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省教师资格评估测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全省教师资格评估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全省教师资格评估测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跳级,体现了()原则。A.启发性B.直观性C.因材施教D.巩固性【答案】 C2. 【问题】 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中DNA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增添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移接可产生基因重组D.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经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易出现染色体数加倍的现象【答案】 D3. 【问题】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人体细胞合成ATP时都
2、需要氧气的参与C.细胞内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ATPD.正常情况下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答案】 B4. 【问题】 下列最早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并倡导教育实验的是()。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梅依曼D.洛克【答案】 C5. 【问题】 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答案】 D6. 【问题】 教师在进行“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课的教学时,请家里做水果生意的学生
3、给全班同学讲水果保鲜方法和经验。这利用的课程资源是()。A.教师资源B.学生资源C.教材资源D.网络资源【答案】 B7. 【问题】 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酶生产某些化工产品,能显著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节约成本B.“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与水温、酸碱度有关,与污物或衣物的性质无关C.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症的肠溶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但嚼服后会失去疗效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答案】 B8. 【问题】 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则后代中含有15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和含有15N
4、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依次是()。A.B.C.D.【答案】 B9. 【问题】 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界定,下列属于情感目标水平要求的是()。A.了解B.应用C.模仿D.反应【答案】 D10. 【问题】 一位教师讲“生物与环境”一节时,结合教学讲解了我国目前需要解决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等有关的指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体现了生物学的()教学原则。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B.生物学教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C.综合化D.直观性【答案】 B11. 【问题】 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A.B.C.D.【答案】 A12. 【问题】 下列关于动物行
5、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动物的行为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B.动物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C.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都有重要作用D.捕捉老鼠是动物的学习行为【答案】 B13. 【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一边讲授教学内容,一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或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过程属于哪种实验教学 ()A.探究性实验B.验证性实验C.伴随教授实验D.模仿式实验【答案】 C14. 【问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选取了较多的现代生物技术,以及最新的生物科学研究成果,这符合教材内容选择要()的思想。A.以学生的发展作为选取内容的出发点B.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C.要反映社
6、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D.应将探究活动作为教科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 C15. 【问题】 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答案】 D16. 【问题】 “如何造就天才儿童”这类问题属于()的问题。A.有结构B.无结构C.一般性D.认知性【答案】 B17. 【问题】 问题解决题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组织、选择和运用等复杂的程序来解决问题, 因此,也把这种形式叫( )。A.知识水平B.操作评
7、价C.形成性评价D.非正式评价【答案】 B18. 【问题】 植物的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实例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A.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B.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C.用葡萄的枝条进行扦插D.用玉米种子繁殖后代【答案】 D19. 【问题】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在反复的尝试错误中,最终形成了稳定的()。A.认知B.兴趣C.态度D.刺激一反应联结【答案】 D20. 【问题】 下列与演示实验基本要求无关的叙述是()。A.讲清演示实验的步骤和方法B.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C.指导学生正确操作D.方法要科学、操作要规范【答案】 C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
8、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主要特征有( ) 。A.独创性B.流畅性C.变通性D.目的性E.开放性【答案】 ABC2. 【问题】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 )。A.教师的领导风格B.班级的规模C.班级的性质D.学校的规章E.对教师的期望【答案】 ABC3. 【问题】 抑郁症的表现是( )。A.情绪消极B.消极的认识倾向C.动机缺失、被动D.躯体上疲劳、失眠E.生活的压力【答案】 ABCD4. 【问题】 维纳把行为结果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即()。A.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B.内部归因与稳定归因C.稳定归因与不稳定归因D.可控制归因与稳定归因E.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答案】 A
9、C5. 【问题】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多种活动交织在一起,具体包括( )。A.管理过程B.学习过程C.教学过程D.评价/反思过程【答案】 BCD6. 【问题】 下列属于传统教学媒体的有( )A.幻灯B.黑板C.投影D.标本E.录音【答案】 BD7. 【问题】 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有(A.内发论B.外铄论C.成熟机制D.教育E.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答案】 AB8. 【问题】 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 )。A.认知性问题解决B.常规性问题解决C.发展性问题解决D.创造性问题解决E.理论性问题解决【答案】 BD9. 【问题】 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因素包括( )。A.知B.情C.意D.行【答案】 AB
10、CD10. 【问题】 古代埃及的学校有( )A.宫廷学校B.文士学校C.职官学校D.寺院学府【答案】 ABCD11. 【问题】 从课程制定者的角度对课程进行分类,可分为( )。A.国家课程B.知识性课程C.技能性课程D.地方课程E.学校课程【答案】 AD12. 【问题】 家庭环境的效应表现在()。A.家长的职业类别B.家长的期望水平C.家长的文化程度D.家庭的自然结构E.家庭的气氛【答案】 ABCD13. 【问题】 下面哪些政策文件体现了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内容()A.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B.中学德育大纲C.中学生守则D.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E.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答案】
11、BCD14. 【问题】 下列选项属于外部学习动机的是( )A.学习是为了取得老师的表扬B.学习是为了不让父母失望C.学习是为了获得名次D.学习是为了报效祖国E.学习是出自好奇心【答案】 ABCD15. 【问题】 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答案】 AD16. 【问题】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A.获得B.同化C.顺应D.转化E.评价【答案】 AD17. 【问题】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A.层次性B.综合性C.可操作性D.灵活性E.计划性【答案】
12、 BCD18. 【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迁移作用的例子有( )。A.练毛笔字,有助于写好钢笔字B.先学普通心理学再学教育心理学的其他内容会觉得容易C.鲁班发明锯子D.说粤语的人很难说好普通话E.瓦特观察烧开水的壶盖发明蒸汽机【答案】 ABD19. 【问题】 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过程中提出了()等教学过程的几个阶段。A.困难B.问题C.假设D.验证E.结论【答案】 ABCD20. 【问题】 问题解决过程中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有()A.手段一目的分析法B.爬山法C.算法D.逆向搜索法E.启发法【答案】 AB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在小
13、班建构区凡凡用纸箱进行垒高游戏,“哗”的一声,还没垒好的“高楼”倒了,凡凡没有沮丧,反而很高兴,再倒、再建,乐此不疲。老师走过来说:“楼没建好就倒了,真可惜。”凡凡开始注意到楼倒的原因,他用手扶着“高楼”,可楼还是一倒再倒。教师再次介入,“想想办法,楼还要倒是怎么回事”。这时,凡凡看了看纸箱,他发现纸箱有的大、有的小,于是他再次尝试将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在上面垒齐,这下“高楼”稳住不倒了。分析活动中幼儿的行为表现及教师的指导行为。【答案】(1)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幼儿主要是通过操作与感知获得有关经验。材料中的凡凡最初是通过“一垒一倒”的操作来获得游戏的愉悦体验;在后期通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全省 教师资格 评估 测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