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知识点归纳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知识点归纳整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国论知识点归纳整理文化常识苏洵嘉祐集(嘉祐是宋仁宗年号)“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苏)六国:赂秦韩、魏、楚不赂秦燕、赵、齐(借古讽今)北宋契丹、西夏文章结构:2、良将犹(副词,还)在3、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始:1、燕赵之君,始(起初,副词)有远略2、始(才,副词)速祸焉终:1、终(终于,副词)继五国迁灭2、惜其用武而不终(坚持到底,动词)也。兵:1、斯用兵(军事行动,名词)之效也.2、非兵(兵器,名词).不利3、起视四境,而秦兵(军队,名词)又至矣.得:1、秦以攻取之外,小那么获邑,大那么得(获得)城2、此言得(适宜
2、、得当,符合)之非: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势: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气势)其势弱于秦(形势)暴:暴霜露(动词,曝露)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旧事)特殊句式被动句: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洎牧以谗诛判断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省略句:较秦之(受赂)所得与战胜而得者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斩荆棘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
3、以予人(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 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赵尝于秦五战) 定语后置句:苟以天下之大【苟以大之天下】翻译1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译:六国彼此都灭亡,全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2 .不赂者以赂者丧。译: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3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译:送给秦国越多,侵犯他们三个国家就越厉害。4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译:以致六国终于灭亡,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5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译: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作为计策,才招致祸患。6 .洎牧以谗诛。译: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7 .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译: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8 .而为秦
4、人积威之所劫。译:但被秦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9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译:治理I家的人不要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呀!六国论结构简图一.引点二.本论三.结论开门见山亮出论点(起)分论点1分论点2反向假设平承)L 得出 p j教训 菽转),说明目的借古讽今 (合)文般清楚论.本论.结论三局部引论提,心论点(六过破灭.|卜兵不利.战不善,一在 略秦)和眄个分论点(赂秦而力,八 成 二道也:不赂齐以赂杼丧 曾人津摄.似 以 木论先悯绕四个分论点用并列式结构论证接在反向假设,从反面艇开论证.木论局部总结历史 教训(为国假设无使为枳成之所劫). 附北宋为国皆无使为契丹.西躯枳的崩h 味断赂以
5、求 安.而要奋起御例.枳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勿从六国破亡之故少论证结构亦并列式、正反比照式,总分式起承”令式.论证方法针比照论证法(第二段最突出).例证法、引 证法、喻证法.六国论实在是议论文的典范舞堂板方大欲大患-整奉w的y煦川强弱胜负 破火之也推之饰繁一叱放已判 侵之愈急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失援一各爱我地h与嬴终继迁灭I厘阳燕剂轲不能独完始速祸焉而亡勿附r条一剌客不行.3奂未亡及短 使使 为从酶 劫事良将犹在分论点 论据反证结论拼音以下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革灭殆尽(di)暴霜露(bo)B、思厥先祖父(ju巨)胜负之数(shCi)C、弊在赂秦(lu)为国者(wOi)D、不
6、得下咽(外n)洎牧以谗诛(zi)提示:A项中“暴读“pH; C项中“为读“wi; D项中“洎读父。答案:B通假字暴.霜露(通曝,曝露)(2)当与秦相较,(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假设)暴秦之欲无厌.(通魇,满足).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为别人的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古今异义1 .思厥先祖父.古:祖辈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以致,以至于,终究今:表示另提一事.可谓智力.孤危古:智慧、智谋、力量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2 .后秦击赵者再.古:两次今:又
7、一次5.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今: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6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不去今:能力差.其实.百倍古:实际上。今: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古:这样以后今:连词9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可,可以,以,凭借今:表示认可实词通释L率: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以: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2 .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为).固:固不在战矣(原本)3 .举:举以予人(拿).然那么:然那么诸侯之地有限(既然如此,那么)4 .判: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确定,断定)8.8.:至于颠覆,理固宜
8、然(本来)9 .得:此言得之(对)10.迁:10.迁:终继五国迁灭(改变)11.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12 .既: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已经)13.以、13.以、为、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作为,招致)14.再:14.再:后秦击赵者再(两次)15 .洎、以:洎牧以谗诛(及,等到;因为)16诚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17 .向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如).数、理: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天数,命运)18 .为、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被).苟、从: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如果,跟随)词类活用1、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
9、道也。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3、小形作名,小的地盘那么获邑,大形作名,大的地盘那么得城。4、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向10、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一词多义:为: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3、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4、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
10、词,被积威之所劫哉!以: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2、秦以介词,凭借攻战之外,小那么获邑,大那么得城。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 地。4、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5、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6、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 心,礼天下之奇才7、日削月害以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以致趋于亡。8、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 下矣。而: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破灭之道也。2、战败而因果连词亡,诚不得已3、起视四境,而转折连词,但是秦兵又至矣。4、故不战而转折连词,但是强弱胜负
11、已判矣。5、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6、二败而并列连词三胜。7、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8、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9、其势弱于秦,而转折连词,可是犹有可以不赂而表转折的连词 胜之之势。10、苟以天下之大,下而承接连词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 下矣。其: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代词,代燕赵之君土。2、惜其代词,它,代赵国用武而不终也。3、向使三国各爱其代词,自己的地。4、其代词,代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之:1、子孙视之代词,它,代土地不甚惜,举以予人。2、那么吾恐秦人食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得下咽也。3、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代词,代秦国之助词,的 势。4、苟以天下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大,或:1、或代词,有的人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2、当与秦相较,或或许,副词未易量。与:1、与动词,亲附,亲近嬴而不助五国也。2、当与介词,跟,和秦相较,或未易量。亡: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丧失,丧失,动词)者2、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3、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亡的军队)向:1、向(先前,以前)使三国各爱其地2、并力西向(朝着,动词)犹:1、以地事秦,犹(动词,好象)抱薪救火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