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移动通信实验系统概述.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一章移动通信实验系统概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移动通信实验系统概述.pdf(19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通信与信息处理实验中心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 1通信与信息处理实验中心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 2第一章第一章 移动通信实验系统概述移动通信实验系统概述.4 1.1 移动通信实验系统简介.4 1.2 移动通信实验系统框架结构.4 1.3 实验箱电路模块组成.7(一)移动终端部分.7(二)基站部分.8(三)中央控制器.9(四)专项实验模块.9(五)GSM 无线MODEM模块.10 1.4 实验具体介绍.11(一)信源编解码实验.11(二)信道编解码实验.11(三)调制解调实验.12(四)系统实验.13(五)900MHz GSM手机系统实验.14 第二章 语音压缩编码第二章 语音压缩编码.15 2.1
2、预备知识.15 2.1.1 语音压缩编码分类.15 2.1.2 语音质量及标准.16 2.1.3 GSM系统的语音压缩编码(RPE-LTP LPC).18 2.1.4 实验系统语音压缩编码算法简介.20 22.语音信源压缩编码实验.29 实验一PCM与ADPCM语音压缩编码.29 实验二AMBE语音压缩编码.36 第三章第三章 信道编码试验信道编码试验.41 3.1 预备知识.41 3.1.1 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41 3.1.2 常用信道编码.45 3.1.3 CPLD基础知识.45 3.1.4 信道编码实验模块说明.49 3.2 信道编码实验.49 实验一 分组码交织与解分组码解
3、交织.49 实验二 循环码的编码和解码.53 实验三 卷积码的编码及解码(Viterbi 解码).57 实验四 扰码与解扰.61 第四章第四章 调制解调实验调制解调实验.64 4.1 预备知识.64 4.1.1 移动通信中的调制技术.64 4.1.2 MSK与GMSK的基本原理.64 4.1.3 QPSK的基本原理.67 4.1.4 扩频调制的基本原理.70 4.2 调制解调实验.74 实验一 GMSK调制解调实验.74 实验二 QPSK调制解调实验.79 通信与信息处理实验中心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 3实验三 CDMA扩频调制实验.85 实验四 CDMA解扩实验.89 第五章第五章 系统实验系
4、统实验.91 51 预备知识.91 5.1.1 GSM系统结构.91 5.1.2 GSM无线接口.94 5.1.3 GSM信令接口及其协议分层.97 5.1.3.1GSM系统中的主要接口.97 5.1.3.2分层协议.97 5.1.3.3信令功能的互通.99 5.1.4GSM主要的呼叫流程和信令流程.99 5.1.4.1信道申请.100 5.1.4.2 初始信道的分配.100 5.1.4.3 初始化报文.101 5.1.5 GSM系统的编号计划.102 5.1.6 GSM系统仿真实验的硬件实现方法.104 5.2 系统部分实验.105 实验一 GSM移动台开机入网和关机实验.105 实验二 移
5、动性管理实验.111 实验三 移动台主叫实验.118 实验四 移动台被叫实验.127 实验五 GSM协议帧结构实验.132 第六章 信道复用、信道仿真与均衡实验第六章 信道复用、信道仿真与均衡实验.144 6.1 预备知识.144 6.1.1 信道复用技术.144 6.1.2 信道数学模型.156 6.1.3 均衡技术介绍.161 6.2 信道部分实验.164 实验一 信道复用实验.164 实验二 信道模型实验.168 实验三 信道均衡实验.173 第七章第七章 900MHz GSM手机实验手机实验.177 71 预备知识.177 7.2 900MHz GSM手机实验.186 通信与信息处理实
6、验中心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 4 第一章第一章 移动通信实验系统概述移动通信实验系统概述 1.1 移动通信实验系统简介移动通信实验系统简介 移动通信实验箱是结合移动通信课程,验证移动通信中涉及的主要技术。实验通过终端技术和网络技术介绍当前移动通信中的典型技术,并区别于以前的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终端技术实验包括以下几部分的实验:信源编解码实验部分、信道编解码部分、调制解调部分。这些实验都由实验箱上的相关模块在学生平台的配合下完成。网络技术实验包括系统实验部分、900MHzGSM 手机系统实验部分。每个实验的简单介绍参见本章 1.3 节。1.2 移动通信实验系统框架结构移动通信实验系统框架结构 本实验
