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00吨腈纶纱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3000吨腈纶纱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模板】.docx(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法人代表通讯地址偃师市长虹毛纺有限公司年产 3000 吨腈纶纱项目偃师市长虹毛纺有限公司联系人洛阳市偃师市翟镇镇王七村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471900建设地点洛阳市偃师市翟镇镇王七村20184103811703立项审批部建设性质占地面积(m2)总投资偃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建改扩建技改8054.32环保投资项目代码行业类别及代码 绿化面积(m2)023912C1721 毛条和毛纱线加工100占总投资(万元)评价经费15024(万元)预计投产16比例(%)/(万元)2019 年 11 月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1. 项目由来偃师市长虹毛纺有限公司(原偃师市长虹毛纺厂
2、)始建于 1997 年,位于偃师市翟镇镇王七村,主要从事膨体纱印染,每年产量约为 3500 吨,该项目已于 1997年 8 月 16 日由洛阳市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编制完成了偃师市长虹毛纺厂年产3500 吨膨体纱印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 1998 年 1 月 13 日由河南省环保局予以批复(批复文号:1998豫环然表第 2 号);同年 4 月,该项目已由洛阳市环境监测站对厂区进行了验收监测,并编制完成了偃师市长虹毛纺厂年产 3500 吨膨体纱印染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报告,并于 1998 年 7 月 10 日由洛阳市环保局予以验收批复(批复文号:洛环保监字 98 13号文)。2016 年,该企
3、业扩大市场范围,偃师市长虹毛纺有限公司投资 1500 万元,于原有厂区内建设年产 2000 吨腈纶坯纱项目,该项目已于 2016 年 9 月由洛阳市青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偃师市长虹毛纺厂年产 2000 吨腈纶坯纱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该项目已于 2016 年 11 月 14 日在偃师市环保局网站进行环保备案公告(环保备案公告20163 号)。近年来,为扩大腈纶坯纱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偃师市长虹毛纺有限公司拟投资 150 万元,于现有厂区北侧新增占地 8054.32m2,建设年产 3000 吨腈纶纱扩建项目,待本项目投入生产后,现有厂区的原有腈纶纱生产车间作为仓库使用。本项目
4、为扩建项目,于新增占地的厂区内,新建厂房、办公室,新增腈纶纱生产设备,并将原有腈纶纱车间内的生产设施搬至新建生产车间内,并新增腈纶纱生产设备,其腈纶纱产量由 2000 吨/年增加至 3000 吨/年。本次扩建完成后,原有腈纶纱生产车间将作为仓库使用。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生产车间、成品库、办公室、仓库已建成,本项目为未批先建项目,已由偃师市环保局于 2019 年 11 月 25 日出具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偃环罚决字209第 399 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的规定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和要求,本项目属于“第六条、纺织业”中“20.纺织品制造”类
5、,本项目原料为外购腈纶毛条,经过针梳、粗纱、细纱、自络、并纱、倍捻、摇纱,建设年产 3000 吨腈纶纱项目,项目生产过程中无洗毛、染整、脱胶工序,同时,也无生产废水产生,因此,不属于其“有洗毛、染整、脱胶工段的;产生缫丝废水、精炼废水的” 类,也不属于“编织物及其制品制造”类,因此,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受偃师市长虹毛纺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立即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工作,在对本项目的环境现状和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完成了环境影响报告表。2. 现有工程概况2.1 建设场地及内容现有厂区位于偃师市翟镇镇王
