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 物质的推断-2022年中考化学分专题训练(山东专版)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专题19 物质的推断-2022年中考化学分专题训练(山东专版)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9 物质的推断-2022年中考化学分专题训练(山东专版)含答案.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 年中考化学分专题训练专题 19物质的推断考点考点 1 框图型推断题框图型推断题1.(2020 年泰安中考)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B.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C.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2.(2020 年菏泽中考)A、B、C、D、E 为初中教材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五种物质,其中 A 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B和C反应生成一种蓝色沉淀。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图中“一”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1)A 的化学式_,B 属于
2、_(选填“酸、碱、盐、单质、氧化物”)。(2)写出 C+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E 的用途_(写一种)。考点考点 2 流程图型推断题流程图型推断题1.(2020 年滨州中考)下列流程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A、B、D 均属于氧化物,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_,G._;(2)试写出上图中 AC+D 的化学方程式:_。(3)试写出上图中 DE的化学方程式:_。3.(2020 年青岛中考)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由氢氧化钠、硫酸钠、硝酸镁、硝酸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该样品的组成,某兴趣小组同学取适量样品进行
3、探究。探究过程如下: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色沉淀 a 的成分是碳酸钙B.该样品中一定存在氢氧化钠、硝酸镁、硫酸钠、碳酸钙,一定不存在硝酸铜C.该样品中一定存在硫酸钠、碳酸钙、硝酸镁,一定不存在硝酸铜和氢氧化钠D.若步骤保持不变,用硝酸钡溶液代替步骤中的氢氧化钡溶液,则不需要进行步骤的探究,也能确定该样品的组成考点考点 3 文字叙述型推断题文字叙述型推断题1.(2020 年济宁中考)某未知溶液,可能含有 Na+、Cu2+、Ba2+、SO42-、Cl-中的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实验如下:取未知溶液 23mL 于试管中,滴加足量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取中上
4、层清液,滴加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另取未知溶液 23mL 于试管中,滴加 NaOH 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分析实验过程,回答:(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2)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3)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考点考点 4 物质的转化物质的转化1.(2020 年济宁中考)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转化的是A.CCOB.222H OOC.22BaClBa(OH)D.3NaClNaNO2(2020 年潍坊中考)“化学棋”游戏规则:每粒棋子代表一种物质;吃子:所选棋子能与棋盘(如图)中的某棋子发生反应,则棋盘中的该棋子被吃掉;连吃: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另一棋子发
5、生反应时,则另一棋子也被吃掉,欲将棋盘中的所有棋子连续吃掉,应选择的棋子是(反应条件忽略)ABCD3(2020 年东营中考)人类常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所需要的物质。如图是 Mg(OH)2、MgCl2、Mg(NO3)2三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加入氯化铜溶液或稀盐酸可实现的转化B通过一步反应无法实现的转化C通过一步反应可实现 Mg(NO3)2向 MgCl2的转化D通过加入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可实现的转化4.(2020 年德州中考)CO2是如何被发现的?化学家又是如何研究它的性质?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1)17 世纪初,比利时化学家海尔蒙特研究发现,木炭燃烧后,有灰烬
6、还有不可见的气体产生,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另外他还在地窖、洞穴等地发现过这种气体。“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和出现在“地窖、洞穴等地”说明这种气体具有_的性质。(2)1755 年,英格兰化学家布莱克做了如下实验:煅烧白垩(石灰石),将煅烧生成的固体与水反应,反应后的物质与煅烧生成的气体又结合成白垩。他将这种固定在白垩中的气体叫作“固定气体”。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1766 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实验测得:一定温度下,1 体积水能溶解比 1 体积稍多的“固定气体”。1774年,德国化学家伯格曼将石蕊溶液滴到溶有 CO2的水中,石蕊溶液由紫色变成
7、微红色。当时已经发现石蕊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卡文迪许和伯格曼两位化学家的实验说明 CO2不仅能溶于水,还可与水反应。C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专题 19物质的推断考点考点 1 框图型推断题框图型推断题1.(2020 年泰安中考)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B.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C.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答案】D【解析】A、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不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如盐和酸反应、盐与盐反应都可以形成沉淀,错误,B、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不一定有单质,
8、如反应:CO+CuO加热Cu+CO2,错误,C、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CO2+Ca(OH)2=CaCO3+H20 或 H2+CuOCu+H2O,错误,D、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正确。故选 D。2.(2020 年菏泽中考)A、B、C、D、E 为初中教材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五种物质,其中 A 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B和C反应生成一种蓝色沉淀。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图中“一”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1)A 的化学式_,B 属于_(选填“酸、碱、盐、单质、氧化物”)。(2)写出 C+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E 的用途_(写一
