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六三制新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共23课时.docx
《2021六三制新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共23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六三制新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共23课时.docx(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 六三制新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课题:认识光教案教学时间:课时:教材分析:认识光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引领,认识光源,接下来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认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最后通过交流探讨,感受光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首先从观察生活现象入手认识光源,再研究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在空气中传播的,最后回归生活,研究光在生活中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科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理念。学习目标:1、 认识光源,知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 能对光的传播方式做假设性解释,并能制定比较完整的探
2、究计划。3、 了解光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直纸筒、弯曲的纸筒、蜡烛、手电筒、记录单、激光笔、纸屏、带孔的纸板、课件、记录表。教学内容学生预设二次修改一、引入课题1.PPT 3 出示美丽的城市夜景图片导入新课。引学生谈感受。导学生感受光对生活的重要意义。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光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光。板书课题:1.认识光。二、活动过程活动一:PPT 4 出示生活中有哪些能发光的物体?1.教师提出问题: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想一学生交流。想,生活中哪些物体会发光呢?2.PPT 5 出示日光、萤火虫光及灯光图片。认识教学过程:这些物体可以自己发光
3、。3.PPT 9 出示月光图片。学生交流月亮能否自己发光。4.师生总结光源的概念。PPT 10 出示 我们看到的光,有的是物体自身发出的,如太阳光、灯光,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有的不是物体自身发出的,如月光。活动二:PPT 13 出示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学生交流讨论,做1.PPT 14 出示阳光穿过丛林的光束及夜晚直升机射出的光束图片,引导学生猜想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2.师生总结: 这些现象说明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3.PPT 15 出示光在空气中传播的实验活动场景图片:用激光灯沿着桌面照射、用直纸筒和弯曲的纸筒分别观察蜡烛发出的光及用手电筒、纸屏、三个带孔的纸板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4、方式,以及实验提示:不要用激光笔照射别人的眼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4. 开展实验。5. 学生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PPT 17 出示光照射在桌面上、纸筒中及通过纸板的小孔时的传播路线示意图。6. 师生总结。PPT 18 出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活动三:PPT 20 出示利用光可以做什么? 1.PPT 21 出示灯光照明、激光切割金属、浴霸及太阳能发电图片。2. 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出光在生活中的更多作用。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PPT 23 出示利用光可以照明、取暖、发电等,光出假设。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具有能量。三、拓展活动了解古人对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 并试
5、着做一做小孔成像实验。1.了解古人对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 PPT 24 出示墨子图片及小孔成像实验。2.我们也来做一做小孔成像实验把!PPT 25 出示用蜡烛、有孔的纸板和纸屏做小孔成像实验。板书设计:课堂检测:教后反思:课题:光的反射教案教学时间: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是光是怎样传播的延续,研究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传播的特点,通过观察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的现象,及探究我们怎样看到物体,认识光的反射规律,然后通过交流探讨,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思维导航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由浅入
6、深地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学习目标:1、 知道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知道我们看到物体的条件是:物体能发光、有光且物体反射光。2、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能够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认识我们看到物体的条件。3、了解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 镜子等。教学内容学生预设二次修改一、引入课题1.PPT 3 出示辛弃疾的生查子独游雨岩,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这首古诗中的美景,并思考在哪里还见过类似的美景?其中包含什么科学原理?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板书课题:2.光的反射。 二、活动过程活动一:PPT 4 出示