6、七村,本次扩建工程新增厂区位于原有厂区的北侧紧邻,新增占地面积为 8054.32m2 ,本次扩建完成后,厂区总占地面积12188.32m2,厂区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相关文件见附件)。厂区东厂界、北厂界外均为空地,西厂界外临 G207 国道,南厂界外临村路,厂区东南侧紧邻河南省偃师市巨星染化厂。距离本项目厂区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北侧 50m 的卧龙村。2.2 现有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2.2.1 现有工程建设内容本项目企业现有厂区占地面积 4134m2,主要建设内容为:染整生产车间、腈纶纱生产车间、仓库、办公楼及辅助用房等。现有工程主要建设内容见下表。现有平面布置情况见附图三。表 1现有工程主要建构筑
7、物一览表项目建设明细备注内容1#染整占地面积(m2)162主体及储运工程生产车间2#染整生产车间腈纶纱生产车间 锅炉房仓库2971989225总占地面积2916m3均为砖混结构,主要为生产区、成品区为钢结构,主要为原料区、生产区、成品区为砖混结构共 7 座,均为厂区仓库,用于堆放原料、成品以及杂物办公楼2402 层,砖混结构宿舍楼4242 层,砖混结构食堂55砖混结构供电系统/由翟镇镇电网供电供水系统/由翟镇镇自来水厂提供公用工程废气/环保工程废水/厂区燃气锅炉产生的废气,经低氮燃烧机处理后,随 15m 高排气筒排放现有厂区内西侧设有一座化粪池(容积50m3),同时,厂内设有一套污水处理站(处
8、 理能力 200t/d),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降解处理后,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的废水随污水管道排入王七渠,随王七渠流入伊河危废暂存间占地面积 35m2收集厂区生产设备定期更换下来的废机油2.2.2 现有工程主要原辅材料现有工程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如下。表 2现有工程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序号名称数量1腈纶坯纱3500t/a2腈纶毛条2060t/a3染料8t/a4匀染剂7t/a5机油0.2t/a备注从上海石化金山毛条厂及吉林石化毛条厂购进,用于现有工程染整车间染整生产从上海石化金山毛条厂及吉林石化毛条厂购进,用于现有工程腈纶纱生产车间生产为现有工程染整工序染整生产机器润滑使用6
9、天然气7 新鲜水8 电40 万 m3/a1480m3/a30 万kwh/a主要为管道天然气 由翟镇镇自来水厂提供由偃师市电网提供2.2.3 现有工程主要生产设备表 3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生产车间染整生染色机310 型16 台产车间脱水机/4 台B4422 台针梳机B4322 台B4232 台腈纶粗纱机细纱机B512B5122 台12 台纱倍捻机RF321E5 台生络筒机GA0142 台产并纱机HJ2181 台车摇绞机B702-1A8 台间加湿器/1 台空调机/6 台排风扇/9 个变压器160KVA、200KVA2 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锅炉房燃气锅炉2.2.4 现有工程建设规模4t/h 6t
10、/h1 台1 台(备用)与本次扩建工程有关的现有工程生产规模详见下表。表 4本项目主要产品方案一览表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年产量印染的膨体纱/3500 吨/年腈纶坯纱/2000 吨/年2.3 劳动定员及劳动制度本项目扩建前,厂区实际劳动人员 100 人(染整生产工序 30 人,腈纶纱生产工序 70 人),其中约 35 人在厂内食宿,年工作时间为 300 天,单班工作制,每班工作时间为 8h,其工作时间段为 7:3011:30,14:3018:30。2.4 公用工程2.4.1 给排水本项目用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供水由翟镇镇自来水厂提供;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厂区化粪池(2 座,容积分别为 10m3,50m
11、3)降解处理后,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随污水管道排入王七渠,随王七渠流入伊河。2.4.2 供电现有工程用电由当地电网提供,能够满足要求。3. 本次扩建项目概况3.1 建设场地本次扩建项目于现有厂区北侧新增占地 8054.32m2,新建生产车间、原料库、成品库、办公室,将原有腈纶纱车间内的设备搬至新建车间内,并新增腈纶纱生产设备,其腈纶纱产量由 2000 吨/年增加至 3000 吨/年。本次扩建完成后,原有腈纶纱生产车间作为仓库使用。3.2 建设内容及规模3.2.1 建、构筑物与本次扩建项目新增的主要建构筑物情况见下表。表 5本次扩建工程建、构筑物一览表工扩建前建设内容程占地项目扩建后建
12、设内容占地面积备注类面积别m21#染整生备注项目m2砖混结构,主要1#染整生主产车间体工2#染整生程产车间162为生产区、成品区砖混结构,主要297为生产区、成品区产车间2#染整生产车间162297现有工程染整工序不变现有工程腈纶纱生产车间腈纶纱生产车间成品库为厂区仓库为钢结构,主要1989为原料区、生产区、成品区1989/5775/13161 座,钢结构,长 宽高=1055510,主要为生产区1 座,钢结构,主要为腈纶纱成品库1 座,钢结构,主要本次扩建后,原有腈纶纱生产车间将作为仓库使用本次新建本次新建原料库/966本次新增为腈纶纱原料库1 座,钢结办公室仓库/公供水系统/用工程供电系统/
