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扬州韩绰判官教学案.doc
《寄扬州韩绰判官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扬州韩绰判官教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寄扬州韩绰判官教学案 篇一:寄扬州韩绰判官教学案 第六专题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寄扬州韩绰判官 课前自主学习(学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品读古诗,想象诗中的景色,感悟作者对故人、故地的思念之情。 2、了解作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知人论世 杜牧是晚唐大家,诗、赋、古文均擅长,书画也精。他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是以七绝最为人称道,诗写得感慨深切,情辞新秀,其次是七律。他的咏史怀古诗有一种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诗受杜甫、韩愈影响较深。总体上说,杜诗是以明丽的意象和俊逸的风骨,加上他特有的历史感所形成的诗的深远开阔的视野,构成了一种特殊境界。与李商隐齐名,也称“小李杜”。有诗文集樊川文集。
2、十年一觉扬州梦 淮南节度使牛僧孺镇守扬州时,辟杜牧为掌书记。杜牧在扬州颇好游宴,纵情声色。当他接到任命调离扬州时,他的幕主牛僧孺给他饯行。席间,牛僧孺取出一个大盒子,交给杜牧。杜牧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牛之手下关于杜牧行踪的报告,写着:“某年某日,杜书记在某处宴饮(或在某妓院歇宿)。”杜牧看了,很是惭愧。牛僧孺劝他不要因为生活小节而影响将来的事业。杜牧听了,很是感激。离开扬州,写下了遣怀诗以纪念扬州生活: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唐代的扬州,是闻名海内外的大都市,很多文人墨客都特别向往,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句“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
3、明月在扬州”“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对于扬州,杜牧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早年仕途失意,曾十年浪迹江南,扬州是他呆得最多的地方。他在那里游山玩水,出入寺院,自得其乐,还进出秦楼楚馆,倚红偎翠,以酒为伴,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扬州是他潦倒江湖而不堪回首的地方,但也是他享受生活、饱览江南名胜与美女的所在。 此诗是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公元835年(唐文宗大和九年)秋或836年(开成元年)秋。 “性疏野放荡”的杜牧,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出没于青楼倡家,有不少风流韵事,韩绰在这方面是他同道,所以回到长安后写诗寄赠。 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
4、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青山/隐隐/水/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远远流淌,秋天快要过去了,可江南的草木还没有凋落。明月映照着二十四桥,你又在何处听美人吹箫? 检查旧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绰绰有余( )绰起( )迢迢( )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青山隐隐 水迢迢玉人 二十四桥悉心导入 扬州自古繁华,而鼎盛在中唐,“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其盛况亦见于唐人姚合诗扬州春词三首之三:“春风荡城郭,满耳是笙歌。”“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望神仙。人生只合扬州
5、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张祜纵游淮南)当时还有人把“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当作人生的追求目标。杜牧更是在扬州写下多首诗歌来赞叹扬州的繁华: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问题导学 1读了课题,你能发现哪些信息? 2“隐隐”“迢迢”叠词用得很好,请试分析。 3. “秋尽江南草未凋”一句是否显得多余?为什么? 4. “二十四桥”“玉人”如何理解? 5.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体验探究 有人说岳飞是民族英雄,也有人说岳飞只是忠君而已,你如何看待岳飞形象?结合满江红谈谈你的看法。 交流整合 从内容和艺术两个角度总
6、结满江红。(讨论交流形成答案)1. 阅读下面几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声声慢(节选)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雨巷(节选)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1) 这三首诗词都写了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个经典意象“江南雨”。请你根据对这 三首诗词的理解,说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江南雨”有何特点。 (2) 请具体说明这三首诗词描写“江南雨
7、”各自所包含的感情的具体内容。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浦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注】?秋浦,即今安徽贵池。?本诗写于884年,诗人由员外郎外放黄州刺史后改调池州(今贵池)。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由哪些景物构成?请简要叙述。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问题导学参考答案: 1知道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给在扬州作判官的韩绰的一首诗。 从一个“寄”字,我读出了已经离开扬州的杜牧对朋友韩绰的思念之情。 2“隐隐”“迢迢”两对叠字,不但写出了隐隐约约的青翠山峦、悠长邈远的江东水
8、流等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而且隐约暗示着诗人与朋友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流露出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3“秋尽”说明已经是晚秋了。虽然已经到了晚秋,但是江南的草木还没有掉落。杜牧当时是被调到北方任职。北方的晚秋时节,秋风四起,树叶已经飘落,给人一种萧条之感。而此时的江南风光依旧。诗人之所以这样写,就是因为心理上已经有了强烈的反差。由于环境的对比,让诗人更加思念故地的朋友。所以,这一句不多余。 4二十四桥,一说扬州城里原有二十四座桥,一说即吴家砖桥,因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桥上而得名。“玉人”,既可借以形容美丽洁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风流俊美的才郎。从寄赠诗的作法及末句中的“教”字看来
9、,此处玉人当指韩绰。 5在那月朗星稀的夜晚,此时此刻,韩绰你在二十四桥中的哪一桥上教歌女伎倡们吹箫作乐、流连忘返呢?这幅用回忆想像织成的月明桥上教吹箫的生活图景,不仅透露了诗人对扬州繁华景象,令风流才子们醉心不已的生活的怀恋,而且借此寄托了对往日旧游之地的思念,重温了彼此同游的情谊;既含蓄地表现了对友人的善意调侃,又对友人现在的处境表示了无限欣慕。 体验探究参考答案: 作品大约写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前后。岳飞此时约三十岁左右。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震撼人心的爱国之词。词中表现了这位英雄勇赴国难、气吞山河的豪情壮志。上片写作者要为国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下片承接上片,表现了岳飞对“还我山河”
10、的决心和信心。读了这首词,仿佛看到了这位中兴名将,横槊立马,驰骋中原,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 文如其人,满江红(怒发冲冠)一向被人们认为是岳飞的代表作品,是一首充满爱国豪情的战歌。这首词写得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音调高亢,一气呵成,很有感染力。当然,词中流露出的忠君思想,是岳飞思想境界的局限,也是当时爱国诗人的共同局限。 交流整合答案: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激励人心的爱国词。本词的内容充满了对敌寇的痛恨,对国家的热爱。全词风格粗犷,音调激越,感情奔放,气势恢宏。它表达的是作者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是当时人民奋起杀敌的愤怒的吼声。 从艺术上看,本词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扬州 判官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