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试卷及答案3套.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工程地质》试卷及答案3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试卷及答案3套.doc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期末测试卷1一、名词解释(5X2分=10分)1、永久硬度。 :3、承压水I订米 4、岩溶。5、地下水。二、问答题(5X10分=50分)1、表达地层年代确实定方法。2、表达喀斯特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3.述岩层产状要素及其测量方法。 米 工程地质期末测试卷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5X2分=10分)1、永久硬度:水沸腾后仍余留在水中的Ca2 +、Mg? +的含量,称为永 久硬度。地层时代相对较新,即下老上新。2、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在地壳运动中,由于构造应力的长期作用使之 发生永久性的变形变位现象。从而可以确定未知地层的地质年代。由于 地壳运动性质和特点的不同,反映在上、
2、下岩层之间的接触形式也不一 样,大致有如下几种。3、承压水:承压水是指充满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具有承压性 质的地下水。4、岩溶:指地下水或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以化学溶解作用为主、 机械作用为辅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地形及堆积物。5、地下水:是指存在于地表以下岩石孔隙、裂隙和空洞中的水。二、问答题(5X10分二50分)1、表达地层年代确实定方法。答:(一)地层绝对年代确实定根据岩层中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物的含量,通过计算可求得地层的绝对年 代,如铀铅法、钾氮法、飙镖法等。(二)地层相对时代确实定即判别地层的相对新老关系。一般可根据以下几种方法确定。(1)古生物化石法即利用地层中所含化石确定
3、地层的时代。(2)地层层序法假设未经剧烈的构造变动使之倒转,那么位于下面的地层时代较老,位于上 面的。(3)岩性比照法将未知地质年代的地层岩性特征与地质年代的地层岩性特征进行对 比,从而可以确定未知地层的地质年代。(4)接触关系法由于地壳运动性质和特点的不同,反映在上、下岩层之间的接触形式也 不一样,大致有如下几种。1)整合上下地层连续沉积,互相平行,没有明显的沉积间断。代表沉积 时地壳比拟稳定或地壳连续下降,接受沉积。2)假整合又称平行不整合,上下地层虽然平行,但它们中间有一明显的 高低不平的侵蚀面(常夹一层砾岩),并缺少地层,说明上下两套地层之 间有一个时间的沉积间断。3)不整合。又称角度
4、不整合。上下地层之间有明显沉积间断,并以一定 角度相接触,接触面起伏不平,往往保存着底砾岩和古风化痕迹。 米 2、表达喀斯特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答:喀斯特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有:有可溶性岩石;可溶性岩石具 有透水性;存在具有一定溶解能力的水;水在可溶性岩石中是不断 流动的。喀斯特发育的影响因素:可溶性岩石的成分和结构特点对喀斯特发育的影响地质构造对喀斯特发育的影响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岩层中裂隙与断层的发育情况。裂隙 越发育,水循环条件越好,溶蚀条件也越好。水的溶蚀能力对喀斯特发育的影响地下水中侵蚀性C02的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亦即水的溶蚀能力 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4
5、)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对喀斯特发育的影响在可溶性岩石中,只有当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通畅,能不断地将溶 解物质带走,同时又有具侵蚀性的水不断补充时,才能发育喀斯特。测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即NS边)与岩层层面贴紧、放平(水准泡居中) 后,北针或南针所指上刻度盘的读数就是走向。测倾向时,用罗盘的N极 指着层面的倾斜方向,使罗盘的短边(即EW边)与层面贴紧、放平,北 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求的倾向。测倾角时,将罗盘侧立,以其长边贴紧层面,并与走向线垂直,这时摆 锤指示针所指下刻度盘的读数就是倾角。有的罗盘倾角指示针是用水准 泡来调正的,测倾角时要用手调反面的旋柄,使水准泡居中间位置,然 后再读读数。3.述