13、由翟镇镇自来水厂提供由府翟镇镇电网供电168构/由翟镇镇自来水厂依托原有提供/由府翟镇镇电网供依托原有电390构1 座,钢结本次新增本次新增3.2.2 生产设备本项目扩建前后,主要生产设备情况见下表。表 6本项目扩建前后项目生产设备一览表扩建前设备规格型号数量设备名称扩建后备注规格型号数量名称染染色310 型16 台染色机310 型16 台整机现有染整车脱工序不变间水/4 台脱水机/4 台机混条机B4122 台混条机B4124 台增加 2 台B4326 台B43210 台增加 4 台针梳机针梳机B4233 台B4235 台增加 2 台粗纱机JHFB 14782 台粗纱机JHFB 14783 台
14、增加 1 台细纱机EJ51912 台细纱机EJ51921 台增加 9 台倍捻机RF321E6 台倍捻机RF321E11 台增加 5 台络筒机GA0142 台络筒机自动络筒机GA014SPERO 型1 台5 台减少 1 台增加 5 台并纱机HJ2181 台并纱机HJ2182 台增加 1 台摇纱机B702 型7 台摇纱机B702 型12 台增加 5 台加湿器/1 台/本次取消空调机/6 台空调机/10 台增加 4 台排风扇/9 个排风扇/15 个增加 6 台160KVA2 台160KVA2 台依托原有变压器变压器200KVA1 台200KVA2 台增加 1 台3.2.3 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量与本次
15、扩建项目有关的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见下表。序号材料名称扩建前年耗量扩建后年耗量消耗变化量1腈纶毛条2060t/a3003t/a+943t/a2机油0.2t/a0.5t/a+0.3t/a3新鲜水1640m3/a1640m3/a04用电30 万度35 万度5 万度3.2.4产品方案表 7原辅材料耗量一览表备注从上海石化金山毛条厂及吉林石化毛条厂购进机器润滑使用由翟镇镇自来水厂提供由偃师市电网提供本次扩建工程建成后,年产腈纶纱 3000 吨,其产品方案见下表。表 8本项目主要产品方案一览表产品名称腈纶坯纱规格型号/年产量3000 吨/年3.3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本项目于现有厂区北侧新增占地 8054
16、.32m2,建设年产 3000 吨腈纶纱扩建项目。本扩建工程前,车间内生产设备布局较分散,约 8 人负责 3 台生产设备的运行,本次扩建工程后,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设备进行生产,并且车间内设备布局紧凑,约 2 人可负责 3 台生产设备的运行,因此,本次扩建工程不需新增职工,厂区实际职工总人数仍为 100 人。年工作时间仍为 300 天,单班工作制,每班工作时间 8h,其工作时间段为 7:3011:30,14:3018:30。4. 依托工程4.1 给排水系统(1) 给水本项目扩建工程生产工艺不用水,用水主要为腈纶纱车间职工生活用水。本项目扩建后,厂区职工人数不变,年工作时间不变,项目用水可依
17、托现有供水设施。(2) 排水本项目扩建后,厂区内不新增污水,项目生活污水依托厂区内西侧现有化粪池(容积 50m3)降解处理后,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的废水随污水管道排入王七渠,随王七渠流入伊河。4.2 供电系统本次扩建项目依托现有工程供电设施。5. 项目投资本次扩建项目总投资 150 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和主要环境问题偃师市长虹毛纺有限公司(原偃师市长虹毛纺厂)始建于 1997 年,位于偃师市翟镇镇王七村,主要从事膨体纱印染,每年产量约为 3500 吨,该项目已于 1997年 8 月 16 日由洛阳市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编制完成了偃师市长虹毛纺厂年产3
18、500 吨膨体纱印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 1998 年 1 月 13 日由河南省环保局予以批复(批复文号:1998豫环然表第 2 号);同年 4 月,该项目已由洛阳市环境监测站对厂区进行了验收监测,并编制完成了偃师市长虹毛纺厂年产 3500 吨膨体纱印染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报告,并于 1998 年 7 月 10 日由洛阳市环保局予以验收批复(批复文号:洛环保监字 98-13 号文)。2016 年,该企业扩大市场范围,投资 1500 万元于原有厂区内建设年产 2000 吨腈纶坯纱项目,该项目已于 2016 年 9 月由洛阳市青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偃师市长虹毛纺厂年产 2000 吨腈纶
19、坯纱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于2016 年 11 月 14 日在偃师市环保局网站进行环保备案公告(环保备案公告20163 号)。现有工程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为偃师市长虹毛纺厂年产 3500 吨膨体纱印染项目以及年产 2000 吨腈纶坯纱项目营运过程中所带来的大气、噪声、废水、固废等方面的污染。1. 现有生产工艺及污染物产生情况1.1 生产工艺(1) 膨体纱印染工艺图 1现有工程膨体纱印染工艺流程图膨体纱印染工艺简述:外购的坯纱经拆袋上架,送入蒸汽室膨体,探后再装纱送入染缸中染色固色,根据染色的轻重在一定的温度下保留一定的时间,然后向染缸中通入冷却水,等温度将 40左右时出纱,放入离心机脱水