7、光照在镜子上,传播方向有什么变化?1.PPT 5 出示利用一个平面镜进行光的反射实验活动场景图片:在教室里学生手持一个平面镜,将阳光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教室的天花板上。学生活动,教师巡2.开展实验。视指导。教学过程:3.学生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PPT 6 出示一个平面镜将阳光反射到教室天花板上的光的的传播路线图。4.PPT 7 出示利用两个平面镜进行光的反射实验活动场景图片:在教室里两个学生分别拿着一个平面镜,将阳光通过第一个平面镜反射到第二个平面镜上,又通过第二个平面镜反射到教室的墙壁上。 学生活动,教师巡5. 开展实验。6. 学生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PPT 8 出示通过两个平面镜将阳光反射到教
8、室的墙壁上的光的的传播路线图。7. 师生总结光的反射规律。PPT 9 出示发生光的反射现象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视指导。活动二:PPT 10 出示在什么条件下能看到物体? 1.PPT 11 出示在黑暗与明亮环境中观察物体实验及思维导航,引导学生探究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条件。2. 开展实验。3. 学生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PPT 12 出示我们看到物体时的光的的传播路线图。4. 师生小结。PPT 13 出示我们看到物体的条件是:物体能发光、有光且物体反射光。5.PPT 14 出示尝试用两面平面镜观察自己脑后的头发实验。6. 开展实验。7. 学生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PPT 15 出示 用两面平面镜
9、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时的光的的传播路线图。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8. 师生小结。PPT 16 出示这是平面镜多次反射光的结果:后脑勺反射的光传到手拿的平面镜上,再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桌面上的平面镜上,光线再次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我们的眼睛。9. 师生总结。PPT 17 出示我们的结论: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眼睛,就能使我们看到物体。三、拓展活动找一找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1.学生交流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PPT 20 出示 舞蹈房平面镜、弯道反光镜图片。2.学生交流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PPT 21 出示 汽车后视镜、太阳灶、潜望镜图片。3.师生总结。板书设计:课
10、堂检测:课题:潜望镜的秘密教案教学时间: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军事上常用的潜望镜为研究对象,让学生认识潜望镜在军事及生活中的应用, 再通过探究及制作活动认识潜望镜的内部构造及工作原理。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 性,激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本节课的各部分活动是逐层递进的。认识潜望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探究潜望镜秘密的兴趣;探究潜望镜秘密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改进自己的潜望镜,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潜望镜的认识。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学习目标:1、 认识平面镜反光性质的应用。会设计与制作简易潜望镜。2、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比较完整的潜望镜制作计划。用语言、
11、文字、绘图等方式表述所设计的潜望镜,并对其进行评价与改进。3、充分利用生活的中的废旧材料进行制作活动,树立环保的意识。教学内容学生预设二次修改一、引入课题1.PPT 3 出示 “隔桌找物”游戏。学生交流。2.PPT 4 出示潜望镜图片,并出示自制潜望镜,引导学生思考潜望镜是怎样工作的?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板书课题:3.潜望镜的秘密。二、活动过程活动一:PPT 5 出示哪些地方用到潜望镜?1.PPT 6 出示地下掩蔽工事中的潜望镜、潜水艇学生交流生活中中的潜望镜图片。潜望镜的应用。2.PPT 7 出示资料卡。师生总结:潜望镜是在潜水艇或地下掩蔽工事里观察水面或地面以上情况所用的光学仪器。3.教
12、师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潜望镜的更多应用。教学准备: 牙膏盒、小镜片、剪刀、双面胶、刻度尺、量角器、自制潜望镜、记录表。教学过程:4.师生总结:可以利用地下管道潜望镜检测下水道。 学生交流。PPT 8 出示地下管道潜望镜图片,也可以利用伸缩潜望镜从楼下观察高楼内的情况。PPT 9 出示 伸缩潜望镜图片,潜望镜式相机。PPT 10 出示相机里的潜望镜图片、潜望镜式猫眼。PPT 11 出示潜望镜式猫眼图片,也利用了潜望镜。活动二:PPT 12 出示探究潜望镜的秘密。1.提出问题:利用潜望镜为什么能从低处看到高处的物体?2.PPT 13 出示认识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实验。让学生通过“解暗箱”的方法,观察潜望
13、镜的内部构造, 并用已有的知识解释潜望镜的工作原理。3. 开展实验。4. 学生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PPT 14 出示平面镜使潜望镜内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光的的传播路线图,引导学生认识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平面镜反光的性质。5. 师生总结。PPT 15 出示潜望镜里有两个能使光的传播路线发生改变的平面镜。6. 利用制作潜望镜的方法进一步探究潜望镜的秘密。PPT 16 出示制作潜望镜活动情景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制作潜望镜改进自己的作品用自制潜望镜观察。7. 师生总结。PPT 18 出示潜望镜内两个平面镜应镜面相对,倾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开展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并改进自己的作品。斜摆放。两片
14、镜片要互相平行,与底面成45 度角。三、拓展活动继续改进自己的潜望镜。板书设计:课题:彩虹的秘密教案教学时间: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让学生在认识了光的传播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验等方法来认识彩虹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自然现象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积极开展探究活动,进而获得科学结论。本节课的各部分活动是逐层递进的。认识彩虹是怎样形成的为制造“彩虹”的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准备,制作“彩虹”活动是对彩虹成因即光的色散原理的实践应用,拓展活动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彩虹的秘密,使学生加深对光的色散原理的理解与认识。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的思考与探究逐步深入。学习目标:1、 描
