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培优第三单元第9课 鱼我所欲也.docx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培优第三单元第9课 鱼我所欲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培优第三单元第9课 鱼我所欲也.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选择坚守9鱼我所欲也 孟子E1 基础巩限时:30分钟1 .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苟(g6u)得所恶(wU)一箪(dM)食 一豆羹(geng) 蹴(ci)不屑(xi6) 2.请解释以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故不为苟得也苟:苟且死亦我所恶恶:讨厌,憎恨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是故:所以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这种蹴尔而与之蹴:踩踏 (6)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辨”,区分(7)万钟于我何加焉加:益处(8)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D )乡为身死而不受I今为宫室之美为之B.于所欲有甚于生者I万钟于我何加焉C.得二者不可得兼I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D.故D.故D.故故患有所不辟也 故不为苟得也【解析】D项,所以。A项,为了;接受。B项,比;对,对于。C项,得到;同“德”,感恩、感激。3 .以下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C )A.孟子的散文善用排比和对偶。本文第二段使用了大量排比句和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充满节 奏感,且富有文采和气势。B.本文阐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孟子认为,当“义”和“生”不能兼得时应“舍生 取义”,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C.就论证角度看,写饥民不接受无礼施舍的“一箪食,一豆羹”,是从反面举例;写有人“不辩礼义” 地贪求“万钟”是从正面举例。D.“本心”指人的羞恶之心。作者用一般人
3、和乞丐都不能接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证明人人都有本 心,并对失去本心接受“万钟”的行为进行了嘲讽和批判。【解析】写饥民不接受无礼施舍的“一箪食,一豆羹”,是从正面举例;写有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 钟”是从反面举例。4 .默写。(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2)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是是那么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3)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4)文中表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o(5)文中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意思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 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本文说明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的
4、正确态度是“二者不可得兼,舍 生而取义者也(7)文中“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说明了作者对不合礼义的优厚俸禄 的否认态度。(8)文中说明有可以得生、避患的方法却不用的原因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 于死者.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那么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那么但凡可以躲避祸患的,什么(事)不可做呢?(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这种心,(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3)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如果)用脚踩踏过给他,乞丐也轻视而不肯接受。5 .文学常识填空。孟子有“亚圣”之尊称,他继承并发扬了 孔
5、子(人名)的思想,与之并称为“孔孟“仁义”是孟子思想的核心。(2)南宋时,朱熹将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04阅读提升限时:30分钟LK16 分)【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那么生,弗得那么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 屑也。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 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单独苦而为义,子不假设已。” 子墨子曰:“
6、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那么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那么食者众而耕 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那么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节选自墨子)【丙】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叛,叛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縻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注如:应当。律:卫律,原是汉朝大臣,后投降匈奴。旃:同“毡”,一种毛织品。瓶(di):公羊。节旄:符 节上装饰的耗牛尾。6 .请解释以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7、(4分)(1)呼尔而与之呼:吆喝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同“向:先前、从前 子墨子自鲁即齐即:到 (4)白单于白:禀羊,报告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区分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3 分)(2)一人耕而九人处,那么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只有)一个儿子耕种,其他九个都闲着,耕种的这一个不能不更加紧迫(地干活)啊。(3分).【甲】文中孟子列举“行道之人”“乞人”的行为要论述的观点是 舍生取义;【乙】文中墨 子通过 比喻(或类比)的方法来向故人说明“为义”的重要性:【丙】文中苏武“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培优第三单元第9课 鱼我所欲也 2022 年部编版 九年级 下册 语文 同步 第三 单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