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检测设备项目生产运作流程(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工程检测设备项目生产运作流程(范文).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消防工程检测设备项目生产运作流程消防工程检测设备项目生产运作流程目录一、 公司基本情况2二、 项目概况4三、 产业环境分析5四、 检验检测服务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概况7五、 必要性分析11六、 生产运作流程的构成要素11七、 生产运作流程绩效的衡量14八、 管理的定义16九、 管理的任务16十、 管理者的作用18十一、 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19十二、 目标的作用20十三、 目标管理的理论21十四、 设施的布置22十五、 设施选址24十六、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和基本内容27十七、 制造性生产29十八、 经济效益3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3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3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3
2、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3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39十九、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40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40一、 公司基本情况(一)公司简介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
3、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公司将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
4、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二)核心人员介绍1、武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2、贺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至今任xxx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3、钱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
5、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4、郑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5、崔xx,中国国籍,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二、 项目概况(一)项目基本情况1、承办单位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2、项目性质:技术改造3、项目建
6、设地点: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4、项目联系人:武xx(二)项目选址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0344.5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5519.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10%;建设期利息279.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2%;流动资金4545.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98%。(四)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30344.59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8955.36万元。(五)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
7、总额11389.23万元。(六)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511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40701.86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7603.69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8.47%。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83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9490.29万元(产值)。三、 产业环境分析地区生产总值可比增长6.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4和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0.4和9.4个百分点,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之首,连续21个报告期两位数增长;一