7、系统的框架结构是根据 GSM 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制订的。图 1.2-1 是 GSM 移动通信系统的框架结构图。包括移动终端 MS、基站子系统 BS(包括 BTS 和 BSC)、交换中心 MSC/VLR、HLR/AUC 数据库等部分。作为对实际移动通信系统的模拟,本移动通信实验系统也相应的要实现以上部分的功能。图 1.2-1 GSM 移动通信系统的框架结构 图 1.2-2 为本实验系统的总体结构,每一模块的功能都可以对应到实际系统中某一块的功能,下面进行具体的介绍。通信与信息处理实验中心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 5 图 1.2-2 本实验系统的总体结构 以上各模块的作用:?实验箱:移动通信实验机箱主
8、要模拟了通信终端的处理技术,无线基站的处理技术。并通过无线信道连接,模拟电话信号的无线接入。当移动实验箱配以 PC 系统和软件,通过局域网和电话交换机模拟了移动交换网,实现移动台开机登陆和关机实验、移动性管理、移动台呼叫处理的实验,较为形象的说明了移动通信的主要特征。移动实验箱还配有标准 GSM/GPRS 通信模块,通过软件控制实现和实际网络中的任意用户进行话音和数据通信。实验箱上还能完成信源编解码、信道编解码交织及扰码、调制解调等实验。实验箱具体电路组成见 1.3 节。?学生平台:学生平台是一台微型计算机,它通过串口同实验箱相连,通过局域网同其他学生平台和教师平台相连。学生平台是学生控制实验
9、箱进行相应实验的平台。每次实验,学生进入学生平台的相应实验界面,学生平台程序会向实验箱下发相应的控制指令,配置相应的参数,从而使实验箱做好相应实验的准备。部分实验的结果也将通过串口由实验箱传送到学生平台上,学生平台通过界面可以更清楚的看到部分实验的结果。学生平台在每个实验中的具体功能参见各实验的指导说明。在系统实验中,学生平台的作用非常多,包括以下几方面:(1)手机界面的作用:学生平台上将有一般的手机上存在的开机、拨号、挂机、关机等按钮。学生按动相应的按钮,学生平台将这些动作翻译成相应的消息发送给实验箱,实验箱的 MS 和 BS 开始相应的信令交互过程。(2)信令分析和显示的作用:为了让学生了
10、解 GSM 网络中各功能单元之间的信令过程。MS、BS 和MSC 之间的信令均要显示到学生平台上。因此实验箱上 MS 和 BS 每收到一个消息都要向学生平台汇报,学生平台在界面上显示。这时,学生平台就充当了实际中信令分析仪通信与信息处理实验中心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 6的作用。(3)部分 MSC/VLR 的作用:学生平台在呼叫控制中,还将完成部分 MSC/VLR的功能。与其他实验组的手机通信建立过程中,呼叫控制的信令需要由学生平台通过内部网络发送给其他的学生平台。(4)各功能单元参数的维护和显示:为了让学生了解特定的信令过程对各功能单元参数的影响,学生平台要维护四张参数列表:MS 参数列表、BS
11、 参数列表、MSC/VLR 参数列表、HLR 参数列表。在系统实验开始前,学生平台的这些参数由教师平台下发,学生平台利用教师平台收到的列表初始化这四张表。并且要将 MS 参数列表、BS 参数列表的部分参数通过串口下发给实验箱。实验开始后,学生平台这四张参数列表会随信令过程而改变。一些特定的信令过程之后,学生可通过学生平台的界面观察到各参数列表的变化情况。对 MSC/VLR 参数列表的维护,相当于学生平台实现了实际系统中 VLR 数据库的功能。?教师监控台:教师平台监控台通过局域网同所有学生平台相连。教师监控台的作用有:控制学生平台的工作。在系统实验部分,负责 HLR、MS 等参数列表的下发。教
12、师监控台上将维护一个参数列表数据库,实验开始后,学生平台将访问此数据库获得与本学生平台相关的参数列表。对HLR参数列表的维护,相当于教师平台实现了实际系统中HLR数据库的功能。?小型交换机:交换设备的作用是完成两个 MS 之间的话音通信。在移动台呼叫过程的实验中,在主叫和被叫之间信令交互完成之后,交换设备完成两个学生平台之间话音的接续。在实际移动通信系统中,话音和信令除了在 BS 和 MS 之间通过无线信道传输之外,其余部分均通过有线信道进行传输。用小交换机进行话音接续模拟了实际移动通信系统中话音信号在有线部分的传输:主叫 BS主叫 MSC被叫 MSC被叫 BS。通过以上各模块的介绍,我们可以
13、清楚看到本实验系统与实际系统的对应关系:实验箱对应 MS 和 BS 的功能;学生平台上完成 MSC/VLR 的功能,一方面在主叫和被叫实验中,完成用户呼叫建立的过程,另一方面维护 VLR 数据库;教师平台维护 HLR 数据库。接口的对应关系如下:实验箱上无线射频接口相当于 GSM 实际系统中的 Um 接口;实验箱与学生平台之间的串口相当于实际系统中的 A 接口;VLR、HLR、MSC 之间的接口功能均由学生平台实现了。下面简单介绍在本实验系统话音和信令的传输过程。话音以 MS A 传到 MS B 为例,MS A 的话音信号通过实验箱 A 上 MS 侧信源编码模块将语音变成 PCM 信号并进行压