15、述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知道太阳光包含有不同颜色的光。知道彩虹的形成原因。2、能基于所学知识,从太阳光的组成、彩虹的成因等方面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并作出假设。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3、了解光的色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平面镜、喷水壶、泡泡液、透明的塑料尺、装满水的塑料瓶、光盘、记录单、三棱镜、水槽、纸屏、平行光源等、课件、评价表。教学内容学生预设二次修改一、引入课题1.PPT 3 出示美丽的彩虹图片导入新课。学生交流:彩虹有2.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彩虹的哪些秘密?关于彩七种颜色,彩虹在虹,你还想了解些什么?雨后产生3.师生总结。板书课题:4
16、.彩虹的秘密。二、活动过程活动一:PPT 4 出示彩虹是怎样形成的?1.猜想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学生交流PPT 5 出示雨后彩虹图片及喷泉上形成彩虹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想彩虹的成因。教学过程:2. 师生总结:与阳光有关、与水汽有关、雨过天晴、有雾气等等。3. 通过模拟实验验证猜想。PPT 6 出示彩虹模拟实验活动场景图片:学生利用阳光、三棱镜和纸屏做彩虹模拟实验,及利用阳光、水槽、平面镜和纸屏做彩虹模拟实验。4. PPT 7 出示实验提示:阳光不足时,可以用平行光源代替阳光进行上述两种实验。也可以利用光的色散与合成演示器进行彩虹模拟实验。5. 开展实验。6. 学生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PPT 8 出
17、示三棱镜把阳光分散为七种色光图片,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认识三棱镜可以把阳光分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7.PPT 10 出示水槽中的平面镜与水形成“三棱镜”示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实验中的水起到了三棱 镜的作用,把阳光分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8. 师生总结。PPT 11 出示水与三棱镜都可以把阳光分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并且七种色光的排列顺序是不变的。9. 获得科学结论。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彩虹是怎样形成的。10.PPT 12 出示教科书介绍的太阳光组成、光的色散现象的资料。11.师生总结归纳彩虹的成因,认识彩虹是一种
18、光的色散现象。活动二:PPT 13 出示制造“彩虹”。1.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制造“彩虹”的方法。2.PPT 14 出示制造“彩虹”活动场景图片:学生在阳光下用喷壶喷水制造“彩虹”。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更多的制造“彩虹”的方法。PPT 15 出示阳光下吹泡泡制造“彩虹”图片,及更多的制造彩虹的方法:阳光透过塑料尺、阳光透学生活动,教师巡过装满水的塑料瓶、阳光照在光盘上视指导。4.汇报制造“彩虹”的感想,交流发现。三、拓展活动思考为什么彩虹一般在天空中出现的时间不太长。1.PPT 16 出示思考为什么彩虹一般在天空中出学生交流。现的时间不太长。3.师生总结:在阳光下,小水滴受热蒸发,彩虹就消失了。
19、板书设计:课堂检测:教后反思:课题:雾和云教案教学时间:课时:教材分析:雾和云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必修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水循环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引领,认识雾和云,接下来请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探究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最后通过交流探讨,感受雾和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首先从生活现象入手认识雾和云,再研究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最后回归生活,研究雾和云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充分体现了科学来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理念。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认识雾和云的天气现象,指导雾和云是如何形成的,了解雾和云是自然届的水存在的一种状态。2、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雾的
20、成因,会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理出自然界雾和云的形成。3、能通过雾霾天气现象,区别雾和霾,知道自然现象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树立环保意识。教学内容学生预设二次修改一、引入课题1.出示云和雾的图片,提问云和雾来自哪儿呢?学生谈自己的想2.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出示蒸汽熨斗。法。师:你们见过这个东西吗?生:是电熨斗。师:通电后按下开关,大家看看有什么现象?生:冒出“白汽”。师:生活中在哪见过类似的白汽现象?生:烧水。师:这种现象与什么有关?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生:做饭。下!生:冬天在户外呼二、学习新课气。1.指导学生了解“白汽”形成的原因。.师:为了弄清“白汽”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先来
21、做一个实验。( 拿出装有温水的大口瓶。)教学准备: 蒸汽熨斗等教学过程:师:大口瓶内除了水之外,还有别的物体吗?师:一会儿,我们用镊子夹取一块冰慢慢地接近瓶口,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把冰块移开,情况会怎样? 反复做几次,结果又怎样?下面我们分小组实验,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师:实验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师:“白汽”是什么物体受冷形成的呢?想- -想,瓶内除了水以外还有什么?师:大口瓶内的温水蒸发出看不见的水蒸气,水蒸气在瓶口遇到冰块周围的冷空气时,会凝结成许许多多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生:有水蒸气。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生:冰块周围有“白汽”,“白汽”是在受冷的条件 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六三制新 青岛 年级 科学 上册 教案 23 课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