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中数学题型全面归纳9.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含答案.pdf
《2023届高中数学题型全面归纳9.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中数学题型全面归纳9.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含答案.pdf(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 届高中数学题型全面归纳第二节届高中数学题型全面归纳第二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考纲解读考纲解读1能根据两直线的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能根据两直线的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2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3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命题趋势探究命题趋势探究从内容上看,主要考查两直线平行、垂直的判定,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线间的距从内容上看,主要考查两直线平行、垂直的判定,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及对称问题,从考查形
2、式上看,以选择和填空为主离及对称问题,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和填空为主.预测预测 2019 年高考中年高考中,两直线平行和垂直关系的判定与应用将是考查的热点两直线平行和垂直关系的判定与应用将是考查的热点,常与充要常与充要条件相结合条件相结合.另外对称问题也常在高考试题中出现,备考时应多加注意另外对称问题也常在高考试题中出现,备考时应多加注意.知识点精讲知识点精讲一、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一、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以表格形式出现,如表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以表格形式出现,如表 9-1 所示所示.两直线方程两直线方程平行平行垂直垂直11112222:0:0lAxB yCl
3、A xB yC1221122100ABA BBCB C且12120A AB B111222:lyk xblyk xb(斜率存在斜率存在)11,22:lxxlxx(斜率不存在斜率不存在)1212,kk bb或或1212,xx xx xx121k k 或或12kk与中有一中有一个为个为 0,另一个不存在,另一个不存在.二、三种距离二、三种距离1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的距离平面上两点平面上两点111222(,),(,)P x yP xy的距离公式为的距离公式为22121212|()()PPxxyy.特别地,原点特别地,原点 O(0,.0)与任一点与任一点 P(x,y)的距离的距离22|.OPxy2点到直
4、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点点000(,)P xy到直线到直线:0l AxByC的距的距离离2200|BACByAxd特别地特别地,若直线若直线为为l:x=m,则点则点),(000yxP到到l的距离的距离|0 xmd;若直线若直线为为l:y=n,则点则点),(000yxP到到 l 的距离的距离|0ynd3.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已知已知21,ll是两条平行线是两条平行线,求求21,ll间距离的方法间距离的方法:(1)(1)转化为其中一条直线上的特殊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转化为其中一条直线上的特殊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2)(2)设设0:,0:2211CByAxlCByAxl,则则1
5、l与与2l之 间 的 距 离之 间 的 距 离2221|BACCd注注:两平行直线方程中两平行直线方程中,x,y 前面对应系数要相等前面对应系数要相等.题型归纳及思路提示题型归纳及思路提示题型题型 122122 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思路提示思路提示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从斜率是否存在分类判断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从斜率是否存在分类判断,也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判断也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判断:一般一般地地,设设0:1111CyBxAl(11,BA不全为不全为 0),0),0:2222CyBxAl(22,BA不全不全为为0),0),则则:当当01221BABA时时,直线直线21,ll