8、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1.6,扣除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可比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9.8,扣除2018年恒力、英特尔项目投资基数较大因素影响,可比增长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和10.3,均超过GDP增长速度。全市经济社会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大连将围绕既定目标抓落实,对标对表抓进度,扎实做好后续实施工作,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以2049城市愿景规划为引领,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谱写大连篇章。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
9、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与全国同步,确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省份额不减;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单位GDP能耗降低完成省下达计划目标。四、 检验检测服务行业及细分领域市场概况1、检验检测行业整体发展规模随着行业政策的放开及市场需求升级,我国检验检测服务行业规模也在持续增长。近年来,随着国家认监委逐步扩大对民营及外资检验检测服务机构的开放,同时简化认证机构资质认定程序
10、,我国检验检测服务行业市场活力增强。由于社会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升,国内检验检测服务行业规模整体呈现持续、较快增长。根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服务机构51,949家,较2020年增长6.19%,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90.22亿元,同比增长14.06%。自2013年发展至2021年,我国检验检测服务机构营收累计上升了192.47%,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4%以上。高速扩展的行业市场规模不仅体现了下游市场对行业需求持续提升,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在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质量要求的提升,随着社会主体对于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进一步提升,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市场
11、规模有望持续冲击新高。检验检测报告作为我国检验检测服务行业成果的主要输出形式,多年来已经实现了长足的提升。2021年我国检验检测服务行业共出具检验检测报告6.84亿份,较上年增长20.58%,平均每天对社会出具各类报告187.31万份。横向结合来看,我国检验检测服务机构数量与检验检测服务市场规模保持了同步增长。相较于2013年的2.83亿份报告,2021年我国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出具报告累计增长超过了两倍以上,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1%以上,有力地体现了行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态势。2021年,检验检测区域营业收入排在前三位的省市依次为广东省(626.06亿元)、江苏省(388.28亿元)、北京市(33
12、3.04亿元)。检验检测机构数量排在前三位的省市依次为广东省(4,270家)、山东省(3,951家)、江苏省(3,767家)。其中,广东省和江苏省为同时排在检验检测区域营业收入及机构数量前三的省份。根据检测对象和检测内容的不同,检验检测行业主要可为建筑工程、环境监测、建筑材料、机动车检验、电子电器、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等细分市场。上述细分检测领域检测对象、技术要求、市场环境不同,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定价方式均有较大差异,也会影响细分领域的市场规模。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建筑工程领域检验检测服务营业收入达到713.31亿元,占行业营收比重约为17%;建筑材料领域检验检
13、测营业收入为366.73亿元,占比约9%;建设领域合计占比达到26%。环境监测领域检验检测营业收入达到415.07亿元,占行业营收比重约为10%。机动车检验检测服务行业营收达267.20亿元,占行业总体营收比例约7%。检验检测活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的有效措施,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经济的深化发展,社会各界对于食品安全、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等问题的关注度逐步上升,各国政府也加大了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立法保障力度,制定了多层次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经济活动中各类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检验检测需求不断上升,检验检测市场的持续增长为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广阔
14、空间。2、细分领域市场规模(1)建筑工程及材料检验检测服务市场建筑工程检测一般指的是在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铁路及轨道交通、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的细分工程领域及工程建设中的线路、管道、设备等的安装环节中,对于工程的设计、施工、交付环节进行检验检测的综合性服务。建筑材料检验检测服务特指的是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用到的如水泥、砂石、沥青、多孔砖、钢筋等建筑材料进行在质量、节能、功能性等多维度的检验检测服务。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增长势头较强,整体维持在较高水平,市场占比多年来保持市场首位。2021年我国建筑工程检验检测市场规模达713.31亿元,占我国检验检测服务总体
