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pdf
《广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pdf(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22 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二年级调研考试生物学一、选择题:1.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原核单细胞生物,主要结构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鞭毛细胞壁细胞膜细胞器核酸无无有只有核糖体DNA 和 RNAA.原核细胞都没有鞭毛和细胞壁B.肺炎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 和 RNAC.肺炎支原体的 DNA 与蛋白质结合构成染色体D.原核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答案】D【解析】【分析】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无染色体。2【详解】A、原核细胞多数都有细胞壁,如大肠杆菌,A 错误;B、肺炎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 DNA,B 错误;C、肺炎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
2、细胞中不含染色体,其 DNA 是裸露的,C 错误;D、原核细胞内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D 正确。故选 D。2.注射胰岛素是治疗 I 型糖尿病的主要方式。下图表示细胞中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a-c 为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囊泡运输过程中起“交通枢纽”作用的是 bB.a 结构与胰岛素的合成无关,与分泌作用有关C.胰岛素的分泌过程所需的能量都由线粒体提供D.图中的 c 和囊泡膜不属于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答案】A3【解析】【分析】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内质网空间构型,高尔基体加工,最终通过囊泡运出细胞。据图分析,a 结构为内质网,b 结构为高尔基体,
3、c 结构为细胞膜。【详解】A、高尔基体接受内质网脱落下来的囊泡,对其中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后,又形成囊泡转运至细胞膜,在囊泡运输过程中起“交通枢纽”作用,A 正确;B、胰岛素是外分泌蛋白,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再由内质网进行胰岛素的空间构型,内质网与其合成与分泌均有关,B 错误;C、胰岛素分泌所需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既可以来自细胞质基质也可以来自线粒体,C 错误;D、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c 结构细胞膜,囊泡膜来自内质网或高尔基体,均为生物膜系统组成部分,D 错误。故选 B。3.麦芽糖的生产在我国古化股商时期已有记载,其制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麦芽
4、糖与葡萄糖一样是属于常见单糖。4B.发芽是为了减少小麦中淀粉的含量C.切碎发芽小麦目的是为了释放麦芽糖D.保温的过程有利于淀粉酶水解淀粉【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一般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详解】A、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两分子葡萄糖,即麦芽糖是二糖,而葡萄糖是单糖,A 错误;B、发芽是为了使小麦细胞中合成更多的淀
5、粉酶,B 错误;C、切碎发芽小麦的目的是为了释放淀粉酶,从而可用于淀粉的分解过程,增加麦芽糖的含量,C 错误;D、酶催化作用的发挥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据此可推测,保温的过程是为了为淀粉酶提供适宜 的温度环境,有利于淀粉酶水解淀粉,提供麦芽糖的含量,D 正确。5故选 D。4.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酵母菌细胞富含蛋白质,可以用作饲料添加剂:也可以利用酵母菌发酵进行酿酒。上述应用中,醇母菌的主要呼吸方式分别是()A.有氧呼吸、有氧呼吸B.无氧呼吸、无氧呼吸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D.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答案】C【解析】【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
6、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1825。【详解】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酵母菌细胞富含蛋白质,可以用作饲料添加剂,为了获得更多的酵母菌,需要酵母菌进行大量繁殖,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此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主要是有氧呼吸,而当酵母菌进行6发酵酿酒的过程中酵母菌主要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因为无氧呼吸过程中有酒精的产生,即 C 正确。故选 C。5.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在抗菌机理上具有相似性,均通过与细菌细胞中的细胞器结合,阻碍其生理过程,达到抗菌作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影响的生理过程主要是()A.
7、DNA 复制B.转录C.翻译D.RNA 复制【答案】C【解析】【分析】转录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翻译是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详解】分析题意可知,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均通过与细菌细胞中的细胞器结合,阻碍其生理过程,则该过程应是翻译过程,翻译过程中核糖体与 mRNA 结合起作用,而阿奇霉素与红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了翻译过程,从而达到抗菌作用。故选 C。6.甲、乙两品种柳穿鱼花的形态结构不同,与 Lcyc 基因表达直接相关。甲品种的 Lcyc 基因未甲基化,能正常表达。乙品种 Lcyc 基因有多个碱7基甲基化,不能表达。将甲和乙杂交,F1的花与甲相同,F
8、2有少部分植株的花与乙相同。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甲乙两品种 Lcvc 基因的碱基序列是相同的B.甲基化可能影响 RNA 聚合酶与基因的结合C.甲的 Lcyc 基因相对乙的该基因表现为显性D.Lcyc 基因的甲基化修饰不可以遗传给后代【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改变,而基因的表达和表现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称为表观遗传。题意分析:乙品种 Lcyc 基因有多个碱基甲基化,不能表达,即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合成 Lcyc 蛋白,甲品种的 Lcyc 基因未甲基化,故可以合成 Lcyc 蛋白。【详解】A、甲、乙两品种都是柳穿鱼,属于同一种园林花卉,具有相同遗传信
9、息,即甲乙两品种 Lcvc 基因的碱基序列是相同的,A 正确;8B、甲基化可能影响 RNA 聚合酶与基因的结合,进而无法进行转录,也就无法合成相应的蛋白质,B 正确;C、将甲和乙杂交,F1的花与甲相同,因此,甲的 Lcyc 基因相对乙的该基因表现为显性,C 正确;D、F2有少部分植株的花与乙相同,说明 Lcyc 基因的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D错误。故选 D。7.细胞内进行各种各样的代谢过程都与酶的特性有关。现有关于酶特性的实例:人体在奔跑时,依赖肌细胞快速提供大量的能量:细胞内各种代谢过程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不相互干扰。下列判断最合理的是()A.都主要体现酶的高效性B.都主要体现酶的专一性
