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教案.docx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教案.docx(1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教案第1课时 数一数 n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24,“看一看,数一数”了解小学生活,学习数数。n 教学提示 课文中供应的“上学了”的一副主题图。这幅图包含内容很丰富,既有学校里学生活动又隐藏着丰富的数字信息。在主题图后面还支配了一个“数一数”的课堂活动,结合数数将主题图中的相关图示切换出来,辅以手势(也可以用小棒等教具)这种最便利的计数方式,加强数数活动。老师留意的是110这些数字不教读写。n 教学目标 1、在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中,了解学校生活,培育初步 视察的实力、口语表达实力和多向思维实力,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化。2.在数110各数的过程中,初
2、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爱好。3.在数数的过程中进行相互沟通,以感受老师、同学之间的亲切友好,建立密切、信任的同学关系。n 重点、难点 重点:经验分类过程,能够根据肯定的标准分类。难点:同一物体能够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n 教学打算 教具打算:课件、(或者有关的挂图)。n 教学过程 u 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建议:可以运用下面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法、儿歌导入法和现场视察法。课件展示法: 师介绍:欢迎你们到我们学校来学习科学文化学问,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漂亮。从现在起,你们就不再是幼儿园的小挚友了,而是一名可爱的、光荣的小学生了。你们兴奋吗? 师问:“小学生们,这所学校美丽
3、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校内。” 课件先演示校内全景,再演示校内的每一部分,老师一边演示,一边做简洁介绍,到关键地方,让学生说一说他看到了什么?师让学生看图时应引导学生有序的视察(往近处看有往中间看有往远处看有 会有学生回答看到了小树、有学生浇花、有学生打球,这些老师应给与确定,然后引导“可以聪慧的小佳佳同学不但看到了这些,他还知道教室是用来做什么的,操场是用来做什么的你们知道么?谁说一说?” 学生探讨后回答:我知道教室是学习的地方,足球场、乒乓球台 都是活动的地方,墙报报道学校的一些新闻,小树用来美化学校的环境。课件演示校内景色的方式导入的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自己的学校,引起学生对
4、学校学习生活的爱好,又从而产生对学校生活的宠爱。学生自然的进入学习角色后,更好地体会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课件演示的最好是本校的校景,这样我们的教学更能和现实联系紧密。 现场视察法: 师致简洁欢迎辞后,领着学生走出教室“巡游”学校。老师像“导游”一样组织好学生,按肯定的依次来巡游校内。在巡游时介绍学校的各个部分状况,同时和学生互动,让学生留意到校内里的数字。 巡游的方式来学习,方式新奇好玩,也能将教学内容贯穿在巡游,学生能更好的感受到数学来自于身边。 儿歌导入法:师致欢迎辞后,问:“你们会唱上学歌吗?”“谁唱一个?”假如没有学生会唱的话,老师示范唱一次,并且说明歌词的意思,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教化
5、,同时勉励孩子好好学习,长大为人民立功劳。 用歌曲导入新课,生动活泼好玩,同时又能对孩子们进行行为习惯教化,并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志向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u 探求新知,驾驭分类标准 1、老师引导学生视察第2页、第3页图中数学: 有这样漂亮的校内,你说小佳佳能不喜爱吗? 小佳佳还有一个本领,就是能用一些数来介绍他看到的事物,比如说刚才同学们看到有小学生在浇花,但小佳佳介绍的是有2个小学生在浇花,你能学着小佳佳这样向其他同学介绍一下这幅图中有些什么吗? 学生相互介绍后,抽几个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 学生曱:我向大家介绍图中有1面国旗,还有1个小挚友正背着 书包跑进校门,学校门口有1个宣扬栏。 学生乙:
