规划。主要内容有移动电话网规划、话务量规划和
22、移动通信频点配置。移动电话网根据其覆盖范围,采用大区、中区或小区制式,以及组网结构。56、单选下面各项中()属于城市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手段。A.提供基础设施B.提供社会福利C.改善居民生活D.发展经济本题答案:A57、多选中国古代建筑运用了木构架体系,包括()。A.叠加式B.抬梁式C.穿斗式D.井干式E.对称式本题答案:B,C,D本题解析:本题的考点是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征中,木构架体系的类型。中国古代建筑运用了木构架体系,包括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形式。58、单选下列()不是社区的构成要素。A.地域B.人口C.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D.就业岗位E.地缘感本题答案:D59、单选与一般经济学相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规划 考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