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01-导学案.doc





《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01-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01-导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梁甫行导学案学习主题:(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2)感悟诗人对底层百姓贫苦生活的关注。课堂 元素导学流程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总结归纳环节自学指导程序、要求、时间互动程序内 容、形 式、时 间展示方案方 案、建 议、时 间随堂笔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朗读感知理解诗意内容:朗读诗歌 理解诗意学法:1初读诗歌,搜集有关作者及创作背景的资料,完成随堂笔记。2用红笔圈出诗歌易错字,结合书本上有关古诗的注释,理解全诗内容。(预时5分钟)交流与分享A两人小对子:1对子间互相听读古诗,明确字音,划分节奏。2对子间交流古诗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
2、的主要内容。(预时3分钟)挑战与冲刺B小组研讨:1组内成员交流该诗歌所描绘的场景,并达成共识。2结合对钱梁甫行写作背景的了解,组内归纳本诗所流露出的情感。(预时5分钟)检测主题1. 小对子带领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参考方式:主持人问答式、老外翻译式、模拟作者自述、表演式等)(预时6分钟)展示主题:我爱学古诗1说说诗中底层百姓的困难处境,并试着分析原因。2分享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背诵诗歌。(建议多样式:套唱式、轮背式、说唱式等。)(预时12分钟)1. 知识链接(写作背景)泰山梁甫行是借乐府旧题描写海边逃民的困苦生活而作。在曹叡的时代徭役繁兴,赋敛苛细,百姓为了逃避征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梁甫行 初二 年级 上册 语文 部编版 第三 单元 课外 古诗词 诵读 01 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