20、 2min,检验包装入库。(2) 腈纶坯纱生产工艺图 2腈纶坯纱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图现有工程腈纶坯纱生产工艺简述:外购腈纶毛条首先经过针梳机梳理成纤维条,其主要作用为改善纤维的松解平直状态和纤维条结构的均匀程度,使纤维条变得条干均匀、重量均匀及混合均匀等;然后梳理后的纤维条经过粗纱机牵伸、加拈成粗纱卷;粗纱卷经过细纱机牵伸、加拈、卷绕成细纱;细纱进入络筒机(并纱机) 合股制成筒子;合股后筒子纱线最后经过摇绞机绕成一定重量或长度的纱绞,以便成包运输或后续加工。1.2 污染物产生情况(1) 废气A. 天然气燃烧废气现有厂区内设有 2 台燃气锅炉,1 台 4t/h,1 台 6t/h(备用),主要为染
21、整车间内的生产提供热蒸汽。现有工程的废气主要为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废气,为 SO2、NOx、烟尘,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燃气锅炉年运行时间为 300 天,每天运行 4h, 现有工程天然气年用量为 40 万 m3,根据第一次全国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手册, 污染物排放量按排放系数核算, 即燃烧 104m3 天然气排放: 废气136259.17Nm3,烟尘 2.4kg,NOx 18.71kg,SO25.7142kg ,则现有工程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分别为:烟尘 0.096t/a,NOx 0.7484t/a,SO20.2286t/a 。目前,现有工程燃气锅炉均设有低氮燃烧器,锅炉燃烧废气经低氮燃烧器处理后
22、(NOx 处理效率为 50),随 13m 排气筒排放。本厂区初建时,采用 2 台 4t/h 燃煤蒸汽锅炉(1 备 1 用,目前已全部拆除)为染整车间内的生产提供热蒸汽,根据偃师市长虹毛纺厂年 3500 吨膨体纱印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燃煤锅炉燃烧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SO20.7686t/a ,烟尘0.4122t/a,NOx 1.7046t/a。则现有工程天然气锅炉与偃师市长虹毛纺厂年 3500 吨膨体纱印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燃煤锅炉燃烧污染物排放量情况见下表。表 9本厂区天然气锅炉与燃煤锅炉燃烧废气排放情况一览表烟尘天然气锅炉燃烧废气排放情况0.096t/a燃煤锅炉燃烧废气排放情况0.41
23、22t/aSO20.2286t/a0.7686t/aNOx0.7484t/a1.7046t/a污染物现有工程环评批复中由上表可知,现有工程天然气锅炉燃烧排放的污染物量均小于环评批复中燃煤锅炉燃烧时各污染物排放量。B. 腈纶纱生产工序产生的粉尘现有工程腈纶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为飞毛纱,主要产生于针梳、粗纱、细纱、络纱、并纱工艺环节,产生的飞毛纱以粉尘计,经类比同类型相同生产规模的腈纶纱生产企业环评,粉尘产生量约为原料用量的 0.1,即 2.06t/a,经现有工程车间地面洒水(降尘效率 60),粉尘排放量为 0.824t/a,以无组织形式散失,不满足洛阳市 2019 年工业污染治理专项方案(洛
24、环攻坚办201949 号)相关政策要求。(2) 废水现有工程废水主要为染整工序产生的生产废水,以及厂区内职工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厂区化粪池(容积 50m3)降解处理后,同生产废水一并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能力为 10t/h,即 200t/d),根据偃师市长虹毛纺厂年产 2000吨腈纶坯纱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中监测内容,现有工程厂废水(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量合计 4.36m3/d(即 1308m3/a),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废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为 COD 62.22mg/L、氨氮 6.93mg/L,其排放量为 COD 0.0814t/a,氨氮 0.0091t/a,其排放浓度均满足
25、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8- 2012)表 2 直接排放标准要求。现有工程污水处理站的主要工艺如下:图 3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简述:废水经格栅截留水中的纱线、线头,废水中的发色基团与加入的次氯酸钠充分反应脱色,进入沉淀池,再经活性炭、石英砂、活性炭三级过滤,然后进入水解调节过滤池进行处理后排放。目前,厂区污水处理站已设有在线监测系统。(3) 噪声根据偃师市长虹毛纺厂年产 2000 吨腈纶坯纱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中的监测数据,现有工程营运期的噪声主要为针梳机、粗纱机、细纱机、并纱机、摇绞机、以及锅炉风机运行噪声。根据对现有工程厂区四周厂界进行了监测,监测时
