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复习纲要(下册).doc





《七年级生物复习纲要(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复习纲要(下册).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复习纲要(下册)】七年级生物复习纲要(下册)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可提供能量(肉类等)糖类:包括淀粉、麦芽糖、葡萄糖,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谷类等)脂肪:供能物质(备用能源物质),可调节体温(花生、芝麻等)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占体重6070,人体各种养分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无机盐:占体重4左右,如钙、磷是骨骼成分,缺乏会得相应疾病。缺钙得佝偻病;铁是血红蛋白成分,缺少得贫血病。2、维生素:VA 增强抵抗力,维持正常视觉(夜盲症)VB1维持新陈代谢,神经系统等(脚气病)VB2促进生长发育,增强视力(口腔溃疡、皮炎、舌炎等)VC 维持新陈代谢,增
2、强抵抗力(坏血病、牙龈出血等)VD 促进钙、磷吸收,骨骼发育(佝偻病、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3、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含唾液淀粉酶,起消化淀粉的作用。胃腺:分泌胃液,呈酸性。含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为氨基酸。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胆汁中不含任何消化酶)胰腺:分泌胰液,含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参与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肠腺:分泌肠液,含肠淀粉酶、肠蛋白酶、肠脂肪酶,参与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胰液、肠液中含的消化酶较全面。)4、食物
3、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消化概念: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体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可分为物理性消化(只是改变食物的形状、大小等)和化学性消化(改变食物的性质与成分)消化过程:口 腔牙齿切断、撕裂、磨碎食物,舌头搅拌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为麦芽糖;咽、食道基本无消化作用,起通道作用;胃呈囊状,暂存食物功能。分泌胃液,分解蛋白质为氨基酸,进行初步消化小肠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部位。有肠液、胰液、胆汁,使淀粉 酶麦芽糖 酶 葡萄糖蛋白质 酶 氨基酸脂肪 胆汁 脂肪微粒 酶 甘油+脂肪酸大肠:贮存食物残渣,形成粪便肛门:排出粪便5、吸收概念: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
4、血液的过程。吸收过程:口腔、咽、食管几乎不吸收营养胃 吸收少量水和酒精小肠吸收绝大部分营养物质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维生素小肠特点: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很长,56米;具皱壁,增加消化、吸收面积;具小肠绒毛,增大吸收面积;毛细血管壁、绒毛壁薄,易于吸收。6、合理营养:做到均衡膳食,要求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常吃适量鱼、禽类、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清淡少盐;饮酒限量等;符合膳食宝塔要求。7、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血管、心脏血液 血浆淡黄色,占血液量一半,90以水为主,具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的作用。 血细胞 红细胞:红色,无细胞核,呈
5、圆饼状,内有含铁蛋白质,叫血红蛋白。其特点是:氧气多时容易结合,氧气少时容易分离,所以能运输氧气,也能运输部分二氧化碳。男子:51012个L,女子:4.21012个L白细胞:个体形态多样,有细胞核。(410)109个L可吞噬病菌,具防御保护作用。脓液由死亡的白细胞构成。 血小板:不规则,最小,无细胞核;(13)1011个L。具止血、加速凝血功能。(血液凝固时是由液态的纤维蛋白原变成固态纤维蛋白原,周围析出的液体呈淡黄色;叫做血清)血液类型:动脉血含氧高、血液呈鲜红色;静脉血含氧低、血液呈暗红色;贫 血:红细胞数量过活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血液功能:运输作用、防御保护、调节体温等;血 量:占自身体
6、重78;失血10以内无碍,30以上有生命危险;输血原则:输同型血为原则,否则,受血者红细胞凝集,阻碍血液循环;血 型:A型、B型、AB型、O型血管: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一般分布身体较深处);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具有静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一般分布身体较浅处,“青筋”);毛细血管连接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的血管(既多又广,内径极小,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心脏 血液流动的动力;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两肺之间,状若拳头大小;结构上具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7、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膜,防止血液倒流;左心室最厚,心肌最发达。8、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示意图图解:注意:一般情况下,动脉流动脉血,静脉流静脉血;但肺动脉里流的却是静脉血,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9、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对气体温暖、湿润、清洁;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由大量肺泡组成,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在肺部及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氧化分解,并是释放能量的过程。意 义:释放能量,维持体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呼吸运动: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叫做呼吸运动,它实现了肺通气。10、呼吸四大过程:肺通气:外界与肺
8、泡之间的气体交换,也叫做呼吸,包括:(胸腔腹腔膈肌示意图)吸气:肌肉(肋间肌与膈肌)收缩,胸腔增大,肺体积增大,气压下降,气体进入;呼气:肌肉(肋间肌与膈肌)舒张,胸腔缩小,肺体积减小,气压上升,气体排出;肺泡内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通过气体扩散实现,气体由高浓度到低浓度的方向,直至平衡;(如右图)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气体进入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红细胞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大部分二氧化碳由血浆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细胞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也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直至平衡。(如右图)(气体扩散原理:气体总是由高浓度低浓度一侧扩散)外界空气呼吸道肺泡肺泡
9、外的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组织里的毛细血管组织细胞一、肺的通气 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四、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由呼吸运动实现) (由气体扩散实现) (由血液循环实现) (由气体扩散实现)11、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与植物呼吸一样,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进行生命活动,维持体温。12、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肾 脏主要器官,形成尿液; 皮质:颜色较深输尿管将尿液输送到膀胱; 肾脏结构 髓质:颜色较浅膀 胱呈囊状,贮存尿液; (由肾单位构成)肾盂:呈漏斗状尿 道排出尿液;肾小球:滤过血液中小分子物质到肾小 囊中去;具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 肾小体 肾单位 肾小囊:血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复习 纲要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