6、岩层产状要素及其测方法。答: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方位和产出状态,称为岩层产状。它以岩层面 在空间的延伸方向和倾斜程度来确定,用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称为 岩层产状要素。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水平延伸方向称为该岩层的走向。岩层 走向用方位角表示。因此,同一岩层的走向可用两个方位角数值表示, 如NW3000和SE120。,指示该岩层在水平面上的两个延伸方向。倾向岩层面上垂直于走向线acb,沿层面倾斜向下所引的直线,叫 做倾斜线。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的层面倾斜方向为该岩层的倾向。 因此,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方位角数值,并与同一岩层的走向方位角数 值上相差90 o倾角岩层面上的倾斜线与它在水平面上的
7、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即倾 斜岩层面与水平面之间的二面角,为岩层的倾角。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方法:测量岩层的产状要素一般用地质罗盘。地质罗盘有矩形或八边形(圆形) 派订 派订 的两种,其主要构件有:磁针、上刻度盘、下刻度盘、倾角指示针(摆锤)、 水准泡等。基本特点是与大气圈和地表水联系密切,积极参与水循环。承压水是指 充满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具有承压性质的地下水。承压水与 潜水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承压水具有静水压力,承压水面是一个势面。(2)由于承压水 的补给区和承压区不一致。(3)故承压水的水位、水量、水质及水温等, 受气象水文因素的影响较小。(4)承压含水层的厚度稳定不变,不受季节
8、变化的影响。(5)水质不易受污染。潜水特征与承压水上述特征正好相反。米 4、潜水、承压水分别有什么样的特征?答:潜水是埋藏在饱水带中的地表以下第一个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中 的重力水。一般多贮存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也可形成于裂隙性或可 溶性基岩中。5、试述褶皱的野外识别。答:(1)根据岩层是否有对称重复的出露,可判断是否有褶皱存在。假设在 某一时代的岩层两侧,有其他时代的岩层对称重复出现,那么可确定有褶 皱存在。假设岩层虽有重复出露现象,但并不对称分布,那么可能是断层形 成的,不能误认为褶皱。比照褶皱核部和两翼岩层的时代新老关系,判断褶皱是背斜还是向 斜。假设核部地层时代较老,两侧依次出现渐新
9、的地层,为背斜;反之, 假设核部地层时代较新,两侧依次出现渐老的地层,那么为向斜。根据两翼岩层的产状,判断褶皱是直立的、倾斜的还是倒转的等等。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穿越法、追索法2、有测绘观测3、缺失4、地气体状态,5、钻探6、放射性7、发育密度8、岩浆岩变质岩四、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B2、C3、B C4、A B C 5、A C6、B8、A B8、A B9、B10、A 派订 派订 工程地质期末测试卷2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0X2分=10分)1、升降运动:组成地壳的物质沿着地球半径方向发生上升或下降的交替 性运动。不断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称为岩石风化。2、解理:
10、矿物受敲击后,常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这种特性称为 解理。3、矿化度: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或化合物的总量,称为矿化度, 以g/L表示。4、软弱夹层:是指在上、下相对坚硬的岩层中,夹有力学强度低、泥质 或炭质含量高、遇水易软化或泥化、延伸较长而厚度较薄的软弱岩层。5、倾斜构造:原来呈水平状态的岩层,经构造变动,成为与水平面成一 定角度的倾斜岩层时,称为倾斜构造。6、地貌:是指在各种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的地球外表各种形态外貌的总 称。7、地质图: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线条和色彩来反映一个地区各种地 质现象、地质条件和地质开展历史的图件。8、工程地质:工程地质是研究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