26、,项目各设备正常运行,经监测,西厂界昼间噪声值为 56.0dB(A),夜间噪声值为 43.2dB(A);东、南、北厂界昼间噪声值范围为 53.456.8dB(A),夜间噪声值范围为 38.239.6dB(A),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2 类、 4 类标准要求。(4) 固体废物现有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厂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站清掏的污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纱团、废包装桶,以及生产设备定期更换下来的废机油。现有工程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15t/a,于厂区垃圾桶收集后,定期清运至偃师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污水处理站清掏的污泥量约 20t/a,经脱水后,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处
27、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纱团于车间内一般固废暂存间暂存后,外售给废品公司;废包装桶则厂区内收集后由供货厂家回收;生产设备定期更换下来的废机油于厂区危废暂存间内暂存,定期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2. 污染物排放情况统计现有工程污染物产排情况见下表。表 10现有工程污染物产排情况统计表排放源污染物名称排放量(t/a)烟尘0.0156天然气锅炉SO20.0168NOx0.1128腈纶纱生产过程颗粒物0.824厂区废水COD0.08141308t/a氨氮0.0091类型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一般固废(产生量)危险废物(产生量)职工生活污水处理站清掏污泥生产过程机器更换下的废机油生活垃圾清掏污泥废纱团 废包装
28、桶废机油1520604 万个0.23. 现有工程存在环保问题及整改措施根据现场调查,本厂区现有工程现存环境问题主要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飞毛纱仅采取车间地面洒水,以无组织形式排放,不能满足洛阳市 2019 年工业污染治理专项方案(洛环攻坚办201949 号)相关政策要求;本次评价要求,将扩建工程生产车间内自络筒置于密闭操作间内,生产车间内设置干雾抑尘设施,同时, 将车间内自络筒置于密闭操作间内,操作意见内设抽风系统,使操作意见呈微负压状态,络纱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经车间抽风系统收集后,引至袋式除尘器内,经除尘器处理后,经车间排气筒排出,排气筒置于厂房顶部,高度不低于 15m。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
29、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1. 地理位置偃师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的洛阳盆地东隅,南屏嵩岳,北临黄河,地理坐标介于东经 1122615 1130000 和北纬 342730 345000 之间。 总面积668.58km2。偃师市东邻巩义市,距巩义市 30 km;西接洛阳市郊区和孟津县,距洛阳市 30km;南依嵩山接登封市、伊川县;北与孟州市隔黄河相望。本项目位于偃师市翟镇镇王七村,目前,该企业厂区总占地面积 12188.32m2, 其中现有工程占地面积 4134m2,本次扩建工程占地面积 8054.32m2,企业总厂区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相关文件见附件)。厂区东厂界、北厂界外均为空地,西厂界外临
30、 G207 国道,南厂界外临村路。距离本项目厂区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北侧 50m 的卧龙村。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一,周围环境见附图二。2. 地形地貌偃师市地势特点是由西向东倾斜,南北高、中间低,地貌外观略呈槽形,南部为嵩山支脉万安山,万安山北侧为丘陵坡地,北部为邙岭,中部是广阔的冲积平原。伊洛河横贯东西,将平原分割为三块,构成偃师市“北岭南山、两河三川”的地貌大势。南部山区,位于市境最南部,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17%,属嵩山山脉的西延部分万安山,由一系列的低山丘陵组成,东西走向,海拔 300-900m,最高峰1303m。中南部丘陵坡地地区,位于市境中南部,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34%,由万安山北侧的
31、丘陵和山前洪基坡地构成,海拔 130-400m,其中冲积坡地地势平缓, 略有起伏,由南向北单一方向倾斜,海拔不超过 250m。中部平原区,位于市境中部,约占全市面积的 31%,为伊洛河冲积平原,呈西南东北向带状分布,长约 40km,宽约 5-10km,地势平坦开阔,坡度为 1-2,海拔 115-135m。北部丘陵地区,位于市境最北部,占全市面积的 18%,属邙山丘陵,东西走向,南侧较陡,北坡较缓,是黄河和伊洛河的分水岭,地表为黄土覆盖,厚度由数米到数十米不等,南部岭脊突出,海拔 140-300m,最高处 403m。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厂区所在地势较为平坦。3. 气候气象偃师市地处温暖地区,属温暖
