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体格检查讲稿一.doc
《梁东体格检查讲稿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东体格检查讲稿一.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梁东体格检查讲稿一 体 格 检 查 胸部肺脏体检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方法在胸廓及肺部的应用。通过相互检查,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 2、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病的症状及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胸部常用的骨骼标志、划线及分区的意义。 2、胸廓。正常及病态的胸廓。 3、肺部的检查:1)、视诊:呼吸的类型、节律、深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2)、触诊:语颤的检查方法,产生机理,正常胸廓、语颤的特点。3)、叩诊:叩诊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间接与直接叩诊法。叩诊音的种类: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实音。肺界、肺下界移动度的叩诊法及其临床意义。4)、听诊:
2、(1)、正常肺部呼吸音的种类、特点及分布。(2)、病理性呼吸音及临床意义、肺泡呼吸音的增强、减弱或消失及呼气延长。(3)、罗音的产生机理、分类、特点和临床意义。湿性罗音:大、中、水泡音,捻发音。干性罗音:哨笛音、鼾音。(4)、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制、特点及临床意义。(5)、音共振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4、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胸腔职液、气胸等。 心脏检查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熟悉心脏各种震颤的常见原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2、掌握正常心界的范围、心界变化及临床意义。 3、掌握各个心音的组成、听诊特点、临床意义;熟悉第二心音分裂、额外心音的种类、
3、常见原因、产生机制及听诊特点、临床意义。 4、熟悉心脏杂音的常见原因、产生机理、听诊特点、临床意义。 5、熟悉心包摩擦音的听诊特点、临床意义。 6、掌握周围血管征的常见原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一、心脏: (一)视诊、心前区外形、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心前区及其他部位的搏动的临床意义。 (二)触诊、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节律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心前区震颤的原因、部位、时间(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及其临床意义。 (三)叩诊 1、心脏叩诊方法 2、正常心脏浊音界及心脏浊音界改变的原因、特点及临床意义。 3、心界各部的组成及
4、胸部、腹部疾病对心浊音界的影响。 (四)听诊 1、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 2、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理,第 一、第二心音的鉴别方法。 3、心率与心律。 4、心音的变化。(1)第一心音的强度、性质、改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2)主动脉瓣区及肺动瓣区第二心音增强、减弱或分裂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5、心脏杂音(1)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2)分析杂音的注意点:部位、性质、杂音的时期(收缩期、舒期及连续性)、强度(收缩期杂音的分级)及传导方向。 6、心包摩擦音的区别。 二、血管 (一)动脉搏动、脉率及脉律。 (二)脉搏的强弱、大小、血管紧张与动脉壁的情况。 (三)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 (四)水冲脉及奇脉
5、、毛细血管搏动征、心功能不全、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等。 腹部体检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腹部视、触、叩、听检查方法(重点为肝、脾触诊)2.掌握腹部分区划分范围,了解分区范围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 3.掌握腹部病理体征的检查和判断临床意义 1【教学内容】 一、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二、腹部检查: (一)视诊: 1、视诊方法; 2、腹 部外形; 3、呼吸运动; 4、腹壁静脉曲张; 5、蠕动波; 6、皮肤及其他。 (二)触诊: 1、触诊方法; 2、触诊内容。腹壁紧张度;腹部压痛、压痛点及反跳痛、尤其是murphy征;肿块;肝、胆、脾、肾的触诊。 3、液波震颤、振水音 (三)叩诊: 1、叩诊方法