11、用有关的地 米 米 质问题的学科。9、工程地质条件:指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及其稳定性 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10、岩石风化:岩石在太阳热能、大气、水分和生物等各种风化营力作 用下,不断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称为岩石风化。二、问答题(7X8分=56分)1、试述隧道位置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地质条件。答:1)地形条件。隧道进、出口地段最好是基岩出露比拟完整或坡积层 较薄,地形边坡应下陡上缓,洞口岩层最好倾向山里,在地形陡的高边 坡开挖洞口时,应不削坡或少削坡即进洞,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2)岩性条件。洞室位置应尽量选在坚硬完整的岩浆岩、厚层坚硬的沉 积层及变质岩中,而应避开软弱岩石(如凝
12、灰岩、粘土岩、页岩、胶结 不好的砂砾岩、千枚岩及某些片岩等)和软、硬互层或含软弱夹层的岩 体。3)地质构造条件。隧道选址时应尽量避开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岩层产状对隧道选址的影响。在水平或近水平的岩层中修建隧道,地 质条件较好。在倾斜岩层中修建隧道,因为开挖隧道切断倾斜岩层后, 容易造成隧道两侧边墙所受的侧压力不一致,导致局部变形。褶皱对隧道选址的影响。横穿向斜和背斜修建隧道时,隧道轴线上承 受着不同的压力,在向斜的轴部由于存在较强的挤压力,岩层受挤压破 碎呈下坠态势,开挖隧道时容易坍落,而且向斜轴部的裂隙中存在承压 地下水,开挖时有涌水的威胁。在背斜轴部由于岩层上拱,能很好地将 上覆岩层的荷重
13、传递到附近两侧岩体中去,而使背斜轴部拱曲最大部位 的压力变小,开挖隧道时岩块坍落以及涌水的可能性较小。 断裂对隧道选址的影响。断层、断裂破碎带对隧道工程极为不利,隧 道选址应远离断层,决不能沿断层面走向修建隧道;在断裂破碎带地段 修建隧道,应特别慎重,尤其在破碎带较宽、且断层角砾、泥砂、碎石 等尚未固结成岩地段,一般不允许平行破碎带修建隧道。5)阅读地质构造,了解图上有无褶皱,褶皱类型、轴部、翼部的位置; 有无断层,断层性质、分布以及断层两侧地层的特征,分析本地区地质 构造形态的基本特征。6)综合分析各种地质现象之间的关系,规律性及其地质开展简史。7)在上述阅读分析的基础上,对图幅范围内的区域
14、地层岩性条件和地质 构造特征,可结合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初步分析评价。2、潜水、承压水分别有什么样的特征?答:潜水是埋藏在饱水带中的地表以下第一个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中 的重力水。一般多贮存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也可形成于裂隙性或可 溶性基岩中。基本特点是与大气圈和地表水联系密切,积极参与水循环。 承压水是指充满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具有承压性质的地下水。 米 承压水与潜水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承压水具有静水压力,承压水面是一个势面。(2)由于承压水 的补给区和承压区不一致。(3)故承压水的水位、水量、水质及水温等,受气象水 文因素的影响较小。(4)承压含水层的厚度稳定不变,不受季节变
15、化的影 响。(5)水质不易受污染。潜水特征与承压水上述特征正好相反。3、怎样阅读地质图?答:1)先看图和比例尺,以了解地质图所表示的内容,图幅的位置,地 点范围及其精度。2)阅读图例,了解图中有哪些地质时代的岩层及其新老关系;并熟悉图 例的颜色及符号,在附有地层柱状图时,可与图例配合阅读,综合地层 柱状图较完整、清楚地表示地层的新老次序,分布程度,岩性特征及接 触关系。3)分析地形地貌,了解本区的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山川形势,地貌特 征等。4)阅读地层的分布、产状及其和地形关系,分析不同地质年代的分布规 律,岩性特征,及新老接触关系,了解区域地层的基本特点。5)阅读地质构造,了解图上有无褶皱,
16、褶皱类型、轴部、翼部的位置; 有无断层,断层性质、分布以及断层两侧地层的特征,分析本地区地质 构造形态的基本特征。6)综合分析各种地质现象之间的关系,规律性及其地质开展简史。7)在上述阅读分析的基础上,对图幅范围内的区域地层岩性条件和地质 构造特征,可结合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初步分析评价。4、试述褶皱的野外识别。答:(1)根据岩层是否有对称重复的出露,可判断是否有褶皱存在。假设在 某一时代的岩层两侧,有其他时代的岩层对称重复出现,那么可确定有褶 皱存在。假设岩层虽有重复出露现象,但并不对称分布,那么可能是断层形 成的,不能误认为褶皱。比照褶皱核部和两翼岩层的时代新老关系,判断褶皱是背斜还是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地质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