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扣式模板支撑专项方案以及验收记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轮扣式模板支撑专项方案以及验收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轮扣式模板支撑专项方案以及验收记录.docx(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轮扣式模板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XX商业大厦为新建建筑,总建筑面积30605. 8平方米,自编1号楼地上13层,10527 平方米,地下1层,2681平方米,高54. 3米;2号楼地上16层,10653平方米,地下2 层,6679平方米,建筑高度67. 5米;变电房一栋,地上一层,59平方米;独立风井1栋, 地上一层,6. 8平方米。框架剪力墙结构,本工程建筑类别等级为二级,设计耐久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列度 为6度丙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除去首层及第二层层高超过5米外,其他楼层均不超5米,考虑最不利因素进行验算 且满足承载力要求方可使用,超过5米层高的局部另选用高支模支撑方式支
2、撑。其中梁板 最大值为:主梁5OOmm*9OOmm,边梁300mm* 1300mm,板厚度为160mm,梁最大跨为8.8m。 楼层建筑最大高度均为3.9米(5米以上选用高支模方案)。第二章、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平安技术规范(JGJ130-201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平安技术规范(JGJ 80-91);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ISBN978-7-112-09144-7江正莱编著)4)建筑施工平安检查标准(JGJ 59-2011);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2);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8)
3、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5);9)建筑施工模板平安技术规范(JGJ162-2008);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安技术规范JGJ46-200511) GB50204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2)混凝土施工结构规范(GB50006-2011);13)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3、模板安装(1)梁底、两侧模采用18mm胶合板,梁板平板模铺设在横向次龙骨上,次龙骨搁置 在主龙骨上。(2)楼板模采用18 mm胶合板,顶托用80mm义80mm杨木,横杨采用80*80木防。(3)梁模板的安装1)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的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
4、整扣件式脚手架可 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钢管。固定木方后在 其上安装梁底龙骨。龙骨安装完成后,用胶合板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对跨度不小 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 高度宜为跨度的1L/10003L/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模安 装后,再安装侧模、压脚板及斜撑。2)为了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 除困难的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A、支撑应遵守侧模包底模的原那么,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B、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
5、通直将梁侧模钉固。C、碎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碎浇筑时,不得采用使支撑系统产生偏心荷载的 碎浇筑顺序,泵送碎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碎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4)楼面模板的安装、板安装的偏差。首先通线,然后调整扣件式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在可调顶 托,托板上架设钢管作主龙骨,主龙骨固定后架设横楞,然后在横楞上安装胶合板模板。 铺胶合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假设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2、验收及撤除的批准程序(1)模板安装完毕后,班组自检合格、工程部验收后,通知公司工程部进行复查验收, 并报监理单位,安监站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6、2)模撤除前,必须向监理单位申请拆模申请报告。3、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模板及其支架的有关要求模板及其支架必须符合选材和材质的有关要求,同时还须符合如下规定: 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局部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2)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并不致发生不允许的下沉和变形。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便于后续工序的施工。4)模板内侧要平整,接缝严密,接缝不应漏浆。5)模板的设计、制作和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配制木模板尺寸时,要考虑模板 拼装结合的需要,适当加长或缩短某一部位长度。6)模板应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 求。(2)模板安装采
7、购符合如下规定:1)模板安装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当跨度等于或 大于4M时,起拱高度为梁长度的1/10003/1000。3)模板工程完成后要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轴线位置、相邻标高关系、几何尺寸、形状、 垂直度等,并仔细检查各构件是否牢固,经质安员、技术员复核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派专人经常检查。如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应及时修整牢固。4)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模板及其支架 必须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局部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第八章、支模的撤除1、撤除顺序:梁上