15、营收的17.44%,受疫情停工影响,同比增长23.75%。自2015年以来,行业市场规模保持12%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累计增幅更是高达105.70%,市场提升快速,行业发展态势积极。2021年,我国建筑材料检测市场规模达366.73亿元,同比上涨了8.23%,占我国检验检测服务总体营收的8.97%。自2015年到2021年,我国建筑材料检测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2.31%,累计涨幅超过两倍。建筑材料检测服务近年来随着新型工程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在技术、市场领域快速提升,未来发展态势可观。2021年,我国建设行业检验检测市场规模占我国检验检测服务总体营收的26.41%。未来,随着我国“新
16、基建”战略规划的落地实施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交流规模逐渐提升,建设行业检验检测服务市场势必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峰。市场规模的不断攀升也体现了我国建设行业对于检验检测服务的需求趋势不断提升,更为直接的体现了行业的快速发展。(2)环境监测服务市场2021年我国环境监测服务市场规模达到415.07亿元,纵观自2015年以来市场规模变化情况,我国环境监测服务市场规模整体上呈现出稳定上升,逐渐提速的发展态势。2015年,市场规模仅为137.7亿元,到2021年市场规模累计增长了2.01倍,2019和2020两年的增长率分别高达32.64%和19.17%,高于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整体增长水平,受疫情停工影响
17、2021年营收增速有所收窄但仍实现11.07%增长。五、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
18、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六、 生产运作流程的构成要素生产运作流程包括几个基本要素:投入、产出、任务、物流和信息流,以及库存。1.投入投入是指一个生产运作流程为了生产产品或服务所需的人力、物料、设备、能源等资源要素。为了在某一个流程得到一定量的产出,首先必须决定各种资源要素的数量,例如,多少人工、多少电力等。有些投入要素(如人工和物料)完全消耗于某些具体产品的产出,因此易于计算(如,食品厂烘烤一批面包
19、需要多少面粉和电力);而另外一些投入要素是由整个生产运作系统长期利用的(如食品厂的面包烘烤机),而不是由某几批产品消耗掉的。2.产出一个流程的产出可以是两种形态:产品或服务。但是为进行生产运作流程的选择设计,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产出的一些特性。在制造业的生产流程中,产成品在流程中可以单独存放,在需要的时候交给顾客。而在另外一些流程中,产成品库存根本不可能存在,比如服务业的产品,服务和消费是同时发生的,此时,产出是不能存储的,大多数服务企业的运作流程都具有这种特性。3.任务任务也称为作业,任务是生产流程内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环节。所谓任务,是指把投入的资源要素向产出方向转换的行为或活动。例如,在机床上
20、改变金属毛坯的形状,用仪器检查部件尺寸是否符合技术标准,驾驶飞机飞往目的地,病人手术之前进行麻醉等。一项任务的完成要使用一定的人力和设备,但在一些自动化流程中,也有可能用设备取代人力。在每,一个任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人、机器、方法等各种要素的结合,还需要考虑各任务之间各种要素的适合程度。4.物流和信息流任何一个生产运作流程中都存在这两种流。例如,在面包生产流程中,其信息流的形式主要是生产指令和面包制作规程。在生产开始之前,必须将生产的面包种类、所需原料的种,类和数量送达搬运工人,以便在必要的时间,将必要的物料送到必要的地方。原料混合方法和混合时间的信息必须送到混合工序,烘烤时间和烘烤温度的信
21、息必须送到烘烤工序,包装工序也必须预先知道下一批到达的面包是什么种类,以准备相应的包装材料。所有这些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信息。而物料的移动,即物流也必须在信息的指挥下才能进行。5.库存进入一个流程的物料如果既不是在被执行任务,又不是在被运送,那就是作为库存而存在。在面包生产的流程中,处于停滞或储藏状态的这些库存不增加产品的任何价值,因此应当越少越好。流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尽量减少流程中的库存。七、 生产运作流程绩效的衡量比较不同公司的指标(经常称为标杆)是一项重要的活动,指标可以表明公司是否向着不断改进的方向前进。与会计中的财务指标类似的是,运作流程性能指标给运作经理提供了一个衡量运作
22、流程改进效果和不同阶段生产率变化的标准。运作经理经常需要就运作流程的性能或者对运作流程改进提出方案。利用率是使用最普遍的运作流程指标,我们经常用其测量资源的使用率,比如,直接劳动力的利用率或机器资源的利用率。区别利用率和生产率是很重要的。全局因素生产率通常用货币单位来衡量,我们以美元为单位,用输出物(如销售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除以输入物(如原材料、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的价值。相应地,部分因素生产率用单独的输入来衡量,劳动力就是最普通的单独输入量。部分因素生产率回答的是对于给定的输入能有多少输出的问题,比如,计算机生产厂的每位工人能生产多少计算机。利用率衡量的是资源的实际活动率。效率是指运作流程的