32、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无霜期年平均为 211 天,多年平均降水量 526.5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69%。全年实际日照时数为 2248.3 小时,全年日照平均率为 51%。项目所在区域主导风向不明显,全年最多风向为 ENE 风,出现频率为 7.27%,次多风向为 NE 风,出现频率为 6.45%,全年静风平率高,达 60.6%,年平均风速 2.68m/s。4. 矿产资源偃师市南部万安山富含多种矿藏,已探明的有煤炭(地质储量约 7 亿吨,可采储量达 4 亿吨)、铝矾土(探明储量 5200 多万吨)、石英石(储量 2 亿m3)、石灰石(储量 10 亿 m3)、白云
33、岩(储量 23 亿 m3)、花岗岩(储量 7 亿 m3)、钾长石、钠长石等 23 个品种,其中“云里梅”、“菊花青”被誉为世界“独特品种”。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不存在矿场资源。5. 水文偃师市属黄河流域,境内有三条主要河流,黄河、洛河及伊河。洛河:洛河发源于陕西省华山南麓蓝田县灞源乡木岔沟竽园泉和洛南县西北部的洛源黑章村的龙潭泉,是潼关以下黄河上的最大支流。两源在洛南县洛源乡汇合后向东,在卢氏县河口街进入河南境,到卢氏、洛宁交界的故县水库入洛阳境,然后向东北流经洛宁、宜阳、洛阳市郊区至偃师市山化乡出境,在巩义神堤汇入黄河。干流全长 446.9km,流域面积 18881km2(含部分伊河)。据洛
34、河宜阳水文观测,洛河最大流量 5000m3/s(1958 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19.7 亿 m3,非汛期 9.1 亿 m3。项目厂址位于洛河南 4.07km 处。伊河:原称伊水,为洛阳市境内第二大河,也是洛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洛阳境内熊耳山南麓栾川县陶湾乡三合村闷顿岭。自西向东流、经栾川、庙子后向北流经谭头,然后向东北流至嵩县入陆浑水库,过伊川盆地到龙门入洛阳市,再向东至偃师市杨村汇入洛河,干流全长 265km,流域面积 6041km2。伊河龙门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为 737.82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11.93 亿 m3,非汛期 5.09 亿 m3。历史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 6850m
35、3/s(1958)。伊河上游在嵩县境内建有陆浑大型水库。项目厂址位于伊河北 1.44km 处。伊洛河:伊洛河属黄河一级支流,因洛河和伊河在偃师市杨村附近汇聚而成并得名,在巩义市洛口以北入黄河。伊洛河水流量大,每秒达 168m3;最高水位达 106.25m,平均流速为 0.67m/s。项目厂址位于伊洛河西南 9.97km 处。6. 植被与生物多样性偃师市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林木达 1200 多种,各种动物 220 余种,农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等。本项目厂区周围主要以人工植被为主,目前未发现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动植物。社会环境简况1. 饮用水
36、源保护区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的通知(豫政办201623 号)文,距离本项目最近的饮用水源保护区为偃师市翟镇镇供水厂地下水井群(共 2 眼井),其范围如下:偃师市翟镇镇供水厂地下水井群(共 2 眼井):一级保护区范围:取水井外围 100m 的区域。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位于偃师市翟镇镇王七村,距离偃师市翟镇镇供水厂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外 1.6km,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饮用水源保护要求。本项目与饮用水源位置关系见附图五。2. 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区汉魏洛阳故城保护范围:东至偃师市首阳山镇白村至后张村间外郭城城墙
37、外50m南北一线,西至洛龙区白马寺镇齐郭村与分金沟村间的长分沟西沿南北一线, 北至孟津县平乐镇上屯村外郭城残垣北50m东西一线,南至偃师市佃庄镇王圪垱村南东西一线界桩以内的区域。汉魏故城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延200m的带状区域。本项目选址位于汉魏洛阳故城建设控制地带内,根据洛阳市汉魏故城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在汉魏故城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工程建设时,应当确保汉魏故城的安全,不得破坏汉魏故城的环境风貌,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风格、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应当与汉魏故城保护规划的要求相一致。邙山陵墓群位于洛阳市北部、东部和东北部,地跨洛阳市区、孟津县和偃师 市,陵墓群所在区域东西长50km,南北宽20k