14、缩,压缩后的信号送入 MS 侧的信道编解码调制解调器(由 DSP 芯片完成),信号进行信道编码交织和调制,已调制的信号送入无线射频模块,通过天线发送出去。BS 侧的无线射频模块通信与信息处理实验中心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 7接收到此信号,送入 BS 侧的信道编解码调制解调器进行解调和信道解码解交织,得到的信号再送入 BS 侧的信源解码模块,将信号解压缩成 PCM 信号,将此信号通过小交换机送到MS B 所在的实验箱 B。首先是实验箱 B 上的 BS 侧的信源编码模块将从交换机来的 PCM 进行压缩,降低速率。压缩后的信号送入 BS 侧的信道编解码调制解调器,输出的已调制信号送入无线射频模块,通过
15、天线发送出去。实验箱 B 上的 MS 侧无线射频模块接收到此信号,送入 MS 侧的信道编解码调制解调器,输出的信号送入 MS B 的信源解码模块,信源解码模块进行解压缩和 PCM 译码,恢复出语音。这时候实验箱 B 的学生就可以通过电话听筒听到声音。下面介绍信令的传输过程,空中接口 Um 上的信令,处理由 MS 侧和 BS 侧的两块DSP 芯片完成,传输通过无线射频模块;A 接口上的信令,由实验箱和学生平台之间的串口进行有线传输;MSC/VLR 与 MSC/VLR 之间的通信信令是由实验室局域网进行传输,这模拟了实际系统中 MSC 和 MSC 之间的七号信令传输系统。信源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交换机
16、射频发射接收调制解调射频发射接收信源编码解码信源编码解码调制解调射频发射接收射频发射接收调制解调信源编码解码DSPDSPDSPDSPMS ABS AMS BBS B实验箱A实验箱B 图 1.2-3 双向语音传输过程 1.3 实验箱电路模块组成实验箱电路模块组成 实验箱的主要逻辑框图如图 1.3-1,主要包括移动终端部分、基站、中央控制器、专项实验模块和 GSM 无线 MODEM。(一一)移动终端部分移动终端部分 移动终端主要提供移动通信中的主要技术和功能模块,为了使实验者更清楚地了解移动通信中用到的很多技术,系统由多个模块组成,即可以进行系统实验,也可分开完成个别实验。移动终端部分主要有:1、
17、音频输入/输出接口(听筒和麦克风)通信与信息处理实验中心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 82、直流电平控制器 3、PCM/ADPCM 编解码器 4、LPC 语音压扩编解码器 5、信道编/解码、成帧、调制/解调 DSP 6、信道形成器 7、无线收发射频模块(二)基站部分(二)基站部分 基站部分的电路与移动部分大致相同,主要差别在音频接口,基站音频接口连接移动交换机,本实验箱的音频通道通过电话用户接口与有线交换机实现多台实验箱构成移动交换网,信令通过个实验箱中央控制器间的网络传输。图 1.3-1 实验箱的逻辑框图 基站部分主要有:1、交换机接口 2、免提音频功放 3、PCM/ADPCM 编解码器 通信与信息
18、处理实验中心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 94、LPC 语音压扩编解码器 5、信道编/解码、成帧、调制/解调 DSP 6、信道形成器 7、无线收发射频模块(三)中央控制器(三)中央控制器 中央控制器以 MCU 为核心,具有 4X5 键盘和 320X240 的 LCD 显示屏,RS232C 三线通信接口与 PC 相连构成本地基站控制器。中央控制器主要完成对个模块的初始化,各种实验的设定,系统参数的配置和信令传输。MCU 还可以通过控制 GSM MODEM 的工作,与标准 GSM 网络中的任意用户通话实验。中央控制器主要有:1、AT89C55WD MCU 控制核心 2、RS232C 通信口 3、16C55
19、0 GSM MODEM 通信接口 4、SPI 总线 ADPCM 通信接口 5、DSP 数据交换和程序加载通信接口 6、LC4384 ISP 数据接口(CPLD)7、LCD 显示接口 8、键盘接口 9、DSP HPI 接口 10、其他 IO 输入输出接口(四)专项实验模块(四)专项实验模块 专项实验模块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LVC384)和存储器(RAM)构成,可以完成扰码、交织和纠错编码等实验,实现硬件逻辑的高速处理方法。从另一角度展示通信技术的实现方法。主要器件包括:1、LC4384 ISP 可编程逻辑器件 2、数据处理存储器(62256)通信与信息处理实验中心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 103
