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练习三》教学设计之一.doc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练习三》教学设计之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练习三》教学设计之一.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目标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2认识部首的意义,并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3在括号里选择能够和后面的名词相搭配的动词。4.练习修改不通顺的句子。5熟记12条成语。6读背古诗竹里馆。7补充图意,再把几幅图连贯起来说一说。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l.审题。(1)指读题目。(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2指导。(1)指名朗读题中的这段话。(2)学生思考并说出这段话的主要意思。(3)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4)让学生说说哪些字不易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晨、碧、澈、粼4个字。(晨和碧要把竖画缩短,
2、写得上紧下松些;澈和粼要把横画缩短,把字写紧凑)3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2)根据描红的情况,教师及时小结。4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作业,评点好在哪里。(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强化练习。二、教学第二题1审题。(1)指名读题目要求。(2)让学生说一说做这道题的步骤。(先认识部首,再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2指导。(1)分别观察最左边的四幅图,说一说这四幅图上分别画了什么。(提醒学生第4幅夸大的部位是眼睛,此图意思重在用眼看)(2)仔细观察第二竖行的4个古文字,再和左边相应的图作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古文字是由图形演变而来的)(3)认读第三竖行中的4个部首,并与左边相应的古文字作比较
3、,有什么发现?(部首是由古文字演变而来的)(4)联系左边的图形和古文字想一想:用彳、子、立、见作部首的字必定和什么有关?(以彳作部首的字与人有关;以子作部首的字与小孩、后代有关;以立作部首的字与立、直有关;以见作部首的字与眼看有关)3练习。(1)根据上面的推测,想想有哪些字属于这个部首。(例彳:伙、伯、休;子:孙、孤;立:站、端;见:观、览、觉)再口头汇报,并说出理由。(2)翻开字典,找到检字表中这四个部首的所在页次,再找出若干例字,填写在书上。4反馈。(1)指名说出所填写的字,可以补充。(2)师生共同评议正误。(3)比比看谁写得又对又多。再读一读这些字。第二课时一、教学第三题1审题。(1)指
4、名读练习要求。(2)让学生说说本题要求。(画出能够搭配的词)2指导。(1)分别读一读每个括号里的两个词。(2)讨论:括号里每一组的两个词在意思上有什么联系?(意思相近)(3)明确即使是意思相近的词,也会有其不同的用法,和不同的词语相搭配。3练习。(1)两人一组讨论括号里的词哪一个能和括号后面的词搭配。(2)用mdash;mdash;画出选出的词语。4反馈。(1)指名说出所选的词语。(2)把选出的词语和后面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先指名读,再齐读)鼓舞斗志,改正错误,推广经验,提高水平。(3)小黑板出示鼓舞、改正、推广、提高4个词,要求学生说出后面分别和它们搭配的词。(4)说一说括号里剩下的词语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练习三 小学语文 年级 教案 练习 教学 设计 之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