9、种)。【答案】(1)Fe盐(2)22322NaOH+CONa CO+H=O灭火【解析】A 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可推出 A 为铁,D 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可推出 D 为盐酸,B 和 C 反应生成一种蓝色沉淀,且 B 能与铁反应,C 能与盐酸反应,可推出 B 为可溶性铜盐,如硫酸铜,C 为可溶性碱,如氢氧化钠,E 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 E 不属于酸、碱、盐、单质,故 E 可能是氧化物,可能是二氧化碳,代入验证,符合题意。(1)由分析可知,A 为铁,化学式为:Fe;B 为硫酸铜,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10、式为:22322NaOH+CONa CO+H=O;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考点考点 2 流程图型推断题流程图型推断题1.(2020 年滨州中考)下列流程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A、B、D 均属于氧化物,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_,G._;(2)试写出上图中 AC+D 的化学方程式:_。(3)试写出上图中 DE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NaOH4CuSO(2)22222MnO2H O2H O+O(3)22CaO+H O=Ca(OH)【解析】根据图中的信息:H 是蓝色沉淀,则 H 为氢
11、氧化铜;B 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蓝色溶液 G,则 G 是硫酸铜,B 是氧化物,则 B 是氧化铜;G(硫酸铜)和 F 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则 F 含有氢氧根离子;A 是氧化物,在催化作用下生成气体 C 和 D,则 A 是过氧化氢,C 是氧气,D 是水;D(水)能和生石灰反应生成 E,则 E 是氢氧化钙;E(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 F,则 F 为氢氧化钠;以上推出的物质代入进行验证,推测合理。(1)由以上分析知物质的化学式:F 为NaOH,G 为4CuSO;(2)由分析 A 是过氧化氢,C 是氧气,D 是水;AC+D 的化学方程式是22222MnO2H O2H O+O;(3)由分析 E 是氢氧化钙
12、,DE 的化学方程式是22CaO+H O=Ca(OH)。3.(2020 年青岛中考)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由氢氧化钠、硫酸钠、硝酸镁、硝酸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该样品的组成,某兴趣小组同学取适量样品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如下: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色沉淀 a 的成分是碳酸钙B.该样品中一定存在氢氧化钠、硝酸镁、硫酸钠、碳酸钙,一定不存在硝酸铜C.该样品中一定存在硫酸钠、碳酸钙、硝酸镁,一定不存在硝酸铜和氢氧化钠D.若步骤保持不变,用硝酸钡溶液代替步骤中的氢氧化钡溶液,则不需要进行步骤的探究,也能确定该样品的组成【答案】BD【解析】固体样品,可能由氢氧化钠、硫酸钠、
13、硝酸镁、硝酸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无色,沉淀白色,则样品中一定不含有硝酸铜,白色沉淀加过量稀硝酸,生成气体,则沉淀中一定含有碳酸钙,碳酸钙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气体,假如 2g 沉淀全部是碳酸钙,设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 x,则333 222CaCO2HNO=Ca(NO)COH O100442gx1002g=44xx=0.88g现在气体只生成 0.44g,说明沉淀除了碳酸钙还有其它沉淀,氢氧化钠和硝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样品中一定有硝酸镁和氢氧化钠,无色滤液加过量氢氧化钡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加硝酸部分溶解,说明滤液中含硫酸钠和过量的硝酸镁,硫
14、酸钠和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硝酸,硝酸镁和氢氧化钡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沉淀可以被硝酸溶解;综上所述,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硫酸钠,硝酸镁,碳酸钙,一定不含有硝酸铜。A、由分析可知白色沉淀 a 除了碳酸钙还有氢氧化镁,故 A 错。B、由分析可知该样品中一定存在氢氧化钠、硝酸镁、硫酸钠、碳酸钙,一定不存在硝酸铜,故 B 正确。C、由分析可知该样品中一定存在氢氧化钠、硝酸镁、硫酸钠、碳酸钙,一定不存在硝酸铜,故 C 错。D、若步骤保持不变,用硝酸钡溶液代替步骤中的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一定含有硫酸钠,因为只有硫酸钠能和硝酸钡产生沉淀,则不需要进行步骤的探
15、究,也能确定该样品的组成,D 正确。故选:BD。考点考点 3 文字叙述型推断题文字叙述型推断题1.(2020 年济宁中考)某未知溶液,可能含有 Na+、Cu2+、Ba2+、SO42-、Cl-中的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实验如下:取未知溶液 23mL 于试管中,滴加足量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取中上层清液,滴加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另取未知溶液 23mL 于试管中,滴加 NaOH 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分析实验过程,回答:(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2)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3)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答案】(1)Cu2+、SO42-(2)Ba
16、2+(3)Na+、Cl-【解析】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步骤中向未知溶液中滴加足量 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一定不含 Ba2+;氯离子能与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步骤中取中上层清液,滴加 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中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但步骤加入 BaCl2溶液后引入了 Cl-,所以未知溶液中可能含有 Cl-;铜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步骤中向未知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后,有蓝色沉淀生成,则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u2+;由上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无法得出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 Na+,则未知
17、溶液中可能含有 Na+。(1)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Cu2+、SO42-。(2)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Ba2+。(3)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Na+、Cl-。考点考点 4 物质的转化物质的转化1.(2020 年济宁中考)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转化的是A.CCOB.222H OOC.22BaClBa(OH)D.3NaClNaNO【答案】C【解析】A、碳在氧气不充分的情况下燃烧会生成 CO,故 A 选项能实现;B、过氧化氢可以分解生成氧气,故 B 选项能实现;C、氯化钡与氢氧化钡都是能溶于水的化合物,氯化钡通过一步化学反应无法成为
