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农村留守儿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管理农村留守儿童.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注留守儿童,关注我们的未来 留守儿童成长之我见 马寨乡张小庄小学 张秀龙二零一三年三月十日关注留守儿童,关注我们的未来 留守儿童成长之我见 马寨乡张小庄小学 张秀龙 内容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致使许多农村孩子远离父母,这些孩子由其祖父母或其亲戚朋友监管,成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群体的健康成长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社会问题,研究和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是我们迈向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缺陷 个性发展 家校联系正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致使许多农村孩子远离父母,这些孩
2、子由其祖父母或其亲戚朋友监管,成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我区留守儿童已近万名,正积极探索完善留守儿童权利保护工作机制,建立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社会支持网络。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也积极参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在实践中我对留守儿童的所处环境、性格成因、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有浅显认知,现剖析如下: 一、形成留守儿童不良性格的原因: 1、养成大手大脚乱花钱的坏习惯,比吃、比穿、比用、比阔气。在外的父母都觉得欠孩子的情,就想到用金钱加以补偿,而孩子也觉得该用。因此,就养成吃零食成风,过生日请客,更有甚者,花钱请人抄作业、
3、抄考卷。 2、读书上进的观念淡薄,认为“读书无用”,应付式读书,甚至厌学逃学。这些孩子们普遍认为,自己的父母也没读多少书,现在照样能够走南闯北赚大钱,比有些读书多的人挣的钱还多,混个初中毕业,大不了和父母一样闯天下去,照样活得潇洒。 3、自由散漫,时间观念差,爱迟到、旷课、,直至逃学,有的祖父母年迈体弱管不了孙子,有的祖父母溺爱孙子,没有父母的严加管教,这些孩子就会自由放任,久而久之就可能成了日不进校、夜不归宿的“流浪儿”。 4、个性孤僻、倔强,不能融入集体之中,也不愿和别人交心。孩子的个性形成与父母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脱离了父母的关爱与培养,孩子的个性必然走样。有了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修正,个
4、性的健康发展就受到严重影响。 5、情感脆弱,受不了批评,又喜欢讲哥儿们义气,交朋结友,形成意气相投的小圈子,动辄做出违纪之事。这些孩子听父母说“在外靠朋友”,因此也想多交朋友。几个不明事理的孩子凑成一块,头脑一时发热,干事就分不清对错与轻重了。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缺陷: 1、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由于留守儿童监护人大都是爷爷奶奶辈,其文化素质偏低,教育观念落后,在教育引导孩子方面往往有心无力,只能管好孩子的吃穿。同时,祖辈与儿童之间也更容易产生代沟,缺乏深度沟通,导致监护功能弱化。 2、留守儿童心理压力无处疏导 父母在外,会给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一方面,他们担心父母在外是否
5、安全,生活的是否健康,是否会被人欺骗,是否会发生什么意外。他们承受着不应该是他们这个年龄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很多留守儿童都觉得自己很孤单、寂寞,任何人都无法代替自己的父母。祖辈由于年事已高,很多时候还需要留守儿童去照顾他们。留守儿童有了困难,有了挫折,无处可诉,无处求助。这都给留守儿童造成孤苦伶仃之感,由此而影响到学习,长期这样下去,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3、家庭与学校沟通不够,教育对接存在不少问题 临时监护人受临时身份制约,沟通意识淡薄,绝大多数不会主动与学校联系,父母由于在外地打工,基本上不会与学校联系;再加之农村社会教育资源匮乏,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等对农村家庭教
6、育关注与投入严重不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往往各行其是,难以形成教育的合力,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4、社会教育功能弱化 由于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关注、教育机构相对缺乏,留守儿童一出校门就处于教育的“真空地带”。农村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近乎为“零”,没有教育、监督的舆论氛围,许多留守儿童在社会上学成一身“痞气”,丧失道德判断意识,染上许多恶习。 四、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对策 1、注重家庭教育 对于父母而言,应从长计议,外出赚钱固然非常重要,孩子的教育也不能忽视。如果孩子出了问题,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权衡利弊之后,父母要慎重选择。其次,定期进行“温馨对话”。即便是外出打工,也要经
7、常同孩子联系,再忙再累也不能成为借口,建议每周以电话、书信和互联网同孩子联系,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和家庭的关爱和温暖。假期,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把孩子接到身边予以亲情渗透、培养。再次,监护人要尽可能担起监护职责,努力提升监管艺术,多在心理上对留守儿童进行关怀。 2、做好学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主阵地,我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上有以下可取之处: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 学校每学期校对在校留守儿童(包括学龄前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深入细致调查,详细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明确落实监护人,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做到一人一册。 (2)、建立联系制度 我校建立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及班主任与外出务工家长的
8、联系制度,实现学校、家庭教育互动。学校拟定致家长一封信,要求外出务工家长做到“四个一”,即每周给孩子打一个亲情电话;每月给孩子写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探亲一次。班主任要做到“三个一”,即每月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一次家校联系,建立家校联系卡或家访记录;每月和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一次通话,每学期期末给留守儿童的家长写一份家庭教育建议。通过联系,了解家长对孩子对学校的要求,反映学生在校在家的情况,知道自己的子女(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及时解决儿童和上辈的隔代问题,让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做学生的贴心人。平时多观察、多关心、多引导,做学生的知心人。知道学生现在需要什么,老师
9、要帮助他解决什么。 (3)、开展“结对子”帮扶 一是结合我校“培优转差工作”,将留守儿童作为主要培养对象。要求班主任负责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并定期督促留守儿童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与联系。班主任对留守儿童要做到“三知道”,即知道家长的工作地点、联系电话和儿童的监护人。同时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对一些突发情况,班主任要负责到底,直到孩子的监护人或父母亲到场为止。课任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加强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教育,负责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工作。班主任和课任老师根据班级实际和留守儿童的学习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通过“三知道”和“结对子”,教师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
10、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经常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 二是安排班干部、团员、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儿童的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 三是要积极动员、鼓励爱心人士与特困留守儿童“结对子”,担任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为留守儿童营建“爱心之家”。 另一方面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学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缓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得以健康成长。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压力大的问题,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班主任和孩子们的接触最为密切,因此他们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 (5)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
11、文化氛围 学校别为留守儿童创造宽松和谐的学校文化氛围,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多的机会,帮助他们走出封闭的自我空间,改正不良习惯和行为。如借助每学年的“六一节”、“元旦借”、“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书屋杯读书、朗诵、演讲等活动”等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营造健康氛围。 3、增强社会教育力量 当地政府、妇联、村委会应与学校加强协调,通过板报、专栏、标语、发放材料等形式广泛宣传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共同营造全社会都来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现在各地都在积极筹建“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留守儿童之家”等机构,一大批退休干部、教师、社会热心人事都积极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中来,社会教育功能正逐渐增强。 留守儿童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群体的健康成长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社会问题,研究和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是我们迈向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课题研究工作意义重大,我们相信有全社会的关注和广泛参与,一定能使打工族后代的教育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参考文献:1、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2、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3、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