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道路工程真题汇编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道路工程真题汇编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道路工程真题汇编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道路工程真题汇编1(总分:104.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 00)1.以下关于路基的施工及试验检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分数:1.00)A.路堤填料必须满足承载比和粒径要求,路基层位越高,对填料的要求越高B.路堤通常是分层铺筑,分层压实C.相同路段的下路床比上路堤的压实标准要低一些 JD.路基完工后,应测定路床顶面的弯沉值,以检验路基设计回弹模量相对应的弯沉值解析:公路等级越高,路基层位越高,对填料的技术要求越高。2.以下一般建设工程中属于分部工程的是()。(分数:1.00)A.软土地基处置B.人行天桥 JC.砌体挡土墙D.路肩
2、解析:3.用作基层和底基层的级配碎石应满足()要求。(分数:1.00)A.CBR值和公称最大粒径 JB.弯沉值和公称最大粒径C.弯沉值和最大粒径D. CBR值和最大粒径解析:4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中,同批试件组数为10组时,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不低于设计值,任一组试 件抗压强度不低于()。(分数:1.00)A. 0. 85 JB. 0.9C. 1.05D. 1. 15解析:5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时,关键工程的合格率不应低于(),一般工程的合格率不低于(),否那么该检查 工程为不合格。(分数:1.00)A. 95%, 80% VB. 90%, 80%C. 95%, 85%D. 90%, 85
3、%解析:6 .某砂的细度模数为2. 2,那么该砂属于()。(分数:1.00)A.粗砂B.中砂C.细砂 JD,特细砂解析:的砂有较高的砂率,否那么混凝土拌和物的内摩擦力较大、保水性差、不易捣实成型;HI区的砂是由细砂和 局部偏细的中砂组成,当采用川区的砂配制混凝土时,应较I【区砂适当降低砂率,此时的拌和物较黏聚, 易于振捣成型,但由于比外表积较大,要求适当提高水泥用量,且对工作性影响较为敏感38.关于水泥的细度试验,说法正确的行()o(分数:1.00)A.负压筛法和水筛法均称取水泥试样25g VB.负压筛法应持续过筛3minC.水筛法测得水泥样品的E值越小说明水泥细度越大 JD.硅酸盐水泥必须采
4、用比外表积法检测细度 J解析:负压筛法应持续过筛2min39 .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试验方法有()。(分数:1.00)A.离心别离法 JB.水中重法C.燃烧炉法 JD.体积法解析:40 .关于水泥胶砂强度试验,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分数:1.00)A,标准试件尺寸为40mmX 40mmX 160mm JB.胶砂材料配比为水泥:标准砂:水=450g: 1350g: 225mL JC.抗压强度试验加载速率为50N/s 10N/sD.抗折强度试验结果处理时,假设三个试验结果中有一个超过中值的10%,应舍去,取剩余两个测定值的 平均值作为结果解析:C应是2400N/s200N/s, D,超过均值的
5、10%。41 .以下有关沥青混合料取样制作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o(分数:1.00)A.试件尺寸应符合试件直径不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四倍-,厚度不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广L 5倍B.沥青加热温度比集料加热温度高1030uC JC.成型前应将矿料置丁 100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JD.对于大型马歇尔试验击实次数为75次或112次解析:42 .关于布氏粘度计法测沥青黏度的试验方法,说法错误的选项是()。(分数:1.00)A.测定的是45C以上温度范围的表观黏度B.将转子和盛样筒一起置于已控温至试验温度的烘箱中,保温时间不少于1.5hC.在不同温度下的操作,要从高到低进行 VD.黏度测定时,假设读
6、数不在测定范围的10%-98%,那么应更换转子或提高转速 V解析:从低到高,降低转速43.关于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的正确说法是()。(分数:1.00)A.大于13. 2mm的集料用水煮法测定 JB.大于13. 2mm的集料用水浸法C.两种方法均是同样试样,需要平行试验5个颗粒D.需要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分别评定,取平均等级或平均值作为结果 J 解析:44.以下关于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说法正确的有()(分数:1.00)A.当高温要求与低温要求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满足高温性能的要求 VB.沥青用量超过最正确沥青用量的0. 5%,会使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明显降低 JC.适当增加沥青混合料
7、中的沥青数量,有利于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稔定性D.空隙率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空隙率越低越好解析:适当降低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数量,有利于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影响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因 素很多,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空隙率的大小取决于矿料的级配沥青材料的用量以及 压实程度等多个方面。沥青混合料中的空隙率.小,环境中易造成老化的因素介入的机会就少,所以从耐久性 考虑,希望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尽可能的小一些。但沥青混合料中还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隙,以备夏季沥青材 料的膨胀变形之用。45.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包括()。(分数:1.00)A.高温稳定性 JB.低温抗裂性 JC.耐久性 JD.施
8、工和易性 V解析:46 .以下对沥青针入度试验的操作步骤和说法,正确的有()(分数:1.00)A.我国测定针入度的标准条件为:25c下总质量100g的测针贯入试样5s的深度值 JB.电子天平和温度计是针入度试验的必备仪得C.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至少用3支标准针,且平行试验完成之前不得在试样中取出JD.针入度为100的沥青试样,允许差值不得超过0. 5mm解析:针入度是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以规定质量的标准针经历规定的贯入时间后,标准针沉入到沥青试 样中的深度值,以0.1mm计。通常我国将测定针入度的标准条件设定为:温度25C,针总质量100g,贯入 时间 5s,所以计作 P254C, 1