38、m,墓葬年代从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一直到五代的后唐,大致呈东西长条形分布,可分成4段:西段(北魏陵区)、中段(东周、东汉、后唐陵区)、东段(西晋、曹魏陵区)、夹河段(东汉、西晋墓群)。夹河段位于伊洛河交汇处,东汉陪葬墓区,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为北界洛河北堤,西界洛阳市李楼乡潘寨村李楼乡村焦寨村,东界偃师市首阳山镇古城村翟镇乡王七公庄,南界伊河北堤。本项目位于邙山陵墓群夹河段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根据洛阳市邙山陵墓群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在邙山陵墓群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符合邙山陵墓群保护规划,确保邙山陵墓群的安全,并不得破坏邙山陵墓群的历史风貌。本项目为扩建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39、由于项目所建车间、仓库、办公楼均为钢结构,采用柱下单独基础形式建设,因此,工程建设施工对邙山陵墓群以及汉魏故城本体和历史风貌不会造成破坏。本项目与文物保护范围位置关系见附图五。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1 项目所在区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次评价选择偃师市 2018 年连续一年的常规监测数据,监测因子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硫(SO2)。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见下表。表 11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现状浓度标准值污染物评价指标/(g/m3)/(g/m
40、3)占标率/(%)达标情况SO2年平均质量浓度18600.30达标NO2年平均质量浓度22400.55达标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53351.51不达标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97701.38不达标第 95 百分位数浓CO度O38h 平均质量浓度1.5mg/m31064mg/m31600.375达标0.66达标根据上表可知,区域范围内的 PM2.5 和 PM10 年均浓度超标。1.2 区域污染物达标消减计划由上述分析判定项目所在评价区域为不达标区,目前偃师市正在实施偃师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偃师市 2019 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专项方案等文件中提到的一系列措施,将
41、不断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预计2019 年底,偃师市可以达到偃师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中:“2019 年度目标,偃师市全市 PM10(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 85 微克/立方米以下,PM2.5(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 50 微克/立方米以下,年度优良天数达标率达到 71.2%以上。”的目标要求。2.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为了解建设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于 2019 年 9 月 4 日5 日对项目所在区域周围声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本项目共设置 5 个,分别布设在本项目所在厂区周围及敏感点,监测时,本项目尚未施工,监测点位置见附图二,监测结果见下表。表 12厂界噪声监测结果一栏表单位:dB(A)1#东厂界2#南厂界3#北厂界4#西厂区6#卧龙村昼间51.051.850.653.350.7夜间41.342.041.846.842.0昼间52.352.151.553.951.1夜间42.141.840.845.541.6监测点位2019.9.42019.9.5评价标准60/5060/50由上表可知,本项目东、西、南、北厂界及敏感点卧龙村昼夜间噪声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要求。3.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项目区域的土壤质量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