23、实际输出和标准输出的比值。效率还可以用来衡量运作流程的得失。加工时间是指生产一批零部件所用的时间,它由生产单个产品的时间乘以批量计算得到。设置时间是指调整机器使其能生产特定产品所需要的准备时间,又称为转换时间。设置时间如果较长,通常是以加大批量来分摊设置时间的浪费。设置时间对设备利用率是有很大的影响的,由于设置时间的存在,在不同的批次之间进行转换时,需要设备的调整和停顿时间,设置时间越长,对资源利用率的影响越大。操作时间是指使用机器生产一定批量的产品所需的加工时间和设置时间的总和。周期是指相继的工作单元完成工作的时间间隔,在装配线中称为节拍。总生产时间包括产品的实际加工时间、设置时间和产品在队
24、列中的等待时间。通常情况下,在工艺中产品并非时时刻刻在加工。由于工艺的周期经常各不相同,缓冲区就因此而产生了,它使得各个活动能在某种程度上独立地进行。由于增加了缓冲区,虽然周期可以不改变,但由于缓冲区里时间的占用,总生产时间增长。产出率是指一定时间内工艺的期望输出率。装配生产线的产出效率是每小时60单位。在这里,产出率是周期的倒数。工序和工序之间由于各工序节拍的不同,作业之间可能出现阻塞和窝工现象,为了在工序与工序之间衔接,我们可以设置缓冲区以保持前道工序的连续生产,在缓冲区中停留将增加总生产时间,增加的这部分时间就是等待时间。等待时间有长有短,如何衡量等待时间呢?我们用在缓冲区中平均在制品库
25、存量的输出时间来衡量。缓冲区中的平均在制品量称为工艺使用库存量,在缓冲区中的在制品需要等待后道工序的加工。八、 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定义是:确立组织战略和目标,整合组织所有的一切资源,通过优化配置和运作资源更好地实现组织战略和目标的所有的活动过程。这一定义有五层含义:第一,管理是一个活动过程。因此,管理是动态的。第二,管理的任务是达成组织的战略和目标。第三,管理的手段是配置和运作组织拥有的资源。由于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可能是分散的或多种多样的,所以必须对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第四,管理的核心是持续改进和追求更好(卓越)。第五,管理的本质是决策和协同。过程中的矛盾和不协调可能会成为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
26、阻力和障碍,管理就是要努力消除各种不协调和障碍,使成员能够协同行动而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九、 管理的任务人们组成群体的最初和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和改善生活,而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步调一致。为此,人们在群体中就必须放弃以前的那种各自为政的散漫行为方式,在群体中通过成员间的协同行动和群体目标的实现来满足个人的需要。因此,群体中的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在大方向上应该是一致的,并且在不/同视角下互为基础。在群体中协调个人的行为,就需要管理。随着群体中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逐步得到有序安排,组织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组织的存在肯定有其目标,管理的任务就在于引导和协调组织成员的行为以达到组织的目标。具体
27、讲,就是把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加以合理的组合和运用,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为推动组织向目标一步一步地接近,必须规定组织中每个成员应当从事的活动,并使他们的活动相互协调。如果这些活动都规定得当、协调一致、进行顺利,那么组织中各成员的活动就会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讲,在管理过程中要鼓励那些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成员行为,阻止那些妨碍组织目标实现的不利行为。在规范组织成员行为的过程中,制度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组织管理的“基础设施”。由于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必须以系统思想为指导进行持续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断优化、夯实和保障实施。管理的现代化,不仅需要“基础设施
28、”的方方面面现代化,更需要其内涵升华为先进的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所有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动之中,并影响组织的精神面貌和整体影响力。十、 管理者的作用管理者是组织中被授权指挥他人活动的人。在企业中,管理者的作用是领导全体员工共同实现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目标,具体的管理活动主要体现在资源管理和决策制定两个方面。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资产资源、信息资源三个方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管理者的作用主要是代表、沟通和指挥。高层管理者代表企业整体,中层管理者代表企业的某个局部,基层管理者代表企业中的一个基层单位。管理者要在企业中进行上下左右的沟通,在上下级之间、横向之间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另外,管理者
29、还要指挥和激励下级有效地完成任务。在资产资源管理方面,管理者要清晰解读企业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有效发挥企业资产的积极作用,持续提升企业资产价值。在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管理者的作用主要是有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发布信息。管理者要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保证信息的正常和快速传递、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管理者要借助信息系统为正确决策收集大量有效的信息,为正确决策进行有效的信息处理,发布指令并推动指令有效实施。在决策制定方面,管理者的作用主要是制定决策和推动决策的实施。管理者在自己行使职权的领域内要决策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并为决策方案得到有效实施而合理配置资源和协调各方矛盾。十一、 管理的有效性