6、相交相交;当当1221BABA时时,21,ll直线平行或重合直线平行或重合,代回检验代回检验;当当02121BBAA时时,21,ll直线垂直直线垂直,与向量的平行与垂直类比记忆与向量的平行与垂直类比记忆.例例 9.109.10“a=2=2”是是“直线直线 ax+2+2y=0=0 平行于直线平行于直线 x+y=1=1”的(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解析由由 a=2=2 得直线方程得直线方程 2 2x+2+2y=0=0,即直线,即直线 x+y=0=0 与与 x+y=1=1 平行,
7、反之,由直线平行,反之,由直线 ax+2+2y=-平行于直线平行于直线 x+y=1=1,得,得 a=2.=2.故故“a=2=2”是是“直线直线 2 2x+2+2y=0=0 平行于直线平行于直线 x+y=1=1”的充分必要的充分必要条件,故选条件,故选 C.变式变式 1 1(20122012 浙江理浙江理 3 3)设)设Ra,则,则“a=1=1”是是“直线直线012:1yaxl与直线与直线04)1(:2yaxl平行平行”的(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解析当当1l/2l时,时,(
8、1)1 2,a a 解得解得1a 或或2.a 当当1a 时,时,1212:210,:240,lxylxyll ;当当2a 时,时,12121:0,:40,.2lxylxyll故故121lla或或2.又又1-2,1,“小推大小推大”,故选,故选.A变式变式 2 2“21m”是是“直线直线013)2(myxm与直线与直线03)2()2(ymxm相相互垂直互垂直”的(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分析分析两直线两直线1112220,0AxB yCA xB yC垂直的充要条件是垂直的充要条件
9、是12120.A AB B解析解析由两条直线垂直的等价条件由两条直线垂直的等价条件12120A AB B得,得,(2)(2)3(2)0,mmm m即即(2)(42)0,mm得得2m 或或1.2m 因此因此,“12m”是是“直线直线(2)310mxmy 与直线与直线(2)(2)30mxmy相互垂直相互垂直”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故选 B.例例 9.119.11 已知直线已知直线062:1yaxl和直线和直线01)1(:22ayaxl(1 1)当)当21/ll时,求时,求 a 的值;的值;(2 2)当)当21ll 时,求时,求 a 的值的值.解析解析(1 1)由)由01221BAB
10、A,021)1(aa得,解得得,解得 a=-1=-1 或或 2.2.当当 a=-1=-1 时,时,2121/,02:,062:llyxlyxl当当 a=2=2 时,时,121,03:,03:lyxlyxl与与2l重合,故舍去重合,故舍去.故当故当21/ll时,时,a 的值为的值为-1.-1.(2 2)由)由21ll,得,得02121BBAA,即,即0)1(2aa,得,得32a变式变式 1 1若直线若直线 x-2 2y+5=0+5=0 与直线与直线 2 2x+my-6=0-6=0 互相垂直,则实数互相垂直,则实数 m=_.=_.解析解析因为直线因为直线250 xy与直线与直线260 xmy相互垂
11、直,相互垂直,所以所以1 2(2)0,m 得得1.m 变式变式 2 2已知直线已知直线8)5(2:,354)3(:21ymxlmyxml,问,问 m 为何值时:为何值时:(1 1)21/ll;(2 2)1l与与2l重合重合;(3 3)1l与与2l相交相交;(4 4)1l与与2l垂直垂直.解析解析(1)(1)由由(3)(5)80,mm得得1m 或或7.当当1m 时,时,12:2480,:2480,lxylxy即即12,l l重合;重合;当当7m 时,时,12:22130,:40,lxylxy即即12,ll故故12ll时,时,7m .(1)(1)当当7m 时,时,12ll;(2)(2)当当1m 时
12、,时,12,l l重合;重合;(3)(3)由由34(5)25mmm 得得1m 且且7,m 所以当所以当1m 且且7m 时,时,12,l l相相交;当交;当5m 时,时,12,l l也相交,即也相交,即1m 且且7m 时,时,12,l l相交相交.(4)(4)由由2(3)4(5)0mm得得13,3m 所以当所以当133m 时,时,12,l l垂直垂直.评注评注运用有斜率的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处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运用有斜率的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处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要紧紧抓住要紧紧抓住12,k k及及12,b b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有斜率有斜率”这一前提条件,
