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哈三中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理科综合测试含答案.pdf
《2022年哈三中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理科综合测试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哈三中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理科综合测试含答案.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理科综合 第 1页,共 18 页2 202022 2 年哈三中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高三理科综合试题高三理科综合试题考生注意:考生注意:1.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3003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50150 分钟。分钟。2.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区域。3.3.考生作答时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用 2B2B 铅笔把答题卷上
2、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 0.5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各题的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4.考试结束时,务必将答题卡交回。考试结束时,务必将答题卡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F-19Na-23Mg-24Co-59Br-80第 I I 卷 选择题(共 126126 分)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1313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6 6
3、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求的。1驱动蛋白是细胞内的一种杆状蛋白质,具 ATP 水解酶活性,还能与细胞骨架特异性结合,并沿着骨架定向行走,将所携带的“货物”送到指定位置,驱动蛋白每行走一步需要消耗一个 ATP 分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驱动蛋白能识别 ATP 分子和细胞骨架B驱动蛋白转运“货物”的途径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C驱动蛋白能催化 ATP 的高能磷酸键断裂D驱动蛋白“行走”所需要的 ATP 可直接来自细胞质基质2以海蜗牛为实验材料,某科研小组完成了以下几组实验:第一组:多次电击海蜗牛,发现海蜗牛学
4、会了利用长时间蜷缩的方式保护自己。第二组:没有经过电击刺激的海蜗牛则没有类似的防御行为。研究者提取第一组海蜗牛腹部神经细胞的 RNA 注射到第二组海蜗牛颈部,发现原本没有受过电击的海蜗牛也“学会”了蜷缩,而再设置的对照组则没有此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海蜗牛腹部神经细胞与颈部神经细胞中的基因相同B实验中对第二组海蜗牛颈部注射的 RNA 可能是 mRNAC再设置的对照组中海蜗牛需要注射没受过电击的海蜗牛的 RNAD本实验说明 RNA 能够决定海蜗牛能否产生防御行为理科综合 第 2页,共 18 页3 氧化型辅酶(NAD+)不仅参与细胞呼吸过程,也可作为底物通过 DNA 修复酶参与 DNA 修复。研
5、究发现提高小鼠体内 eNAMPT(合成 NAD+的关键酶)的含量可逆转小鼠身体机能的衰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核糖体上合成的 DNA 修复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细胞内 NAD+的数量减少可导致细胞的衰老CeNAMPT 能够降低 NAD+合成所需的活化能D衰老小鼠的体细胞中不能合成 eNAMPT4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由苯丙氨酸缩合成的多肽链,下列四种材料中多余的一项是A同位素标记的 tRNAB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C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D除去了 DNA 和 mRNA 的细胞裂解液5实验发现,物质甲可解除种子休眠;乙可抑制黄化幼
6、苗切段中丙的促进作用;丙浓度低时促进植株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植株生长;丁可促进叶片衰老。上述物质分别是生长素、脱落酸、乙烯和赤霉素四种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可通过培养微生物获得B乙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C成熟的果实中丙的作用增强D夏季炎热条件下,丁可促进小麦种子发芽6基因型为 AaBb 的雄性果蝇,体内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在染色体复制后彼此配对,非姐妹染色单体进行了交换,结果如右图所示。该精原细胞此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均进入减数分裂,若此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变异,则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基因组成为 aB 的细胞所占的比例是A1/16B1/8C1/4D
7、1/27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诗词解读不正确的是A“朝坛雾卷,曙岭烟沉”,雾有丁达尔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利用金和泥沙密度不同而进行淘洗分离C“章山之铜,所谓丹阳铜也。今有白铜,盖点化为之,非其本质”,纯铜比白铜硬度大,熔点低D“错把陈醋当成墨,写尽半生纸上酸”,陈醋里的醋酸是弱电解质理科综合 第 3页,共 18 页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0g 丙醇中存在的碳氢键总数为 8NAB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 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 1NAC1 L 0.1molL-1的 NaHCO3溶液中 HCO3
8、-和 CO32-的离子数之和为 0.1 NAD235 g 核素23592U 发生裂变反应:23592U10n裂变9038Sr13654Xe1010n,净产生的中子(10n)数为 10 NA9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4422NHFe SO溶液与少量2Ba(OH)溶液反应:2-244SOBaBaSOB电解 AlCl3水溶液:Al3+4Cl-+2H2OAlO2-+2H2+2Cl2C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323332CH COOCH CHOHCH COOCH CH OH DCuSO4溶液中滴加稀氨水:Cu2+2OH-Cu(OH)210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关于此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