6、我向大家介绍图中有2个学生提着2把水壶在浇花,4个同学在打乒乓球。 老师确定:说得不错。看来不只是小佳佳擅长视察,我们每个同学都很擅长视察。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数学的学习,因此在这一环节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视察。老师从一起先带领学生视察画面,到由学生独立视察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须要老师常常地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这样一起先就把培育学生初步的多向思维实力的任务落到实处。 2、认读1-10各数。(课件演示,抽象出数字) 10个数都数完后,驾驶再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假如有时间,还可以不按依次指数让学生说数。 3、数身边的实物。师播放视频。(视频里是校内中一些角落中某些事物。) 老师:教室里有几扇门
7、?几盏灯?几个黑板?几座钟?每扇窗子上有几块玻璃?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u 联系生活 巩固新知 1、自由数物体的个数。师出示挂图或者放映ppt。(视察郊游图你发觉了什么?)你还想哪些物体的个数?和同桌的小伙伴沟通一下。 2、嬉戏:找数字 目的:通过嬉戏使学生找到画面中的数学。从而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其实这里头藏着10个数字,你们找到了吗?数字就藏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找到我们的教室或你的身边藏着的数字吗? 播放课件。(留意课件的交互形式。) u 课堂小结X k B 1 . c o m 今日我们数了漂亮学校里的人呀、花呀、树呀等好多东西,还
8、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学生不但回顾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且通过老师的提示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将数学学问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也自然而然地进行了学问的拓展和延长。 u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给爸爸或妈妈当导游,介绍我们学校的数字。 学以致用,充分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同时让学生有机会练习有依次的视察事物。 n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n 教学反思 本节课老师让学生在经验数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感悟一些数数的方法。老师在教学中力求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供应学生参加学
9、习的各种机会,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增加了应用意识,感受到了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 数学的学习不仅在课上、课下,也不应当局限于老师的“引”与学生的主动探究,还应当利用恰当时机进行拓展。如数数的方法,老师奇妙的设计,把他们引入课堂,通过做嬉戏的形式,使学生感悟、理解,同时也为今后的加减法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第2课时 比一比 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和方法。3.让同学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爱好,激发同学们学习 数学的热忱。4.培育同学们仔细视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培育同学们初步的
10、视察实力,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让同学们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和方法。难点:培育学生仔细视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培育学生初步的视察实力、表达实力。 教学过程: 动1一、情景引入 老师出示课本5-6 页图片请学生视察图片上有什么,同时引导学生相识“高矮”、“长短”等字。 活动2二、探究新知 1.高矮的比较 (1)比一比两人的高矮。师:请小挚友先估计一下,小华和小明两个人,谁比谁长得高一些?请小华和小明上来,由另一位小挚友做裁判,比一比谁长得高。师:总结比身高应当站在同样高的地方比。(2)小组活动。内容:前
11、后四人一组,比一比,谁最高,谁最矮? 要求:小组先商议一下,打算怎样比 才能又快又好,商议好以后,再下位比 (在反馈时,得到 3 种方法,A:两两相比;B:一个人和3 个人依次相比;C:站一排相比。2. 长短的比较老师拿出不同长度的2 支笔。老师:谁能比出这2 支笔的长短? 老师:大家觉得他比得好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主要应说到:比较的时候,2 支笔的一端要对齐,不能一前一后。) 老师小结:跟高矮的比较一样,在比较的时候,一端要对齐,不能一前一后。3. 大小的比较多媒体出示不同大小的2 个皮球。老师:谁大谁小?有什么方法可以比出来?老师拿出不同大小的2 个皮球。老师小结:在桌面上一比,小