13、否则回事解题不严谨甚至这一前提条件,否则回事解题不严谨甚至导致错误导致错误.判断两直线平行判断两直线平行,垂直垂直,重合时重合时,不要忘记考虑两条直线中有一条或两条直线不要忘记考虑两条直线中有一条或两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在两条直线的斜率均存在且均不重合的条件下有:的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在两条直线的斜率均存在且均不重合的条件下有:12ll 1212,kk b b=与与12121.llk k 在斜率不存在或为零的情况下讨论两直线的位置关在斜率不存在或为零的情况下讨论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宜用数形结合法求解系宜用数形结合法求解.题型题型 123123有关距离的计算有关距离的计算思路提示思路提示两点间的
14、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的计算,特别注意点到直线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的计算,特别注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结构距离公式的结构.例例 9.129.12(1 1)已知点)已知点 P(4,1)(4,1),则点,则点 P 到直线到直线032:yxl的距离为的距离为_;_;(2 2)已知点()已知点(a,2,2)到直线)到直线03:yxl的距离为,则的距离为,则 a=_;=_;(3 3)过过点点 A(4,(4,a)和和 B(5,(5,b)的直线与直的直线与直线线 y=x+m 平行平行,则两点间的距离则两点间的距离|AB|为为_._.解析解析(1 1)距离)距离
15、55521|3124|22d(2 2)由题意得)由题意得2|1|22|1|11|32|22aaad,故,故 a=1=1 或或 a=-3.=-3.(3 3)解法一解法一:由题意可知由题意可知,145ababkAB故故2)()45(|22abAB解法二:如图解法二:如图 9-49-4 所示,过点所示,过点 B 作作 x 轴的垂线与过点轴的垂线与过点 A 作作 y 轴垂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轴垂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点C,则由题意知,则由题意知45BAC,且,且1AC,则,则2AB变式变式 1 1 点点 P 在直线在直线 3 3x+y-5=0-5=0 上上,且点且点 P 到直线到直线 x-y-1=0-
16、1=0 的距离为的距离为,则点则点 P 的坐标为的坐标为()A.(1 1,2 2)B.(2 2,1 1)C.(1 1,2 2)或()或(2 2,-1-1)D.(2 2,1 1)或()或(-1-1,2 2)解析解析依题意可设点依题意可设点P的坐标为的坐标为(,53),aa则则|(53)1|46|2,22aaad所以所以|23|1,a得得2a 或或1.a 所以点所以点P坐标是坐标是(2,1)或或(1,2).故选故选.C评注评注本题也可求出与直线本题也可求出与直线10 xy 平行且距离为平行且距离为2的直线方程,再与直线的直线方程,再与直线350 xy联立,求得交点坐标联立,求得交点坐标.变变式式
17、2 2 若直若直线线 l过过点点 P(1,2)(1,2)且与且与点点 A(-1,2),(-1,2),B(3,0)(3,0)两点距离相等两点距离相等,则直则直线线 l 的方程为的方程为_解析解析由平面几何知识知,由平面几何知识知,lAB或或l过过AB的中点的中点.若若lAB,则,则021,3(1)2ABk 由点斜式可得直线方程为由点斜式可得直线方程为12(1),2yx 即即250.xy若若l过过AB的中点的中点(1,1),M则直线方程为则直线方程为1.x 综上所述,所求直线方程为综上所述,所求直线方程为1x 或或250.xy变式变式 3 3 若点若点 P(x,y)在直线在直线032:yxl上运动
18、,则上运动,则22yx 的最小值为的最小值为_解析解析解法一:解法一:22222699(32)5()555xyyyy,故当故当65y 时,时,22min9().5xy解法二:设原点为解法二:设原点为(0,0),O则则2222min22|3|9()(,)().512xyd O l例例 9.139.13 已知直线已知直线01:,01:21yxlyxl,则,则1l与与2l之间的距离为(之间的距离为()A.1 1B.2C.3D.2 2解析解析1l与与2l之间的距离之间的距离222|2221BACCd故选故选 B.变式变式 1 1直线直线01:1 yxl与直线与直线0322:2yxl的距离是(的距离是(