18、氢氧化钡,故 C 选项不能实现;D、氯化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33NaCl+AgNOAgCl+N=aNO,故 D 选项能实现。故本题选 C。2(2020 年潍坊中考)“化学棋”游戏规则:每粒棋子代表一种物质;吃子:所选棋子能与棋盘(如图)中的某棋子发生反应,则棋盘中的该棋子被吃掉;连吃: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另一棋子发生反应时,则另一棋子也被吃掉,欲将棋盘中的所有棋子连续吃掉,应选择的棋子是(反应条件忽略)ABCD【答案】A【解析】A、碳与棋盘中的氧气反应可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铁可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可达到“连续吃掉”,符合题意;B、硫与棋盘中的氧气反应
19、可生成二氧化硫,但二氧化硫与四氧化三铁、氯化铜均不反应,不符合题意;C、锌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锌,锌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化锌,但氧化锌、铜、硫化锌与四氧化三铁均不反应,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与氧气、四氧化三铁、氯化铜均不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A。3(2020 年东营中考)人类常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所需要的物质。如图是 Mg(OH)2、MgCl2、Mg(NO3)2三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加入氯化铜溶液或稀盐酸可实现的转化B通过一步反应无法实现的转化C通过一步反应可实现 Mg(NO3)2向 MgCl2的转化D通过加入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可实现的转化【答案】D
20、【解析】A、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与氯化铜不反应,加入氯化铜,无法实现的转化,氢氧化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实现的转化,不符合题意;B、氯化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镁和氯化银,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转化,不符合题意;C、硝酸盐都是可溶性盐,故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 Mg(NO3)2向 MgCl2的转化,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不符合题意;D、硝酸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通过加入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可实现的转化,符合题意。故选 D。4.(2020 年德州中考)CO2是如何被发现的?化学家又是如何研究它的性质?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1)17 世纪初,比利时化学家海尔蒙特研究发现,木炭
21、燃烧后,有灰烬还有不可见的气体产生,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另外他还在地窖、洞穴等地发现过这种气体。“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和出现在“地窖、洞穴等地”说明这种气体具有_的性质。(2)1755 年,英格兰化学家布莱克做了如下实验:煅烧白垩(石灰石),将煅烧生成的固体与水反应,反应后的物质与煅烧生成的气体又结合成白垩。他将这种固定在白垩中的气体叫作“固定气体”。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1766 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实验测得:一定温度下,1 体积水能溶解比 1 体积稍多的“固定气体”。1774年,德国化学家伯格曼将石蕊溶液滴到溶有 CO2的水中,石蕊
22、溶液由紫色变成微红色。当时已经发现石蕊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卡文迪许和伯格曼两位化学家的实验说明 CO2不仅能溶于水,还可与水反应。C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22CaO+H O=Ca(OH)2232Ca(OH)CO=CaCOH O(3)2223COH OH CO【解析】(1)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说明该气体不支持燃烧,该气体长出现在地窖、洞穴等地,说明该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易沉到低洼处,故填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由图可知,实验中所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分解生成的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O=Ca
23、(OH)2;由图可知,实验中所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在溶液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到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CO2=CaCO3+H2O。(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O2+H2O=H2CO3。专题 20科学探究考点考点 1 有关物质组成及成分的探究有关物质组成及成分的探究1.(2020 年滨州中考)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有哪些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猜想与假设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该混合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
24、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査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氢气与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收集证据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并进行了实验。(1)装置 A 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装置 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为混合气体中有_。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反应前装置 C 中的药品为_溶液。(3)反应后 E 中红色氧化铁粉末变为黑色,F 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G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还存在的气体是_。实验结论猜想_正确。实验反思 经过讨论,同学们将上图装置进行了简化,只用右图所
25、示装置并自选必要试剂就能完成探究(假设每步都完全反应)。实验过程中干燥的凉烧杯内壁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应补充的最后一步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2.(2020 年临沂中考)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猜想:可能是 NaCl 和 NaOH;猜想:可能只有 NaCl;猜想:可能是_。【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进行实验】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19 物质的推断-2022年中考化学分专题训练山东专版含答案 专题 19 物质 推断 2022 年中 化学 训练 山东 专版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