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心理学 知识点大默写答案(背诵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师资格证 心理学 知识点大默写答案(背诵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 心理学 知识点大默写答案(背诵版).docx(19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心理学概述默写答案11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心理学的内涵1心理的实质3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8认知默写答案10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感觉与知觉10记忆19表象与想象26言语与思维30意识与注意39情绪和情感、意志默写答案43第一节第二节情绪与情感43意志50个性心理默写答案54第一节需要、动机与兴趣54第二节 能力61第三节 人格67社会心理与行为默写答案76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社会态度76印象形成77群体心理80人际关系84教育心理学概述默写答案88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内涵88教育心理学的发展90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原则92学生心理默写答案94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94第二
2、节第三节第四节认知发展理论99人格发展理论104学生个体差异108学习理论默写112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学习概述11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16认知主义学习理论12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30第五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32学习心理默写答案134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学习动机134学习迁移141学习策略145知识的学习151技能的形成158问题解决与创造力162态度与品德的形成166教学心理默写答案171第一节第二节教学设计171课堂管理179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默写答案182第一节第二节心理健康182教师职业心理187心理学概述默写答案第一节心理学的内涵一、心理现象1、心理学是
3、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学既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3、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4、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人格)。二、心理过程1、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三方面: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2、认知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做出反映的活动过程,是心理水平发展提高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3、注意不属于心理过程,而是一种心理状态系统
4、。4、所谓心理状态系统是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和暂时状态,它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包括意识、注意、情绪、灵感、疲劳状态等。5、心理状态是联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过渡环节。6、情绪情感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映。7、意志过程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一定的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 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8、认知过程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情绪情感过程是人认知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和动力因素,对某一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情感过程,必然会影响人的认知过程和意志过程;而意志过程又对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产生直接影响,使之得
5、以保持和完成。三、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2、个性心理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知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着人对事物的态度体验。3、人格心理倾向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4、需要是人格的倾向性乃至整个人格积极性的源泉,只有在需要的推动下,人格才能形成和发展;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世界观居于最高层次,它制约着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整个心理面貌。5、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是
6、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组合,影响着人的言谈举止,集中体现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6、人格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7、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是人格的水平特征。8、气质有好动与喜静、暴躁与温和之别,但无好坏之分,是人格的动力特征。9、性格有自信与自卑之差,是人格特征中最核心的成分。四、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关系1、心理过程是心理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人格是心理现象的静态表现形式。2、人的心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要用整体的观点、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的心理现象。第二节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2、人类心理具有思维和意识。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
7、,只有人才有意识。3、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心理活动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4、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营养单位,由细胞体、树突与轴突构成。5、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6、神经元有三类类别功能、作用感觉神经元37(传入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专门感受体内外的刺激,并引起一定的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把冲动传至与它的神经末梢相连的肌肉或腺体,引起运动。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的联络者。7、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主体部分,包括脑和脊髓,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产生各种心理活动,支配和
8、控制人的全部行为。8、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主要包括脑干、间脑、小脑、端脑(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系统分为高级和低级两个部分。9、大脑皮层可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四个部分。皮层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即视觉中枢;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即听觉中枢;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即躯体感觉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为主,即躯体运动中枢。10、大脑两半球功能具有不对称性。脑两个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右半脑左半脑“本能脑”“潜意识脑”“创造脑”别称“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音乐脑”“艺术脑”功能空间知觉占优势言语功能占优势主要
9、负责形象思维和知觉物体的抽象逻辑思维和语言功能主要定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位在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负责内容术、舞蹈雕塑等,在空间关系、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 面孔识别、情绪识别与表达、想在计算、时间感、节奏感和控制象、音乐欣赏等方面更强。复杂运动方面功能强;左半球负责身体的右边,右半球负责身体的左边,两侧半球由胼胝联结体联合起来。11、右半脑和左半脑12、言语区主要有两个部位,布洛卡区在额叶的后下部,负责语言的表达;威尔尼克区位于颞叶的后下部,负责语言的理解。13、低级中枢是指大脑皮层以下的部分,包括脊髓、延髓、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及皮质下神经等。名称位置组成功能举例神经元
10、的胞体脊髓脊椎管内神经纤维完成简单反射膝跳反射脊髓上方,背延脑侧覆盖着小脑脑干延脑上方,延桥脑脑与中脑之间丘脑底部,小中脑脑、桥脑之间脑干上方、大丘脑脑两半球下方间脑上下行神经纤维的通道,通过椎体交叉实现对侧传导和支配,支配呼吸和心跳等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活动的中枢,因此被称为“生命中枢”上下行神经纤维的通道,是联系大脑与小脑之间神经纤维的通道上下行神经纤维的通道,是瞳孔反射和眼动中枢丘脑是中继站,除嗅觉外,所有的外界信息都必须通过这里再传导到大脑皮层。下丘脑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调节内下丘脑丘脑正下方脏器官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对情绪调节起重要作用。小脑能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