9、00g, (0. 1mm) 47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适用于以下()类型。(分数:1.00)A.基层 JB.砂石路面 JC.路基土 7D.填石路堤解析:填石路堤大孔隙,不适合。48.以下属于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的是()。(分数:1.00)A.弹性恢复 JB.黏韧性 JC.韧性 JD.储存稳定性 J解析:49.以下针对混凝土成型不正确的操作方式有()(分数:1.00)A.坍落度10mm,采用人工插捣方式成型 JB.坍落度23mm,采捣棒插入式成型C.坍落度80mm,采用振动台成型 JD.坍落度lOOrnm,采用人工插捣方式成型解析:坍落度小于25nlm,采用插入式捣棒成型;坍落度在2570m
10、m之间,采用标准振动台;坍落度大于 70mm,采用人工成型。50.以下平整度的测试方法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分数:1.00)A.二级公路可用31n直尺法,每200米测2处,每处连续测5尺 JB.颠簸累计仪测量的是IRIC.连续式平整度仪可以用人力牵引 JD.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的测值需换算为IRI,才能用于评定 J 解析:三、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24. 00)51.手工铺砂法试验的测试步骤如下。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外表 上轻轻叩打,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刮平: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 均值: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
11、面清扫干净: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 由里向外重复作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向外撞开,是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外表的空隙中, 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1)以上试验步骤正确的排序为()。(分数:1.00)A.gB.(DC.D. J解析:52.手工铺砂法试验的测试步骤如下。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外表 上轻轻叩打,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刮平;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 均值;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行橡胶片的推平板, 由里向外重复作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向外摊开,是砂填入凹
12、凸不平的路外表的空隙中, 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2)有关试验步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分数:1.00)A.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 JB.路面清扫面积不少于50cm X 50cmC.撞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JD.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2次,2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解析:53 .手工铺砂法试验的测试步骤如下。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表而 上轻轻叩打,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刮平: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 均值;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 由里向外
13、重复作摊铺运动,稍梢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向外摊开,是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外表的空隙中, 尽叮能将砂摊成圆形;(3)用铺砂法测定路面外表构造深度,假设细砂没有摊铺好,外表留有浮动余砂或 用的砂过粗,那么试验结果()。(分数:1.00)试验结果偏小 试验结果偏大 试验结果偏大 试验结果偏小 JA.外表留有浮动余砂,试验结果偏小:假设用的砂过粗, B.外表留有浮动余砂,试验结果偏大;假设用的砂过粗, C.外表留有浮动余砂,试验结果偏小:假设用的砂过粗, D.外表留有浮动余砂,试验结果偏大:假设用的砂过粗,解析:54 .手工铺砂法试验的测试步骤如下。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表
14、而 上轻轻叩打,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刮平;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 由里向外重复作摊铺运动,稍梢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向外摊开,是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外表的空隙中, 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4)铺砂法适用于()构造深度。(分数:1.00)A.测定基层外表B.测定水泥混凝土路面外表C.测定沥青路面外表D.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屣土路面外表 J解析:55.手工铺砂法试验的测试步骤如下。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外表 上轻轻叩打,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刮平:用钢板尺
15、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 均值;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将破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 由里向外市夏作摊铺运动,稍梢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向外掩开,是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外表的空隙中, 尽nJ能将砂摊成圆形;(5)有关试验仪器与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分数:1.00)A.量砂筒带一专门的刮尺,可将筒口量砂刮平 VB.推平板底面粘一层厚0.5mm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C.量砂为粒径为0. 15mnT0. 3mm的匀质砂 JD.量砂筒的尺寸与容枳必须严格测量确定或者经过检定,否那么将会严重影响测试结果 J 解析:56.土的CBR和回弹模量试验都是土