12、球没有大球高,也没有大球宽。4.多少的比较 (1)多媒体出示教科书上第6 页“多少的比较”第一幅图(苹果和梨)什么多?什么少?你是怎么看出苹果多,梨子少的? (2)花盆的个数和小树的棵数怎么比的呢?老师强调:一个花盆放一棵树,刚好放完,所以花盆的个数与小树的棵数同样多。活动3三、课堂练习 1.基础练习教科书第6 页“课堂活动”,先思索,再回答。说说比的方法。2.综合练习 (1)比一比,哪条线长?哪条线短? (2)把3 块同样的糖分别放入3 个水杯中,溶化后哪杯最甜? 3.开放练习 (1)同桌的两个同学拿出同样的文具,比一比它们的长短、大小和多少。(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须要我们进行高矮、长短
13、、大小和多少的比较? 活动4四、课堂小结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老师作全课总结:我们学习了高矮、长短、大小和多少的比较。知道了比较高矮和长短可以把他们一端对齐,另一端长的就高、长;反之就矮、短。留意比较长短和高矮,要在同一个起点。比较大小可以把几个物体放在一起视察看看谁大谁小。多少的比较,我们可以通过数数进行推断,假如数量小就少,数量大就多。 第1课时 15的相识(1) 教材第79页内容。 1.能认、读、数、写15各数,并留意书写工整。 2.经验数、摆、比、画等操作过程,将数与物体个数对应起来,初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3.主动参加各种操作活动,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并能与其他同学开心地
14、沟通。 重点:写15各数,并留意书写工整。 难点:初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特殊是数字,我们经常用,请你细致听,找找老师说的下面这句话中有哪几个数字:小红的书包里有1个文具盒,2本书,3本本子,4支铅笔,5块橡皮擦。学生仔细听,沟通听出了哪几个数字。师启发:你能像老师这样用数字说一句话吗? 学生沟通,用数字说一句话。师揭示课题:刚才我们说了1、2、3、4、5这几个数,今日我们就一起来相识15这5个数字挚友。(板书:15的相识) 二、互动新授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主题图 师启发视察:一群可爱的数字娃娃藏在这幅升国旗图里,你能把它们找出来
15、吗?把你看到的,用带有数字的话说给同桌听一听。生同桌沟通,集体沟通。师指导学生全面视察,用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图中有一面国旗、两只小鸟、三个同学、四盆花、五棵树。师提问:“一面国旗”用小棒表示,该怎么摆? 学生摆出1根小棒表示。师小结:1面国旗、1根小棒,它们的数量都是1,我们用数字1表示。(出示数字卡片1) “两只小鸟、三个同学、四盆花、五棵树”用小棒表示,该怎样摆?用数字几表示?(25的教法同上)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数。生从1读到5,读的过程中感受数的依次。(二)教学例2 师:同学们刚才从图中找出了15这些数字娃娃,你们能用圆片表示出这些数吗?请用圆片表示出数字1。生摆出1个圆片表示
16、数字1。师启发思索:摆圆片表示数字2。想一想,1是怎么变成2的? 生发觉1再添上1就是2,在摆圆片的过程中感受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师:摆圆片表示数字3、4、5。(教法同数字2的教学) 生摆圆片,发觉3、4、5各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师:原来数字娃娃1、2、3、4、5之间还有这样密切的关系,我们一起来边摆边说:1添上1是2,2添上1是34添上1是5。5去掉1是4,4去掉1是32去掉1是1。(三)教学例3 师启发:在摆圆片的时候,表示数字2是摆了2个圆片,在生活中2还可以表示什么?先看教材第7页例3自学,然后自己想一想、说一说。学生先独立思索,说一说,再全班沟通。师引导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数量是2的物品,
17、理解数字2的意义。师小结:2可以表示任何个数是2的物品。师:1、3、4、5可以表示什么,同桌的学生相互说一说,比比谁说得又多又好。学生先同桌沟通,师组织大组沟通,对说得多及别出心裁的组赐予表扬。师小结:每一个数字都很奇异,全部个数是1的物品都可以用1表示,全部个数是2的物品都可以用2表示一个简洁的数字就能表示这么多丰富的意义,这就是奇妙的数学王国带给我们的惊异。(四)教学例4 师:你能用手来比数字15吗?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一边用手比,一边说:1添上1是24添上1是5。5去掉1是42去掉1是1。师生一起边比边说,通过比手指数数来巩固沟通相邻数之间的联系。师:你能画来表示15吗?翻开教材