6、、力量、顺序 2、肝脾叩诊及膀胱、肾区叩击痛; 3、移动性浊音。 (四)听诊: 1、听诊的顺序方法; 2、肠鸣音; 3、血管杂音。 三、腹部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化性溃疡、门静脉高压症、腹膜炎、肠梗阻、阑尾炎。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一、意识及其障碍 (一)检查法。与患者交谈,问病史或在其他接触中,可判断患者意识是否清楚。 检查意识障碍程度嗜睡昏睡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 语言接触反应迟钝 反应很差无反应无反应无反应 痛觉 反 射 光角膜吞咽腱 + 生命体征 灵无改变敏无改变迟无改变钝可有改迟变钝有改变消失消失 (二)、临床意义。对意识的观察在神经科临床上十分重要,意识障碍一般见于脑部病变,如颅高压
7、或脑外伤意识障碍程度突然加深,常提示病情恶化,急需处理。全身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可导致意识障碍应注意鉴别。 二、脑膜刺激征 (一)、检查法: 颈强直患者仰卧,检查者用手抬起患者头部。正常人颈软,无抵抗,下颌能触及胸部。如不能则为颈强直。 克尼格(kernig)征患者仰卧,使其下肢在髋及膝关节处屈曲成直角,再将其小腿在膝关节处伸直,如有抵抗或疼痛,使伸直角度小于135时即为阳性。 布鲁金斯基(brudzinski)征病人仰卧,两下肢自然伸直,医生一手托病人枕部,一手置于病人胸前,然后使头部前屈,若膝关节与髋关节有反射性屈曲即为阳性。 (二)、临床意义。脑膜刺激征出现表示脑膜受到刺激,常见于各种脑膜炎
8、、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压增高等。 三、脑神经 (1)、第对(嗅神经)嗅神经司嗅觉。其感受器在鼻粘膜,嗅觉中枢位于大脑的颞叶。 2检查方法:让患者闭眼,用手指压闭一侧鼻孔,然后用易于挥发、对粘膜无强烈刺激物质,如香皂、牙膏、香水等,要求其嗅出。(2)、第对(视神经)、检查法:视野手试法粗测,患者背光与检查者对面而坐,相距约60厘米,测试左眼时,患者以右手遮其右眼,以左眼注视检查者的右眼,检查者以食指或其他试标在两人中间位置分别从上内、下内、上外和下外的周围向中央移动,直至患者看见为止,并与检查者本人的正常视野比较。 、临床意义。视野的变化可分为视野缩小和盲点两类。局部性缩小可分为偏盲和象
9、限盲。双眼对侧同向偏盲,见于视交叉后视通路病变,如肿瘤压迫或脑血管病等。双颞侧偏盲,见于视交叉中部受损,如垂体瘤、颅咽管瘤的压迫。 (3)、第、对(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检查法。瞳孔注意其大小、形状、对称性、光反射和调节反射。正常瞳孔圆形,大小在34毫米(随年龄、光线强弱等条件而变),两侧相等。观察瞳孔光反射时,可令患者向远方注视,以光源从侧面照射瞳孔,正常瞳孔应缩小。 眼球运动嘱患者头部不动,双眼随检查者手指向各个方向移动。 、临床意义。动眼神经损害,临床上表现为患侧上睑下垂,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眼球向内、上、下方运动受限。动眼神经损害常见于颅高压所致的颞叶钩回疝形成时,此时
10、患者神志丧失,眼球运动无法观察,故临床上瞳孔的观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瞳孔缩小可见于交感神经麻痹。外展神经麻痹时眼球外展受限或不能。 (4)、第对(三叉神经)、检查法: 感觉以针、棉签以及盛有冷、热水的试管分别测试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皮肤的痛觉、触觉和温度觉,注意内外侧对比,左右两侧对比。 运动观察双侧颞肌及咬肌有无萎缩,然后以双手触按颞肌及咬肌,并作咀嚼动作;作露齿动作,以上下门齿的中缝线为标准,观察张口时下颌有无偏斜。 角膜反射两眼分别测试,嘱患者向一侧外上方注视,以捻成细束的棉絮轻触对侧角膜外缘,正常反应为双侧的瞬目动作。 、临床意义。三叉神经任何一支发生病变时,此支所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退或
11、消失,如眼支受损可出现角膜反射迟钝或消失。偏侧面部感觉减退并同侧偏身感觉障碍时,病变常在双侧内囊。脑干病变可引起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感觉障碍、对侧感觉障碍,三叉神经脊束核部分损害时,感觉障碍呈同侧洋葱皮样分布,并有感觉分离(痛、温觉消失,触觉存在);三叉神经第3支运动神经受损时,可出现同侧咀嚼肌力弱或出现萎缩,张口时下颌偏向病侧。 (5)、第对(面神经) 、检查法。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肌及其运动是否对称,注意两侧额纹、眼裂、鼻唇沟是否对称。 、临床意义:由于面神经核上部(支配面上部肌肉)受双侧锥体束支配,核下部(支配面下部肌肉)只由对侧锥体束支配,故面部表情肌瘫痪的表现不同,在临床上有重要定位意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格检查 讲稿
限制150内