30、和效率管理者在其管理活动中必须关注管理的有效性和管理的效率。1.管理的有效性管理的有效性是指管理工作对投入后的产出与企业目标一致性的影响。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很好地利用其拥有的资源去实现既定的目标,则说明其管理是有效的。2.管理的效率管理的效率是指管理工作对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的影响。投入少,产出多,说明发挥作用的资源比例高,浪费的资源少,管理的效率高。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是相互联系的。管理中只讲有效性不讲效率,或只讲效率而不讲有效性,都是应当避免的。良好的管理应该是既有效,又高效率,既能达到企业的目标,又能充分地利用企业的资源。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来看,就是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既定的有效产出,或以一定的投入
31、取得最大的有效产出。十二、 目标的作用所谓目标,就是管理活动努力的方向。组织的目标明确了组织存在的理由。在开始任何行动之前,管理者必须清楚地确定追求的目标,并且必须表达透彻而使人人理解它。这就是目标原则。确定的目标必须在这个组织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但目标的达到又要求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如果确定的目标不能够达到,就没有吸引力,将会被抛弃;另一方面,如果一个目标没有一定的难度,则目标潜在的刺激作用就失去了,无激励向上的积极意义。组织目标应该具有如下作用:第一,指明管理方向。目标的必要性表现为它是管理活动的最终方向,即方向的需要。一个组织不仅要有总的目标,其内部各个部门或个人也都应有明确的分目标。所
32、谓明确,即有书面的说明。目标的说明不仅应指明组织及其成员的努力方向,还应指出组织资源的分配方向,从而使组织内各方面的努力能够相互协调,为追求一个共同的最终目标而奋斗。第二,激发成员潜力。目标除了指明方向之外,还是激发组织内每一个成员潜力的激励因素。目标的实现反映了组织及其成员获得了成功,这体现为不仅在收益上有所获得,而且在精神上或心理上能获得满足,从而激发完成下一个目标任务的信心和愿望,这就是目标的激励作用。第三,促进管理成效。目标可以促进管理活动取得成效,因为它是衡量管理活动成效的尺度。管理的计划职能是为了达到组织目标,组织与领导职能是为了落实计划,而控制职能则是对组织计划完成程度的测定,并
33、纠正偏差,以保证组织计划的完成。因此,如果没有一个明确说明的目标,那么管理的这几个职能工作都将难以开展。第四,完善管理基础。如果组织没有明确的目标,就难区别于因“应急计划”或“特殊政策”而进行的管理,就会导致出现一系列短期计划或短期行为,使组织的目标具有随意性,不利于组织的长期发展。理由很简单,由于目标不明确,组织努力的方向就会经常不断地转移,从而使各项活动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管理活动难以协调。十三、 目标管理的理论设置目标,在管理过程中对这些目标进行运用,并以这些目标鉴定企业及其成员的工作,这一切即为目标管理。在1945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一书中,德鲁克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主张。他
34、认为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以“目标”来领导其下级,并衡量下级的贡献,以实现企业的总目标。如果没有计划好的并且方向一致的目标来指导每个成员工作,则企业的规模越大,人员越多,发生冲突和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德鲁克指出,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清楚地知道企业总目标对其个人有什么要求,他的上级领导也必须知道他对总目标的贡献能力如何,企业对他有什么期望并且确定如何鉴定他的成就。当企业的每个层次都能这样做的时候,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希望实现。十四、 设施的布置(一)设施布置的类型设施布置一般有四种类型:工艺原则布置、产品原则布置、成组技术和固定布置。1.工艺原则布置这是指将相似的设备或功能集中放在一起,完成相同工
35、艺加工任务。例如,将所有的车床放在一个地方,将所有的铁床放在另一个地方,等等。同样地,医院一般也是采用工艺原则布置的典型,医院每个科室能完成特定的医疗服务,如产房和加护病房,等等。2.产品原则布置这是一种根据产品制造的步骤来安排设备或工作过程的方式,最常见的如流水线或者产品装配线。一般地,鞋、化工设备和汽车清洗剂等的生产均按照产品原则布置。3.成组技术按工艺原则布置生产和服务设施,被加工对象在生产单元之间交叉往返运输,导致生产周期的延长。为此,在实践中创造了成组技术布置,将不同的机器组成加工中心(或工作单,元)来对形状和工艺要求相似的零件进行加工。4.固定布置这是指由于产品的体积庞大或重量太重
36、,不得不将产品位置固定,生产工人和设备都随产品所在的某一位置而移动。这种布置形式适用于大型产品的装配过程。如大型船舶和飞机等的装配以及医院的手术室(病人固定在手术台上,医生、护士以及手术器材都需要围绕病人布置)一般采用这种布置方式。(二)设施布置的考虑因素选择设施布置类型之后,接着必须系统地布置设施。如企业管理部门一般按工艺原则布置,但具体地,在一栋楼中企业管理部门中的计划部、财务部等部门又应该如何布置?系统布置设施的方法既有定性的方法如相关图法,也有定量的方法如“从至表”法。不论采用怎样的方法,设施布置必须考虑以下的因素:1.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指运营组织的周围特征,如噪声水平、照明、温度等。特