16、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根据现行土工试验规程回答以下问题。(1)两 种方法的相同之处有()。(分数:1.00)A.CBR试验采用击实法制备试件,回弹模量采用击实法或静压法制备试件B.承压面的面枳均为1963. 5mnJC,均采用百分表测量变形D.试筒规格相同,均采用内径152mm、高170mm金属恻筒 J 解析:57.土的CBR和回弹模量试验都是土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根据现行土工试验规程回答以下问题。(2)当 需要确定某一压实度下的CBR值时,宜()。(分数:1.00)A.调整含水率,准备试样,制备3组不同干密度的试件B.在最正确含水率下,准备试样,制备3组不同干密度的试件C.根据压实度和最大干密
17、度计算试件干密度,并调整含水率,准备试样,制备3个试件D.根据压实度和最大干密度计算试件干密度,再根据最正确含水率,准备试样,制备3个试件 J 解析:58.土的CBR和回弹模量试验都是十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根据现行十.工试验规程回答卜列问题。(4) CBR试验贯入(pl曲线)开始段是凹曲线时,且与1轴的交点为正值,应进行原点修正,修正后()。(分数:1.00)A.实际贯入量2. 5mm的p值不变,只是变形量的修正B.实际贯入量2. 5mm的p值比测读的p值小C.实际贯入量2. 5mm的p值比测读的p值大 JD.实际贯入量2. 5mm的p值与比测读的p值相比,可能大,也可能小 解析:59 .土的
18、CBR和回弹模量试验都是土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根据现行土工试验规程回答以下问题。(5)回 弹模量测试如果pl曲线不通过原点,修正后与1轴的0. 020mm处相交,原测值1=0. 320mm的变形,修正 后为()。(分数:1.00)A. 0. 280mmB. 0. 300mm JC. 0. 320mmD. 0. 340mm解析:60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需要满足工作性和强度要求,水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是,水泥:水: 砂:石=375: 170: 616: 1256 (kg/m3) (0.45)。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调整原理,回答以下问题。(1)如 试拌时发现初步配合比混凝土的粘聚土和保水性适宜,但
19、其流动性偏低需要调整。问卜列基准配合比选项 中哪一项符合这种调整要求?()(分数:1.00)A.水泥:水:砂:石=375: 175: 616: 1256 (kg/n)1) 0.47B.水泥:水:砂:石=386: 175: 649: 1260 (kg/m3) 0.45C.水泥:水:砂:石=386: 175: 616: 1256 (kg/m3) 0.45 VD.水泥:水:砂:石=406: 175: 616: 1256 (kg/m1) 0.43 解析:61.水泥混磔土配合比设计必需要满足工作性和强度要求,水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是,水泥:水: 砂:石=375: 170: 616: 1256 (kg/m
20、3) (0.45)。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调整原理,回答以下问题。(2)当 采用问题(1)选项A的方法进行工作性调整时,以下描述正确的选项是()。(分数:1.00)A.由于适当增加了水的用量,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得到提高和改善,符合初步配合比工作性调整要求B.因为只适当增加了水的用量,相应的砂率未做调整,所以混凝土的保水性和粘聚性可能会受影响C.采用这种方法调整可能对混凝土强度带来不利影响 VD.如能按水量调整的比例调整水泥数量,能够较好改善该混凝土的流动性并H.不会影响混凝土的其他性能表现 V解析:62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需要满足工作性和强度要求,水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是,水泥:水: 砂:石=3
21、75: 170: 616: 1256 (kg/m:,) (0.45)。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调整原理,回答以下问题。(3)如 果采用问题(1的A、B、C、D调整方法分别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检测,得到的强度结果发生的变化可能 正确的选项是()。(分数:1.00)A.选项A的强度降低 JB.选项B的强度可能会有所降低C.选项C的强度保持不变 VD.选项D的强度提高 J解析:63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需要满足工作性和强度要求,水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是,水泥:水: 砂:石=375: 170: 616: 1256 (kg/m3) (0.45).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调整原理,回答卜.列问题。(4)按 照问题(1)
22、的材料组成进行强度试验,测得四组混凝土强度分别是:35.2MPa、37. 0MPa 38. 6MPa、 40. 5MPa,问以下排序最有可能的是()。(分数:1.00)A.A-35.2MPa、B-38. 6MPa、C-37. OMPa. D-40. 5MPaB. A-35.2MPa、B-37. OMPa、C-38. 6MPa、D-40. 5MPa JC. A-40. 5IPa、C. A-40. 5IPa、B-38.0MPa、C-35.2MPa、D-35. 2MPaD. A-35.2IPa、B-37. OMPa、C-40. 5MPa、D-38. 6MPa解析:64.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需要满足
23、工作性和强度要求,水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是,水泥:水: 砂:石=375: 170: 616: 1256 (kg/m3) (0.45)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调整原理,回答以下问题。(5)针 对问题(1)出现的工作性不良现象,还可以采用的调整方法是:()。(分数:1.00)A.适当降低砂率,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 VB.加入适宜的减水剂,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 VC.调换另种类型的水泥材料,使流动性到达要求D.选用细度模数小一些的砂子改变混合料的流动性,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到达要求解析:65.针对高速公路和重载交通,进行两种沥青相关路用性能试验检测,试验工程于检测结果列于下表。根A.混合料 A: 10.2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验 检测 工程师 考试 道路 工程 汇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