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1 物质的推断-2022年中考化学分专题训练(第01期)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专题21 物质的推断-2022年中考化学分专题训练(第01期)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1 物质的推断-2022年中考化学分专题训练(第01期)含答案.pdf(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 年中考化学分专题训练(第 01 期)专题 21 物质的推断考点考点 1 框图型推断题框图型推断题1.(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 A 在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B、E 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F 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E 物质的化学式_。(2)写出 A 和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C 生成 F 的反应_(选填“吸热”或“放热”)。2.(江西中考)如图所示“天宫号”化学空间站的
2、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能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应。已知 A 是最常用的溶剂,D 的俗名叫烧碱,E 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A、B、E、F 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 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1)A 的化学式为_。(2)C 与 F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3)C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空间站迎来了首批访问者,他们搭乘的载人舱 X 与连接验 C 成功对接(如上图所示),则载人舱 X 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填序号)。ACB CO2C Fe2O3D CaCO33.(辽宁抚顺中考)A、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是大理石的
3、主要成分,D 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 转化为 E 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化学式为_。(2)C 的用途为_。(3)D 和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BD 发生的反应_(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4.(青海中考)A、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A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E 是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未注明。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 B 的化学式_。(2)写出 C 与
4、D 反应转化为 A 的化学方程式_。5.(黑龙江大庆中考)AJ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B 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D 物质俗称苏打,E 是天然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 为最轻气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化学式为_,A 与 B 反应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3)若 I 为紫红色固体单质,通过对反应的分析。体现出 G 物质具有_性。6.(黑龙江牡丹江中考)A、B、C、D、E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A、C 为金属单质,E 为非金属单质,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1)反应的基本反应类
5、型是_;(2)C 的化学式为_;(3)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4)E 的化学式是_,产生无色气体 E 的原因是_。考点考点 2 流程图型推断题流程图型推断题7.(河北中考)AH 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 C 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H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H 的化学式为_。(2)F 的一种用途是_。(3)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8.(天津中考)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镁、硫酸钠、硝酸钠、硫酸铜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白色沉淀 C 是_(填化学式)。(
6、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专题 21物质的推断考点考点 1 框图型推断题框图型推断题1.(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 A 在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B、E 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F 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E 物质的化学式_。(2)写出 A 和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C 生成 F 的反应_(选填“吸热”
7、或“放热”)。【答案】(1).H2O2(2).2232CO+Ca(OH)=CaCO+H O(3).吸热【解析】A 在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因此是氢氧化钙;B 是一种液体,同时能够生成氢氧化钙,则 B 是水;B、E 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且 E 能够生成 B,因此 E 为过氧化氢;同时 E 能够生成 D,因此 D是氧气;A:氢氧化钙能够与 C 反应,B:水能够与 C 反应,因此 C 是二氧化碳,C 和 F 能够相互转化,同时 F 能与 D 发生反应,因此 F 为一氧化碳。【详解】(1)E 是过氧化氢,化学式为 H2O2。(2)A 是氢氧化钙,C 是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为2232CO+Ca(OH)=CaCO+H O。(3)C 是二氧化碳,F 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吸热反应。2.(江西中考)如图所示“天宫号”化学空间站的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能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应。已知 A 是最常用的溶剂,D 的俗名叫烧碱,E 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A、B、E、F 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 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1)A 的化学式为_。(2)C 与 F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3)C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空间站迎来了首批访问者,他们搭乘的载人舱 X 与连接验 C 成功对接(如上
9、图所示),则载人舱 X 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填序号)。ACB CO2C Fe2O3D CaCO3【答案】(1).H2O(2).复分解反应(3).Na2CO3+Ca(OH)2=CaCO3+2NaOH(4).C【解析】(1)A 是最常用的溶剂,A 是水,化学式为 H2O;(2)D 的俗名叫烧碱,D 是氢氧化钠;E 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E 是盐酸;A、B、E、F 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 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 可以是碳酸钠,B 可以是氢氧化钙;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酸或二氧化碳等反应生成水;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
10、钠和水,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F 可以是氯化钙或氯化钡等,因为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经检验,推断合理。C 与 F 反应可以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3)CD 的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4)由图可知 X 代表的物质能与碳酸钠相互转化,碳、氧化铁、碳酸钙都不能与碳酸钠相互转化,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故选 C。3.(辽宁抚顺中考
11、)A、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 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 转化为 E 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化学式为_。(2)C 的用途为_。(3)D 和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BD 发生的反应_(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1).CaCO3(2)用作食品干燥剂(合理即可)(3)2323Na CO+Ca(OH)=CaCO+2NaOH(4)不属于【解析】A、B、C、D、E 是
12、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 是碳酸钙;D 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D 是碳酸钠;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碳酸钠和 B 可以相互转化,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 B 为二氧化碳,C 是氧化钙;C 能转化为 E,C 转化为 E 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E 与碳酸钠反应,E 为氢氧化钙。代入框图,推理成立。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A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 是碳酸钙,化学式为 CaCO3;(2)C 为氧化钙,其他用途为某些气体或食品的干燥剂;(3)D 和 E 反应即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
13、学方程式为2323Na CO+Ca(OH)=CaCO+2NaOH;(4)BD 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的反应不是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不是复分解反应。4.(青海中考)A、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A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E 是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未注明。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 B 的化学式_。(2)写出 C 与 D 反应转化为 A 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CaO(2)CO2+Ca(OH)2=CaCO3+H2O【解析】(1)A、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A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A 是
