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县农民工培训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县农民工培训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县农民工培训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县农民工培训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提要强化农民就业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合理转移,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需要,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贯彻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就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农民素质和农民工就业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探讨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县农民工培训经验问题对策 一、*县基本情况 (一)农民工人口及文化程度情况 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的蜀道明珠-*县是一个农业小县,幅员面积1457.5平方公里,耕地
2、51.3万亩。全县辖32个乡镇,329个行政村。全县以种、养殖业为主,县内无大的骨干企业。*年农村经济收入9.41亿元,人平纯收入1813元。全县总人口3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3万人,占总人口的92.4%。农村劳动力16.1万人,农民工7.25万人,占45.1%,其中省外务工人员4.8万人,省内2.45万人。*年我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3.3万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0.4万人,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6万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有0.71万人.。其中外出务工的人员中,具备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18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有2.9万人;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5万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有0.6
3、6万人。 (二)农民工就业和收入情况 据调查,我县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向,一是打工,二是经商,三是农业行业的内部转移。其就业情况:从事加工制造业的1.81万人,占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24%;从事建筑业的1.45万人,占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20%;从事交通运输、商贸、餐饮业、家政服务业3.98万人,占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54.8%。*年我县劳务输出收入1.31亿元,人平纯收入3200元。通过调查发现,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和收入,较文化程度低的要好、要高。例如地处我县偏远地区的大新乡,全乡10735人,有12村,3310户,劳动力人数5690人,人平纯收入1566元。常年外出务工3280人,劳
4、务总收入900万元,人均务工收入2744元,初中文化程度的务工人员年人均劳务收入2469元,高中文化程度的年人均劳务收入4100元,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年劳务收入在5000元左右。 外出务工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自己的奋发图强,艰辛努力,先富裕起来,他们又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和带动家乡建设,使更多的人也走上了富裕之路。 二、*县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验及成效 过去人们把农村教育培训仅仅看成是升学、就业的手段,只重视普通基础教育,不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职业培训,从而造成
5、了教育培训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相脱离。县委、县政府在实现“三个转变”,大力发展我县农村经济的同时,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使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当作一项战略任务。各行业、各部门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逐步形成了政府统筹,行业组织,多方参与,重点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培训的工作局面,提高了我县农民工的素质和外出务工就业能力。 (一)政府统筹,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组织领导 *年,我县人民政府成立由财政、科技、农业、劳动保障、教育、建设等部门组成农民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与绵阳农校签订了农村
6、富余劳动力培训协议,以加强我县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能力,统筹规划本地区农民培训工作,协调解决农民工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近几年来,我县实施了“工业XX县区、以工促农、产业互动、城乡相融”的发展战略,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商家,扩建、新建成企业10余家,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2000余人,帮助1500余农户走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培训 我县有一所成人职业学校,一所农村成人中专校,32所乡镇农民成人学校,具有完善的教学培训条件,开设了计算机、驾驶、汽修、服装、建筑、企业营销管理、旅游、餐饮、家政保安、文秘等专业,主要组织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业就业或进城
7、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必要的就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逐步建立了“先培训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制度。*年培训14150人,向外输出10945人。 (三)以农业部门为依托,全面开展农民工的素质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 为整体提高我县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我县从一九九五年开始,通过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一是对村级干部进行文化素质培训,全县32个乡镇329个村共计1352人,进行了中专学历培训,1016人取得了中专文凭,平均每个村2.5个村级干部达到中专水平。二是加强农民专业户、示范户
8、和生产骨干的培训,从一九九七年二000年,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全县4640人参加了蚕桑、畜牧、水产、农机、蔬菜、果树、种植七个岗位培训,3328人取得了“绿色证书”资格,推动了我县农村生产走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是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领域,挖掘潜力。结合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畜禽生产基地、蚕桑基地建设,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搞好培训,通过“科技赶场”、“双百工程”、“三村建设”,积极开展实用技术的培训。每年培训人数10万余次,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初步建立了一支由村社干部、农民党员和专
9、业大户为主体的科技致富带头人队伍,改变了思想观念,有效地促进了我县农业行业内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年培训2800人,向外输出2000人。 (四)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技术培训 我县还制订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金进入农民工培训领域,按照企业对农民技工的技术要求,采用“招生培训荐业”一条龙服务体制,开展委托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单培训。建立了民办教育培训机构2所,县劳动保障局的职业介绍中心、*县计算机学校等单位通过与省内外,尤其是沿海一带企业签订用人合同,在32个乡镇建立了劳动服务站,在大的乡镇设立了组织联系点10个,通过一定的上岗前技能、技术培训,为用人单位输出了大量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得到了用人单位和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县农民工培训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2022 农民工 培训 工作 调研 报告 范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