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晋升副主任医师高级职称病例分析专题报告汇编3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口腔科晋升副主任医师高级职称病例分析专题报告汇编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科晋升副主任医师高级职称病例分析专题报告汇编3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口腔科晋升副主任(主任)医师病例分析专题报告单位:*姓名:*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专业技术职务:*2022年*月*日 低密度影,两牙的畸形中央尖和牙髓相通(图3)。诊断: 14慢性根尖周炎(根尖囊肿)急性发作;47慢性根尖 周炎; 14、15、17、24、25、27、34、35、37、44、47 畸 形中央尖。图2术前曲面断层片图3 术前CBCT。A: 14矢状面;B: 47矢状面;C: 17 矢状面治疗计划:14、17根管治疗+充填。观察其余牙的 牙髓活力。交待病情,患者决定治疗疼痛患牙14。因47无 病症,暂缓治疗。处理:14橡皮障下开髓,接髓顶,拔髓, 探及两根管,初尖锂为20#K锂,
2、测工作长度,银钛器械根 管预备,封氢氧化钙。1周后复诊,病症减轻,再次封药1 周,符合根充指征,根管充填(图4A)。6个月后复查:患10者无不适;X线根尖片示,14根尖周低密度影明显缩小,周 围骨白线消失(图4B)。图4根充即刻及复查X线根尖片。A:根充即刻片;B:6个月后复查片2.讨论据调查,我国局部地区畸形中央尖的个体发生率为3. 82%,下颌第二前磨牙高于上颌第二前磨牙,第二前磨牙 高于第一前磨牙,女性高于男性。有关磨牙的发生率报道较 少。有文献报道了 1例全部前磨牙均有畸形中央尖的病例。 杨敏等发现1例下颌第一、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畸形中央尖 的病例。本病例中,双侧上下颌前磨牙及第二磨牙
3、(共12颗牙) 均为畸形中央尖,尤其是包含第二磨牙的病例,在以往的文 献中鲜有报道。随着牙齿的萌出,咬合逐渐建立,畸形中央 尖常由于咀嚼导致磨损或折断,牙髓暴露,引起牙髓和根尖 周的感染。因此,牙髓或根尖周感染的病例,X线片多显示 根尖未发育完成,呈喇叭口状。如畸形中央尖较少甚至无咬 合接触,那么磨损轻,牙髓活力正常。11本病例中,14畸形中央尖重度磨损,仅牙合面中央偏颊 侧有圆形的淡黄色牙本质,中央有黑色小点;初尖锂为20#K 秋,说明牙根基本发育完成。45有根管治疗史,根尖孔开敞, 推测由畸形中央尖感染所致。而15、17、25、34、37、44 畸形中央尖磨损较少,检查所见咬合接触较少或无
4、接触,牙 髓活力正常。畸形中央尖的治疗方法,假设牙髓正常可采用调 磨法、充填法。累及牙髓可做根管治疗、根尖诱导成形术、 根尖屏障术等。近年来,Lin等采用了牙髓再生术,能使牙根尖发育完 成,且在增加根管壁厚度和牙根长度方面更有优势。也有学 者应用牙髓再生的治疗方法,经过4年的观察,患牙病症消 失,根尖病变愈合。12畸形中央尖致重度口腔颌面部感染病例分析畸形中央尖是一种较常见的牙齿形态异常,多发生于下 颌第二前磨牙且对称分布。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亦称颌周蜂 窝织炎,是口咽、面颈部软组织肿大化脓性炎症的总称。如 果治疗不当,可能会引起感染扩散,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畸形中央尖导致重度口腔颌面部间
5、隙感染的病 例并不多见,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诊并参与治疗1例 畸形中央尖导致的重度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现将具体 治疗经过和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 .病历资料患者,男,13岁,学生。主诉:右下后牙疼痛,不敢咬 物3do该患者于1个月以前出现右下后牙咀嚼不适,遇冷热 疼痛,近3d以来不敢咬物,疼痛加重,自行口服镇痛药物(用药情况不详)无效,故来我院口腔门诊要求治疗。检查:恒牙列期,右侧上下牙面及牙龈缘均有较厚牙结 石附着;牙颌面中央窝处见一椭圆形黑环,中央呈浅黄色, 松动I ,叩(+)。颊侧牙龈黏膜充血,扪痛,无波动感, 牙髓活力测定(-)。无咬颌,牙颌面中央窝处有一圆锥状 突起,无
6、异常反响,X线片显示:髓腔上方有突起的髓角, 呈现畸形中央尖形态,其尖端已折断;牙根形成约2/3,根 管口未闭,呈喇叭口状;根尖部可见0.5 cmXO. 5 cm的透 影区,界线不清楚;全牙列龈上结石,牙槽骨无明显吸收。其他部位检查未见异常,全身无明显不适。诊断:门诊初步 诊断为:畸形中央尖;急性根尖周炎。治疗:予以全牙列牙周洁治、患牙开髓引流并调牙合, 嘱患者3d后复诊。而在第2天时,患者由家长陪同来我科 复诊,自述牙痛加重,面部肿痛,不能进食。专科检查:张 口受限II ,右下后牙前庭沟肿胀变平,黏膜充血,有深部 波动感。右侧颌下、须下及右眶下区亦有明显肿胀,触诊微 热,压痛较重。体检:T3
7、8, P80 次/min, R28 次/min, BP110/80mmHgo 精神状态欠佳,痛苦面容,呼吸稍急促。血常规:WBC: 13.0 X109/L, N: 80. 5%o诊断: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牙源性)。 立即收入院治疗:先予磷霉素4g+5%葡萄糖溶液100mL静脉 滴注完毕后60min立即给予克林霉素0. 6g+0. 9%氯化钠注射 液100mL静脉滴注,上述治疗2次/d。同时,于右侧口腔内 前庭沟处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留置引流条。第2天时, 患者张度接近正常,遂给予根管清洗,放置干棉球,开放, 1次/d换出。第7天后检查,患者全身及局部病症消失, T36.4, WBC9.6X1
8、09/L,叩(一),松动(一),前庭沟 处引流条已撤出,切口基本愈合,沟底形态正常。X线根尖 片示:根尖部0. 5 cmXO. 5 cm透影区,与数天前无明显变 化。此次进行根管消毒,放入樟脑酚棉球,暂封。当日出院, 医嘱定期复诊。出院后第7天复查:叩(-),松动(-),根管内无渗 出液,颊侧黏膜无肿胀,手术切口完全愈合。本次对患牙进 行根管预备和消毒,于根管内封入含甲硝嗖的抗生素糊剂, 每1个月更换1次。第3个月后,复查无自觉病症,X线根 尖片示:根尖部透影区不明显,遂行根尖诱导成形术,方法: 于根管内逐层填入Vitapex糊剂,暂时充填牙面窝洞。1年后复查:无临床病症。X线根尖片示:根尖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口腔科 晋升 主任医师 高级职称 病例 分析 专题报告 汇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