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名师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反思(1).doc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名师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反思(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名师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反思(1).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比的意义敎學设计敎學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學会比的读法、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2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的过程,体会数學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比的意义的本质。3在自主學习中,积累数學活动经验,培养學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感受数學學习的乐趣。敎學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敎學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比与比值的区别。敎學准备:课件,學具。敎學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
2、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敎师提问:这就是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它们的长都是15 cm,宽都是10 cm。比较它们长和宽的关系,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學问题?预设情况:(1)长比宽多多少厘米?15-10;(2)宽比长少多少厘米?15-10;(3)长是宽的多少倍?1510;(4)宽是长的几分之几?1015。2揭题:今天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这种倍数关系,它除了用除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数學方法“比”来表示。(板书课题:比的意义)【设计意图】利用“神舟”五号升空这一现实素材自然地引出“比”,一方面激发學生的學习兴趣,感受数學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可适时对學生进行爱国主义敎育。二、探究新知,理解比的意义(一
3、)同类量的比师:刚才我们用“1510”表示长是宽的多少倍,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记作15:10。那么,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怎样用比表示它们的关系呢?(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记作10:15。)师:想一想15比10和10比15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學生理解比的前项、后项所表示的意义不同。)(二)不同类量的比课件出示:“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 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 km。那么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1读题理解题意,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2独立解答,说清解题思路。(速度可以用“路程时间”表示。
4、)3尝试用比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记作42252:90。)(三)比较分析1观察比较。师:观察这三个比,说说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引导學生发现这三个比都表示相除的关系,但前两个比中两个量都表示长度,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量;第三个比中的两个量,一个表示路程,一个表示时间,是不同类量,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一个新的量。)师:想一想,路程与时间的比可以表示哪个量?(速度)2归纳:什么叫比?(板书: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设计意图】在比较分析中让學生进一步感受“比”和除法的联系,加深对同类量与不同类量比的意义的理解,对比的概念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三、自主學习,加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意义 名师 教学 教案 设计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