8、顶托一梁底木方一梁底模板一板上木方一板底模板一纵横水平拉杆 剪刀撑一支撑立柱(门式架)一下托座一垫木。2、支撑系统的水平纵横杆、剪刀撑等不得随意撤除。3、撤除支撑及模板前,应将混凝土试件送试验室检测,试块到达规范要求的拆模强度 后,并呈报监理公司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办理书面手续并确认后,方可撤除。4、侧模撤除时的混凝土应能保证其外表及棱角不受损伤。5、撤除梁、柱模板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设防护栏杆,撤除时逐块拆卸,不 得成片松动、撬落或拉倒。6、撤除平台、楼板的底模时,应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拆立柱时,操作人 员应站在待拆范围以外平安地区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7、严禁站在悬
9、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8、严格控制模板及其支架撤除和顺序。9、撤除脚手架支撑前,应清除高支模支撑上存留的零星物件等杂物。10、撤除脚手架支撑时,应设置警戒区和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11、撤除模板和支顶时,应先脚手架可调顶托松下,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卸下, 取下模板和木方,然后撤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脚手架。模板撤除后,要清理模板面、涂 刷脱模剂。12、脚手架支撑的撤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先装后拆的顺序及以下平安作业的要求进 行:(1)脚手架支撑的撤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2)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3)通长水平杆
10、,必须在脚手架支撑拆卸到相关的钢管时方可撤除;(4)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平安防护用品。(5)撤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动,拆下的连接棒应装入袋内,交叉支撑 应先传递至地面并放室内堆存。(6)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然后开始拆 除,不得硬拉,严禁敲击。13、模板的清理维修、存放(1)模板清理维修撤除后的模板运至后台进行清理维修,将模板外表清理干净,板边刷封边漆,堵螺栓 孔,要求板面平整干净,严重破损的予以更换。(2)模板的堆放现场拆下的模板不要码放,须修整的及时运至后台。清理好的模板所放地点要高出周 围地面1
11、50mm,防止下雨时受潮。(3)模板撤除成品保护要求;(1)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外表和楞角。(2)坚持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3)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4)对己完成的混凝土楼面应加以保护,工人不得将材料用力抛掷出楼面。(4)模板撤除申请表的基本要求: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到达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的百分率()W2三50板2, 82100梁、拱、壳8N100悬臂构件N100第九章、监测措施1、班组日常进行平安检查,工程部每周进行平安检查,公司每月进行平安检查,所 有平安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2、支模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
12、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4)架体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5)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6)平安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7)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3、支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4、监测点布设:在支架边角位置设置4个监测点。每个监测面应布置不少于2个支 架水平位移和立杆变形监测点、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水平仪和经纬仪精度应满足现场监 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模搭设允许偏差及监测变形预警值序号工程搭设允许偏差变形预警值检查工具1立杆钢管弯曲3mL4m4mLW6. 5m2mmW
13、 20mm8122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L6.5m30mm253立杆垂直度全高绝对偏差W50mmlOmm经纬仪及钢板尺4立杆脚手架高度H内相对值WH/600lOmm吊线和卷尺5支架沉降观测10mm8 mm水准仪6支架水平位移WlOmm8 mm经纬仪及钢板尺5、监测频率:在浇筑碎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分钟一次。在碎初凝 前后级碎终凝前后也应实施实时监测,监测时间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监测时间应 控制在高支模使用时间至碎终凝。(6)当监测数据超过上表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碎,疏散人员,并进行加固处理。第十章、边梁300*1300梁模板支撑计算一、工程属性新浇混凝
14、土梁名称KL1300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xmm)300x1300模板支架高度H(m)3.9模板支架横向长度B(m)45模板支架纵向长度L(m)70梁侧楼板厚度(mm)150二、荷载设计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 k(kN/n?)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楼板模板0.5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n?)24混凝土梁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n?)1.5混凝土板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n?)1.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 k(kN/m2 )3风荷载标准值3k(kN/n?)基本风压30(kN/m2)0.3非自定义0031地基粗糙程度D类(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市区)模板支架顶部距