11、现随小脑脑干背面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被称为运动协调中枢。14、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小脑在高级认知功能中有重要作用,小脑功能缺陷还可能导致口吃、阅读困难等。名称作用主要存在于面部肌肉、黏膜、腺体等部位,共 12脑神经对:嗅、视、动眼、滑车、三叉、外展、面、位听、舌咽、迷走(内脏血管和腺体)、舌下。躯体神经系统主要控制颈部以下身体的感觉和运动,共 31 对:颈脊神经神经 8 对、胸神经 12 对、腰神经 5 对、骶神经 5对、尾神经 1 对。当机体处于紧张或紧急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起着主要作用。(植物神经)副交感神经保持身体在正常、放松或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15、周围神经
12、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结构,它包括两部分:16、脑功能的集中表现是反射,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17、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名称概述、功能举例无条件反射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它是人眨眼、吮吸、呕(非条件反射) 和动物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吐、蜘蛛结网等。后天经过学习才第一信号系统是由各种视狗听到铃声会分觉、触觉、味觉、嗅觉的能得到的反射,即泌唾液、望梅生所谓有意识学习具体的、现实的信号引起津等得来的知识、技的反射,是人和动物共有条件反射能、经验等,它不
13、(信号反射)仅能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而且也第二信号系统是由抽象的词或语言文字信号引起谈虎色变、画饼充饥、典故“望能满足适应多变的条件反射。梅止渴”等环境的需要。18、根据来源和形成的过程,反射分为两类:19、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20、神经活动主要是指大脑皮质活动,它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21、兴奋是细胞的活动状态,抑制是指神经细胞处于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的状态。22、扩散是兴奋或抑制从原发点向四周扩散开来,集中是兴奋或抑制从四周向原出发点集中(集合)过来。23、诱导是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以及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24、正诱导:由抑
14、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25、负诱导: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26、同时性诱导:大脑皮层某些神经元的兴奋加强了相邻脑区的抑制。27、相继性诱导:在大脑皮层的相同位置上以兴奋与抑制发生的先后来区分的。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方式来说,是客观事物引起人脑反射的活动;就其内容来说,是作用于人脑的客观现实的反映。2、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4、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印象。5、现代心理学认为,从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来看,心理是脑的机能;从心理活动的产生方式来看,心理活动是
15、反射;从心理反映的内容来看,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第三节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1、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过:“心理学有其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2、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3、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渊源:(1)哲学渊源:为心理学提供理论基础;(2)实验生理学渊源:为心理学提供方法论基础。4、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原理,首创科学的实验方法,奠定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人物冯特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地位/评价冯特也被称之为“心理学
16、之父”。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5、现在心理学界一般认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一个标志性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流派代表人物冯特研究对象意识研究方法主要观点、著作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元构造主义铁钦纳(构造)内省法素”机能主义詹姆士杜威安吉尔意识流(机能)内省法实验法意识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意识流)格式塔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意识(整体)整体观察法、实验法意识不等同于感觉元素的集合,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行为实验法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法,主张实验法无意识催眠、释人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精神分析弗洛伊
17、德和异常梦、自由心理深处的欲望或动机,特备是性行为联想欲、冲动(力比多)人本主义罗杰斯马斯洛人格人的本质是好的,是善良的,是有自由意志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认知主义奈瑟认知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人的认识过程。认知默写答案第一节感觉与知觉一、感觉的概述1、感觉是指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2、感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3、感觉得种类种类定义、特点、举例视觉由外界物体所发出的或反射出的光波作用于视分析器而引起的感觉。听觉声波作用于听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内耳耳蜗是听觉的感觉器官。外部嗅觉对物体固
18、有的气味的感觉,鼻腔黏膜的嗅细胞是接受嗅觉刺感觉激的感受器。味觉对物质的某些特征,如酸、甜、苦、咸等味道的感觉,这些是基本的味觉,其他味觉都是由这四种味觉混合而来。肤觉(皮肤觉)对于物质接触皮肤的情况及温度的感觉。运动觉关节肌肉的感觉,它是传递人们对四肢位置、运动状态及肌肉收缩程度的信号的。内部感觉平衡觉(姿势觉、静觉)对身体的感觉,这种感觉能够发出关于运动与头部位置的信号,反映运动速度的变化,如加速或减速。机体觉(内脏感觉、黑暗感觉)内脏器官的活动变化作用于内脏分析器时所产生的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4、视觉、听觉、嗅觉能够接受远距离的刺激,被称为距离感觉。
19、5、外部感觉是指感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6、眼睛的视网膜是视觉的感觉器官。视敏度(视力)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7、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中对咸味最敏感,舌的两侧对酸味最敏感,舌根对苦味最敏感。8、皮肤觉基本形态包括触压觉、温度觉和痛觉等。9、内部感觉是指感受机体内部的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二、感觉测量1、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引起感受性的适宜刺激的范围就是感觉阈限。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呈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3、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4、对最小刺激量的感受能力叫做绝对
20、感受性。5、绝对感受性的强弱是用绝对感觉阈限值来衡量的。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例关系。6、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差)。7、把对最小变化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别感受性。8、差别感受性的强弱是用差别感觉阈限值来衡量的。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例关系。三、感觉的相互作用1、当同一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感受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2、感觉适应在各种感觉中的表现不同:视觉的适应嗅觉的适应听觉的适应味觉的适应温度觉的适应触压觉的适应定义、例子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
21、,开始看不到东西,后来逐渐看到了东西, 这叫暗适应;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得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这叫明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去参加一个舞会,刚到舞会现场时会觉得音乐声很强,待会儿后会觉得音乐声没有刚开始听起来那么大了。厨师由于连续地品尝咸味,到后来做出来的菜越来越咸。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戴手表的人平时不觉得手腕上有重物。3、各种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痛觉则难以适应,因为痛觉是对伤害性刺激的信号具有生物学的意义,具有保护性的作用。4、在各种感觉适应的现象中,暗适应是感受性提高的过程。其他适应过程一般都表现为感受性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资格证 心理学 知识点大默写答案背诵版 教师 资格证 知识点 默写 答案 背诵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