9、子式为 C16H14O4B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C1mol 此物质水解需消耗 4molNaOHD该物质的一氯取代物有 4 种11短周期元素 R、X、Y、Z 的原子核外 L 层上的电子数之和为 32,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与水反应可得四种溶液,浓度均为 0.01molL1的上述四种溶液的 pH 与对应元素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Y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 pH 值为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Y 形成的化合物均满足 8 电子结构BR 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强还原性CZ、R 组成的化合物 R2Z8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ZX电解理科综合 第
10、 4页,共 18 页12在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介质中可实现醇向醛的转化,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理论上 NHPI 的总量在反应前后不变B海绵 Ni 电极作阳极C 总反应为D每消耗 1mol 苯甲醇,产生 22.4 L 氢气13已知 Kb(NH3H2O)=1.710-5,Ka(CH3COOH)=1.710-5。25时,向 20mL 浓度均为 0.01mol/L的盐酸和醋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0.01mol/L 的氨水,测定过程中电导率和 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 点溶液中,c(CH3COO-)数量级约为 10-5Bb 点溶液中,c(Cl-)c(NH4+)
11、c(CH3COOH)c(H+)c(OH-)Cc 点溶液中,c(NH4+)+c(NH3H2O)=c(CH3COO-)+c(CH3COOH)Dd 点溶液中,c(NH4+)=c(CH3COOH)+2c(CH3COO-)二、选择题(本题共二、选择题(本题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6 6 分。第分。第 14141818 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9192121 题有多项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3 分,有错选的得分,有错选的得 0 0 分分。)14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有A粒
12、子的动量越大,其德布罗意波的波长越长B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C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是有复杂结构的D库伦通过实验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G15如图所示,斜面体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斜面光滑。小球被轻质细线系住放在斜面上,细线另一端跨过定滑轮,用力拉细线使小球沿斜面缓慢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斜面体始终静止。移动过程中A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变小B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变小C斜面对地面的压力变大D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变大理科综合 第 5页,共 18 页16如图所示,将一平行板电容器和二极管串联接在直流电源上,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现将开关闭合电路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增大两极板间的距离,则电容器电容增大B若增大两极
13、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C若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D若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电容器的带电量 Q 减小17如图为洛仑兹力演示仪的结构图,励磁线圈产生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电子束由电子枪产生,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电子速度大小可通过电子枪的加速电压来控制,磁场强弱可通过励磁线圈的电流来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仅增大励磁线圈的电流,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变小B仅增大励磁线圈的电流,电子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将变小C仅提高电子枪的加速电压,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变大D仅提高电子枪的加速电压,电子束径迹的半径变大18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放有一表面粗糙程度均
14、匀的斜劈,小物块以一定初速度从斜劈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回到斜劈底端时的速度小于它上滑时的初速度。已知斜劈始终保持静止,则小物块A上滑所需时间大于下滑所需时间B地面对斜劈 M 的支持力始终大于(M+m)gC上滑和下滑过程,小物块的机械能损失相等D上滑和下滑过程,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先左后向右19星际飞船探测 X 星球,当飞船绕 X 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测得飞船与 X 星球中心连线在t0(小于飞船做圆周运动周期)时间内转过的角度为弧度,扫过的面积为 S,忽略 X 星球自转的影响,引力常量为 G,则A星际飞船做的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t0B星际飞船做的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sC星际飞船做的匀速
15、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2t02sDX 星球的质量为2S 2SGt02理科综合 第 6页,共 18 页202022 年冬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而冰壶是比赛的项目之一,我国冰壶运动员在某一次训练时,红壶以一定速度与静止在大本营中心的蓝壶发生对心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如图甲所示。碰后运动员用冰壶刷摩擦蓝壶前进方向的冰面,来减小阻力。碰撞前后两壶运动的 v t 图线如图乙中实线所示,已知两冰壶质量相等,由图像可得A碰后蓝壶经过 5s 停止运动B碰撞后瞬间,红壶的速度为 0.8m/sC红、蓝两壶从碰后至停止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冲量的大小之比为 1:4D两壶在碰撞过程中损失机械能与蓝壶从碰后到停止过程中损失机
16、械能的比值为 2:12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粗细均匀的边长为的单匝正方形闭合线框,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垂直磁场边界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穿过匀强磁场,如图甲所示,测得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和运动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线框进入磁场和离开磁场过程中通过线圈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 1:2B线框边长与磁场宽度的比值为 3:8C离开磁场的时间与进入磁场的时间之比为(2 3 3):1D线框 ab 边刚进入磁场和 ab 边刚离开磁场时线框 ab 两端电压之比为 2:3第第卷卷 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174174 分)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