14、碳酸钙;E 是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E 是一氧化碳,碳酸钙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 C 是二氧化碳;物质 B 是氧化钙,化学式 CaO;(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 D 是氢氧化钙;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 与 D 反应转化为 A 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5.(黑龙江大庆中考)AJ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B 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D 物质俗称苏打,E 是天然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 为最轻气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5、1)A 的化学式为_,A 与 B 反应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3)若 I 为紫红色固体单质,通过对反应的分析。体现出 G 物质具有_性。【答案】(1)CaO放出(2)222H O+2Na=2NaOH+H 置换反应(3)还原【解析】AJ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 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D 物质俗称苏打,D 是碳酸钠,E 是天然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 是碳酸钙,G 为最轻气体单质,G 是氢气;B 和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B 是水,C 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C 是氢氧化钙,水和 A 反应生成氢氧化钙,A 是氧化钙,氧化钙
16、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F 可能是盐酸,J 是氯化钙,氢气和 H 反应生成 I 和水,H 是可能氧化铜,I 是铜。代入框图,推理成立。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A 是氧化钙,故 A 的化学式为 CaO,A 与 B 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该反应放出热量;(2)反应是水和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H O+2Na=2NaOH+H;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3)若 I 为紫红色固体单质,反应的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氢气得到氧气,在氢气为还原剂,故通过对反应的分析,体现出 G 物质具有还原性。6.(黑龙江牡丹江
17、中考)A、B、C、D、E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A、C 为金属单质,E 为非金属单质,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1)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2)C 的化学式为_;(3)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4)E 的化学式是_,产生无色气体 E 的原因是_。【答案】(1)化合反应(2)Fe(3)CuO+H2SO4=CuSO4+H2O(4)H2铁与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解析】A 为红色金属单质,则 A 为铜;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则 B 为氧化铜,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故 X 溶液为硫酸铜溶液,C 为金属单
18、质,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故 C 为铁,铁与过量的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 E 为氢气。(1)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为铜在加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属于化合反应;(2)根据分析,C 为铁,化学式为 Fe;(3)的化学方程式 CuO+H2SO4=CuSO4+H2O;(4)由分析可知,E 是氢气,化学式为 H2,产生氢气的原因是:铁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考点考点 2 流程图型推断题流程图型推断题7.(河北中考)AH 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 C 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H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H 的化学式为_。(2)F 的一种
19、用途是_。(3)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CaCO3(2)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3)复分解反应(4)Na2CO3+2HCl=2NaCl+H2O+CO2【解析】AH 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 C 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可知 C 为氯化钠;H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H 为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A 与 B 反应生成 C(氯化钠)、D、E,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A、B 可能为碳酸钠、盐酸中的一种,D、E 为水和二氧化碳中一种;E、F 生成 H(碳酸钙)、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20、所以 E 是二氧化碳,F 是氢氧化钙,D 为水;B、G 生成 C(氯化钠)和 D(水),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B 为盐酸,G 为氢氧化钠,A 为碳酸钠;A(碳酸钠)、F(氢氧化钙)反应生成 G(氢氧化钠)和 H(碳酸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代入框图,推理成立。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H 为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2)F 为氢氧化钙的用途有改良酸性土壤、作建筑材料等;(3)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4)反应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21、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8.(天津中考)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镁、硫酸钠、硝酸钠、硫酸铜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白色沉淀 C 是_(填化学式)。(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答案】(1)Mg(OH)2(2)2424Na SOBaClBaSO2NaCl(3)CaCO3、Na2SO4、MgCl2CuSO4【解析】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
22、成氯化镁和水。(1)固体粉末加足量水生成白色沉淀 A 和无色溶液,说明固体粉末不含硫酸铜,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氯化镁、硫酸钠、硝酸钠,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C,说明含有氯化镁,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故白色沉淀 C 是氢氧化镁,化学式为 Mg(OH)2。(2)反应是硫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24Na SOBaClBaSO2NaCl。(3)固体粉末加足量水生成白色沉淀 A 和无色溶液,说明固体粉末不含硫酸铜,含有碳酸钙,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氯化镁、硫酸钠、硝酸钠,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C,说明含有氯化镁,加入过量稀盐酸,
23、白色沉淀 C 消失,说明白色沉淀的氢氧化镁,无色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硫酸钠,白色沉淀 B 为硫酸钡,故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CaCO3、Na2SO4、MgCl2,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CuSO4。专题 22科学探究考点考点 1 有关物质组成及成分的探究有关物质组成及成分的探究1.(辽宁抚顺中考)在学习了酸的化学性质之后,某实验小组选用稀盐酸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烧杯中,铜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2)能产生气泡的是_(填字母序号)。(3)写出 C 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D 烧杯中,溶液由红色变为_色,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24、同学们进一步对 D 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探究,对其溶质的成分(除酚酞外)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只含有一种溶质;猜想二:含有两种溶质。为了验证上述猜想,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表格。实验操作测定结果得出结论用玻璃棒蘸取 D 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7猜想_正确,溶液中的溶质是_。小组同学选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重复实验,证明了硫酸与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_。2.(青海中考)陈东同学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的实验时,实验前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导致无法判断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反应后溶液
25、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探究目的】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也可能呈_。【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反应后溶液少许,滴加几滴酚酞溶液_溶液呈酸性或中性【继续验证】可以设计多种方案进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 1: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若粉末部分或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溶液呈_若粉末不溶解,溶液不变色溶液呈_方案 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_若有气体放出,溶液变为浅绿色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_溶液呈中性3.(新疆中考)不用火不用电,只需拆开发热包倒入凉水,就能享用美食的自热食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查阅资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21 物质的推断-2022年中考化学分专题训练第01期含答案 专题 21 物质 推断 2022 年中 化学 训练 01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