18、第8页,1用1个表示,1添上1是2,画一画。接着往下画,一边画,一边说:2添上1是34添上1是5。生在书上画,一边画一边说,接着巩固相邻数之间的联系。师:接下来我们来学写数。首先视察一下各数字的笔画依次,伸出食指,学着写一写。学生伸出食指沿着数字中箭头所标示方向进行书空练习。老师介绍数字的口诀:“1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4像小旗、5像枰”。师:我们要在田字格中写数字,留意视察数字应写在田字格的哪一部分? 学生发觉数字都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老师先示范书写,讲解数字的起笔、收笔、拐弯、停笔位置和在田字格里的布局。然后学生练习书写,老师巡察指导。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9页“课堂活动”第
19、1题。 生数数,连线,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9页“课堂活动”第2题。说一说1、2、3、4、5还可以表示什么? 老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加深对数字意义的理解。3.完成教材第9页“课堂活动”第3题。出示题目,指导读题,理解题意。师指导学生视察第1幅图:圈了几个三角形,写数字几? 师启发思索:第2幅图,圈了2个三角形,应当写数字几?接下来可以怎么圈,怎么写数。学生视察图,理解题目意图,按要求圈图写数。师组织集体沟通:后3幅图,你是怎么圈的,怎么写的? 生沟通:圈3个,写3;圈4个,写4;圈5个,写5。师确定生的想法,圈法可以不同,依次也可以调换,只要圈的个数和写的数字相对应,都是正确的。4.独立作业
20、:“练习一”第1、2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今日我们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画一画相识了15各数,还学习了数字的书写。你学得怎么样呢,给自己评评分吧!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板书笔记 15的相识(1) 第2课时 15的相识(2) 教材第79页内容。 1.通过操作活动探究驾驭数的组成,体验数字分解的多样性。 2.能有依次地分小棒,发觉15各数之间的联系,感悟数序。 重点:探究驾驭数的组成。 难点:发觉15各数之间的联系,感悟数序。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相识了哪些数字挚友?谁能用手一边比,一边数给大家听? 生比手指数数,复习15的
21、相识。师:今日我们要接着15的相识,这节课我们要把这些数字娃娃来分一分。板书课题:15的相识(2) 二、互动新授 师提出要求:请大家摆出5根小棒,把这5根小棒分成两堆,可以怎么分? 生独立思索,操作小棒分一分。老师巡察指导,了解学生分小棒的状况。师组织沟通:5可以分成( )和( )。生1: 5可以分成2和3。生2: 5可以分成1和4。生3: 5可以分成4和1。生4: 5可以分成3和2。请不同分法的学生进行沟通,沟通过程中指导学生仔细倾听评价,了解多种分法。师启发思索:听了同学们这么多种分法,老师有些混乱。谁能按着肯定的依次来分一分、说一说,让老师听得更明白。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同桌探讨一下。生思索
22、,同桌探讨,集体沟通。学生代表演示按依次分小棒: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师板书: 师点评:像这样有依次地分小棒,能让大家看得更清晰,听得更明白。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有依次地分小棒吧! 生集体操作小棒,有依次地分解5,边分边说。师:看教材第8页例5,填空,读一读,你发觉了什么? 生填空,视察发觉: (1)左边的数每次多1,右边的数每次少1。(2)分解出的两个数合起来都是5。(3)“5分成1和4”与“5分成4和1”、“5分成2和3”与“5分成3和2”的分法刚好相反,它们其实是一样的,只记其中一种就可以了。师:大家视察特别细致,我们可以运用这些发觉来记一记5的组成。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23、5可以分成1和( ),5可以分成4和( ),1和4组成( )。5可以分成2和( ),5可以分成3和( ),2和3组成( )。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9页“课堂活动”第4题。 出示题目,集体读题,理解题意。师指导:第1小题该填几? 生思索,完成第1小题:3可以分成2和(1)。师提示:摆出3根小棒,分一分,检查一下填对了没有。生操作小棒,检查答案。师:第2小题该填几? 生思索,完成第2小题:1和2组成(3)。师:摆一摆小棒,是3根小棒吗? 生操作小棒,强化记忆。师:完成2个小题的填空后,再摆小棒进行检查。生独立思索,师巡察指导,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9页“课堂活动”第5题。师提出要求:把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师大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