37、别是对于服务型企业,为顾客提供服务的部门应尽可能地布置在环境条件好的位置。2.空间布置及其功能性对于制造型企业,设施布置设计的目标是使两地之间物流成本最小化。对于服务型企业;设施布置设计的目标不仅要考虑工作人员的行走方便,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考虑顾客在服务前台的行走时间最小化。设施布置应该尽可能地向顾客提供服务机会吸引顾客消费。如有的大商场设施布置设计得像单通道迷宫,顾客在进入之后,必须要走完整个商场才能走出来。3.徽牌、标志和装饰品这些是服务型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志物。例如,餐厅中穿着白衬衣、戴着白帽子、系着白围裙的服务员传递给顾客的信号是“我能满足您的服务要求”。十五、 设施选址设施选址在企
38、业运作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设施选址直接关系到设施建设的投资和建设的速度,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从而影响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错误的选址决策无论对制造型企业还是服务型企业都意味着高昂的代价,因为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选址决策会进一步导致错误的能力规划或者错误的流程选择,从而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一)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影响选址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环境。1.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选址首要关注的因素。政治局面的稳定、法律是否健全等直接关系到企业投资的资本权益能否得到保障。2.经济因素在经济因素中,原材料的可供应性、交通的便利程
39、度、能源供应的可靠性、与终端市场的接近程度、人力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周围商业环境的氛围等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3.社会因素在社会因素中,必须考虑当地居民的宗教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当地的社区环境、环境保护以及科学技术环境等。4.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中,不仅要考虑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而且还要考虑水资源条件,特别是对于耗水量大的企业,如造纸厂、发电厂、钢铁厂等。(二)设施选址方案的评估方法影响设施选址的因素众多,关系也非常复杂,因此必须对拟订的选址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在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中,既有定性分析方法也有定量分析方法。一般最常用的是因素分析法和重心法。1.因素分析法这是一种把
40、非常复杂的问题转换为易于理解的问题的简单方法,在选址方案选择中应用相当广泛。因素分析法的使用一般采用如下步骤:列出与选址有关的各种因素;评价各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赋权重;对各种备选地址的各种因素进行评分;将每个因素的评分值与其权重相乘,计算出每个因素的加权分值;累计每个备选地址的所有因素的加权分值,计算出每个备选地址的总分;选择总分最高的备选地址作为最优方案。2.重心法重心法是一种定量方法,一般用于单个设施的最优位置决策。使用该方法的前提是现有设施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要运输的货物量(或者运输费用)能够定量表达。该方法常用于制造型企业的制造厂与配送设施的相对位置以及服务型企业的配送中心、零售店等选
41、址决策。十六、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和基本内容(一)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根据生产的概念,生产运作管理是对一切社会组织利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过程的管理。生产运作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就是: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的产品和提供满意的服务。其目标体现了CQSTE五方面的特征,即低成本、符合标准的质量、满意的服务、准时性和清洁生产。(二)生产动作管理和基本内容从生产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角度,生产运作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生产系统的设计、生产系统的运行和生产系统的维护。1.生产系统的设计生产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生产设施的定点选择、生产设施布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生产系统的设计
42、一般在设施建造阶段进行,但在生产系统的生命周期内,不可避免地要对生产系统进行更新,包括扩建新设施、增加新设备,或者由于产品和服务的变化,需要对生产设施进行调整和重新布置,在这种情况下,都会遇到生产系统设计问题。生产系统的设计对其运行有先天性的影响,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产系统的运行。2.生产系统的运行生产系统的运行主要涉及生产计划与控制。计划主要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何时出产的问题,包括预测对本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确定产品和服务的品种与产量,编制生产计划,做好资源的组织,人员班次安排,统计生产进展情况等。控制主要解决如何保证按计划完成任务的问题,包括生产进度控制,采购程序控制和库存控制等