17、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22 题第题第 3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做答。第 3333 题第题第 38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一)必考题(共 129129 分)分)理科综合 第 7页,共 18 页22(6 分)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合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将水平气垫导轨和倾角为的气垫导轨对接,对接处巧妙设计使
18、滑块在对接处几乎没有动能损失。滑块上固定宽度为 d 的挡光片,感光计时器安装在水平导轨适当位置处,以记录挡光片通过它的时间。从倾斜导轨底端向上等距离地标记为:L、2L、3L、4L、这样在倾斜导轨上合外力对滑块做的功就可以分别记为 W0、2W0、3W0、4W0、实验时,每次都让滑块前沿从标记处静止下滑。(1)实验前先用螺旋测微器测出挡光片的宽度 d,如图乙所示,d=_ mm。(2)测得滑块从 L、2L、3L、4L、处分别释放后,滑块的挡光片通过感光计时器的时间分别为t1、t2、t3、t4、由此测得滑块的速度大小,则从 3L 处滑下的滑块的速度大小为v3=_(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3)
19、某次实验时,让滑块从 4L 处静止释放,测得滑块的质量(含挡光片)为:m=0.4kg,倾角=37,L=10cm,t4=8.710-4s,重力加速度的值为 9.8m/s2,则滑块下滑 4L 距离时,合力做功为_J,滑块到达感光计时器时的动能为_J,(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比较合力的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得出结论。(sin37=0.6)23(9 分)现有一微安表(量程为 100A,内阻约为 1500),为准确测量其内阻,设计如图所示电路图,其中 R0=1510。实验步骤:(1)滑动变阻器 R 的量程应选_A.20B.200C.500(2)接通 K1后,调节 R3为
20、 1500,调节 R2为适当值,发现微安表示数为 I1,接通 K2,此时微安表示数变为 I2,发现 I1I2,若使得接通 K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则应该_ R2阻值。A.增大B.减小C.不调节(3)反复调节 R2直至 1812,发现接通 K2前后微安表示数保持不变,则可知微安表内阻为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保留四位有效数字)(4)现将该微安表改为 1mA 和 2mA 两个量程的毫安表,如图 2 所示,接线柱 1 对应的量程为_mA,并计算出 R4=_,R5=_。图 1图 2理科综合 第 8页,共 18 页24(12 分)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可视为质点,A 从斜面底端以初速度 vA=24m
21、/s 沿斜面向上运动的同时,物体B在距斜面距底端d=4m处以初速度vB=16m/s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斜面足够长,且倾角=30o。A、B 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均为=35,A、B 质量 mA=mB=1kg,若 A 与 B 发生碰撞,则碰撞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且瞬间不再分离共同运动。g=10m/s2求:(1)AB 相碰后共同运动的速度 v;(2)A 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 x。25(20 分)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 EFG 与 PMN 如图所示放置,EF 与 PM 段水平且粗糙,FG 与 MN 段倾斜且光滑,F、M 连接处接触良好,FG 与 MN 与水平面成=370角,空间中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
22、度为 B=5T,方向竖直向上,导轨间距均为 L=1m,金属棒 ab、cd 与轨道垂直放置,两金属棒质量相等,均为 m=0.1kg,电阻均为 R=2,ab、cd 间用轻质绝缘细线相连,中间跨过一个理想定滑轮,两金属棒始终垂直于导轨,cd 棒与水平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两金属棒始终不会与滑轮相碰,金属导轨足够长,g=10m/s2,sin37=0.6,cos37=0.8,现将金属棒由静止释放:(1)求释放瞬间两棒的加速度大小;(2)判断释放后 ab 棒上感应电流的方向,并求出两金属棒的最大速度;(3)假设金属棒 ab 沿倾斜导轨下滑 s=4m 时达到最大速度,试求由静止释放至达到最大速度所用
23、的时间及该过程中 ab 棒产生的焦耳热。BvAAvBd理科综合 第 9页,共 18 页26(14 分)工业上常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 Co2O3,还含少量 Fe2O3、Al2O3、MgO、CaO 等杂质)制备钴的氧化物,其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已知:CoC2O42H2O 微溶于水,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后加入 Na2SO3的主要作用是。(2)NaClO 的电子式为,向溶液 a 中加入 NaClO 溶液,写出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与 NaCl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沉淀 a 所含有的主要物质有。(4)向溶液 c 中加入足量的 NaF 溶液可将 Ca2+、Mg2+沉淀而
24、除去,若所得溶液 d 中c(Mg2+)=1.010-5mol/L,则溶液 d 中 c(Ca2+)为_。已知该温度下 Ksp(CaF2)=3.410-11,Ksp(MgF2)=7.110-11(5)草酸钴是制备各种钴氧化物和钴粉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电极材料及超硬材料等领域。草酸钴在惰性气氛中的热重分析图谱表明,350420之间的失重率达 59.9%,则该温度范围内草酸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6)“沉钴”过程中,加入(NH4)2C2O4使得 n(C2O42-)n(Co2+)初始比值为 1.15,沉淀反应时间为 10min,沉淀反应的温度与钴的沉淀率关系如图所示。该过程需控制温度在 46
25、50的原因是。理科综合 第 10页,共 18 页27(15 分)1-溴丁烷可作稀有元素萃取剂、烃化剂及有机合成的原料。实验室合成 1-溴丁烷的装置及有关数据如下:发生的反应如下:NaBr+H2SO4HBr+NaHSO4HBr+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2Br+H2O实验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中加入 14mL 水,再慢慢分批加入 19mL(0.54mo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冷却至室温后,再依次加入 12mL1-丁醇和 16.5g 溴化钠,充分振荡后加入 2 粒沸石。加热至沸,调整加热速度,以保持沸腾而又平稳回流,并不时摇动烧瓶促使反应完成。回流约 30min。待反应液冷却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哈三 中高 第三次 高考 模拟 理科 综合测试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