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理科实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理科实验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学理科实验教学设计2011版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局部,是以提高全体 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但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 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水平、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 方面的培养。为了使学生爱学物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展示奇妙的的物理现象, 体验探索物理的奥秘过程的严谨和得到知识后的喜悦,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的的联系从而 提高学生的智慧。坚持“我们学到了什么?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理念,注重结果与过程的 统一。通过提供小型巧妙的活动,给学生更多观察、发现、思考的空间。同时,通过个案活 动后
2、的归纳结论,使概念、规律较为明晰。为此,八年级(上)3.3光的直线传播教学中, 我改变教材已有的体制,通过探究树荫的光斑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加深对小孔成像知识 的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科学素养.。1 .课题名称:探究树荫的光斑2 .实验教学目标:能通过探究、归纳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能解释小孔成像现象。3 .实验内容。实验名称:探究树荫的光斑实验器材:自制小孔卡片,刻度尺,小纸片(光屏)。主要实验材料的准备。4 .实验教学设计思路。教学重点:小孔成像的特点。难点:小孔成像与小孔形状、小孔到物距离、物体形状的关系。实验对达成教学目标所起的作用:通过探究树荫的光斑培养创
3、新意识,开展个性特长。通过主要教学策略:演示实验、学生实验。5 .实验教学过程。晴天正午,从树荫下走过,你会看到地面上有一些光斑,请仔细观察并描述你所看到的 现象,(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想探究哪一个问题?现象和问题1 .有的光斑是不规那么的,有的光斑近似为圆形。2 .圆形的与不规那么图形相比,圆形较小。3 .圆形的与不规那么图形相比,圆形较暗。4 .哪些因素影响光斑的形状和亮度?5 .为什么?提出猜测1 .小明认为,光斑是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在地面上形成的,由于太阳光是平行光,透2 .过孔后照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理应与孔的形状相似,所以孔的形状决定了光斑的形状。3 .那么,为什么圆形光斑
4、较小和较暗呢?4由于树叶间的圆形缝隙较小。5.你同意吗?还有什么猜测?怎样用实验验证猜测?(设计实验时注意控制变量要求。)1 ,比拟孔的形状对光斑的影响;2 ,比拟孔的大小对光斑的影响;3 .还有哪些猜测需要验证?4 .需要哪些器材?实验:与孔形状和小孔到物距离关系证据光斑形状与孔板到屏的距离相关吗?屏到孔的距离10cm,20cm、40cm、80cm、120cm 200cm屏到孔的距离30cm,屏到孔的距离150cm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实验记录表:小孔的形状O小孔的最大外径/mm151015101510地小孔距地10cm时OOO面小孔距地20cm时OOOOO光小孔距地40cm时OOOOO斑小孔距
5、地80cm时OOOOOOO形小孔距地120cm时OOOOOOOOO状小孔距地200cm时OOOOOOOOO分析上表的结果,得出了一些结论。(1)由于太阳距我们很远,到达地面的光线几乎平行,所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充足小时,地面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一致的,这不是太阳的像。要使太阳通过小孔成像,必须注意小孔的大小和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的大小越小(填“大”或“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当小孔的大小一定时,小孔到地面 的距离越为(填“大”或“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探究树荫的光斑通过一组照片,再现自然现象。学生感到科学离我们不遥远,我们 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科学家”。在自然现象的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再通过猜测、设 计实验方法、确定实验器材和自己动手完成实验过程,最后总结实验结论。水到渠成,学生 再在实验过程中掌握控制变量法,实验观察法,归纳总结法,为了是实验具有普遍性每次实 验在三次以上,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实验的归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 本实验的难点就是实验设计方法和实验归纳的方法的引导。教后感:学生通过本堂课学习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改变了往常固有的教学模式,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生更喜 欢了物理,这是良好的开始,因为兴趣是成功的源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