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屈原(节选)》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共2页DOC).doc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屈原(节选)》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共2页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屈原(节选)》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共2页DOC).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17屈原(节选)课后习题一、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课文节选的这一场,靳尚和郑詹尹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人的对话与屈原的独白有什么联系?参考答案:课文节选的这一场中,靳尚先出场,郑詹尹随后,二人展开对话,主要是商议如何处置屈原。靳尚策划恶毒的主意,郑詹尹尚有一丝疑虑,但郑詹尹并不是不忍杀害屈原,而是觉得屈原无足轻重,然而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屈原随后出场,用独白的形式,对风、雷、电进行了一番热烈的颂歌。屈原在独白中展示出的光明磊落、冲破黑暗、睥睨一切的胆识和勇气,与前面靳、郑二人的猥琐、阴暗、奸诈形成鲜明的对比。二人的密谋、对话,把他们
2、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顶点,既引出屈原的出场,也为后续情节的展开奠下基础。二、课文的主体是屈原的独白。反复朗诵这段独白,体会“风”“雷”“电”等形象的象征意义,说说独白表达了屈原怎样的思想情感。参考答案:“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三、阅读剧本,要注意舞台说明,这样有助于把握戏剧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心理、性格等。找出课文中的舞台说明文字,分类概括其不同作用。参考答案:剧本中的舞台说明主要有如下几种作用。第一,提示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道具、布景,有铺陈、渲染之效,
3、既能推动剧情发展,又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如课文开头的“东皇太一庙之正殿时有大风咆哮”一段,描述了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布景等信息。第二,提示人物的上下场信息。如“靳尚带卫士二人,各蒙面,诡谲地由右侧登场”“靳尚与二卫士由左首下场”,这是提示人物的上下场;“郑詹尹立在神殿中,沉默有间将屈原带出”“屈原手足已戴刑具则拳曲于胸前”,这是屈原的上场,提示屈原的衣着、容貌、神态等。第三,通过对人物在道白、演唱过程中的动作、情态的说明,来推进剧情发展,刻画人物性格,同时,也为演员提供了动作表演的依据。如,括号中的“命卫士乙”“迟疑地”“惊异”“含怒”“把面巾蒙上,向卫士”等。四、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心理和情感,体会人物形象。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尝试分小组进行表演,为完成本单元的任务二做准备。点拨:这里主要有靳尚、郑詹尹和屈原三个人物。靳尚,高高在上、阴险、恶毒。郑詹尹,阴险、胆怯、狡诈;他对靳尚毕恭毕敬,他的迟疑,不是因为心善,而是因为“怕出乱子”,心疼东皇太一庙,而在靳尚威胁说“大义灭亲”时,他“最后下定决心”。屈原,则要读出那种物我同化、光明磊落、坚贞高傲的形象,以及喷涌而出的愤慨激情。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三月二十六日2022年3月26日星期六22:58: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屈原节选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屈原节选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共2页DOC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 单元 17 屈原 节选 课后 习题 新人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