43、。生产进度控制的目的是保证各生产单元生产计划的按期完工,产品按期装配和出产。采购程序控制包括对战略性物资、重要性物资和一般性物资的采购审批控制程序等。库存控制包括对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和成品库存的控制。如何以最低的库存保证供应,是库存控制的主要目标。3.生产系统的维护生产系统的维护主要涉及设备和设施的维护管理。特别对于一些资产密集型的企业,如石油化工、电力和航空等行业,设备和设施的运行维护效率直接决定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因此,生产系统维护的目标就是优化使用设备和设施这样的资产,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具体地,生产系统维护的目标就是提高资产的维修效率,增加资产的可靠性,降低资产的总体维
44、修成本,尽量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十七、 制造性生产制造性生产是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例如,汽车制造、钢铁冶炼、石油化工和啤酒生产等都属于制造性生产。1.流程型生产与离散型生产按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制造性生产可以分为流程型生产与离散型生产。流程型生产是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移动,并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如炼油、化工、冶金、食品、造纸等都属于流程型生产。流程型生产一般生产设施地理位置集中,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生产协作与协调任务较少。离散型生产也称加工装配式生产,是指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移动,在移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45、如机床、汽车、柴油机、锅炉、船舶、家具、电子设备、计算机、服装等产品的制造,都属于离散型生产。在离散型生产过程中,产品是由离散的零部件装配而成的。这种特点使得构成产品的零部件可以在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制造。离散型生产的组织十分复杂,是生产运作管理研究的重点。流程型生产与离散型生产在产品市场特征、生产设备、原材料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2.备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按照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成备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两种。流程型生产一般为备货型生产,离散型生产既有备货型又有订货型。备货型生产是指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成品库存来满
46、足用户的需要,一般也把这种生产组织方式称为推动式生产。例如,流程型生产中的化肥、炼油、制皂,离散型生产的轴承、紧固件、小型电动机等产品的生产,都属于备货型生产。订货型生产又称“按订单制造”式生产,是指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生产的是顾客所要求的特定产品,一般也把这种生产组织方式称为拉动式生产。用户可能对产品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经过协商和谈判,以协议或合同的形式确认对产品性能、质量、数量和交货期的要求,然后组织设计和制造。例如,锅炉、船舶等产品的生产,属于订货型生产。3.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按生产的重复程度来分类,制造性生产又可以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单件生产就是根据用户的特定
47、要求组织生产或服务,如船舶制造、医疗保健等。成批生产就是品种较多、产量较大、若干种产品成批轮换生产,如目前家用电器的生产。大量生产则是大批量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标准化产品,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实际生活中,绝对的单件生产和大量生产较少出现,更多的是成批生产。成批生产又可以分为单件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大量大批生产。十八、 经济效益(一)营业收入估算项目正常经营年份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51100.00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所示。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30660.0035770.0040880.0051100.002增值税1189.991433.921677.852165.712.1销项税3985.804650.105314.406643.002.2进项税2795.813216.183636.554477.293税金及附加142.80172.07201.35259.883.1城建税83.30100.37117.45151.603.2教育费附加35.7043.0250.3464.973.3地方教育附加23.8028.6833.5643.31(二)正常经营年份增值税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及相关规定,项目正常经营年份应缴纳增值税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