20、、ISP 编程接口 4、MCU 通信接口 5、一般用处的 IO(五)(五)GSM 无线无线 MODEM 模块模块 标准的 GSM 无线 MODEM 是为了实现无线移动实验接入公网的实验而设,当插入有效的 SIM 卡,在 MCU 的控制下可以与公网中的任意有线和无线用户通话、收发短信。主要部件有:1、GSM MODEM 模块 2、SIM 卡 3、复位、上电和音频处理/转换电路 该实验箱的实物图如下图示。通信与信息处理实验中心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 111.4 实验具体介绍实验具体介绍 本移动通信实验系统第一版可以完成以下五类实验。(一)信源编解码实验(一)信源编解码实验 信源编码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
21、了解当前语音压缩编码算法的分类和各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实验箱的信源编解码部分实现了多种信源编解码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波形编码的 PCM 编码(速率为 64Kbit/s)和自适应预测编码器 ADPCM(速率为 32kbit/s,16kbit/s),另一类是基于参数编码的 AMBE 编码。(1)PCM 与与 ADPCM 编码编码 主要是关于波形编码的实验。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整电位器,改变输入 PCM 编码器的直流电平,然后通过示波器观看直流信号通过 PCM 编码后的波形,从而深入了解 A 率13 折线 PCM 编码的原理;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选择编码方式(64kb/s PCM,32k
22、b/s ADPCM,16kb/s ADPCM),通过语音录制和延时回放,从主观听觉上对比不同速率下的波形编码的语音质量。(2)改进的多带激励算法()改进的多带激励算法(AMBE)AMBE 算法是一种混合编码的语音压缩编码算法。在本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试验平台配置不同的语音压缩速率(20kbs96kbs),通过语音录制、延时回放和时钟波形关系,从主观听觉上观察不同速率下,语音质量的变化和速率的关系。(二)信道编解码实验(二)信道编解码实验 信道编码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验可以深入了解几种常用的差错编码原理及其纠错性能。信道编码与解码实验(对应于实验内容中3
23、、4、5、6 实验)主要包括:线性分组码+交织、循环码、卷积码和扰码的编解码器。(1)分组码交织与解分组码解交织)分组码交织与解分组码解交织 本实验以(7,4)汉明码结合(87)交织器为例,一方面,用软件演示交织在纠信道突发差错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本实验箱还配置了一块以 Lattice MACH 4384 的 CPLD 为核心芯片的子板。通过该子板,可以用 Verilog HDL 语言编写程序,适配成功后,将程序下载到 CPLD,用硬件的方法实现上诉分组码交织与解分组码解交织功能。更深入地了解交通信与信息处理实验中心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 12织和分组编码实现的方法。(2)循环码的编码和解码)循
24、环码的编码和解码 本实验以(15,7)系统循环码为例,一方面,用软件演示该循环码的纠错性能。另一方面,本实验箱还配置了一块以 Lattice MACH 4384 的 CPLD 为核心芯片的子板。通过该子板,可以用 Verilog HDL 语言编写程序,适配成功后,将程序下载到 CPLD,用硬件的方法实现上诉(15,7)系统循环码功能。更深入地了循环码编码和解码的实现方法。(3)卷积码的编码及解码()卷积码的编码及解码(Viterbi 解码)解码)本实验以(2,1,2)卷积码为例,一方面,用软件演示该卷积码的纠错性能。另一方面,本实验箱还配置了一块以 Lattice MACH 4384 的 CP
25、LD 为核心芯片的子板。通过该子板,可以用 Verilog HDL 语言编写程序,适配成功后,将程序下载到 CPLD,用硬件的方法实现上诉卷积码的编码和解码功能。更深入地了解卷积编码和 Viterbi 解码的实现方法。(4)扰码与解扰)扰码与解扰 本实验以 8 位线性移位寄存器实现的 m 序列为扰码序列,一方面,用软件演示扰码的作用。另一方面,本实验箱还配置了一块以 Lattice MACH 4384 的 CPLD 为核心芯片的子板。通过该子板,可以用 Verilog HDL 语言编写程序,适配成功后,将程序下载到 CPLD,用硬件的方法实现上诉扰码和解扰码功能,更深入地了扰码实现的方法。(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移动 通信 实验 系统 概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