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三化”协调发展 心得体会(三).doc





《新型“三化”协调发展 心得体会(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三化”协调发展 心得体会(三).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型“三化”协调发展 心得体会 2021年度许昌市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如何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 化”协调发展 承担单位:许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持人:崔新宏 课题组成员:宁伯伟、张永杰、张宏涛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九日 如何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新型城镇化有别于过去的城镇化,首先,新在目的上。新型城
2、镇化坚持以人为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其次,新在内涵上。不再单纯地就城市论城市,而是注重统筹城乡,破解城乡“二元”体制和结构。再次,新在路径上。坚持产城融合,产业支撑,不在一味地、人为地去造城。最后,新在体系上。就许昌而言,现代城镇体系由中心城区、县(市)城区、中心镇区和新型农村社区4个层面组成,特别是带状城市、组团布局的发展格局,既突出了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使每个组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竞相发展,又避免了“摊大饼”式的城市病。 二、我市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和存在的问题主要目标。到2021年,全市城镇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50%以上,城镇人口达到240万以上,实现城镇
3、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历史性转变,使带状城市拉开框架,组团布局格局形成,中心城区全面提升,许昌新区形成规模,城乡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的提高。 存在问题。城镇化水平偏低、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规划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城镇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管理水平不高、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破解等等。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逐步解决。 三、实现我市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途经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筑符合许昌实际的现代城镇体系 从许昌实际出发,要坚持“带状城市、组团布局、向心发展、城乡统筹”,着力打造“一中心五组团”,加快构建中心市区、县(市
4、)城区、中心镇区、新型农村社区4个层次布局合理、城乡协调、互促共进的现代城镇体系。所谓带状城市,就是以中心市区、许昌新区、长葛市区为连接,带状发展。所谓组团布局,就是“一中心五组团”,以许昌主城区为中心,北面是包括许昌县在内的许昌新区组团、长葛组团,东面是鄢陵组团,西面是禹州组团,西南面是襄城组团;所谓向心发展,就是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以许昌主城区为中心,以城际快速通道为连接,形成半小时通勤圈、经济圈、生活圈,促进每个组团向心发展。所谓城乡统筹,就是要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的要求,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协调发展。 1、着力提升中心城区地位。许昌中心城区在城镇体系中处于龙头地位,是区
5、域经济发展最重要、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和集聚地,对“五组团”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要按照“东移北进、向北为主”的要求,合理区分功能定位,实现集聚、辐射、带动。 2、全面加快许昌新区建设。许昌新区远期规划面积180.4平方公里,全部按城市标准建设,理论上可容纳承载城镇人口180万人左右,是未来我市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功能定位为“四区一基地”,即许昌市工化业、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宜居宜业复合型功能区、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输变电装备制造业基地。许昌新区建设要充分利用我市毗邻郑州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势,推进郑许交通和产业对接,增强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加快工业化、
6、城市化进程,成为构建全省“一个载体、三大体系”的重要支撑和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形成与中原城市群核心层合理分工、协调互动、共同繁荣的发展新格局,在实现中原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力争2021年新区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人以上。 3、加快发展县城区。禹州、长葛、襄城、鄢陵四个县城作为许昌市城镇化体系的次中心,分别是四县(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要对周边乡镇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与许昌市区共同形成许昌市城镇体系发展中的不同等级的中心区域。县城的建设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适当扩大城区规模,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在产业发展上,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有竞争力的
7、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动与中心城市进行产业对接。 4、积极推进中心镇发展。支持有产业支撑的乡镇,特别要加强神后、顺店、大周、石固、陈化店、尚集等国家、省、市确定的重点镇建设,完善乡镇的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场(站)建设,形成更多规划合理、规模适中、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的国家名镇、中州名镇和中心镇,使之成为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周边乡镇村庄的发展。 5、扎实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农村社区是小城镇的拓展和延伸,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要积极推动农村向城镇靠近、城镇向农村延伸,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通过“
8、建设中心村、整治基层村、培植特色村、合并弱小村、保护历史文化村”,加快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特色明显的新型农村社区。 (二)进一步发挥城乡规划引领作用,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1、继续深化完善城乡规划体系。要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衔接,切实做到三规同向、三规合一,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在政策、土地、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支撑,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大力推进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实现近期建设区域和重点地段建设用地控规全覆盖。突出重点,着力抓好县域和村镇规划。 2、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设计水平。要充分彰显城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三化”协调发展 心得体会三 新型 协调发展 心得体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