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天津宝坻区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2022年天津宝坻区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天津宝坻区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祝您考上理想学校 加油!2022年天津宝坻区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第卷两部分。第卷为第 1 页至第 4 页,第卷为第 5 页至第 8 页。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卷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 11
2、题,共 28 分。 一、(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28 分。14 小题、6 小题,每题 2 分;5 小题、711 小题,每题 3 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统筹(chu) 恬静(tin) 销声匿迹(ru) B静谧(m) 禁锢(g) 开卷有益(jun) C翘首(qio) 渲染(xun) 气冲斗牛(du) D教诲(hu) 闲暇(xi) 不言而喻(y)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要学会选择。选择与自然有关的书,以丰富知识;选择与历史有关的书,以 视野;选择与哲学有关的书,以 智慧。读书还要善于
3、思考。善于思考,才会有 ;善于思考,才会有取舍。读好书,善读书,才会读有所获。 A开阔 吸收 鉴定 B开辟 吸收 鉴别 C开阔 汲取 鉴别 D开辟 汲取 鉴定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 月 23 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科普活动如约举行。神舟十三号的 3 名航天员向全球观众演示了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天宫课堂”激发了全球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此次活动让中国科普事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A第句 B第句 C第句 D第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5 月 18 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博物馆的力量来自哪里呢主要是来
4、自博物馆丰富多彩的藏品自然标本、考古遗物、艺术珍品、革命文物不同类型的藏品记录着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多元信息,蕴含着提升审美水平、厚植家国情怀、促进文明交流等多种力量。 A ”。 ? : B 。” 。 : C ”。 。 、 D 。” ? 、 5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诗人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以西,远眺西湖,见到了春水初涨,云脚与湖面相接的开阔景象。 B中间两联抓住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种景物,描绘了暮春时节生机勃勃
5、、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C尾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D全诗准确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 阅读森林为什么是“水库”一文,回答 68 题。 森林为什么是“水库”朱清科农谚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可见,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很早就被人们重视和利用了。实际上,森林的这一功能不仅指拦蓄降水、调节径流、拦洪补枯,还体现于森林各结构层次在产水、净水等方面的具体效应之中。因此,森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森林通过林冠层、林下灌草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层来拦截、吸收、蓄积降水,从
6、而改变降水的分配形式,使其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服务功能。 那么,这座森林“水库”是如何自上而下调蓄水源的呢? 首先,林冠层就像一把大伞,能够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一部分降水被林冠截留,直接蒸发到大气中;一部分顺着枝叶、树干流到林地,形成树干径流。据统计,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率平均值为 1134。 接着,林下灌木与草本也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树叶等森林枯落物也有拦截雨水的作用,能提高林地土壤的渗透能力。 最后,“主角”林地土壤登场,它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林地土壤多孔疏松,透水性强,能蓄积雨水;也能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还能增加枯水期流量,推迟枯水期到来时间,提高
7、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森林“水库”不仅能够自上而下调蓄水源,还能提高水分生产力。 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大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增加的水分参与森林水分小循环,促进了降水的形成。森林植被的增加还影响到各种降水形态,比如霜、露、雾及雾凇等水平降水,雨、雪等垂直降水。 人们常说,“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事实证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例如,塞罕坝的森林每年为滦河与辽河下游地区蓄积降水、净化水质大约 1.37 亿立方米。大量研究表明,增加森林植被可以涵养水源,是治理水土流失、助力防风固沙的有效举措,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如此看来,森林真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选自
8、人民日报,有删改) 6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林冠层能够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 B林下灌木与草本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 C林地土壤能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 D森林植被的增加能影响到霜、露、雾、雨、雪及雾凇等水平降水形态。 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 B使用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小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 C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 D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
9、明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小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 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农谚,引出说明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段中加点词“主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段中的“主角”指的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林地土壤。 D本文是总分结构,采用时间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普及了科学知识。 阅读三峡一文,回答 911 题。 三 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
10、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 溯:逆流而上 B则素湍绿潭 湍:急流 C良多趣味 良:甚,很 D林寒涧肃 肃:严肃,严厉 10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 B至于夏水襄陵 C清荣峻茂 D空谷传响 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总体描写三峡概貌,写出了三峡的雄伟气象,为下文具体景物的描绘提供了大背景。 B第段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比,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C文章结
11、尾写渔人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进一步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凉冷落。 D文章抓住季节特点,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机密启用前 2022 年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 文第卷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 13 题,共 92 分。 二、(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7 分) 12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7 分) (1)会当凌绝顶, 。 (杜甫 望岳) (2) ,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3)苔痕上阶绿, 。 (刘禹锡 陋室铭) (4)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 过零丁洋) (5)
12、夜阑卧听风吹雨, 。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6)王维的使至塞上中“ , ”两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7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1315 题。 刘文正公当乾隆中久居相位,颇为上所倚任。尝有世家子任楚抚者,岁暮赂以千金,公呼其仆入,正色告曰:“余承乏 政府,尚不需此,汝可归告汝主,赠诸故旧之贫者可也。”有赀郎 昏夜叩门,公拒不见。次早至政事堂,呼其人至,责曰:“昏夜叩门,贤者不为。汝有何禀告,可众前言之。”其人嗫嚅而退。薨时,上亲奠其宅,门闾湫隘 ,去舆盖然后入。上归告近臣曰:“如刘统勋方不愧真宰相,汝等宜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天津 宝坻区 中考 语文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