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县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县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县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县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为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促进和谐村社发展,县政协于2009年底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存在困难和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提出加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一)基本情况 xx县辖15个乡镇,137个村(居)委会,29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4.64人。各乡镇均成立了文化广电站,有工作人员38人,业务用房1957m2,图书12000册,设备15件;17个村(居)委会设立了文化室,面积257m2,图书20580册,设备60件,管理人员均属
2、兼职;乡村共有篮球场199块(学校186块),乒乓桌208张(学校200张),娱乐室11个(496m2),远程教育点85个(3000m2);广播覆盖率89.5%,电视覆盖率91.8%;农户共有电视机86360台,有电视机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68.5%;有民间文艺队伍32支,508人;近三年开展文体活动:乡镇65场次,参加人数13809人,村(居)委会61场次,参加人数11309人;近三年下乡下村送戏22场次,送电影2场次,送科技知识206场次;近三年乡村文化建设投入,除价值743万元的广播电视村村通设备外,共投入经费287.88万元。 (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硬件逐步改善 2009年前,乡镇文化
3、广电站有业务用房产权的只有龙安乡和奎香乡文化广电站,共600m2。随着国家扩大内需经费的投入,2009年开工修建两河、海子等5个乡镇文化站业务用房,面积均为300m2,其余8个乡镇文化广电站用房有望逐步修建。同时,乡村文化广电站(室)图书、电脑、电视、音响、摄像机、照像机等基础设备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逐步得到添置,广播电视接收设备逐步增加,接收覆盖率逐步提高。 (三)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取得一定成效 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需要的不断提高,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全县各乡村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一些文体活动。一是组织送戏、送电影、送科技知识下乡活动,龙海、龙安、钟鸣、奎
4、香等乡镇开展较好;二是节日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龙安、牛街等乡镇春节期间开展了拨河、扑克、象棋、篮球比赛和大型龙灯舞、歌舞表演等活动;三是开展民族民间节日传统文体活动,奎香、树林、龙安、荞山等乡镇开展苗族花山节、彝族火把节活动,参加人数众多,活动内容丰富;四是创建“农家文化大院”,部分村选择条件好的农户建立了“农家文化大院”,为群众开展文体活动提供了条件;五是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让群众收听收看健康、优质、丰富的广播电视节日,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困难问题及原因 (一)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近三年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除工作人员工资,共投入287.88万元
5、。其中,站舍建设240万元为国家扩大内需投入资金, 20.48万元为上级各主管部门支助资金, 27.4万元为乡镇自筹用于开展文体活动和站舍建设资金。由于经费投入少,多数乡村文化广电站(室)没有属于自己的办公用房和活动场地,缺乏开展正常工作所必备的设施设备。目前,全县15个乡镇文化广电站仅有电脑1台,音响3套,摄像机3台,照像机2台,电视机6台;137个村文化室仅有电脑14台,音响6套,电视机40台。乡镇文化广电站藏书共12000册,乡均800册;村文化室藏书共20580册,村均150册。全县农民人均图书0.06册。投入不足,设施设备差,客观上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导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贫乏。 (二
6、)工作队伍素质不高,管理体制不顺 乡镇文化广电站共有工作人员38人。其中,大专文化28人,40岁以下30人,专业技术人员18人,从文化层次、专业技术职称及年龄结构上看基本过得去,但在数量上少于每乡镇34人的编职数,素质上,由于平时学习不够,受培训提高机会不多,开展本职工作实践锻炼少,综合素质不高,能独立承担起文化广电站工作的人员不多。更主要的是管理体制不顺,乡镇文化广电站的人财物是属地管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文化广电站人员的流动和工作管理脱节,出现了“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人”的问题,少数人员长期外借,多数人员长期从事乡镇中心工作,绝大部分村文化室连兼职人员也未明确。文化广电站工作队伍的不稳
7、定性和工作的不专一性,影响和制约了专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工作的开展,部分乡镇文化广电站工作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三)发展不平衡,群众文化生活差距大 文化底蕴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领导认识程度不一,导致了文化建设存在差距。文化底蕴厚,经济条件好,领导认识到位的地方,文化建设就相对搞得好,如牛街、龙安、奎香等地群众文化生活就相对比较丰富。文化底蕴薄,经济条件差,特别是有的地方,领导存在“经济发展是硬指标,文化建设是软任务”的模糊观念,工作中,对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忽视了文化工作,群众文化生活就较为贫乏。据统计,近三年乡镇年均开展文体活动1.44场次,村年均开展文体活动
8、0.15场次。一些经济落后、地处偏远的农户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电视难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四)民间文艺队伍不稳定,开展活动难度大 民间文艺队伍是农村开展文化活动的有生力量,近些年,农村多数有文化知识和文艺才能的人员外出务工,组织民间文艺队伍缺乏人才保障。目前,全县只有10个乡镇组建民间文艺队伍32支,508人。民间文艺队伍组成人员无待遇,不从属于有关部门管理,人员随意流动,队伍不稳定,给农村开展文化宣传、文艺活动带来一定困难。 (五)农村文化消费意识不强,群众文化生活贫乏 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多数群众在经济支出中存在“量入为出”和“无债一身轻”的消费观念,在文化娱乐方面消费比例低,有钱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县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2022 农村 文化建设 调研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