10、C.主要体现酶的高效性,主要体现酶的专一性D.主要体现酶的专一性,主要体现酶的高效性【答案】C9【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 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 1071013倍;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 pH 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 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详解】人体在奔跑时,依赖肌细胞快速提供大量的能量,快速提供能量的过程依赖酶的高效性来完成,即体现的是酶的高效性;细胞内各种代谢过程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不相互干扰,说明不同的酶只
11、能催化相应的反应过程,不至于导致代谢紊乱,即体现的是酶的专一性,即 C 正确。故选 C。8.我国在修建青藏铁路时,修建了许多高架桥和涵洞。从保护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利于动物的迁徒、觅食和种内基因交流B.避免人为的地理隔离导致种群基因库变化10C.有利于种群内基因频率保持稳定促进进化D.有利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答案】C【解析】【分析】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使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和延续;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地理隔离阻止种群间基因的交流,种群基因库之间的差异导致基因不能进行交流,从而产生生殖隔离;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导致种群基因
12、濒率的改变。【详解】A、在修建青藏铁路时,修建了许多高架桥和涵洞,有利于动物的迁徒、觅食和种内基因交流,A 正确;B、在修建青藏铁路时,修建了许多高架桥和涵洞,避免人为的地理隔离导致种群基因库变化,B 正确;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指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如果种群内基因频率保持稳定,则种群没有进化,C 错误;D、协同进化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故在修建青藏铁路时,修建了许多高架桥和涵洞,有利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D 正确。11故选 C。9.食欲肽(一种多肽化合物)是下丘脑中某些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它作用于觉醒中枢的神经元,使人保持清醒状态。临床
13、使用的药物 M 与食欲肽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阻止食欲肽发挥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食欲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B.下丘脑神经细胞通过自由扩散释放食欲肽C.食欲肽进入突触后神经细胞内发挥作用D.使用药物 M 可能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答案】D【解析】【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详解】A、食欲肽中 含有肽键,因而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物质,A 错误;12B、食欲肽作为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
14、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会立即被降解或被移走,B 错误;C、食欲肽作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发生结合,进而引起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改变,使突触后神经细胞产生兴奋,C 错误;D、由题干信息可知,药物 M 与食欲肽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食欲肽不能发挥作用,因此药物 M 可能有助于睡眠,改善失眠症状,D 正确。故选 D。10.成年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可导致尿崩症。表现为尿量大于 3500mL/d(按体重 70kg 计算),正常尿量约为 1000 mL/d。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抗利尿激素的靶器官是肾小管和集合管B.抗利尿激素由垂体产生通过体液运输C.尿崩症患者常
15、感觉口渴,需大量饮水D.尿崩症可用抗利尿激素类似物进行治疗【答案】B【解析】13【分析】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减少小便,即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抗利尿激素的生产、运输、储存三个环节,任意一个环节如果出问题,可能导致抗利尿激素缺乏,水分不能从肾脏重吸收,以尿的形式排出,表现为尿多,水分缺少,患者会大量喝水,出现尿崩症。【详解】A、抗利尿激素的靶器官是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其对水分的重吸收,A 正确;B、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通过体液运输,B 错误;C、尿崩症患者表现为尿多,水分缺少,感觉口渴,需大量饮水,C 正确;D、尿崩症可用抗利尿激素类似物进行治疗,促进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D
16、 正确。故选 B。11.下图表示某群落在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的预期变化,下列判定与理由相符合的是()14AI 是初生演替I 的生物多样性一直高于 IIBI 是次生演替I 的生物多样性达到峰值所需的时间短CII 是初生演替II 的生物多样性上升速度较 I 快DII 是次生演替II 开始时的物种丰富度小A.AB.BC.CD.D【答案】B【解析】【分析】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其主要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15已经不存在,但是原
17、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结合图示可知,I 的生物多样性不是 0 起点,因此为次生演替,且 I 的生物多样性在某一时间点,与 II 相同,A 错误;B、I 是次生演替,一般情况下,次生演替的速度快,因此,I 的生物多样性达到峰值所需的时间短,B 正确;C、II 的生物多样性以 0 为起点,说明 II 为初生演替,结合图示可以看出,II 的生物多样性上升速度较 I 慢,C 错误;D、II 是初生演替,II 开始时的物种丰富度小,为 0,D 错误。故选 B。12.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
18、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下图表示物种 x 和物种 y生态位的分布情况。据图分析错误的是()16A.物种 x 与物种 y 的重叠部分越大说明他们的竞争越激烈B.物种 x 生态位较物种 y 大,在生存斗争中容易被淘汰C.物种 x 与物种 y 生态位可能会随着群落演替发生改变D.物种 x 与物种 y 生态位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答案】B【解析】【分析】1、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的,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2、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其中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是同步的;捕食关系中,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不同步,先增加
19、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即一种生物的数量随另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而变化;竞争关系中,如果两者的竞争力相当,两者的数量呈同步性变化。【详解】A、物种 x 与物种 y 的重叠部分越大,说明他们的食物、生存空间等生存资源越相似,竞争越激烈,A 正确;B、物种 x 因生态位较物种 y 大,在生存斗争中容易获胜,B 错误;17C、随着群落的演替,物种 x 与物种 y 生存的环境会随之改变,则物种 x 与物种 y 生态位可能会随着群落演替发生改变,C 正确;D、生态位是生物与生物、生物和环境长期相互作用而逐渐产生的,也即物种 x 与物种 y 生态位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D 正确。故选 B。13.下图为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深圳市 2021 2022 学年 高二下 学期 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