15、地面高度(m)6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眼0.51风荷载体型系数由0.2三、模板体系设计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梁一侧有板,梁底小梁垂直梁跨方向梁跨度方向立柱纵距是否相等是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a(mm)900梁两侧立柱间距lb(mm)900支撑架中间层水平杆最大竖向步距h(mm)1200支撑架顶层水平杆步距h,(mm)1000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a(mm)500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a(mm)、lb(mm)900、 900混凝土梁距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居中梁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450梁底增加立柱根数2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按梁两侧立柱间距均分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左侧立柱距离(mm)30
16、0,600梁底支撑主梁最大悬挑长度(mm)200每跨距内梁底支撑小梁根数6每跨距内梁底支撑小梁间距(mm)180设计简图如下:平面图本图梁侧支撑构造仅作示意,具体详见梁AB模板设计Er立面图四、面板验算按简支梁计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18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KN/mn?)15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m(N/mn?)1.4面板弹性模量E(N/mm2)10000验算方式简支梁截面抵抗矩:W=bh2/6=300x 18x18/6=16200mm3,截面惯性矩:I=bh3/12=300xl8xl8xl8/12= 145800mm4qi = 12(Gik+(G2k+G3k)xh)+1.4x
17、Qlkxb=1.2x(0.1+(24+1.5)xl.3)+1.4x3x0.3 = 13.23kN/mq2=lx(Gik+(G2k+G3k)xh)+lxQikxb = lx(0.1+(24+1.5)xl.3)+lx3x0.3=10.875kN/m简图如下:13.23kN/m18001、抗弯验算Mmax=0.125qiL22=0.054kN-mo=Mmax/W=0.054X 1 o6/l 6200=3307N/mm2f = 15N/mm2 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Vmax = 5q2L4/(384EI)=5xl0.875xl804/(384xl0000xl45800) = 0.102mmv = mi
18、nL/150, 10 = min180/150, 10 = 1.2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max= lqiL= lxl3.23x0.18 = 2.381kN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max = 1 q2L = 1 x 10.875x0.18 = L958kN五、小梁验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小梁类型方木小梁截面类型(mm)60x80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KN/mn?)15.444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t (N/mm2)1.782小梁截面抵抗矩W(cn?)64小梁弹性模量E(N/mn?)9350小梁截面惯性矩I(cm、256面板传递给小梁qi=2.381/0.3 = 7
19、.938kN/m小梁自重 q2 = 1.2x(0.3-0.1)x0.18=0.043kN/m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小梁荷载Fi=L2x0.5xL3x0.18=0.14kN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小梁荷载F2=L2x(0.5+(24+1.1)x0.15)+L4x3x(0.9-0.45)-0.3/2)/2xQ18+L2x0.5x(1.3-0.15)x0.18=0.376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面板传递给小梁 qi = 1.958/0.3 = 6.525kN/m小梁自重 q2 = 1 x(0.3-0.1)x0.18=0.036kN/m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小梁荷载Fi=1 xO.5xl.3xO.l 8=0.117kN梁右
20、侧楼板传递给小梁荷载 F2=(1x0.5+1x(24+L1)xO15+1x3)x(0.9-0.45)-0.3/2)/2x0.18+1x。5x(1.3-0.15)x0.18 = 0.3kN计算简图如下:0.14kN0.376kN0.043kN/m0.043kN/m7.981kN/m0.043kN/mU U U U U U U U U U 。此,U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0.117kN0.3kN0.036kN/m6.561kN/m0.036kN/mu u u u 口口 u 口 u 、, U U 口 1 1 1 1, U U 口 U U U 口 H 口 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1、抗弯验算14)
21、钢管脚手架构件标准(GB15831-2006);15)施工图纸;第三章、强制性条文规定A、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平安技术规范JGJ130-2011和工程建设标准强 制性条文:钢管的尺寸和外表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2钢管上严禁打孔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确实定应符合以下规定:当脚手架搭设尺寸中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 层立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或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连墙件间距等部梯形的 立杆段进行验算。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以下规定: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后接且严禁撤除。63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
22、距底座上皮不小 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上方的立杆 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 高低差不应大于1 m。靠连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 mmo立杆接长除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搭设应符合以下规定:严禁将外径48 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B、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平安技术规范(JGJ162-2008)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 文:5.1.7 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支架立柱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 .连接扣件和钢管立杆底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轮扣式 模板 支撑 专项 方案 以及 验收 记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