19、).A.22B.2C.22D.42解析解析11222|2(3)|12:2220,(,).42 222lxyd l l 故选故选D.评注评注在运用平行线间距离公式时,应使得两直线在运用平行线间距离公式时,应使得两直线x和和y的对应系数相等的对应系数相等.变式变式 2 2 到直线到直线012:yxl的距离为的距离为55的点的轨迹方程是(的点的轨迹方程是()A.直线直线 2 2x+y-2=0-2=0B.直线直线 2 2x+y=0=0C.直线直线 2 2x+y=0=0 或直线或直线 2 2x+y-2=0-2=0D.直线直线 2 2x+y=0=0 或直线或直线 2 2x+y+2=0+2=0解析解析解法一
20、:设动点解法一:设动点(,)P x y满足题设,则满足题设,则22|21|5,521xy即即|21|1,xy则有则有20 xy或或220.xy解法二:由题设可知,所求轨迹是与直线解法二:由题设可知,所求轨迹是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平行的直线,l且且5(,).5d l l 故其方程可设为故其方程可设为:20,lxyC则则22|1|5,521C 解得解得0C 或或2.故故:20lxy或或220.xy故选故选.D变式变式 3 3 已知三直线已知三直线0124:),0(02:21yxlaayxl和和01:3 yxl,且,且1l与与2l的距离是的距离是1057(1 1)求)求 a 的值;的值;(2 2)能否
21、找到一点)能否找到一点 P,使,使 P 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P 是第一象限的点;是第一象限的点;点点 P 到到1l的的距离是点距离是点 P 到到2l的距离的的距离的21;点点 P 到到1l的距离与点的距离与点 P 到到3l的距离之比是的距离之比是5:2.若能若能,求点求点 P 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解析解析(1)(1)21:20,2lxy所以所以1l与与2l之间的距离为:之间的距离为:1|()|7 52,105ad 因为因为0,a 所以所以3.a(2)(2)设存在点设存在点00(,)P xy满足满足,则点则点P在与在与12,l l平行的直线平
22、行的直线l,可设可设:20,lxyC且且1|3|12,255CC即即132C 或或11,6所以所以0011206xy或或001320.2xy若点若点P满足条件满足条件,则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有:,则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有:0000|23|1|2,552xyxy即即0000|23|1|,xyxy所以所以00240 xy或或0320 x(舍去,因为点舍去,因为点P在第一象限在第一象限),由由00001320,2240 xyxy得得00312xy(舍舍);由由00001120,6240 xyxy得得0019.3718xy所以点所以点由由1 37(,)6 18P即为同时满足条件的点即为同时满足条件的点
23、.例例 9.149.14 过点过点 P(1 1,2 2)且与原点)且与原点 O 距离最大的直线方程是(距离最大的直线方程是()A.x+2+2y-5=0-5=0B.x-2-2y+2=0+2=0C.x+3+3y-7=0-7=0D.3.3x+y-5=0-5=0解析解析 解法一:如图解法一:如图 9 95 5 所示,设点所示,设点lP,且线段,且线段 OP 与直线与直线 l 的夹角为的夹角为2,0则 距 离则 距 离5|sin|OPOPd,当 且 仅 当,当 且 仅 当2时 取 等 号时 取 等 号.此 时此 时OPl,故,故211OPlkk所以直线所以直线)1(212:xyl,即,即052:yxl故
24、选故选 A.解法二:设所求直线方程解法二:设所求直线方程0,0)2()1(:22BAyBxAl,即即02:BAByAxl.则原点到直线则原点到直线 l 的距离的距离521|),()2,1(|2|2222222222BABABABABABAd当且仅当向量当且仅当向量),/()2,1(BA,即,即)0(2AAB时取等号时取等号.此时此时052:AAyAxl,即,即052:yxl评注评注:本题解法一充分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本题解法一充分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法二中运用了柯西解法二中运用了柯西(Cauchy)不等式不等式:|baba,其坐标形式为:,其坐标形式为:)()(2221222122
25、121yyxxyyxx,当且仅当,当且仅当 a/b,即即1221yxyx时取等号时取等号.变式变式 1 1 已知两条互相平行的动直线已知两条互相平行的动直线21,ll分别过分别过)2,2(),21(BA,则则21,ll之间的距离最大之间的距离最大值 为值 为 _;_;当当21,ll之 间 的 距 离 最 大 时,直 线之 间 的 距 离 最 大 时,直 线21,ll的 方 程 分 别 为的 方 程 分 别 为_,_._,_.解析解析设线段设线段AB与直线与直线1l的夹角为的夹角为(0,),2 则则距离距离22|sin|(12)(22)5,dABAB 当且仅当当且仅当2时取等号时取等号.此时此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中数学 题型 全面 归纳 9.2 直线 位置 关系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